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防性侵,男女都一样
全文3000余字,读完约需6分钟
熟人作案占总案件近七成,“犯罪嫌疑人利用熟人身份,更容易接近受害者并取得信任,再加上自身力量、身份地位等优势,使性侵案件更易发生。”
在统计中,也有男童被性侵的案例,但此类案件更为隐蔽。孙雪梅强调,“男童遭遇性侵也需要重视,而且法律对男童性侵保护不够。这也是‘女童保护’课程坚持男女同堂的重要原因之一。”
433起性侵儿童案件,778个受害人,这是公益组织“女童保护”统计的2016年全年媒体公开报道的数据。
“必须打人民战争,每一个人都得知道(儿童防性侵)这个事,否则就是不行。性侵有很大的隐秘性。绝大部分(施害)人是有意识、知道这是错的,但他会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的行为不被曝光,也有能力做到这一点。所以必须在家庭、社区里和孩子有很多的互动,才能对孩子遭遇了什么有所了解,才能追查下去。”在“2016年性侵儿童案件统计调查报告”发布会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童小军说。
儿童处于认知世界的阶段,正确的引导、教育尤其重要,如果常识性的知识没有教育到,很容易盲目相信他人,受到侵害时也很难主动告诉家长。
“女童保护”专门开发了三个版本的《防性侵手册》,学生版主要告诉孩子哪些地方是隐私部位、如何勇敢拒绝、如何保护自己。家长、教师版则告知当下关于性侵的普遍误区、如何识别孩子是否遭受性侵等信息,还附上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 学生版《防性侵手册》上强调了解自己的“隐私部位”,并引导孩子勇敢拒绝不友好的接触。
但中国的性教育普及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近日,由北师大儿童性教育课题组研发的《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陷入热议。杭州一家长发微博指出学校提供的读本尺度大,并配上书内图片,被营销微博转载后,有网友开始“声讨”这本小学生性教育读本。
很快有媒体找出完整版图片辟谣,指出是营销微博断章取义,并且该教材是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进行编写的,合乎规范。遗憾的是,曾使用这版读本作为补充读物的学校已于5日决定收回此书。
▲ 掀起热议的《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微博营销号发布的内容为虚线内部分。完整图片是在引导孩子拒绝熟悉的人触摸隐私部位。
2011年,国务院发布《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把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只有当儿童正确认识“性”,家长、社会不再刻意避免谈论“性”时,孩子们才更能了解如何保护自己,学会在遭受性侵时正确求助、在安全的环境下准确描述自己的遭遇。
〔 近七成儿童性侵案是熟人所为 〕
“女童保护”连续多年发布“性侵儿童案件统计调查报告”,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公开报道的儿童性侵案件均大幅高于2013年,既体现出儿童被性侵现状的形势严峻,也反映出社会对这一现状的关注提升。
媒体报道的案件只是极少一部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王大伟教授曾表示,性侵害案件,尤其是针对中小学生的性侵害,隐案比例约为1:7,一起性侵儿童的新闻的曝光,或许意味着7起案件已经发生。
于2016年曝光的433起案件中,农村儿童作为受害人的案件首次高于城镇儿童,占到75.98%。“这并不代表具体地区发生差异,而是社会对于农村的关注更多了。”“女童保护”负责人孙雪梅说。
在统计中,也有男童被性侵的案例,但此类案件更为隐蔽。孙雪梅强调,“男童遭遇性侵也需要重视,而且法律对男童性侵保护不够。这也是‘女童保护’课程坚持男女同堂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熟人作案占总案件的69.28%,有300起,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师生(含辅导班等)、邻里、亲戚、家庭成员。“犯罪嫌疑人利用熟人身份,更容易接近受害者并取得信任,再加上自身力量、身份地位等优势,使性侵案件更易发生。”
在统计数据里,多次性侵儿童的案件高达62.12%。孙雪梅说,“这说明性侵儿童案件确实很隐蔽,因为没有被发现,就可能会有下一次。如果没有外界干预,性侵犯罪者不会自动终止。”
〔 家长认知不足 学校教育缺失 〕
随“案件统计调查报告”一起发布的,还有“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
根据这份经全国31个省份共9151名家长填写的报告,68.63%的家长表示没有对孩子进行过系统的防性侵教育;50.61%的家长不能确定是否可以从孩子言行中识别孩子是否遭遇性侵,还有16.85%的家长完全不能识别。
一边是对儿童防性侵的不了解,另一边是对性侵事件的愤怒。调查显示,在发现孩子被性侵的境况下,84.74%的家长会选择报警,但仍有3.39%的家长会选择私了,0.45%的家长选择默默忍受。
另一份针对儿童进行的调查则显示,86.55%的儿童没有上过防性侵课程;7.17%的儿童有过或经常遭遇未经本人或家长同意而被碰触隐私部位,存在被性侵的风险;被问及“未经同意被碰触隐私部位是否知道如何应对”时,30.48%的儿童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虽然学校似乎还没有准备好,但有97%的家长支持学校对孩子进行防性侵教育,还有47%的家长支持公益组织到学校教育。
“刚开始家长不信任(防性侵教育的老师),就趴在教室窗户上听,听完之后很认可。我们保证教案是专业的,还保证讲师通过考核才能上讲台,今年还将有一个对讲师进行督导的计划。”孙雪梅说。截至目前,“女童保护”在全国27省份已经有1800多名讲师,给超过100万名孩子做了培训。
▲ 2013年,孙雪梅在云南给孩子们上关于防性侵的课。 © 尹安学 / 羊城晚报
〔 案件发生后,须防止二次伤害 〕
“给孩子普及知识的时候,教案、方法必须非常专业。其他组织介入性侵案件更得专业,一旦做不好,孩子将遭受二次伤害。可能走向恐怖教育、冷漠教育。我们希望所有人都对孩子负责,但有时候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把基础做好,才能更大范围推广。”孙雪梅说。
凤凰网总编辑邹明也一再强调媒体应该遵守底线,“有的媒体把孩子的照片、被性侵过程向公众披露,这完全错误的。特别是对未成年人,照片和名字绝对不能公布,这是媒体遵守道德底线的问题,而且还涉及法律问题。作为媒体人,一定遵守道德底线和社会价值,否则你成为二次侵害的推动者。”
潘度文是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她强调公检法司在办案中一定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孩子隐私,避免对儿童的二次伤害,让孩子能顺利回归原来的学习、生活环境。
在潘度文的实际工作中,除了对被害人的资料严格保密外,工作人员去取证现场的时候会着便装;检察院设置有未成年人谈话室,营造温馨的氛围,在谈话过程中用布娃娃协助孩子描述被性侵的过程;尽量采取公检法一站式取证的方式,把所有证据固定下来,不让孩子重复回忆痛苦的过程。她也呼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请心理老师给孩子提供心理干预和支持。
〔 两会提案:加强对成人的教育 〕
“我曾经多次在两会上提过,应该把现在一些课程改成公民常识课,通过这样的课程把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教给学生。让学生懂得做人的基本常识非常重要,我们的教育恰恰在这方面已经缺失。”全国人大代表、曾经共同推动“废除嫖宿幼女罪(并入强奸罪)”的李一飞校长说,他认为应该把防性侵课程融入学校教育中。
▲ 儿童防性侵的课堂上,黑板上是老师画的“背心、裤衩、裙子遮盖的卡通小人”。
家庭教育同样重要。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副主任宋文珍说:“儿童出了问题,责任应该扛在成人肩上。家庭教育非常重要,但是国家在这方面的投入很少。应该把家庭教育纳入国家公共服务体系当中,同时对家庭监护能力给予指导、监督。”
宋文珍认为国家应该建立一整套儿童保护体系。家庭、学校是一方面,此外还要加强对“易接触儿童的人”的教育;在留守儿童问题上明确村镇的儿童福利监察员;建立强制报告机制,规定相关的人有义务对儿童安全问题进行报告,筛查高危儿童。
全国人大代表孙晓梅教授今年也有一个提案——要求在大学开设家庭学科,融入儿童防性侵的内容。“就是以家庭学科为导向,把性教育、法律、营养、安全搁进去,这样我们才能进行更好的防范。”
“现在我们还在思考一个法律难点——是不是推动单设一个对儿童性犯罪的法律。”孙晓梅说,“另外,现在社会救助和矫正是缺失的,一般情况下很难进行救助。”
“孩子的成长就像一朵花,如果接触孩子的人本身就是有威胁的,那这朵花没办法正常开花、结果。我赞成将有性侵前科的人的信息公开,在不违法的前提下,至少他不能从事容易接触儿童的行业。”全国政协委员汤素兰表示愿意提交议案,让有前科的人不能轻易接触孩子。
渐渐成为共识的是,做好儿童防性侵教育,构建好家庭监护防线,需要所有监护人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视频:孩子,别让他人随便掀起你的衣服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x037694ypkh&width=500&height=375&auto=0
*“女童保护”统计数据中,2016年全年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14岁以下)案件433起,受害人778人(表述为多人受害但没写具体人数的,按3人计算)。数据来源于2016年度媒体公开报道案件(包括各级检察院、法院的官方网站和认证账号公开的案件)。
关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