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咧卵

张春 张春酷酷酷 2022-05-14

我不是很长的人生里,有几个行业我接触还是挺多的。比如从 2010 年开始的公益行业。到现在 9 年。那时候会应邀去做一些分享。记得一个大学生问我:“我是在做好事,怎么好像问他要十块钱就像乞丐一样,他盘问了我好久,我非常难受。”我首先是说:那就不要做了。她有点吓到的样子,她说那我为了这种挫折就放弃了吗?我说你承受不了,就不要管别人了,照顾好自己。我还说,虽然你心里认为你不是为了自己,但在别人看来,你还是为了自己的。她好像显得有些难过,我也不太确定。

这些年我有个很强烈的感受:三个人在聊天,一个人在发言,绝大多数情况下,其他两人都不知道这个人在说什么。或者说,每个人都在误解别人的意思,人们的沟通几乎全都是沿着误解进行的。

 

有还有一次,有个很厉害的大姐,请我去她的学校给孩子讲公益,让我给孩子讲讲怎么用公益活动服务社会。我说,我觉得不一定要服务社会,更不一定要做公益服务社会,把自己照顾得好好的也是在服务社会。她显得有点情绪,但我也不确定那是什么情绪,她大声说:我儿子也在做公益,孩子很骄傲!我解释了一通,也忘了说了什么。要是现在,我大概不会解释了。当时因为是在台上对话,如果只有我俩的话,我就不会说了。

以前开店的时候,总是被不停地问:怎么不做加盟、怎么不卖奶茶、怎么不弄一点小食、怎么不做大……后来前任去做了个大的,几个月就关门了。

我一次又一次地想,即使能做我也不想做大。我甚至还想做得更小一些。“做大”、“发展”为什么好像理所当然呢?

做手机软件的时候也是,互联网公司仿佛融资和更多流量就是天经地义的。但我心里很困惑。不能就用一个产品给那么一类人提供持续的服务,把主要精力放在维护这样的人身上吗。若常客满意,新客自然来,就这样下去不行吗?为什么一定要去融更多钱?为什么为了融资去找流量?流量除了(可能)换钱还能干嘛?

这几年我上了不少心理咨询方面的课。有时候会感觉到一种“我是助人者”的气氛,这让我很难受。我讨厌咨询师觉得自己是个“好人”。我觉得心理咨询首先是一个养家糊口的工作。没有这个认识,我觉得就不会尊重来访者,也就是客户,相应的这个人业务肯定好不到哪里去。因为所有的生意基本原则就是尊重客人。不尊重客人,这个生意就做得不专业。

有一次我发言说:不是你说出“我能理解你”就是共情了,我们资深患者自己也是有一些认识的,这些套路我们也懂,这没有用。

我本来以为这是一个风趣又解压的发言,大家会会心一笑。没想到后来听说好几拨同学在骂我。所以当然,这种“养家糊口”的说法,也不要轻易说。至少不会当面和某些业内人士说。

最近又参加了几天教育行业的会议。总的来说,总是要把孩子往优秀,卓越,更好的自己这些目标来培养的。很多工作很有意思,有一些还很成功。但是,我又困惑于:难道教育的主要目标不是成为一个健康自然,能安身立命的普通人吗?这种目标,对于有着无限可能的孩子来说可能消极了一些,不使人激动,也可能不容易卖出去。但那个“无限可能”是真实存在的吗?我们真的都坚信孩子在未来必然大大超过我们吗?没有人觉得自己其实运气不错,而这个运气孩子可能并没有吗?

做一个普通人这个目标,我觉得已经非常困难了。它是个值得认真去思考的问题呀:我这辈子怎样做一个普通人?

成为一个普通的自然的人,我觉得的确是需要学习的。体健貌端,有个安身立命的本领,一些健康的人际关系,行为谈吐和情绪都自然真实,了解自己的缺陷,也能欣赏自己,对自己生命的基本感受是良性的,体验式的,没有愧疚和罪恶感。

达成这些的人,我总共也没能认识几个。我自己也没有。人们似乎大都处在一个逼仄的位置,难以获得片刻平静,还要安抚觉得自己本该卓越的心。

把“做一个普通人”作为需要正视和努力的目标,为什么没有成为最常见的呢?难道别人觉得这不用学吗?

我老家有一个讥讽人的词语,叫“咧卵”,意思是这个人卵蛋长歪了,做人做事都有点歪,格格不入,惹人厌烦。我大概就是个咧卵,虽然惹人烦吧,但实话说我也挺烦这个世界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