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票房榜消失的电影巨头

远禾 格隆 2024-01-14
作者 | 远禾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www.gogudata.com)

1997年,冯小刚的《甲方乙方》以3600万的票房,从一众好莱坞电影中杀出重围,成为了当时中国电影的救市之作,甚至创造了一个辉煌的名词,叫做贺岁档。

从此,贺岁档成为大片云集、兵家必争之地。

冯小刚也成为贺岁档毫无疑问的统治者,《不见不散》、《没完没了》、《一声叹息》、《大腕》、《手机》,部部经典,部部爆款。

而如今,1997年或许只剩下怀念。

最近的冯小刚新作,云集了老中青几代明星的《非诚勿扰3》,于元旦档上映,上映十多天,票房还未上亿,可以说是赤裸裸的扑街。

同时期元旦档另一部喜剧片《年会不能停!》,在上映前几乎毫无宣传,演员也知名度平平,却靠着口碑发酵已经拿下超5亿票房,预计最终票房将超过10亿。

纵观整个电影行业,这几年来,也进行了不小的洗牌。电影开场前,新兴影视公司五花八门的开场动画已经逐渐取代了曾经的传统影视公司。

拿着旧船票的电影公司,能否登上新时代的巨轮?


01



2023年,全年电影票房549.15亿,离550亿还差临门一脚,略逊于2017年,相比2018、2019年的超600亿票房也有着不小的差距,但是相比疫情期间已经有了不小的改观。

2023年,全年票房同比增长83.4%,观影人次同比增长82.7%,人均观影部数从2022年的1.87部一举涨到了2.34部,可以说是大幅回暖。

市场的大幅回暖也使得各大影企的数据终于不再难看。2023年前三季度,除了北京文化、华谊兄弟和博纳影业三家公司录得净亏损,其余电影公司营收基本都大幅上涨,部分影企营收增幅甚至超过100%。

这样的繁荣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院线收入,一方面是票房收入。

过去几年,连连亏损的院线成为了不少电影公司难以甩开的拖油瓶。然而2023年,院线收入反而成为了不少传统影企的遮羞布。院线收入的大幅上涨,掩盖了不少影企在影视投资上的欠缺。

早年间,“国字号”的中国电影,和华谊兄弟、博纳影业、万达电影等几家民营企业,构成了电影行业毫无疑问的头部阵营,拥有着绝对的票房号召力。后来,北京文化也加入这一阵营。

然而现在,时代变了。以往霸占票房榜前列的老牌影企,已经逐渐落伍。

在老牌影企中,“国字号”中影集团仍旧保持了行业的领头羊地位,2023年票房榜第二名的《流浪地球2》就由中影集团主控。2023年中国电影作为前三出品方出品的电影达到了15部,其中票房破亿的电影达到了8部,位居影投公司前列。

其他公司则没有这么幸运。

2023年仍旧没有摆脱亏损泥潭的北京文化,尽管有一部票房超30亿的《封神第一部》,但是《封神》三部曲总共耗资近30亿,需要90亿才能回本,三部曲电影无法集中同时放映也使得北京文化短时间内难以收回投资成本。

更为人熟知的华谊兄弟也未扭亏为盈。2023年,华谊兄弟主控投资的影片只有《爱很美味》《摇滚藏獒》《前任4:英年早婚》《非诚勿扰3》4部,加上仍在院线上映的《非诚勿扰3》,也仅收获将近12亿的票房。

万达电影尽管依旧领跑,但是从营收上来看,电影放映板块占据了绝大多数的营收,2023年作为主要出品方出品的电影仅剩《三大队》《倒数说我爱你》《申纪兰》这三部,其中只有《三大队》票房过亿。

博纳影业的情况也与万达电影类似,院线恢复活力,但是2023年仅投资4部电影,破亿的也只有一部《无名》。

老牌影企逐渐陷入电影投资低潮,电影行业新面孔却是春风得意马蹄疾。

2023年的票房榜第一《满江红》主控方是徐峥的欢喜传媒,算上《满江红》、《学爸》和《其实也没有那么热血沸腾》,2023年欢喜传媒主要出品的电影票房已经接近60亿,而在今年春节档,欢喜传媒还有一部云集巨星名导的《红毯先生》。

而同为《红毯先生》出品方的坏猴子影业由导演宁浩创立,在2023年的表现也颇为突出,尽管作为主要出品方出品的电影仅有两部,但是其中《孤注一掷》就揽获了38.48亿的票房,加上《二手杰作》,总计票房也在40亿上下。

收获颇丰的还有陈思诚旗下的壹同文化,凭借暑期爆款的《消失的她》和年末的《三大队》也斩获了近40亿票房,加上这两部电影都为小成本制作,主要出品方也只有两个,壹同文化算得上2023年的最大赢家。

两相对比,2023年的电影行业,可以说是有了不小的改变。

陈思诚作为曾经的演员,逐渐转型为导演并进行影视投资,宁浩作为导演也开始积累资本,扶持更多新生代导演,而曾经为人熟知的冯小刚、张艺谋等导演,却接连失利。

曾经的资本打工人逐渐掌握了话语权,资本反而失去统治地位。

电影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02



你有多久没有看过电影首映了?

早年间,票房贡献往往是往前倾斜,首周末、特别是首周周五的票房,往往相对较高,因为不少人会期待电影首映,第一时间就买票观影。

然而2023年,票房周期还在进一步往后倾斜,首周周日的票房贡献已经超过首周周五。

同时,2023年假期首日及预售在整体票房中的占比逐渐降低,当天购票开始主导大盘,观众不再有第一时间观影的动力,而是更愿意等待口碑发酵之后再进行动作。

但是,为什么之前大家会愿意在电影上映之前,不知道口碑的时候就提前购买电影票,甚至还必须购买首映场呢?

因为那个时候大家看电影考虑的因素有很多。

可能是有喜欢的演员,可能是因为喜欢的IP,可能是有喜欢的前作,也可能是因为喜欢原著,甚至只是作为一个假期的休闲娱乐活动。

然而电影行业发展到现在,流量演员失去号召力,优质演员也会演出烂片,IP续集也会狗尾续貂,原著改编更是踩雷重灾区。

而相比花了钱在电影院里如坐针毡,看电影似乎也并不是一项必需的娱乐活动。

图源:图虫创意

于是,普通观众对于电影的评判标准只剩下一个,那就是——影片质量。

相比盲目地因为某一个原因进入电影院,越来越多观众更愿意在电影院里观看确定好看的、符合自己审美的电影。

而这一点,也和2023年电影行业的另一大变化息息相关,那就是,进口片和国产片的地位,彻底逆转了。

2023年的整体票房回到了2017年的水平,进口片的待遇,却大相径庭。

2023年全年进口片票房为93.33亿元,占比仅为17.22%。而2017年,进口片票房就有256亿,占到了整体票房的46.57%。

国产电影顶天立地,好莱坞进口片的魔法失灵,和新兴影企崛起、传统影企落幕,以及电影行业的种种变化有着同样的原因——内容为王。

相比各类视觉特效吸引眼球、各类明星争奇斗艳,观众正在回归理性,向口碑倾斜,观众想要看到的,只是一部好的电影。

放眼2023年的全球票房榜前20的电影,几乎全部都是续集、翻拍、改编的电影,原创剧本在其中艰难生存。

尽管还没有到“原创已死”的地步,但是实则已经奄奄一息。

而今年,又有不少好莱坞大片来袭,但是基本也都是续集、翻拍、改编。其中的很多部“狗尾续貂”之作,如果质量不够高,大概率很难再吸引到除了粉丝之外的普通观众进入影院。

现在的好莱坞,早已不再是电影的“梦工厂”,而是仿佛一座AI合成的机器工厂。

电影将各种吸睛的概念堆叠在一起,缝合成为一部外表光鲜的作品,却并没有扎实的逻辑以及严密的剧情,电影的可看性大幅下降。

尽管在市场上 “IP魔法”还在生效,但是奈飞的崛起正在对这些傲慢的公司造成打击。

股价、业绩连连飞涨的奈飞给了仍在固步自封的影视界Old money一记重拳——超级英雄已死,原创当立。


03

结语



曾经,冯小刚以一众“平民”视角的电影,在外国电影的冲击中,挽回了国产电影的一线生机。

彼时他说,电影这东西,主要是满足大众欣赏的需要。而他(的成功)基本上就是沿着这样一个思路来走。这个被广大的中国电影工作者,认为是不齿的,在他看来是天经地义的。

在冯小刚以前,电影制作方往往是从自己的视角出发,拍着满足自己想法的电影,并不会考虑观众的想法,也不会考虑投资方的想法。

冯小刚的一系列电影改变了这一点。

然而在精心制作的《1942》遭遇惨败,《私人定制》却票房大卖之后,冯小刚开始质疑观众,以至于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中国电影现在垃圾遍地,一定和大批的垃圾观众有关系。

在当时的环境来说,这句话有失偏颇但或许不无道理。

但是在此之后,冯小刚和观众,便开始走上了两条路。全凭自己心意拍电影的冯小刚,也不再是贺岁档从不出错的定海神针。

归根结底,电影市场正在失去曾经的中心化,名导、明星的噱头正逐渐失效,票房的号召力难以再用某一个单一因素来总结。

一个内容为王、百花齐放的时代,到来了。(全文完)

▍往期回顾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从票房榜消失的电影巨头

远禾 格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