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交流 文化互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与勒克莱齐奥的交往与对话
提要:本文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与勒克莱齐奥的交往与对话为例,就如何广开路径,拓宽渠道,有效推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互鉴展开思考,指出文学应该发挥介入的力量,回应国家的战略需求,架设文学的丝绸之路。而文学与文化交流,重在理解与共鸣。同时,应该加强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之间的对话,深化交流,提升中国文学的国际影响力。
关键词:莫言;勒克莱齐奥;对话;文化;交流
随着中国在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文化日益为世界所关注和接受。习近平总书记为扩大中外文化的交流指明了方向:“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习近平 2014)。如何广开路径,拓宽渠道,有效推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互鉴,是学术界要着力思考与解决的重要课题。莫言与勒克莱齐奥(J. Le Clézio)这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近年来的交往与对话,正是中外文学良性互动的生动一例,本文就此做一探讨。
一、架设文学的丝绸之路
勒克莱齐奥是法国著名作家,有法国“在世最伟大的作家”之称,2008 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之前,他已有六部作品译成中文。中国作家莫言于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有多部作品在获奖前被译入多种语言,仅译成法语的就有10余部作品,在法国有着广泛的影响。他们两位正是法国和中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他们之间的相遇与交流,用勒克莱齐奥的话说,有着一种必然性,更有着重要的象征力和号召力。
勒克莱齐奥从年轻时就向往中国,喜欢中国的历史和文学。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他就为老舍的《四舍同堂》法译本撰写了题为《师者,老舍》的长篇序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他多次访问中国。2011年8月18日,勒克莱齐奥在上海出席了他的作品朗诵会,作家毕飞宇、翻译家袁筱一和笔者有幸参加。正是在这次朗诵会上,他向读者谈到了他所阅读的中国现代作家老舍、当代作家毕飞宇和当时尚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的作品。
勒克莱齐奥与莫言的相遇是通过阅读对方的作品开始的。他们第一次见面是在2014年8月17日。“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聚首西安大唐西市,进行了一场‘长安与丝路’的对话。此次东方起点的代表莫言与西方起点的代表勒克莱齐奥的对话紧紧围绕丝路与文学,并探讨了如何借助丝路红线,加强中法文化交流与合作”(梁锦 2014)。“长安与丝路的对话—星耀长安”活动旨在通过大师们的对话,深度解读、解密与丝绸之路有关的文化问题,引导丝绸之路向更深的领域延伸。确实,活动组织方看重的不仅仅是莫言与勒克莱齐奥的代表性和象征价值,而是在“一带一路”、共谋发展的背景下,通过两位诺贝尔奖得主的对话,为古老的丝绸之路注入新时代的精神。在这场对话中,他们相互表达了对对方作品的喜爱,发表了对对方作品的看法,更是从各自的角度对丝绸之路的文化和精神价值作了深刻的诠释。作为这场对话的译者,笔者从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充满诗意和深刻思想的对话中更为真切地感受到了文学交流之于文化交流的特别意义,一如勒克莱齐奥在对话中所言:“丝绸之路,不仅仅是贸易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更是精神互通之路”。对于勒克莱齐奥而言,“丝绸之路是没有尽头的,在东西方交流的过程中,文学让交流更加容易。文学能够让人们产生共鸣。在读莫言作品的时候,勒克莱齐奥感到自己仿佛被莫言邀请进入了他的家门,了解了农民的生活,并与莫言发生了共鸣。重走丝路意义重大,马可·波罗通过丝路走到中国,玄奘通过丝路取得佛教文化,这条丝路已经成了一条精神上的丝绸之路,通过交流,不仅能够交换丝绸、香料,更能产生精神上的相通”(梁锦 2014)。
对于丝绸之路,莫言的理解深刻且具有时代性。在他看来,丝绸之路从来都不仅仅是“经济之路”,更是“思想之路、文化之路、友谊之路、和平之路”。这一观点与勒克莱齐奥的理解完全契合。到西安与勒克莱齐奥谈丝绸之路,莫言的选择不是盲目的。一个作家,要用文学“介入”社会,回应世界的发展之道。实际上,在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对话之前,莫言对丝绸之路已经有深入的思考,他在多个重要场合表达了一个作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参与“丝绸之路”建设的声音。如在2013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莫言作过有关“丝绸之路”的发言;在2014年2月下旬访问土耳其,于2月22日与土耳其总统会面时,他也谈到了“丝绸之路”,并呼吁文学要参与丝绸之路的建设:丝绸之路建设,文化不能缺席,文学应有作为。2015年9月20日,在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莫言接受了新华网高端智库平台“思客”的采访,指出:“丝绸之路变成了文化之路,文化之路最终变成了人的道路。最终要达到什么目的?人活着要干嘛?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经济文化活动使自己的心灵更丰富,让人感叹生活更美好”(新华网思客 2016)。两位文学家,就这样以他们特有的方式,通过对话向世界发出了声音,对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做出了积极回应,由此拓展了文学与文化交流之路,也赋予了文学交流新的意义。
二、交流重在理解与共鸣
如果说在丝绸之路起点的西安,两位作家具有象征意义的相遇和深入的对话诠释的是新时期的“丝绸之路”精神,那么,就莫言与勒克莱齐奥的对话而言,延续与体现的正是丝绸之路所蕴含的“交流”之道,也为他们开启了深厚的友情与理解之路。
西安对话的四个月后,时任山东大学校长的物理学家张荣教授将莫言和勒克莱齐奥邀请到了一起。勒克莱齐奥接受邀请的考虑是:山东是孔子的家乡,在山东大学与莫言相聚,是向中国哲学家孔子学习的一次重要机会。在讨论与莫言对话的主题时,笔者曾向勒克莱齐奥建议就“存在”的书写这一主题展开对话。勒克莱齐奥认为,在孔子的家乡谈“存在”这样与哲学相关的问题很合适,因为孔子就是哲学家。但他又觉得,“孔子之学是人之学”,由“人”而及“仁”,要探讨的应该是关于“人”的重要问题。经与莫言商定,最后确定在山东大学的对话主题为“文学与人生”。
文学涉及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学作品的深刻性在于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的人们对人的存在和人性的思考,促进灵魂的共鸣与精神的升华。莫言与勒克莱齐奥就“文学与人生”展开的对话,将文学指向了社会,指向了人生,也指向了人性。莫言集中谈了三点。一是他对这次对话主题的理解:“今天对话的题目叫‘文学与人生’。关于人生,可以理解为人的生命过程、人的生活过程。而诸多人的人生过程、诸多人的生活过程,便构成了社会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生毫无疑问是文学最重要的元素。没有人生,哪有文学?文学是因为有了人才有的,所以文学与人生息息相关”。二是文学对人生的影响:“文学肯定会影响人,甚至会发生巨大影响。我们看很多人物的传记,其中写到人看到某一本书以后突然做出重大决定,然后由此改变自己人生的方向,改变了自己的发展道路,成就了一番伟大的事业。我想即便是没有这样一种戏剧化的、变革性的影响,但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个人都能体会到”。三是通过文学,对法国社会、法国人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法国文学,群星灿烂。我们可以通过书、小说感受,甚至通过小说改编的歌剧,比如雨果的《悲惨世界》改编的歌剧,感受到。法国作家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影响非常大。我觉得法国作家除了传达给我们法国的人文、历史、自然等一些可以触摸的、可以感觉的东西之外,更重要的是传达给我们一种法国的精神,法国人那种自由的、浪漫的精神。法国人热爱自由、追求自由,这样一种千百年来的努力,得到了一种非常充分的形象化的表现”(邓晖、晋浩天 2014)。
勒克莱齐奥完全赞同莫言就文学与人生关系的理解与诠释。笔者作为现场对话的译者,记录下了勒克莱齐奥回应的要点。勒克莱齐奥回应的也是三点。首先,勒克莱齐奥认为,中国的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外国文学有不少都从中国的历史文化中获得创作之源。外国文学的渊源与中国文学的渊源有交融,比如被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称为“魔幻现实主义”的莫言的文学创作,既有外国文学的滋养,更有中国文学的传统。第二,中国的文学有鲜明的特点,比如中国的心理小说。而中国文学传统中,特别强调文学所服务的对象的重要性,文学要走进大众,才会真正有生命力,文学可以启迪人,照耀人生。第三,勒克莱齐奥谈了他阅读中国文学中一些代表性作家作品的感受;他觉得读老舍的书,可以感到他的书是为大家所写。在2016年5月浙江大学组织的莫言与勒克莱齐奥就“文学与教育”主题展开的对话中,勒克莱齐奥再次论及老舍的作品之于他的意义:“多年前我就阅读过老舍,我喜欢他的文字,也喜欢他描述的那个空间。后来我到了北京,北京是老舍生活过的地方。到了以后我发现他所描写的世界很多已经不存在了;那个时候的人,也在这个世界中慢慢消失,但是老舍的文字却把他们留下了。如果说他的作品能够影响我,是因为我的内心对他构建的世界有某种认同。我说的那个世界,或者老舍的作品里的一些描写让我有很多满足,因为他带有一种思乡的情感,同时又隐现着忧愁,这两者对我有很大的触动”(莫言等 2016:7)。
文学与人生的对话,既涉及两位作家对文学之于人生意义的思考,也涉及他们阅读文学文本的感受,像勒克莱齐奥一样,莫言坦陈他在阅读勒克莱齐奥的作品时,想到了自己的童年:“我从勒克莱齐奥先生小说的细节,想到了莱辛的小说,想到了我的童年。我也想到了一个作家最能让人感动的部分,就是引起共鸣的部分。一个读者看书让他感动的地方,也是让他引起心灵共鸣的部分。共同的生活经验、共同的心理经验,使作家能够进入到后期的再度创作,进入到跟自身生活经验、跟他所了解的生活进行对比、联想,在文学的创作当中,是一种非常美妙的奇遇”(邓晖、晋浩天 2014)。由文学,到人生,再到人。通过这样的交流,勒克莱齐奥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想到莫言的老家去看看,看看莫言所书写的土地。对话结束后,莫言夫妇邀请勒克莱齐奥到高密走走,笔者有机会陪同勒克莱齐奥一起到了莫言的老家,看望了莫言90多岁的老父亲。笔者还清晰地记得,当勒克莱齐奥低下头,走进莫言居住了多年的小土屋,看到裸露的土墙,裸露着泥土的地面,感受到了屋内的冰冷时,他的神情一下凝固了,片刻之后,眼泪从他的眼眶涌出。有记者捕捉到了勒克莱齐奥弯下一米九二的高大身躯,低下头走进土屋的镜头,冠以“法兰西人低下了高贵的头颅”的说明。莫言深知,是文学的力量将勒克莱齐奥召唤到了高密,是人性的力量把高大的勒克莱齐奥引进了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土屋。“法兰西人低下了高贵的头颅”,被莫言诠释为“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在莫言文学馆,勒克莱齐奥留下了他的题词:在高密这片坚硬而贫瘠的土地上,结出了最坚实而丰富的精神之果。由对话到心的交流,由文学的阅读到对中国社会与文化的了解,勒克莱齐奥次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演讲中,深情地讲述了他与中国文学相遇的历程,尤其是莫言老家之行给他带来的真切而强烈的感受:
我与中国文学的相遇还在继续,年复一年不断加深,特别是从我在南京大学开课起,这还得感谢我忠实的译者兼好友许钧先生。住在江苏的日子让我深受启发,因为我能直接接触到这片孕育了数个一流作家的土地,比如《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还有《大地》的作者赛珍珠—她是我在南京相隔八十年光阴的近邻。可最打动我的,莫过于去年和莫言先生一道去他儿时及至青年时期居住的地方高密。我看到了给莫言灵感写下《红高粱家族》的高粱地,还参观了高密县为作家莫言设立的文学馆。但这趟旅途中最动人的时刻,还是到高密乡村去看莫言出生的老屋。陋室还是三十年前莫言夫妇离开时的样子,这让我得以想见那个年代这家人经历的苦难,那时莫言往返于军队和老屋,在此写下了他的早期作品。小屋以土为地,窄窄的砖墙裸着,没有墙漆,它给人极度贫困的感觉,却同时让人感觉充满希望,因为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才能看出夫妇二人如何凭意志创造出全新生活、激发出文学才情。莫言小说中的每一个字因此而变得更加真实、更加有力,因为无论《红高梁家族》还是《檀香刑》,都在这片景象中生根,都扎根于这座逼仄的老屋中。(勒克莱齐奥 2016:6)
三、作家对话提升中国文学国际影响力
莫言与勒克莱齐奥的对话,没有止于文学,但对于中外文化与文明的互学互鉴而言,优秀作家之间的对话与文学交流可以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推动作用。2015年10月22日至26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张清华教授的积极推动下,勒克莱齐奥应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主任莫言的邀请,访问北京师范大学,发表了题为《相遇中国文学》的著名演讲。在这次演讲中,勒克莱齐奥谈到,认识中国文学的最好途径还是阅读。年轻时在墨西哥,他首先接触了几部中国哲学典籍:
《论语》、《孟子》和《道德经》。之后,他读到了法文版的《红楼梦》、《水浒传》,二者虽然风格迥异,却共同将他引入中国文化的核心。至于勒克莱齐奥对现当代中国的了解,则得益于老舍的作品。老舍是勒克莱齐奥钟爱的作家。他从老舍对胡同生活的描写中,看出了现实主义的神韵,又体会到老舍独有的伤逝之感。其灵动风趣的笔调、深刻的心理刻画和挥之不去的忧愁,让勒克莱齐奥确信他是中国当代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也特别欣赏毕飞宇的小说,认为毕飞宇的作品通过一个个生动自然的人物,展现出了变化中的中国社会。
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深化作家之间的对话,而作家之间的对话,反过来也可以有力促进作家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比如,在北京师范大学访问期间,东道主安排了一场勒克莱齐奥与作家余华的对话,参加者有张清华教授和笔者。在对话中,勒克莱齐奥与余华就文学的使命作了深入的探讨。勒克莱齐奥指出,文学应该有一种介入现实的姿态,尤其在社会和文化的层面,作家要为“饥饿的人”写作。在勒克莱齐奥看来,中国当代作家的写作具有介入的力量,展示了一种世界的视野和人文的情怀,余华的写作就是一个明证。这样的写作,不仅仅是写给中国人看的,也是写给其他民族的人看的,有助于世界了解中国的文化与文明。勒克莱齐奥在与余华的对话中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因为他对余华的写作有较多的阅读与深入的思考。同样,在莫言与勒克莱齐奥于西安首次见面之前,他们已经阅读了对方的不少作品。在他们对话的前夕,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带着对方作品的译本,互求签名留念。莫言送上的是勒克莱齐奥的《诉讼笔录》和《非洲人》,而勒克莱齐奥请莫言签名的则是厚厚的《丰乳肥臀》。莫言在勒克莱齐奥从法国随身带来的《丰乳肥臀》法文版的扉页,写下了:“敬爱的前辈勒克莱齐奥先生,请指正”。而勒克莱齐奥很幽默地对莫言说:“您有20多部作品在法国传播,还好,在您的书还没有‘贵’起来的时候,我就在书摊上淘到了好多部”。由于他们之间不断对话,友谊也在不断加深,勒克莱齐奥不仅仅关心莫言作品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也很留意莫言、毕飞宇等一批重要作家在世界其他地区的译介和传播。
文学交流,需要文本的阅读,也需要深入的阐释与持久的传播。在多个场合,莫言论及他对勒克莱齐奥作品的理解,在他看来:“勒克莱齐奥先生的文笔非常优雅。他的小说从小处入手,依然展示丰富的人性和广阔的人生。那种感觉和细节很好。我认为他是在法国新小说运动的基础上又往前跨了一大步”(莫琪 2016)。莫言还在多个场合称道勒克莱齐奥作品的汉译,说“袁筱一翻译得很传神”。莫言对勒克莱齐奥作品及其汉译的高度评价,无疑有助于其在中国的传播。而勒克莱齐奥也同样如此,他在对话中所表达的有关中国文学、有关老舍、莫言、毕飞宇等作家的观点,在他的课堂上有讲解,在国际书展所组织的活动中也有讲解。对于勒克莱齐奥来说,能与中国优秀的作家对话,是他学习与理解鲜活的中国文学的好机会。近几年来,他先后与莫言、毕飞宇、余华、方方等作家进行过对话,参加过上海书展、扬子江作家周、南京“青年文化周”、大益文学节和《大家》杂志社组织的活动,与中国的广大读者近距离接触,身体力行,积极推进中外文学文化交流,扩大中国文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去年年底,勒克莱齐奥结束在南京大学一年一度的讲学,启程回法国。行前,他告诉我,开始写有关中国的文字了,不是小说,是随笔,题目也已定好,是接受了我的建议,叫《历险中国》。我明白,“历险”一词,对勒克莱齐奥来说,具有特别的含义:克服认知的重重障碍,一步步加深对中国的认识与理解;历险之路,便是走近中国之路,也是探知中国之路。他说,在这部书中,会写他在中国遇到的人与事,写他熟悉的作家,写莫言的家乡,写许钧的父母,写他理解的中国文化与中国思想。他还特意请我转达他对莫言先生的问候。我知道,勒克莱齐奥与莫言的交往,仅仅是开始,他们的交往与对话,显示出优秀作家的历史担当与人文情怀,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推进文学互动、扩展中外文化交流的范例。
作者简介
许钧,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与国际交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学和法国文学。
本文发表于2018年《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第126-132页上。本文已获得作者授权,发布于“大民说英语”公众号,谨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