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讲《苦恼》

王雷 非语文 2020-09-13


一、读后感和评论

我们这次写作的要求是,读契诃夫小说《苦恼》,写一则评论或读后感。考虑到大家以前没怎么写过文学评论,这一次写成读后感也可以。但以后大家要学着写评论。

读后感侧重于“感”,作品对你的触动和启发,由此产生的感想、体会、认识等等;评论侧重于“评”,要求围绕作品本身进行分析、评价和鉴赏。文学评论写作不能脱离文本。

这两种文体有部分交叉。前者更主观一点,主要是作品的思想内容引发你自己的感触、感受、体验和想法。后者比较客观一点,可以分析、论述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也可以分析、鉴赏和评价作品的艺术特色。

 

二、小说的文体特征

我们知道小说就是讲故事,因而它有两个要素,第一个要素是“故事”,第二个要素是“讲”。 

1、先说“故事”

这个故事是虚构的。它可能有原型,但不是现实中人和事的如实记录,而是经过作者加工改造过的,这里体现的是小说家的艺术创造。《月亮与六便士》里的思特里克兰德是不是高更呢?不是。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不是贝多芬呢?当然不是。他们都是小说塑造的艺术形象。小说里出现的“我”也不是作者自己,而是作者塑造的一个人物。《孔乙己》或者《社戏》里的“我”不是鲁迅,而是小说里的人物。

有人可能会说,现实中有这么多人和事,小说家为什么要虚构出另外一些事件和人物来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我只能说,这个就是小说家的任务,如果你不让他做这个事情,他难过。谁让他是小说家的呢?我们还是要体谅他,反正他又没有妨碍你。你有没有过想做一件事而别人不让你做的情况?那当然很痛苦,是不是?

有人说,他妨碍我了,因为读了他的小说后,我感觉他是在讽刺我,嘲笑我,伤害了我的感情。这个我要说明一下,你不要自作多情,他根本就不认识你。我们刚刚说过,小说里的故事和人物都是作者虚构出来的,跟你没关系,请不要对号入座。

尽管有人看了小说以后,感觉不舒服,但他还是喜欢看,因而小说家总是有他的市场,不要担心自己的饭碗。人有一个天性,那就是喜欢听故事。有人说,我没有,我宁愿看现实中的人和事,不喜欢看那些虚构的事情。你可别说这个话。你忘了自己小时候缠着大人给你讲故事的情景了?至于这个天性是怎么丢失的,我也不知道,或许是你认为自己长大了,不再需要用故事来哄自己了,或者你觉得现实中的一切足以满足你精神方面、情感方面、心灵方面的所有需要了。但愿如此。然而,总有一些人希望从文学作品或其他艺术作品中获得更多的享受和启迪。 

2、再说“讲”

大家说说,“故事”和“讲”这两个要素,你们觉得哪一个更重要?

有人说,当然是“故事”重要,没有“故事”,你怎么“讲”呢?“讲”什么呢?从这个意义上说,好像是“故事”更重要。但是,“故事”是“讲”出来的,你不“讲”,哪来“故事”呢?

“故事”不会自然呈现在人们面前。你秋游时看到的山川河流、鸟兽虫鱼,不是“故事”,而是一种自然现象。你逛街时亲眼目睹了一起车祸,你看到的是一场“事故”,你过后跟别人“讲”出来,才成为一个“故事”。

你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吗?恐怕每一个人心里都有“故事”,但不是每个人都是小说家,因为他没有“讲”出来,即使讲出来了,他也未必就是小说家,因为他不会“讲”,或者“讲”得不好。

所以我们说,小说就是“讲故事”,小说家就是会“讲故事”的人,这儿的“讲”和“故事”是不能分开的。

如果说“他是一个会讲的人”,那么,他可能是一个大忽悠。

如果说“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那么,他可能就是一个普通人,像我们一样,谁心里没有几个故事呢?

我这样说,就是希望大家以后读小说,既要关注“故事”本身,还要关注这个故事是怎么“讲”的。

 

三、为什么要读小说和怎么读小说

这个问题,我们以后会结合具体的作品慢慢说。

 

四、《苦恼》的写法

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苦恼》讲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就是一个马车夫刚刚死了儿子,他很痛苦,急切地希望能向别人诉说自己的伤心事,但没有人愿意听他倾诉,他感到十分苦恼,最后只能跟自己的马儿唠叨。

同学们作文里面涉及到这篇小说写法的不多,而多是谈对这篇小说主题的理解。我们等会儿再谈主题,先说说这篇小说的写法,也就是,它是怎么“讲”故事的。

就这篇小说的艺术特色或写作手法来看,大家谈得比较多的是,比如环境描写、细节描写、人物刻画等等方面,这都很好。这些描写方法当然都是讲故事的技巧。描写得好,触动人的心灵,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印象。比如你们初中学过的《孔乙己》,老师肯定分析过孔乙己的动作神态描写,什么“排”出九文大钱啦,还有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啦,“满手是泥”啦等等。

另外,我们还要学会分析故事的“结构”,包括讲述者和讲述的角度、情节的安排等等。

《苦恼》这篇小说是一种很传统的写法,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来讲述这个故事。主人公姚纳的“苦恼”是一层层渲染出来的。他先后四次试图向别人倾诉自己的苦恼,但四次努力均失败了。我们在读小说的时候,常常是有预设的,随着情节的发展,读者会很自然的猜想后面的情况。作者的匠心在于,他不会让你全部猜到,但也不会让你一点儿都猜不到。或者能猜到结局,但猜不到过程,或者能猜到过程,但猜不到结局。这篇小说属于哪种情况?

你在读到姚纳第一次努力失败以后,你一定能想到他还会作第二次努力,第二次努力失败以后,你会想到还会有第三次,而且也会失败,那么,经过多次尝试以后,结果会怎么样呢?这个可能是你感兴趣的事情,这就吸引你往下看,你急于想知道结果。另一篇小说,跟它有点像,叫《警察与赞美诗》,不知道大家看过没有?写一个流浪汉想到监狱里过冬,他尝试着做一些违法的事情,以便让警察把他抓起来,大家可能猜到他最终一定会实现这个愿望,但他是以什么方式进监狱的,也就是这个过程,大家可能想不到。跟姚纳一样,他们一次次的努力,其过程也是不完全相同的,有些在预料之中,有些出乎意料之外。总之,聪明的小说家在讲故事时,既不会让你完全摸不着头脑,也不会让你一目了然,这两种情况都会让读者失去阅读的兴趣。

故事的发展需要转折和波澜,所谓“文如看山不喜平”,但是,转折不是突如其来的,往往有很多伏笔,这个常常要看到最后才会发现。

写小说需要才华,其实看小说也需要才华,希望大家喜欢上小说,我们以后会多讲些小说,这不只是高情感享受,也是高智力游戏。

  

五、《苦恼》的主题

读了这篇小说,对主人公姚纳的悲惨处境,我们很自然地会产生同情和怜悯之心。作者通过姚纳的遭遇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小说题为“苦恼”,姚纳的“苦恼”有哪些呢?通过小说家的层层烘托和铺陈,我们看到——

1、儿子的死。儿子年纪轻轻,突然生病去世。失去亲人的痛苦。

2、生活的艰难困顿。在农村生活不下去,来到城市谋生。住的地方“空气又臭又闷”。本来儿子是个“地道的马车夫”,但又生病死了。自己老了,拉车不行了,有时连买燕麦的钱都挣不到。

3、内心充满悲伤,无法排遣,无人理解,他想找人倾诉,却没有人愿意哪怕给他一点点时间,反而招徕不满和厌恶。

4、极端的孤独和凄凉。

 

现在,我们来看看大家对这篇小说主题的分析和理解,我们看看哪些是有道理的,哪些是不太恰当的。

 

1、揭露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

姚纳是社会最低层的小人物,谋生艰难,生活贫困,这是没有疑问的。但作为相对应的四组人物,小说并没有写他们的富裕。

那个大雪天叫一辆破马车赶路的军人,那几个小伙子其实就是街上的小混混,还有扫院子的仆人,最后一个是跟姚纳一样的车夫,这些人物都是作为姚纳想要向其倾诉的对象出现的,他们的身份、地位和贫富虽有不同,但这显然不是作者想要表现的。

 

2、揭露沙皇统治下的政治黑暗。“资产阶级老爷欺压百姓”,人们生活的苦难,阶级剥削和压迫,阶层分化,“生活极端贫困”,“民不聊生”,表现了作者对下层百姓的同情。

这里面只有“同情”是有点道理的,其他说法均经不住推敲。

我们读小说,一定要立足作品本身,看作品究竟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不要用一些现成的(历史和政治教科书上的)话语去生搬硬套,不要贴标签。你是在读小说,小说当然要反映现实,但小说首要的任务是表现人,表现人的处境、人的境遇、人的思想、人的情感、人的心理、人的意识、人的个性、人的命运,一句话,表现人性,表现人性的坚强和懦弱,表现人性的尊严和庸俗,表现人性的光辉和黑暗等等。

“政治黑暗”,小说没写到。那个军人也不是资产阶级老爷,几个小伙子也不是资产阶级少爷。军人不愿意听姚纳的倾诉谈不上压迫;几个小伙子开价二十戈比确实不公道,但这个谈不上剥削,姚纳是可以跟他们议价的,但姚纳不在乎。至于“极端贫困”,实际上也谈不上,姚纳有住,有吃,有工作,尽管条件差一点。生意好的话,连马都能吃上燕麦;生意不好,马也能吃上草料。所以,“民不聊生”至少不是作品想要表现的。

 

3、揭露了俄国沙皇统治下,世态炎凉,人情淡漠,人们的麻木、冷漠、缺乏同情心等等。

这个好像很有道理了,但也需要具体分析。

首先,“俄国沙皇统治下”之类的话就不需要了。如果沙皇时期的某篇小说,写了一个温馨美好的故事,你是不是也要说“表现了沙皇统治下,人性的善良和温暖”呢?

其次,所谓“世态炎凉”,无非就是姚纳遇到的几个人都不愿意倾听他的诉说。但是,人家也没有义务要听你诉苦啊。军人要急着赶路,几个小伙子正在兴高采烈地谈论着各自的开心事,老年仆人在辛苦地打扫院子,那个年轻的车夫辛苦了一天倒头就睡着了:他们没心情听你诉苦,似乎都在情理之中。

再次,我们来谈谈“冷漠”。什么是“冷漠”?就是冷淡、漠然的意思,比如对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不公正、不合理的事情,对身边的人的痛苦和不幸的遭遇,无动于衷,不关心,不同情,不愿仗义执言,不肯施以援手。这个实际上是所有社会、所有时代都存在的。当然,不同的社会,人们的正义感、责任心、道德感和同情心,就整体上讲,确实有高下强弱之分,而一个社会的整体的道德水平跟它的制度、文化和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只要是人,走到哪里都差不多,但在不同的制度和文化环境下,人们的精神状态和道德素养是有很大差异的。小说可以通过对人们的精神状态和道德状态的描写来揭露社会制度和文化的弊端,鲁迅的小说常常具有这样的深刻性和批判性。也就是说,一个人怎么会成为这样一个人,既有他自身的原因,也有制度和文化的原因。祥林嫂的命运、闰土的命运、孔乙己的命运、阿Q的命运都是各种制度压迫和摧残的结果。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他们自身的原因,所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就是这个意思。

具体到这篇小说中来,作者确实有对这四组人物的批评,但他们跟鲁迅笔下的冷漠、麻木的“看客”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第一、车夫的儿子是生病死的,而且不是发生在他们眼前的悲惨事件,他们并不了解。

第二、眼下他们都有自己的事情,或者赶路,或者干活,或者要急于休息,不可能随时放下自己的事情来听一个不相关的人的讲述。如果过于批评他们的冷漠和缺乏同情心,难免有道德绑架的嫌疑。

第三、姚纳不顾场合和时机,急于向别人倾诉自己的苦恼,不但不能得到别人的同情,反而引来不满。客观地讲,姚纳自己也有错:他妨碍了别人,比如耽误驾车,影响别人行程,或者妨碍别人干活或休息。

 

4、关于人和人之间的隔膜

这也是鲁迅小说擅长的主题。“我”和闰土的隔膜,“我”和鲁四老爷的隔膜,阿Q和小D的隔膜,穿长衫的孔乙己和穿短衣的酒店顾客之间的隔膜,《药》里同样死了儿子的、在上坟时偶遇的两个母亲之间的隔膜等等,鲁迅的几乎所有小说里面几乎所有人,不管他们的身份、地位相同还是不同,互相之间似乎都“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而且,这也是鲁迅要着意表现的。鲁迅为什么要着重表现这个内容?我们刚才讲了,这正是鲁迅的深刻性和批评性所在。这个问题我们以后讲鲁迅小说时再说。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几乎所有人文学科都在探究和思考这个问题,人要在这个社会上生活,就必须跟别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跟我有关。”那么,人和人之间究竟应该是怎样一种关系呢?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等都会有不同的思考。而文学就是人学,更要探究这种关系。

我认为,人和人之间彻底的沟通、完全的了解是不可能的;但毕竟都是人,所以尽量的沟通、同情的理解又是可能的。

消除隔膜,需要充分地沟通和了解,也需要宽容和同情,还需要爱。

《苦恼》这篇小说,写到了人和人之间的隔膜。正像小说开头作为“题记”的一句话所说:“我向谁去诉说我的悲伤……”

小说最后写到姚纳只能向自己的小母马诉说自己的悲伤,正是要反衬人和人之间沟通的困难。

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而谁与?”意思是说,我不跟人交往,难道要跟野兽去交往吗?所以,孔子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学说,没人理睬他,他就招了一帮弟子来传授自己的学说,以期待于后来者,他还是要说给人听。而姚纳只能说给马听。当然姚纳不会写字,否则像契诃夫的另一篇小说里的凡卡那样,可以给乡下的爷爷写一封信,诉说自己的悲伤。由此可见,人是要交往,要诉说的,而人和人之间的隔膜又阻碍了这样倾诉。

我们现在来思考一个问题,姚纳最后终于找到了倾诉的对象,那么姚纳的苦恼是不是就没有了呢?有人说,倾诉完了以后,痛苦可以减轻一点,但不会最终消除。也就是说姚纳只是在倾诉中获得一种暂时的满足和安慰,他无法从他的小母马那儿获得一种力量来超越自己的痛苦。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姚纳是向人倾诉,也得到了那个人的同情,他能获得这样一种力量吗?

 

5、“我向谁去诉说我的悲伤……”

我们还是回到小说中来。姚纳为了得到向别人倾诉痛苦的机会,向自己的顾客百般巴结讨好,不公道的价格也不管了,被羞辱、被漫骂,甚至莫名其妙地被挨揍也顾不上了,只要他们愿意听我诉说。姚纳不顾经济上的损失、人格上的侮辱和身体上的疼痛(他甚至感觉不到),究竟想得到什么呢?如果说希望得到同情,那这样换来的同情又有什么意思呢?

我们再看文中的几处描写——

“连买燕麦的钱都还没挣到呢,”他想,“这就是我会这么苦恼的缘故了。一个人要是会料理自己的事,……让自己吃得饱饱的,自己的马也吃得饱饱的,那他就会永远心平气和。……”

他刚死了唯一的儿子,而现在想着的却是吃得饱饱的,就可以心平气和了。这让我们疑惑:他知道自己的痛苦究竟是什么吗?

“他的儿子去世快满一个星期了,他至今还没有跟任何人好好地谈一下这件事。……应当有条理的,详详细细地讲讲才是。……听的人应当惊叫,叹息,掉泪。……要是能跟娘们儿谈一谈,那就更好。她们虽然都是蠢货,可是听不上两句就会哭起来。”

为什么一定要跟别人“好好地谈一下这件事”?莫非是要听一听别人的“惊叫、叹息”,看一看人们是怎么“哭起来”的?那么,听完别人的惊叫、看完别人的眼泪之后呢?就可以满足了吗?

这让我们想到祥林嫂的故事。

祥林嫂也死了儿子,也希望向别人倾诉,小说中是这样写的——

“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

祥林嫂的诉说反而满足了那些“看客”,而姚纳居然是想通过向别人诉说来满足自己,这跟他们死去的儿子有什么关系?由此,我们想到,人,究竟需要什么?人和人之间究竟能不能沟通?有没有真正的同情和理解?人性是多么的怯弱和卑俗,究竟在哪里能找回人的尊严和坚强?人如何才能配得上自己所遭受的苦难? 

“我向去诉说我的悲伤……” 

这个问题还是留给大家思考吧。

2019.10.6

近期文章,点击查看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笔记(2)

我讲《论语》12章

我讲《师说》

我讲《始得西山宴游记》

为什么中国人爱“操心”?

读《米格尔街》札记(1)

读《米格尔街》札记(3)

 

“读写推广群”简介
目的和任务 很明确,也很单纯,就是“促进(自身和学生的)读写”:一方面是我们自己读读书,交流讨论,以书会友,自娱自乐;另一方面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努力促进学生的读写,可以交流这方面的经验和体会。
谨慎加入 有志于促进自身和学生读写,进而促进自身和学生发展的任何学科老师(大中小学不限,社会人士亦可)都可加入。这是一个微信群,实名制,请谨慎决定。加我微信feiyuwen66,并请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和想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