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米格尔街》札记(1)

王雷 非语文 2020-09-13

没有一个人挨饿

 “米格尔街上的奇迹之一,就是街上没有一个人挨饿。假如你坐在桌前,拿出一支铅笔,铺开一张纸认真地计算的话,你不可能找出一人挨饿。我是在米格尔街长大成人的,我可以向你保证,没有一个人挨饿。也许他们挨过饿,但我从没听人说过。”(《米格尔街·母亲的天性》奈保尔著王志勇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第108页)

这段话很有意思,一共四句话,我们逐句来看——

第一句:“米格尔街上的奇迹之一,就是街上没有一个人挨饿。”突出这是一个“奇迹”。

第二句:“假如你坐在桌前,拿出一支铅笔,铺开一张纸认真地计算的话,你不可能找出一人挨饿。”是说你不可能找到一个人挨饿。

第三句:“我是在米格尔街长大成人的,我可以向你保证,没有一个人挨饿。”是说“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一个人挨饿。

第四句:“也许他们挨过饿,但我从没听人说过。”是说“我”也从来没有听说过一个人挨饿。

“我”反复强调一点:米格尔街上没有一个人挨饿。

这么简单的一个事实,“我”为什么花这么大的力气来反复证明?

这段话跟这部小说的整体语言风格是不相称的。

我们知道这部小说的语言,无论是叙述语言,还是描写语言,尤其是人物对话,可以说是:

第一,干净利落,简洁明快,

第二,风趣机智,直抵人心,

第三,幽默辛辣,夸张跋扈。

可以说是风格鲜明,绰约扬厉,令人口不绝吟,手不释卷。

但这段话却显得拖沓冗长,沉闷乏味,过于冷静,过于谨慎,似乎生怕有什么漏洞。这不像小说家言,倒像是史家笔法,严谨有余,灵动不足。

“我”大概是要使得“米格尔街没有一个人挨饿”这个结论,证据确凿,逻辑严密,论证充分。总之,要让这个结论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这个结论就这么重要吗?或者说,“我”为什么要把这个事实看得这么重要,以致要把这段话写成秉笔直书的信史?

事实上,我们确实可以把这部书看作是为米格尔街上的芸芸众生树碑立传,也是为“米格尔街”立传。既是立传,当然要写出它独一无二的存在。米格尔街上的人没有一个不是个性鲜明,没有一个不是独特的、无可替代的存在。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爱恨情仇,他们身上的缺点和优点,他们的追求,他们的幻灭,都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鲜活。

他们硬是把卑微的生命活成了一场盛宴,就像“那天晚上墨尔根家爆发出来的焰火那么壮丽辉煌”。

然而,米格尔街是一个贫民窟、战争、失业、贫困、匮乏、腐败、暴力、谎言、欺诈……殖民者、外国驻军、本国的政治精英,他们在多重困境和压迫中,生活是何其艰难!

《蓝色卡车》里的埃多斯是一个垃圾车司机,他从富人区拉回来的垃圾成了米格尔街上的人们个个争抢的宝物。物质匮乏和经济贫困可见一斑。

就是在这样几近绝望的生活中,他们却活得兴高采烈。

重要的是,没有一个人挨饿。

我们知道,饥饿问题一直到现在都是困扰全球的一个严重问题。就在去年9月,联合国相关机构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发布报告称,全球饥饿人数正在上涨,2017年达到8.21亿人,即每九人中就有一人在挨饿。一方面是富人的穷奢极欲和惊人的浪费,一方面是穷人的极度匮乏,妇女、儿童因摄入不足,营养不良而在死亡线上挣扎。面对这种现实,我们能简单地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们是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这是现代社会一个让人良心不安的道义难题和伦理困境。

二战时期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每个人都享有“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饥饿和免于恐惧的自由”,这就是所谓“四大自由”。我理解的免于饥饿的自由,就是免于死亡的自由,因为饥饿将直接导致死亡,一个人不吃不喝也就能撑个三四天。如果说,死于战争,死于疾病,或死于各种自然灾害,那可能还不至于太刺痛我们的良心,而死于饥饿则是让人难以接受的,因为这个是可以避免的,除非所有人都饿死。

免于饥饿的权利就是生命权。《悲惨世界》里的冉阿让为了姐姐的几个孩子不至于饿死而偷了一块面包,结果被处五年苦役,这样的法律是缺乏基本的人道精神的。我记得好像什么地方规定,如果一个人在快要饿死的情况下去偷窃,是不算犯罪的,即使算,也是很轻的,这个属于紧急避险。我觉得这个规定就是秉持着一种古老的人道原则:生命权大于财产权。难怪雨果在另一部著作中说:“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或者说,在绝对的正义之上,还有绝对的人道主义。

不让一个人挨饿,应该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道义原则。只要有一个人挨饿,这个国家就是不道德的;只要有一个人饿死,这个政府就丧失了它的合法性。只要有一个人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你的好日子也不会长久。

有个被称为“PRC”的国家,就在不远的过去饿死了多少人?今天还有多少人挨饿?前者由史家去争论吧,后者则交给国家扶贫办去解决,据说他们有精准扶贫战略呢。

 

我们来看看米格尔街这个贫民窟,他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他们好像从来不指望政府,他们早就看穿了政客们的宣传(曼门)和报纸上的胡说(博勒),那么,他们是如何创造“没有一个人挨饿”的“奇迹”的?

《布莱克·沃兹沃斯》开头写道——

每天都有三个乞丐准时来到米格尔街好客的住户门口乞讨。十点钟左右,一个穿着白衣、缠着腰带的印度人首先来到,我们把一小罐米饭倒进他背上的一只口袋里。十二点钟,那个叼着泥烟斗的老太婆来了,我们给她一分钱。下午两点,一个盲人由一个男孩引路,来讨他的那份钱。(同上47页)

这段文字可算是世界文学史上最精彩,最神奇,也是最俏皮的描写。

在外人看来,米格尔街是一个贫民窟,事实上也差不多是这样,但这里居然住着一群好客的贫民,连乞丐也愿意往这儿跑,因为他们知道在这里不会空手而归。这还不足为奇,奇怪的是这些乞丐一个个趾高气昂,完全没有卑躬屈膝的样子,好像他们是来拿走自己该得的一份,那么恬然自得,理所当然,甚至以为自己每天亲自跑一趟是给了米格尔街人莫大的面子似的,倒像是别人欠他们的。

在这里,乞丐都活得这么有尊严吗?

原文接着写了一个流浪汉——

有个男人一天来到这儿,说他饿坏了,我们就让他饱餐了一顿。而后,他又要了支香烟,直到我们替他把香烟点燃后才肯离去。

这个流浪汉一句“饿坏了”就立即让自己占据了道义的制高点,心安理得地享受别人的服务。

在这里,流浪汉都活得这么潇洒吗?

是啊,每人省一口,还能喂条狗,怎能眼睁睁看着一个大活人饿死呢?

还有更拽的,曼门平日身穿白袍,四处闲逛乞讨食物,居然声称是受耶稣之命这么做的,人们也就不再拒绝他的要求。

还有更涎皮赖脸的,波普从来没有挣过一分钱,他的老婆在外面做工当厨娘他说:“只有娘儿们才愿意去干活,男人根本不必干活。”

还有更神奇的,劳拉,一个单身母亲,居然能养活八个孩子。

再来看看乔治这个彻头彻尾的混蛋,他自己从不干活,还经常暴打自己的老婆和孩子,对别人则恶语相加,而他的儿子伊莱亚斯却处处维护他的父亲:“他不像咱们一样受过教育,生活也很艰难,他和咱们这些人一样是有良心的”。就是这样一个恶棍死了以后,海特和那些哥儿们还是凑钱把他埋葬在墓地。(待续)

2019.9.1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