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和平:政产学研 :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究

刘和平 大民说英语 2021-09-15

 

摘要:数据爆炸引发教和学的模式发生变化,教师从讲授者到学习辅助指导者、学生从被动到主动自主学习,学校从几乎封闭到面向社会开放,用人单位则从对高等教育不闻不问到直接参与,学校与用人单位的运行机制在发生变化,双方的联合办学成为必然。只依靠大学能否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翻译人才?如何与用人单位开展合作?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是什么?作者力图在文中围绕以上问题进行思考。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政产学研;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评估体系

 

“汇聚学术与用人单位精英,共创新型伙伴关系”(Pooling Academic Excellence with Entrepreneurship for New Partnerships),这是国际翻译院校联盟(CIUTI)2014 年年会的主题, 学术与用人单位精英的伙伴关系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从这样的主题不难看出,翻译教育已经将建立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伙伴关系放在重要位置。

 

何谓合作伙伴?合作伙伴有三大类内涵:政治、经济、综合(含政治与经济)。合作层面可以是政府间、政府与企事业单位间、企事业单位之间。合作规模既有一对一的,也有一对多或多元化模式。具体讲,合作方式可以是供应链合作、实力型合作、主题性合作、竞争型合作。选择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的基础是具有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

 

谈及翻译教育,学校一直是培养人才的主体。随着信息化的到来,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学校作为唯一教育主体的时代已经宣告结束。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合作已经成为不可绕开且必须回答的问题。而在用人单位与学校之间,中国翻译协会或各地翻译协会或许可以扮演重要的桥梁作用,即将社会需求整合后根据各校特点建立三方合作机制。实际上,诸如 MBA 类的教育已经走在前面,教育主体的多元化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多样化成为其重要特色。与此同时,中国还有专业技术学校与用人单位合作的成功案例。翻译专业硕士要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即“眼中有活、懂得做什么、如何做、为什么做”的翻译人才。知识传输固然重要,但学生如果只有知识没有能力,翻译教育的目标则无法实现。那么,这样的翻译教育如何组织?如何与用人单位开展合作?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如何确定?

 

1. 翻译教育的性质

 

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一种事业,是人类培养新生一代的一种社会实践。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计划和措施去影响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则通过自己的积极活动接受教育的影响。教育者在设法影响受教育者的同时,也要不断地教育自己”。“教育的目的和方针是由社会需要决定的”(潘菽,1983:1)。维基百科有这样的定义:“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方式,是人生存方式的一个阶段,从时间上说,是人生存过程中的终生学习选择阶段,从空间上说,高等教育是人进入完全社会生活的最后一个准备场所。高等教育还是高深文化知识传播创新的社会组织机构;在传播高深文化的同时,高等教育还复制或者再制了社会的价值、行为模式和道德规范”。以上观点中有几个核心词,即:“目的”、“计划”、“措施”、“生存方式”、“进入完全社会生活的最后一个准备场所”、“复制或者再制了社会价值、行为模式和道德规范”。这些词对正确理解“教育”非常重要。

 

学生是翻译教育的核心,帮助他们在“最后一个准备场所”获得必要的知识与能力,尤其是学会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这是最终实现促进人类交流和进步的基础和不可或缺的条件。哪些知识是必要的?哪些能力是必须获得的?如何获得?大数据时代提供了全新的学习方式,教师的“主体”角色和学生的“被动”角色随之发生了变化。教师和学生均可以借助大数据和相关资源开展互动,尤其是随着穆克(MOOC)教学的发展,以学生自主选择、自主设计的自主学习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国外从事翻译活动的机构有翻译公司、中介公司、翻译事务所、调研部门、语言服务公司、语言或翻译培训学校等。与该活动有直接联系的有:翻译项目提供者(含监理和项目经理)、财会部门、采购部门、作者或设计者、校对(含审校)、技术人员、信息提供者、公司(含同事 / 同行)。信息革命与产业化对翻译职业提出巨大挑战:内网和互联网的使用、信息技术革命(如自动化处理)、翻译软件的推出、特殊翻译工具的开发和应用、翻译量的增加、材料更具可处理性、翻译供应和处理的集中化、产业化工作流程和组织形式、产品的标准化,尤其是科技类质量管理的国际化——异地化 - 英语化(远程翻译,翻译业务外包)、翻译公司的集中化和资本化、翻译分工与翻译人员的专业化、项目负责人、术语专家与信息处理工程师的发展,等等。

 

应该说,中国的翻译工作从(20世纪 90 年代开始出现专门化趋势,即传统的翻译工作仅仅是一种工具,涉及的范围一般为外事翻译、文学作品翻译、马列经典翻译等,工作范围基本限制在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或科研机构及高校。现在的翻译工作已经辐射到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翻译作为一种语言和文化服务产业在不断壮大和发展。翻译形式也从原来的笔译和口译扩展到机辅翻译、本地化、语料库、术语、数据管理和开发等,项目管理、语言文化服务咨询产业链应运而生。承担翻译教育的教师在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上远远超越了语言师资应具备的条件。信息化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和手段在不断变化,从最早的手写、打字、计算机处理到今天的互联网、微博、微信、机助人译、人助机译、译云、大数据处理、远程可视或远程同步会议、多语种电话咨询服务等,高速、高效地消除时间和空间距离不再是梦想。这种变化必然引发翻译形式的多样化:编译、摘译、译述、译评、综述、语音自动转写、语音自动翻译,等等。这种变化必然会影响到翻译教育,而大数据时代提供的各种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在线同步等方式更是给翻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可能。在众多的可能性中,校企联合培养被提到议事日程,因为社会情境进入校园或学生进入社会实践成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必然条件。王华树在一次讲座中(2013)将新时期的翻译服务特征归纳为:语言市场和运营全球化,服务标准国际化,服务方、购买方、语言技术开发商、行业协会、教育培训的产业化,影视翻译、软件系统、手机应用、游戏翻译、多媒体课件的多元化,计算机、即时通信、电子交付、SaaS 模式、众包平台的信息化,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资源分配、过程监控、任务提交的流程化,翻译与技术部门、翻译与排版等协作,个体翻译式微协作化,翻译、排版、技术、管理、营销、测试、培训职业化。

 

根据以上观点,能否这样定义翻译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采用相应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复制或再制翻译职业行为模式和道德规范,培养依赖翻译职业生存的方式。翻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够掌握多语言、为跨文化交际服务的人才。为实现这样的目标,就要根据翻译职业的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措施和方法,提供真实的翻译服务场景,从而为学生进入真实的社会生活奠定基础。翻译伦理是翻译行为和活动的道德规范,它的核心价值观念是“促进人类的交流和进步,缩减与消除民族之间的矛盾和为此而付出的代价”(杨自俭,2006:11)。

 

2. 学校与用人单位合作办学模式探究 

 

2007 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第一批 25 所高校开设翻译专业硕士教育(MTI),2014 年设立翻译专业硕士教育的单位已经达到 206 所。MTI 翻译教育指导委员会对培养单位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建立实习基地。经过多年的尝试和思考,笔者认为,如果想改变部分学校实习基地“名存实亡”的局面,需要从高质量人才培养高度进行思考。可以从现在的实习基地拓展到教学实践与实习基地,然后结合专业或课程特点开展校企合作,进而根据社会需求组织校企联合培养,四个层级的合作,四种有差异的办学模式,其目标是培养社会需求的高层次语言服务人才,这也是政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办学的必由之路。

 

政产学研合作办学需要建立一个平台。该平台以学生为中心,学校和用人单位需要根据培养目标共同开发培养计划,双方为合作关系。

  

校企联合培养图

 

中国译协在该平台扮演协调人和行业监督角色,主要任务有两点:一是将分散的企业 / 社会需求加以整合,然后根据各地区高校专业特色牵线搭桥,为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提供必要的信息,推动人才培养的社会化;二是行业管理,即根据用人单位要求设定入职门槛,并培养用人单位(客户)用人的规范性,同时为高校的翻译教育提供必要的参考指标。

 

讨论政产学研合作必然涉及到教学大纲的制定、课程安排、课程内容、授课方式、评估体系等诸多环节。从承担教育任务的主体看,可以分为:学校、用人单位、学校和用人单位联合三部分。在遵循教育原则、尊重教育规律基础上,根据社会需求,学校应与用人单位共同讨论,合理调整教学大纲、课程内容及教学模式,围绕翻译人才培养积极探索教学模式的改革。

 

2.1 校内翻译教学改革

 

翻译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素质、职业道德素养与职业技能的培养。随着科技的进步,翻译服务已经从最简单的文本翻译(含口译和笔译)转变为利用现代化工具提供以文本翻译为基础的多元化服务。以个体为单位的业态逐渐被翻译的程序化和团队协作替代。了解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在具备广博知识基础上能够适应行业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心态和职业道德,这是翻译教育的内涵。自我欣赏、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则很难实现翻译教育目标。

 

众所周知,从寻找项目到结项,中间环节很多。学校的翻译教学过程就是利用各种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相应的职业能力,或者叫职业技能,即指学生就业所需的技术和能力。按照教育心理学观点,技能是可以通过训练获得的,技能的获得也是分阶段的。在教学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做到教学安排的有序性和方法的可操作性,这无疑可以帮助或保证教学计划的实施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它规定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以及各步骤应当完成的任务。根据翻译活动过程可以将翻译教学操作程序分为宏观和微观的译前、译中和译后三个阶段。宏观指教学全过程,微观指每一个单元的教学活动。宏观的三个过程指测试、修订教学大纲和课程、具体的翻译教学活动组织和反思与评估。微观的三个过程则指项目获得、项目执行、项目跟踪和交付。如果从翻译本体出发,则指译前准备、翻译不同能力的分节训练、综合训练和译后的自我训练提高与资料整理。这是翻译的过程教学模式与翻译项目管理程序化过程的对接。

 

近些年,学者们推出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以翻译能力发展为核心的过程模式、教学评估过程模式、互动教学模式、全方位培养模式、升级考试模式、翻译能力指标量化模式、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模式、任务驱动模式等,还有诸如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笔记模仿法、案例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的引导式教学法、探究式讨论法、比较翻译教学法、实况式翻译教学法等等(参见在 CNKI 刊发的论文)。而搭建翻译教育教学实践平台,通过自省式、互动式、模拟式、实战式、团队式等五式教学方法,实现“学中干和干中学”,这是培养翻译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参见刘和平,2011)。自省式以训练学员翻译能力自评为基础,基于心理学“内化”原理,是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过程,符合成年人学习习惯。而善于提出“问题”是教学互动得以开展的条件和基础。模拟式亦称“情景模拟教学法”,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经济性特点。运用模拟教学手段,形象直观,环境与过程逼真,结果明确且相对准确,便于组织,安全可靠。实战式以“项目”为主导,教师在实战中教, 学生在实战中学。该模式建立在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基础上,综合了其它现行教学法的精华,通过任务的确定、设计和实施,带领学生在实战中理解、消化、总结、提高,逐步接触现实,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团队式以学员间互动为基础,重点解决个体能力与组织认同的矛盾,注重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与提高。作者所在学校翻译专业本科生三年级和研究生每年都组织“模拟口译”,从谈判主题的制定到谈判的分工、协调、准备,再到谈判现场的组织和谈判活动结束后的总结整理,全部由学生完成,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译前准备能力、参与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另外,电子文学图书翻译、产品指南、专著翻译、商务部高级官员研修班口译等项目不仅与课堂紧密衔接,而且帮助学生在真实的实践环境中获得相关能力。需要补充的是,教师根据培养方案,自行设计开发项目对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十分积极的作用。《现当代文学作品与作家选编》是教师指导下学生完成的自创项目,学生从阅读开始,随后进入中文撰写,定稿后再由学生自己将其翻译成英语或法语。学生在这样的实践中不仅参与了翻译,更重要的是汉语和外语写作能力的全面提高,与此同时,项目开发、管理和质量评估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另外,学校还根据客户需求,将术语编辑和描述、技术写作等纳入课程,按照客户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包括翻译在内的语言服务项目,为企业提供有效服务。

 

上述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教学安排的弹性化和模块化,即在特定时间内集中完成相关项目。这需要调整课程安排,更需要用人单位派专家进入课堂或项目。作者所在学校与环球网的合作正是采用类似的方法,即学生上环球网平台实习,编辑和记者定期进课堂,负责该课程的教师根据项目进展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学生的内省、互动、实战和团队合作均有充分体现,教学效果受到环球网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教学大纲和课程安排的开放式、弹性化和模快化是校内翻译教学改革、教育内涵式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文中提及的五式教学法则是探讨教学改革的成果之一。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使高等教育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为社会输送更多有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的高端语言服务人才。


 

2.2 用人单位应积极参与翻译人才培养

 

外文局原副局长、中国译协副会长黄友义在 2009 年召开的翻译专业硕士与产业发展研讨会上指出:翻译产业由于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并不是很健全:一是中国的专业翻译人才紧缺,尤其中译外高端人才匮乏。大部分翻译学校和机构都缺少专业领域的翻译课程;二是翻译服务企业急需做大做强。翻译服务企业虽然数量不少,但大多规模不大,服务能力不强,市场拓展能力有限,在体制、机制上较其他现代服务企业也有明显差距,因此在与国际同行的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三是翻译市场管理亟待规范。中国目前没有一个政府部门主管翻译事业,对翻译行业统一、完整、系统的政策规范也就难以到位。他指出,今后翻译产业的发展将不断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并呈现四大发展趋势:一是翻译产业的发展将更趋于专业化、职业化、技能化。高层次、专业化翻译人才培养将越来越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兴起与发展是一个重要的体现。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作为外语翻译专业人才评价的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并纳入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的统一规划。新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将不断提高翻译服务的技能。二是随着翻译服务业的不断成熟、成型和壮大,翻译产业将得到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的关注,形成规模化发展的趋势。一些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的小型翻译公司,将在发展中不断整合,向着具有多种经营内容、模式和手段,具有语言信息服务处理功能的现代化、综合型企业转型。小作坊式的翻译公司会长期存在,但是功能健全的大型公司将不断涌现。三是国际资金看到中国翻译市场的发展机遇,力争在翻译行业发展的初期阶段进入中国,占据有利位置。这是促使中国翻译行业发展的外在动力,同时也对国内翻译企业发展带来了竞争和挑战。四是翻译产业的发展将越来越规范化。顺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需要国家标准,也需要如中国翻译协会这样的机构对翻译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http://news.163.com/09/1114/17/5O3KRJQJ000120GU.html)

 

翻译行业要发展,政府有关部门和语言服务类公司就必须积极参与翻译教育。当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是摆在企业面前亟待回答的问题。将员工岗前培训的人工和资金成本提前支付到学校,这也许是搞好平衡的手段之一。

 

另外,参与翻译教育,这也是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之一。上市公司每年的审计报告中有一项内容是不可缺少的,这就是社会责任承担和完成情况。企业的社会责任分为四个层次:经济层次、法律层次、伦理层次和慈善层次,具体指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应该承担对政府的责任、利益相关方的责任、消费者的责任,以及对社会、资源、环境、安全的责任,保护弱势群体、支持妇女权益、关心保护儿童、支持公益事业等,其总称为企业社会责任。西方一些国家设立了“学徒税”,该税并非由税务部门收取,而是直接缴纳给相关合作院校,用以培养企业需要的相关人才。

 

用人单位参与翻译教育的另一个途径则是开放。按照教学大纲和实际需求定期接收实习生,对实习生实行全程培训、管理和评估,并择优录取优秀毕业生直接进入工作岗位。相对而言,学校应该与用人单位共同探讨实习学分比重,让实习从“专业不对口”、“形式高于内容”等现状中逐渐变为不可或缺的培养和教育环节。

 

2.3 学校 / 用人单位合作框架下的翻译教育

 

用人单位管理人员,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对毕业生质量似乎很不满意,这既有知识更新速度与学生学习内容不吻合的问题,也有所学与所需不协调的问题。当然,也有不少专家认为,高等教育是素质教育,是人文教育,专业发展应该是进入社会以后学习的内容。

 

教育问题是社会问题。从这种认识出发,用人单位积极参与高等教育是必然之路。换句话说,学校的教育改革也离不开社会的支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只有在积极的合作中才能找到解决方案。高校单凭自己的资源也无法实现翻译教育的目标。高校有教学资源,用人单位有职场资源,两者结合应该产生 1+1 > 2 的效果。

 

然而,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矛盾突出,一个首先以社会效益为首要目标,另一个则将经济效益作为第一目标。如何解决这样的矛盾?

 

第一,学校的职能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而“人才”的定义来自社会。“社会需要”在这里特指广义的语言文化服务。那么,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葛岱克教授在《翻译职业与职业翻译》(2011:48-58)中首先介绍了翻译市场,后对翻译职业作出描述。他认为,翻译职业包括译前准备人员、档案员 / 资料查找员、术语专家、惯用语专家、译者、校对与审校人员、排版员、编辑、项目负责人 / 管理对接人、“复合型译者”、多语种多媒体传播工程师等。在《翻译职业指南》一书中,他还增加了诸如质量监控、配音、文献工程、技术监督、字幕翻译等更为细化的岗位。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协商,针对用人单位特定需求和类别确定培养目标是完全可以操作的。我们必须承认,中国高校目前翻译教学的现状基本还是停留在单一的“文本”翻译层面,以上谈及的很多需求都尚未进入教学大纲。国外高级翻译学校有一规则,即授课教师必须是职业译者或译员。这一要求也写进了我国现行的教学指导方案。但现实很残酷,在 206 所开办 MTI 的大学,有多少教师能够满足这一要求?如果教师们仍然乐此不疲地停留在文本层面,这恐怕也不是他们的错误,因为他们是“被”推上讲台教授翻译的,其中大多数人的专业背景是语言,他们自己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职业教育。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企业能够给与帮助,将翻译职业“现实”引入教学,这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将会产生积极意义。

 

第二,高校教师与用人单位资源互补共享是培养所需人才的必由之路。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知识结构体系或学术优势,同时引入用人单位相关人员共同承担或分担专业课程,这是最大限度利用社会资源的需要,也是培养所需人才的需要。学校可将用人单位专家承担的课程折合为学分,抵消相关课程,学分比例则按照专业要求的数量和质量划分。这里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业内专家教师资格的认定与教学大纲的联合开发。

 

第三,教学计划的实施需要因地制宜,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学校的课堂环境与真实的多语文化交流情景是完全不同的,学生总有“为完成任务而学”或“为教师而学”的被动学习情绪,“积极学习”的态度不足。实践证明,如果能把“学中干”与“干中学”相结合,即部分实践型课程在用人单位进行,教学效果会有很大差异。“师傅带徒弟”这一简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有其特点和优势。用人单位导师与学校老师对任务完成的“苛刻”要求不同,加上“客户需求”,学生会在实践中培养“客户意识”或称“服务意识”,逐渐走向职业化。

 

第四,将用人单位的部分经典项目引入课堂,创造真实的社会活动场景。用人单位可以拿出“典型案例”作为课程内容,或由教师讲解,或由用人单位专家直接授课。“真实”远比“空洞无物”更有效果,因为“真实”解决的是面对挑战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脱离交际环境的训练更多的是知识传播。80 后和 90 后面对“过时知识”感觉“没有意思”,“缺乏挑战性”。按照心理学观点,学习动机不强,学习效果会直接受到影响。

 

第五,校企联合培养,共同搭建针对性更强的实践和实习平台。以往学生在大四或研究生最后一年的实习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无关,与未来就业无关,实习变成了完成任务的代名词。而用人单位也总觉得大学生“不好用”或“不中用”,所作非所学,所学非所需。因此,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只能借助联合培养得到改善。

 

第六,寻找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是实现合作的保证。从操作层面讲,双导师制、用人单位专家进课堂、用人单位带项目进课堂、专业方向选择与联合培养、实习基地双向管理、加强实习的计划性与制度化、实习与就业挂钩、从学生培养高度设定实习岗位、从用人单位需求出发实行弹性教学安排、学分的双向认定,等等,这些是实现校企合作的基本条件。

 

然而,校企合作呈现的必然性无法掩盖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例如,如果专业方向或课程内容涉及范围过于狭窄,如果用人单位最终不选用参加合作的毕业生,这些学生是否能够找到类似的工作成为潜在的新问题。学校的教学体系(大纲和实践安排)与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常常出现矛盾:学校的教学安排缺乏弹性,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又带有很强的随机性,大批毕业生都想在毕业前进入“理想”的实习单位,而用人单位无法同时容纳过多实习生,等等。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还需要深入探索。


 

3. 全新人才质量评估体系的探索与建立

 

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但人才质量是否真正符合社会的要求,谁来评估教学质量和人才质量,这是学校与用人单位合作必须解决的问题。传统的翻译水平考试无非是通过文本翻译或讲话翻译检测学生的水平,例如学校的期末考试。而用人单位单方的考试对学生知识体系和素质的整体评估又会有“偶然性”,依赖文评高低评价毕业生质量已经不再适应当今社会用人的标准。

 

国内目前与翻译相关的资格或水平考试有数种,影响较大的有人社部的翻译资格(水平)考试、教育部的翻译水平考试、上海地区的翻译水平考试、厦门大学组织的翻译资格考试等。仅以人社部翻译资格(水平)考试为例,该考试的综合能力测试部分与教育部各语种的四级和八级考试有相同之处,重点在语言能力。该考试还有翻译实务,即使这部分与翻译职业现实有所接近,但仍缺乏真实性,如考生事先无法了解考试的主题、没有时间做译前准备、对作者 / 讲话人和作品 / 讲话的交际背景、对客户的要求知之甚少,再加上口译考试段落切分与口译职场现实存在差异,其考试结果无法真实或完全反映考生的实际水平。直率地讲,这种考试具有片面性,缺乏客观标准,或者说翻译人才质量评估标准还有待商榷。

 

按照国际惯例,选择第三方评价机构对相关能力做出客观评价是未来评估机制和体系发展的需要。学生在校的课程考试成绩、实习单位的意见和评分、职业资格考试成绩等应有一个合理的权重,应该制定学校、用人单位和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分别实施的考核办法,更加全面地对语言服务人才进行培养和考核,这也是用人单位与学校合作发展的需要。

 

4. 结语

 

“汇聚学术与用人单位精英,共创新型伙伴关系”应该成为翻译教育从业者和用人单位共同思考和回答的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采用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复制或再制翻译职业行为模式和道德规范,培养能够掌握多语言、为跨文化交际服务的职业翻译人才,这是翻译教育的目标。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工作重点应放在内涵式发展和提高质量上,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努力做到以翻译理论及相关理论为基础,教学内容要体现翻译职业的规律与特点并且符合翻译能力发展规律与要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抓手,以任务和成果为导向,将社会需求和翻译职业现实引入教学,不断开拓新的平台与合作模式,探索建立全新的人才评估体系,为国家培养更多的跨文化语言服务人才。

 

基金项目:本文是北京语言大学规划项目“翻译能力的动态发展与培养模式研究”成果之一,项目号:11gh04。

 

参考文献

 

[1] 葛岱克. 翻译职业与职业翻译[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

[2] 刘和平. 翻译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其教学法研究[J]. 中国翻译, 2011年(1).

[3] 潘菽. 教育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

[4] 杨自俭. 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M]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

[5] 黄友义. 中国翻译教育与产业发展新趋势.http://news.163. com/09/1114/17/5O3KRJQJ000120GU.html

 

作者简介

 

刘和平,北京语言大学教授,翻译学博士,研究方向:口译理论与教学、跨文化研究。


 

本文原载《中国翻译》2014年第5期,第40-45页。本次推送已获作者授权,谨此致谢。如若引用,请以原载期刊为准;转请注明“大民说英语”以及文章来源。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