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谈谈写作教学(1)

王雷 非语文 2020-09-13

我把写作分为两大类:实用写作文学写作

我认为中学写作教学应以实用写作为主,而且要进行系统的严格的训练;文学写作则可有可无,视学生志趣而定,不作统一要求。 

理由主要是下面两点——

1、实用写作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极为广泛,乃至成为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而文学写作则是少数人的事情。

2、实用写作有明确的任务、目的、标准和要求,可教,可学,可训练,可评估;后者没有统一的标准,也很难进行有效的教学和训练。 

实用写作又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应用文,一是论文

两者都要教,都要学。

前者主要教常见应用文,如申请、通知、启事、说明、书信、便条等等。

后者又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是专业论文,一是非专业论文

“非专业论文”的写作应该是中学写作教学最重要的任务。

下面我着重谈谈所谓“非专业论文” 

“非专业论文”这个说法可能不太准确。我的意思是,不是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员所写的、对该领域中某些问题的探究、分析和评论。比如学生学了历史课本中法国大革命的有关内容,写一篇关于法国大革命的论文。学生在学习了任何学科中的某些内容之后,都可以写相关的小论文,或者看了一部电影看影评,看了一篇小说写小说评论。他们不是影评家、小说评论家或数学家、物理学家等等,所以,我把这一类论文称为“非专业论文”。


非专业论文包括:时事评论、文学评论(影评)、学科小论文、读书心得、读(观)后感、学习体会、经验介绍、学习(工作)总结、科学实验报告、社会实践报告、演讲稿、发言稿、辩论稿等等。

我着重讲前面三种——

1、“时事评论”

这儿的“时事”是指当前世界上发生的任何事件,国内外、各领域、或大或小、或冷或热、或正或负。作为现代社会的公民,有权力甚至有义务就自己关心的任何事件或现象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和态度。

就公共事件自由发声是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的标志。我认为,表达是一个人最内在的欲望,自觉、自愿、自由的表达冲动被压抑会造成精神上的疾患,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所以说“万马齐喑究可哀”。

那么,中学写作教学一是要鼓励学生关心时事,关注现实,参与生活,思考人生,敢于发声,乐于作文。一是要教他们如何写作这一类文章。

2、“文学(影视)评论”

我曾说过,并坚持认为“语文课”应该是两门学科,合则俱伤,分则两活。一门我还把它叫做“语文课”,准确地讲,应该是“语言习得”,这儿的“习”是“学习、训练和实践”的意思。另一门是“文学课”。两门课都很重要,相比较而言,语言习得更重要。

▲ 电影《偷书贼》剧照  “文字就是生命”


这两门课都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和工具,所以它们有密切的联系,“读”和“写”是这两门课的共同要求和重要能力。“文学课”的“读”主要是文学阅读,而“语文课”的“读”则要广泛得多。“文学课”的“写”,主要是文学写作,而“语文课”的“写”则是我上面提到的“实用写作”。所以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文学评论的写作是这两门课程的交集

3、“学科小论文”

经常听到大学老师说,现在的大学生不会写论文,这个一点儿也不奇怪。论文不是天生就会写的,需要教,需要训练,需要经常写。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但一直到高中毕业,我们要求学生写过几篇学科论文呢?几乎没有。为什么?因为高考不考这个东西。

我认为,每个学生每学期每门学科至少要写一篇学科小论文,这是最低限度的要求。


学科小论文的写作意义特别重大,它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理论素养、科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我很惊讶,这个要求在中学里面竟然从来不提,好像压根儿就没有这回事。这怎么得了?

你学了这么多年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历史,你居然没有写,甚至写不出一篇关于这些学科的某个内容、某个知识点,或这门学科跟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或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等方面的小论文,那我完全有理由认为你根本没有学习,没有真正的学习,没有真正理解这门学科,不知道这门学科是什么、有什么用、能解决什么问题,也就是说,你上了这么多年学,就是白上了。事实上,情况正是这样。这是最让人痛心的事情。

其他像“演讲稿”“辩论稿”“工作总结”“实验报告”等等都属于论述类文章,跟以上三种文章一样,都要有判断、有结论,有观点,更要有论据、理由和相关事实,当然还要有论证过程,就是分析、比较、推理,要有严谨的逻辑和充分的论述。这类文章都有明确的针对性、目的性和实用性。比如说“发言稿”,要考虑对象和场合,要了解听众的心理和期待,因此,切忌假大空!这类文章最怕的就是不着边际,泛泛而谈,空洞说教,矫揉造作。(待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