读《左传》之“子产不毁乡校”
郑国人是如何处置群众集体散步的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里有一则关于“子产不毁乡校”的故事非常有名,被后人不断提起。温故而知新,于今尤有必要。故事是这样的——
郑国人喜欢散步,而且是集体散步,他们把这个叫做“游”,“游”的含义很丰富,有“游走、悠游、交游、游说”等意思。他们通常聚集在一个叫做“乡校”的地方,“乡校”类似于今天的市民广场或者乡公所、市政大厅、天安门广场等等,属于公共空间。郑国人忙完各自的活儿就喜欢聚集在这儿,三五成群,叽叽喳喳,聊聊天啊,唱唱红歌啊,发发牢骚啊,很是热闹。当然也有人借机诽谤朝政,攻击政府,完全是无组织无纪律,乱哄哄一片,但他们却乐此不疲。可见,人是天生的群居动物,而且还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这是亚里斯多德讲的。古希腊人跟我们春秋时代的郑国人一样,也有自己的公共生活,他们还有定期举行的公民大会,任何成年公民都可参加,都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并投票决定一些公共事务。
我们郑国人的“游于乡校,以议执政”是一群不明真相的群众的自发行为,应该没有受到境外敌对势力的操控,至于有没有一小撮人在背后蛊惑煽动就不太清楚了,史书上也没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人当中确实有一些无固定职业的“治安高危人员”,他们被叫作“游民”。
有一天郑国的相国子产和大夫然明也散步(也有可能是微服私访)到这儿,见此情景,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捣毁了,怎么样?”子产说:“干什么?人们早晚干完活儿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些人都是我们的老师啊。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尽力做好事可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能堵住怨恨。”
好了,引文到这儿,我要停下来颂扬两句。
子产了不起!
这就是一个政治家的胸怀和胆识、自信和魄力!
子产接着说:“岂不遽止?然犹防川也: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岂不遽止?”这一句话我要解释一下,我看到有些资料把它解释成“还不立即停止(你这种企图捣毁乡校的荒唐想法)?”意思是批评然明不应该这样想。我觉得这句话的意思是:“我难道不能很快制止(这种聚众议政、表达不满的群众集会)吗?”也就是说,如果我想致力于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一个和谐景象的话,凭我的权力和手段,很容易做到,像强拆、驱逐、清洗、监控、失踪、车祸、精神病、治安高危人群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可以立马营造出世界上治安状况最好的郑国之盛世华彩,但是,这样做就好像是……好像是什么?不要说堵住老百姓的嘴,就是从肉体上消灭他们都不是什么难事,然而,这样做就好比……好比什么?大家听好了,不是我卖关子,一个著名的成语就要隆重登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伟词就要炸响了——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
“然犹防川也!”
这话叫我今天怎样说?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也!”
《国语》里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也,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左传》里说:“然犹防川也: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我不知道《国语》里的这句话说得早,还是《左传》说得早?但两句话说得一样好,好在什么地方?好在清醒、明白、理性,也就是说不糊涂!也就是说,只要一个有正常智商的普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什么叫常识?这就叫常识。这句话就好在说出了常识。
我们现在需要的正是这样的常识。
附录:郑人游于乡校,以议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也: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选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201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