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识分类学

王雷 非语文 2020-09-13
一、什么是知识?
我不知道有没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严格的、确切的定义。我这儿说的“知识”,是广义的概念,指一个人所知道的、拥有的、掌握的、支配的一切非物质的信息、手段、方法、工具等等。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无穷无尽的知识,我们常常用海洋来形容,完全不为过。不但知识的总量是巨大的,而且其种类也很纷繁复杂。这么多知识对于一个个体来说,显然是太多了,不可能也没必要全部拥有,所以,我说的知识不是就对人类全体而言,而是对人类个体而言,或者这样说吧,就一个个体的人来说,我们需要拥有多少知识呢?
我们常说“知识就是力量”,谁都想拥有更多的知识,但是,知道得多和知道得少其实没有多大区别,因为相对于人类知识总体来说,一个人知道得再多,也是沧海一粟,所以,最重要的不是知道多少知识,而是知道什么方面的知识。于是,我想来说说“知识分类学”,这儿的分类是对个体而言的,不是对人类知识总体进行分类。另外,我根本无力也无意建立一种知识分类体系,哪怕是对个人而言,只是尝试着说说什么样的知识对我是有用的,有意义和有价值的。
对于“我”来说,我首先把知识分为两大类,一是有用的知识,一是无用的知识,我当然要致力于获取对我有用的知识。
“有用”又分为各种情况。有眼前的、现实的、即时的、短暂的效用,有长远的、将来的、终身的效用;有外在的,比如装点门面,有内在的,比如丰富精神世界;有直接的,有间接的;有理论性的,有实用性的;有事实性的,有程序性的;有一流的知识,有二流三流的知识……不一而足。在这些方面如何取舍,如何权重,当然要根据我的需要,事实上,懂得权衡利弊得失,如何厘定轻重缓急,这本身就是一种很重要的知识。
二、主观知识和客观知识
有一种分类把知识分为主观知识和客观知识。客观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现象和规律的解释,它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你看到看不到,承认不承认,它都在那儿,你只要去认识它就行了。而主观知识却是你的关于世界和人生的看法,这个看法是你个人的,属于你自己的,你可以告诉别人,也可以不告诉别人,别人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你可能坚持这个看法,也可能改变这个看法,而且,无论是坚持还是改变,它都直接影响了你自己的处世态度、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就是说它跟你的人生是息息相关的,甚至可以说,它就是你的人生、你的命运和你的生活本身。
要注意的是,这儿的“主观知识”,跟语文、政治教科书或历史教科书上学到的关于世界和人生的看法是不一样的,教科书上的东西你学了,记住了,掌握了,目的是为了考试,考完试你就把它忘了,这些知识没有或很少内化成为你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尽管语文、政治或历史书本上的这些知识跟数理化知识不一样,也会经常变,但不管怎么变,跟你自身没有多大关系,你只要记住它就行了,包括它的各种可能变化,而记住它的目的只是为了一场考试。数理化知识还能解决和解释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考完试以后说不定还能有一些用途,它们毕竟是客观存在的公共知识,是可以共享和迁移的。而语文政治历史中讲到的一些主观知识(这些学科里也有一部分客观知识)却很难内化到真正的主观精神中去。不过,幸亏没有内化,否则,以后要把这些毒素一滴一滴地挤出去还真不容易。
比如说,语文的阅读题,长期的训练让你明白一篇现代文应该从哪些角度去分析鉴赏,分析人物形象、主题思想、景物描写、精彩语句等等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回答等等,得分点在哪里,答题的基本思路和套路是什么,还有哪些要注意的问题等等。再比如说作文,审题的基本方法,要考虑哪些因素,要注意哪些陷阱,开头要怎么,中间要怎么,结尾要怎么,例子怎么用,名句怎么引,描写怎么写,抒情在哪里抒等等,总之你的目标是尽量多拿分,得高分。这些知识本来是极其主观的、个性化的,而且是不断变化的,但现在已经越来越客观化,共性化和机械化。我再强调一遍,如果是理化生的知识,学得再机械,再死板,再僵化,以后到生活中说不定还有一点点用场,而文史哲知识如果不能跟自己的生命体验结合起来,也把它们当作客观知识去学,除了对考试有一点用处之外,以后到生活里,到现实中,是完全没有用处的,不但没有用处,反而有害处,因为后者的语境和场域永远处于变动之中。好在大家考完以后很快就把它们忘掉了,但总有一些人入戏太深,多少年以后甚至一辈子都停留在中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表达水平上,开口闭口辩证法啰,历史唯物主义啰,革命英雄主义啰。
客观知识又可以称为公共知识,主观知识又可以称为个人知识。
 
三、个人知识和内省知识
客观知识、公共知识、群体知识、显性知识、言传知识,这些当然都是重要的,因为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公共空间里,都在共享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都处在一个共同的意义体系和解释系统中,这是生存的基本前提,否则,我们就无法进行最基本的人际交往和各种各样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交换,人类社会就会解体。但是作为个体的人,怎样“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语)呢?这就需要个人知识、个性化的知识、隐性知识、意会知识、内省知识、情境知识、实践知识和内在于行动中的知识。
 
个人知识:我把它理解成跟群体知识相对的,只有你知道,别人不知道的知识。当然你也可以告诉别人,但最好不要告诉,因为他很可能理解不了;如果他理解不了就算了,千万不要企图说服他,如果你不想伤了和气的话,还是大家各自安好吧。
 
个性化知识:就是个人定制的只适用于你的知识。它是从共同知识来的,但经过了你个性化改造的,而经过个性化改造以后,就不再适用于其他人了,当然其他人也可以拿去进行他的个性化改造。如鱼饮水,冷暖自知。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尽管“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跟我有关”,但是,“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隐性知识和意会知识:隐蔽的、无法表述和言传的知识,包括洞察力、直觉、感悟、灵感、价值观、心智模式等。
比如说悟性或者灵感,这个东西有点神秘,但它确确实实存在,我们都知道有人悟性高,有人悟性低。就语文教育来说,我们经常用到一个词,叫“语感”,这个东西也是确确实实存在的。那么它们是怎么培养起来的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无为而治,最大限度地保护他的想象力和好奇心,给他时间,给他空间,给他自由,但我们的教育怎么可能做到呢?我们把自由视为教育的大敌,必欲除之而后快。
 
实践知识和情境知识:知识总是用来解决问题的,问题总是处在一个个特定的情境中,情境又在不断地变化。每个人的生活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具体处境是不一样的,他们究竟会在什么时间遇到什么问题,你永远不知道,甚至他自己也不知道。没有一个单纯的、人为的、实验室般的统一环境供人们生活,这就需要经验,不是共同经验,而是个体经验,需要实践,需要体验,需要感悟,需要在生活的本来样子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会生活。这就是我一直主张的在中小学课程中要有生活课。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一周不能少于两节课。不是模拟生活情境,搞一些弱智的活动和演习,而是直接教会他们生活中各种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到实际生活中去历练。
 
内在于行动中的知识:这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一种知识类型,它跟上面讲的几种知识类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们通常认为,知识只存在于大脑中,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知识不但存在于大脑中,还存在于身体中和行动中,甚至不完全受大脑控制,而成为一种无意识的、非理性的、自发的、自由的身体记忆和身体行为。所以,它也是难以言传的、隐性的、在特定情境中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技艺。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类似于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也类似于苏轼讲的“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摄影师的镜头、医生的手术刀,骑手的坐骑、情侣的眼神……完全浑然一体,成为自身主体的和谐统一的整体。这种知识并不是在专业活动中才有,在日常生活中同样很普遍,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的理解力、想象力、判断力、生命力、创造力……说是生机和活力也行,说是眼光和趣味也行,说是一种高贵而优雅的气质也行。这种知识哪里来?当然,这个跟民族文化有关系,跟人文素养有关系,但这个还是可以涵养的,其前提还是从容不迫,悠游自在,也需要专注和内省。
 
内省知识:所有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和内省才能真正成为你的知识,它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发散和芬芳,而不是外铄的和强加的,哪怕是相对比较客观的、共性的知识,也有一个内化的过程,否则,在最好的情况下也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在最糟的情况下则成为一种反制和奴役。笛卡尔说:知识的唯一目的是“让心灵在一切方向上充分涌流”,我还要加上一句,叫“自由地涌动”,一切知识都是用来滋养心灵的,不能滋养自己心灵的知识,就是与生命为敌。
最后我想说的是,传授知识的合法性源于知识的合法性,知识的合法性源于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与生命为敌的知识传授是不符合自然正义法则的,所以学校作为知识传授者不具有天然合法性和合理性。我们的学校教育在传授什么知识?可以说是在按照所有可能想到的标准的知识分类中,均选择了其中最没有意义和最没有价值的一种,这简直就是骇人听闻。
2020.3.5

☆近期文章,点击查看

怎样才能让自己不进步?

不就是读书吗?

新冠病毒的“同谋”

一个字,两段话,三种译文

读书随处净土

勇敢者的游戏

假期延长,如何自主学习

没有爱情的世界是一个没有生命的世界

灾难现象学——以《鼠疫》为例

满怀着人类愚蠢的自信——读《鼠疫》(下)

两种阅读和两种写作

“语文”究竟是什么东西?

撑起文学阅读的天空

终于把自己活成了一头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