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会议报告】以芬兰STEM教育为鉴,推动我国学习创新

刘嘉 军师学吧 2022-06-09

感谢您关注“军师学吧”!
如果您尚未关注,请点击“军师学吧”关注我们 


《聚焦关键能力评估 合力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会议闭幕式主旨报告

2018-03-24

从人类历史来看,人类经过了200多万年,从原始文明进入农业文明,花了4000年时间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从机械化革命、电气化革命、自动化革命到人工智能革命,速度越来越快,进入信息文明只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我们可以看出文明史加速发展,越是在加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能感觉到创新是发展的主要动力。

在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九大会议上,创新这个词总共出现了59次。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里也专门指出:要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推动智慧教育创新示范。

那么,在当今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中国的基础教育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呢?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部长刘嘉在《以芬兰STEM教育为鉴,推动我国学习创新教育》的主题报告中提出了他的想法。

一百年前芬兰建国,而芬兰除了木材之外没有其他东西,于是芬兰做了非常重要的举措,就是创新。在自然资源匮乏的情况下,通过开发大脑的创新,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位。创新教育一直是芬兰发展的重点,我们知道,芬兰是诺基亚手机以及安卓手机系统的发明者。

而芬兰创新能力的发展离不开他们全国教育者奉为圭臬的“STEM教育”,即科学教育。这个教育起源于芬兰,传播到世界各地,形成一种潮流。在芬兰LUMA(科学教育芬兰语)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决策,是全社会共同参与,他们的口号是:我们在一起做更多的事情。有一线的教师,来自于幼儿园的同伴,学生和父母一起做,同时有更多大学的参与,大学把科学研究融入一线教育里面,让实践和理论结合在一起。同时也有国家教育委员会、教育部的支持,以及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科技中心的合作以及在全世界展开,这是一个全社会的行为,主要关注的是3-19岁,从幼儿到大学生进行普遍的科学教育。

刘嘉教授说,国内的创新教育不仅缺乏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两者是脱节的。

刘嘉教授认为,要推进我国学习教育创新能力,国内的大学也应该向芬兰的大学学习,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理论基础的研究,对问题进行分析,对需求进行分析,把两者结合起来之后,形成教育学的活动目标,再在实验室内部进行小范围验证,最后再推广到现实环境之中,最后产生教学创新的内容。

部分精彩PPT照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