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肇庆老街 ——这些路名原来大有故事

2017-02-25 肇庆发布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

一条老街、一幢老建筑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

天宁路麒麟街水师营五经里……

这些街道见证了繁荣的历史,也记录着城市的变迁,

但是它们背后的故事,又有谁知道?

请跟肇庆君走街串巷,

来倾听它们“鲜为人知”的故事~


天宁路


作为肇庆最繁华的街道之一,

天宁路是端州较为闻名的一条街,

早在1000年前就很繁华了,

一直有“市井商埠”之称。

▲ 60年代天宁南


在古时候

这里不叫“天宁路”

而叫 “水街”。

因是往西江挑水必经之地,

很容易被撒湿,

因而得名。

▲ 70年代天宁南


天宁路名称的由来,与天宁北路口一带(今天宁百货商场址)曾有一座天宁寺有关天宁寺原名安乐寺,始建于宋淳化年间,由知州冯拯所建(今假日酒店北侧)。北宋后期,兴庆军节度使郑敦义将安乐寺改称天宁寺。元延佑年间(1314~1320年),知事朱深通曾将天宁寺改名天宁万寿寺,并铸有铜钟一口。民国6年,高要县官产处拆毁天宁寺。

▲1982年的天宁北


90年代初 天宁北、天宁南、建设路 三交界

大家再来看看DV现场镜头下的天宁路

▼▼▼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037161g36t&width=500&height=375&auto=0


正东路


肇庆正东路,

东起阅江楼,西至宋城墙东门斜坡顶,

全长约430米,宽15米左右

这条街之所以称之为东门正街

是因为它在城之正东方位而得名。

▲ 1984年正东路(图片来源网络)

▲ 1998年正东路(图片来源网络)


▲ 东门斜坡 Monathe 绘

麒麟街


 麒麟街位于宋城墙侧,

南北走向,南面与正东路相接,

北面直通宋城东路

古时,

肇庆有瘴气,

经常使百姓患病,

为趋吉避邪,

人们当街筑起“福肇社”,

供上麒麟坐镇,意为“麒麟在此”,

后来便以麒麟街为名了。


麒麟街54号,

一间建于清末民初的普通民房。

在抗日战争时期,

是中共西江特委机关及交通站的所在地,

是一间具有革命历史意义的小屋,

其中还有一段“红色恋人”的佳话

 DV现场镜头下的“麒麟街”

▼▼▼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0371h85eif&width=500&height=375&auto=0


水师营


水师营

起于天宁北路止于近圣里

全长250米,宽9.2米

总面积2300平方米

水师营”顾名思义,

因古代有一支水军驻扎于此而得名,

“文化大革命”期间曾改称解放北路东街 

1981年肇庆市人民政府颁布标准地名恢复称水师营

▲ 1925年地图中的水师营,又称永厚西约。


DV现场镜头下“水师营”

▼ ▼ ▼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f0371l8g29a&width=500&height=375&auto=0


五经里


五经里,

长132米,宽3米。

早期,曾称为盛宁社”

明代中期,改称为“五经里”

“文化大革命”期间曾改称为“向群街”

1981年,

肇庆市人民政府颁布标准地名,复称为“五经里”。


盛宁社改称为“五经里”,

说法有两种:

其中一种是古时居住在盛宁社一带的人中,

有不少人是参加乡试、会试或殿试中魁,

成为举人或进士。

后人为了勉励子孙更加发奋攻读“五经”

期望日后继续人才辈出,

便将居住地改称为“五经里”


宝月路

宝月路之所以得名宝月路,

皆因其位于宝月台。

它起于忠勇路,止于城北路。

宝月台原称补月台,由人力运土夯筑而成。


宋皇佑中期(1058年左右),当时端州府城筑好没多久,筑城官员又命令民工夯土筑台,在北门的池塘中筑起一个“50余丈宽广的土台形如圆月,这样便是“日月合璧,七星耀彩”,月出就星亮了。这座土台原称补月台后改称宝月台



“文化大革命”期间,

曾改称为民路,

1981年

肇庆市人民政府颁布标准地名仍称为宝月路。



老街,

留住一座城的记忆,

见证每一代人的进步。

作为一个肇庆人,

传承、弘扬肇庆文化我们义不容辞!

肇庆发布编辑部

部分资料来源 网络 文化肇庆 肇庆市旅游局

编辑 罗敬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