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不失望,常常有惊喜(3)
总是不失望,常常有惊喜(3)
——兼谈我们为什么要学古文?
现在,我来谈谈中学古文教学的问题。
一、古文学习有多难?
首先要弄清楚,古文是什么?
我们这儿说的古文,严格地讲,不是古代语言,而是指古代的书面文字作品,学古文主要是对这些作品的阅读、理解、鉴赏和评价,而这儿的“阅读”基本上是用现代汉语的普通话语音去读,一般不需要知道这些文字的古代读音。读音随着时代和地域的变化而变化,但书写下来的文字逐渐固定下来,意思也基本上固定下来了,所以我们能读懂古文。
汉字是表意文字,以形定意,意和形是联系在一起的,而音是分离的,也就是说,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之间,只是语音有了巨大而复杂的变化,而字形和字义却变化不大,而我们读古代作品也不需要知道它的古音,用今音去读就行了。
英语是表音文字,以形定音,音和形是联系在一起的,音变了,形也跟着变,变化了的音和形,又促使意也跟着变。所以,你看古英语,也许能读出来,但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以至于古英语几乎是不同于现代英语的另一种语言。
另外,英语有比较严格的语法规则,这个规则随着音形义的变化也跟着有一些变化,这就更加增加了理解古英语的难度。而汉语主要靠意会,没有严格的语法规则,更没有词语形态和语态的变化,只要知道这些词语的意义,句子的意思也就差不多知道了。
这样看来,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就是同一种语言,历经千百年没有什么变化,而不是两种语言。《诗经》里的歌谣、《论语》里的篇章、《左传》里的故事大多数我们都能很轻松地读懂。这个事情,想想都很神奇!2000多年前的人写的文章,我们看起来几乎没有什么障碍。本来,这些作品里的绝大多数字词一直到今天还在用,意思的变化也不大。事实上,我们今天的语言就是古人创造的,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创造出什么新字词了吗?没有,除了氦氖氩氪氙。就是“电脑”“手机”“微信”这些新玩意儿,我们用的也是最古老的文字,只是重新组合了一下而已。
古文学习究竟有多难?
其实,一点儿也不难。它不比学习现代汉语更难,只要稍加学习和训练,读懂浅近文言文完全不是问题。其实,学好现代汉语才难呢。今天的中国人有几个学好了现代汉语的?看他们说的话,看他们写的文章,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表意不清,逻辑混乱,贫乏,苍白,空洞,庸俗,粗鄙,丑陋,还要装腔作势,矫揉造作,整个一副瘪三地痞加流氓无赖相,现代汉语早已被糟蹋得不成样子。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古文功底太差。
二、学古文有什么用?
我就不说什么历史啦,文化啦,什么传承、传统、根基、底蕴啦,还有什么先人的思想和智慧,什么精神家园、民族之魂、人文资源等等等等,我知道一说这些东西,有人就反感。其实,这些东西都是实实在在的,它就在那儿,你不懂也行,不喜欢也罢,不相信也可以,它已经融化在你的血液里,表现在你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你绕不过去,你要认识它,理解它,批判它,传承它,改造它,建设它,否则,你就不知道你的来路,也不知道现在能做什么和怎么做,更不知道你究竟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究竟要到哪里去。
就语文学习来说,学好古文意义重大。
我可以这样说,没有相当的古文功底,现代汉语是学不好的。这一点经常被人们忽略。
没有古文的汉语是不完整的。学习现代汉语,或者说要学好现代汉语,必须要学习古代汉语,因为它们本来就是密切关联的,一脉相承的。古文是根,是源,根深才能叶茂,源远才能流长,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只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
我前面说过,汉字是表意文字,象形符号产生以后,几经流变,逐渐定型,意蕴丰富,如果能探究其本义及其逐渐引申演化的过程,会加深对词语含义的理解。
现代汉语的字词语汇绝大多数来源于古文。特别是大量的成语典故都是从古文中提炼演化而来,内涵极为丰富,表现力极强,准确、深入、全面理解其渊源和演变过程需要一定的古文基础。
古人有炼字、炼词、炼意的传统,尤其是诗歌,精炼含蓄,言简义丰,没有相当的古文修养很难深刻领会其妙处,如果把它们翻译成白话文,则韵味荡然,意境全无。
民国时期文艺界和学术界大师辈出,灿若星河,甚至自然科学界、政界、商界也是人才济济,我认为,这跟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很大关系。此后,历史传承中断,文化根基毁弃,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文化荒漠化,历史虚无化,社会浮躁化,现实功利化,生活平庸化,人心不古,世风日下……这个国家有病,这是我们都能感受到的。
病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我也开不出什么药方,我也不会幼稚地认为,大家都学好古文,这个社会就有救了。我的思路是这样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更是每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的精神底色、支柱和家园。文化有两个来源,一个是传统,一个是现代(PU世价值)。就文化传统来说,古文是最重要的载体。
学好古文,才能更好地传承文化,这是一。
第二,学好古文,才能真正学好现代汉语,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语文,学好语文才有广泛的阅读和表达,才有沟通和理解,才有融合和贯通,才有视野和情怀,才有真正的通识教育,才有文化。
三、怎样学古文?
首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古文教学要极端重视,比重要加大,现在教材中的那点古文是远远不够的。我认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古文,说实话,现代文真没什么好学的,现代文哪里有什么好文章,除了民国时期一些大师的作品?
有一句话说学生学语文,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这就对了,学生很有眼光,他们几乎凭本能就知道什么东西有价值,什么东西没有价值,然后理直气壮地把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拒之门外。语文主要就学这三个东西。设想一下,去掉这三者,语文还有什么好学的!学生的“三怕”恰恰证明今天的语文教学已经完全失去了它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古文学习方法,我们的古人已经讲了很多,比如“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辄欣然忘食”,比如“读书切戒在匆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比如“知人论世”,比如“学而时习之”,比如“从无字句处读书”,比如“尽信书,不如无书”等等,这些都是真知灼见。我想强调的是,背诵不是好方法。高考试卷中的默写题应该去掉。
第三,现在的古文教学只是停留在字词句的理解上,考试差不多也是,这是一种最低层次的学习,古文中博大精深的思想完全被置之不理,这是很可笑的。而且这种寻章摘句的教学方式也不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司马迁说:“读其书,想见其为人。” 读古文要知人论世,不能咬文嚼字,要批判地吸收先哲的智慧,而且要联系当下,学以致用。
以上是我对古文教学的看法。据说新课标增加了古诗文背诵篇目,这是没有意义的。据说如今很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但我对古文教学的重视与此毫不相干。新考试说明中语文试卷增加了一篇现代文阅读,而且是什么实用类或科技类的文章,我认为它们出现在语文试卷中完全不伦不类,尤其是其中的选择题故弄玄虚,简答题低能又弱智。我觉得可以保留文学类文本阅读,另两篇现代文阅读还不如换成古文阅读,以达到强化古文教学的目的,从而提升语文教学的境界。
2019年3月1日星期五
相关文章,点击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