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查明建:英语专业的困境与出路

当代外语研究 大民说英语 2021-09-15
文章摘要:

英语专业为改革开放做出了巨大贡献,功不可没,但英语专业也累积了诸多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本文分析了英语专业当下所面临的困境,指出困境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学科观念模糊、专业意识淡漠、偏离专业本位,混淆了英语与英语专业、英语学习与英语专业学习的根本区别,致使英语专业受到严重误解;工具化和功利化观念严重;全国英语专业超大规模化扩展,更加重了英语专业正本清源、固本开新的困难,严重阻碍了英语专业的未来发展。针对英语专业存在的危机,只有明确英语专业的人文学科性质,坚持英语专业的人文性,强化专业意识,才能破除英语专业“工具论”、“无用论”等观念,抓住外语学科五大学科方向设立的契机,实行英语专业人文化综合改革,增强大文科意识和跨学科意识,扩大和深化英语专业的内涵建设;才能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专业教学、教师发展等方面体现专业内涵和人文品质,增强英语专业的综合竞争力,充分彰显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价值和英语专业的学术价值。
 
改革开放40年,我国的英语专业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英语人才和师资,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对外交流和英语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英语专业现在也存在着多年累积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有学科和专业层面的理念问题,也有英语专业规模超大化带来的现实问题。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和辨析,才能明确和坚定英语专业未来发展走向。

 
1. 英语专业当下的困境及其原因

衡量一所大学、一个学科、一个专业办得好不好,现在有很多量化的标准,但真正的标准只有两个: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性学术成果的产出。整体上看,全国英语专业在人才培养上确实不尽人意。我们常常用“小才拥挤、大才难觅”来形容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现状。也就是说,英语专业毕业生大多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译技能,但真正精通英语,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专业素质,并在事业上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在本专业领域做出一番成就和事业的人不多。

我国英语专业人才的衡量标准,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由于学习英语的条件欠缺,必须到英语专业学习。其时,全国懂英语的人甚少,只要掌握了基本的听说读写译英语技能,就能满足翻译工作需要,就被视为英语人才。英语专业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是各方争抢的宠儿,不愁找不到工作。

到了20世纪90年代,大部分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英语,社会上英语培训机构也日益增多,再加上借助互联网等高科技媒介,英语学习越来越便利,大学生的英语入学水平普遍提高。仍以语言技能训练为中心的英语专业逐渐失去了吸引力,优质生源开始流向实用性强、就业热门的专业。鉴于这种情况,英语界提出了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建议和方案,即从以培养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型人才,转向以培养复合型(英语+某种专业知识)人才,一般是英语+金融、经贸、商务、法律、新闻、旅游等


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初衷,是增强学生的求职竞争力,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由于增加了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学时有限,所以要压缩本来就很少的专业课程,只保留了精读、泛读、听力等语言技能课程。学生只是掌握了基本的语言技能,没有得到真正的专业教育。而所复合的专业知识课程,不可能像本专业那样开设得全面而系统,学生无法达到相关专业毕业生的水平。其结果,这些学生本专业的知识缺乏,英语也没学精,所复合的专业知识更是肤浅,英语专业和所复合的专业知识两方面都有欠缺。而金融、新闻、法律等专业学生入学英语水平,并不比进入英语专业的学生差多少,各大学又普遍加强了英语教学,这些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既有本专业的知识,英语也达到了六级甚至以上,他们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就超过了两方面既不专又不精的复合型英语专业毕业生。英语专业超大规模地发展,每年产出庞大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其专业能力和素质参差不齐,拉低了就业比例,而社会只是从就业率和人才市场竞争力来衡量和评价专业的价值和意义。年复一年,随着毕业生的增多,英语专业原来的崇高声誉,就这样一届届被拉低,其曾经所拥有的令人羡慕的精英光环,就这样一点点地暗淡下去,以至沦为今天的“红牌专业”。

以上只是英语专业困境的外在现象,探讨其深层原因,则需要追溯这些年来英语专业发展的轨迹。从20世纪50年代起,英语专业就未能按其学科性质和专业要求来建设和发展,而是不断迎合眼前的现实需求,追求短期效应,随波逐流,早已偏离了自己的专业本位而浑然不觉。一旦出现新的现实需求,就去迎合,如此这般,逐渐丧失自己的专业根据地和专业尊严,自伤专业根基,自毁专业声誉,导致今天积重难返,陷入进退失据、左支右绌的尴尬境地。
 
2. 英语专业:一个被严重误解的专业

 “为什么国外的英语专业的学科定位相对比较稳定,而我国的英语专业却在学科定位上不断变化?”早在十年前,胡文仲(2008)就指出:“主要原因是我国处于改革开放、经济大发展的时期,对于掌握外语的经贸、金融、法律、新闻等方面的人才需求十分迫切。高校外语专业为了迎合人才市场的需要和学生的就业要求,通过各种方式试图培养这类人才,由此引发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替,课程设置的不断变化。次要原因是我们对于英语专业本身的特点和长处宣传解释不够,以致用人单位、学生及学生的家长都对英语专业的学生究竟具有什么特长并不了解,甚至还有不少误解。有的把学文学、语言学、对象国文化的英语专业学生称为‘单一外语’类的学生,似乎他们除了英语别无所长。”胡文仲教授的分析,揭示了导致英语专业现在处境的内外两个方面的原因。

现在的英语专业深陷一堆剪不断理还乱的矛盾关系之中——如果以人文学科来定位自己的专业性质和内涵,就会由于师资条件、生源质量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全国一千多所大学的英语专业当中有些院校无法达到其人才培养目标。而要照顾到一千多家英语专业的实际办学能力和水平,就必须降低专业和人才培养标准,只求学生毕业找到工作,而不顾他们将来如何发展,能否成为“大才”。至此,就不但背离了自己的专业性质和人才培养目标,还会使自己一直遭受诟病、蒙冤受屈。

从1861年中国第一个外语专门学校——京师同文馆的创立到现在,中国的外语教育已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一个半世纪的外语教育,就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成效而言,成就最大的,当属20世纪二三十年代清华大学和四十年代的西南联大。钱锺书、季羡林、李健吾、吴达元、田德望、陈铨、杨周翰、许国璋、王佐良、周珏良、赵萝蕤等一批学贯中西的杰出外语人才,都出自清华或西南联大。其成功的经验,就在于坚守外语教育的人文学科理念,注重人文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而不是将外语专业狭隘地理解为就是学习外语的专业,将外语教育简化为语言技能训练。


1926年,时任清华西洋文学系(后改称外文系)代理系主任的吴宓“参考了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李赋宁2005:105),制定出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课程总则》,开宗明义点明西洋文学系的目标,是培养“汇通东西之精神思想”的“博雅之士”,所设置课程之目的,是“为使学生:(甲)成为博雅之士;(乙)了解西洋文明之精神;(丙)熟读西方文学名著,谙悉西方思想之潮流,因而在国内教授英、德、法各国语言文字及文学,足以胜任愉快;(丁)创造今世之中国文学;(戊)汇通东西之精神思想,而互为介绍传布”(黄延复1992:3536)。吴宓先生所制定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我国的外国语言文学的教学和研究走上了全面、系统、严格、科学的道路”(李赋宁1992:7),此后,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外语系一直按此专业理念来发展。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坚守这种专业理念,而是随着时代的现实需求不断变动,越来越功利化、实用化,丢失了外语专业的专业理念和人文教育传统,背离了外语专业教育的本质要求,不但难以培养出专业“大才”,连自己作为一门独立专业的地位,也遭到了业外人士的质疑,甚至业内人士也产生动摇。

业外人士对英语专业作为一门独立专业的地位不清楚、不理解,尚情有可原,但令人感到不解的是,业内人士竟也认为英语专业不是专业。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说:“从根本上来讲,外语是一种技能,一种载体;只有当外语与某一被载体相结合,才能形成专业。”其后,2000年发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提出了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主张。所谓复合型就是“英语+实用型专业课程”,如英语+商务、英语+金融、英语+新闻、英语+法律,等等。

外语是技能,但外语专业不是技能。“只有当外语与某一被载体相结合,才能形成专业”这种说法,不仅混淆了外语与外语专业、外语学习与外语专业学习的根本区别,而且进一步强化了对外语专业的误解,从根本上否定了外语专业作为一门独立专业的地位和专业品质。


外语界自身对英语专业学科性质的模糊认识,其来有自,是长期英语专业实用化、功利化观念发展的结果。从50~90年代,外语界很少讨论英语专业的学科性质,所有的关注点和心力都集中在语言技能教学方法和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回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也可理解。这种教育理念在当时的条件下,有其客观必然性和合理性。那个时代,由于绝大部分学生英语都是零起点,无法直接进入专业课程学习,必须要花大量时间学习和掌握英语语言技能。因此,从大一到大四,差不多都是精读、泛读、语法、听力、口语等语言基础和听说读写译技能课程。英美文学、英美国家概况、语言学等专业课程,成了学有余力者的选修课,可选可不选。再加上受到苏联外语教育模式的影响,中国的外语教学特别注重外语学习的实用性,把培养译员作为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甚至是最高目标或唯一的目标。

把语言学习当成专业,就必然把“听说读写译”语言技能当成了专业能力,把这种专业能力的运用,比如翻译,当成了人才培养目标。这种以语言技能为中心的实用性的外语教育理念及在这种理念下形成的教学模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对外语专业的基本认知模式和思维定式,导致人们认为英语专业就是学英语的专业。既然英语专业就是学英语技能的,自然也就没有专业性可言。“外语是一种技能,一种载体;只有当外语与某一被载体相结合,才能形成专业”这种说法,正是积习已久的惯性思维的反映。

长期以来的英语教育功利观、实用观,造成了人们对英语专业的严重误解和偏见,混淆了英语与英语专业、学习英语与英语学习的本质区别,以为英语专业就是学英语,学生掌握了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就实现了专业培养目标。这种误解和偏见最终导致了英语专业“工具论”,甚至“英语专业不是专业”的错误认识,对英语专业造成了极大伤害。

英语专业是什么性质的专业?有学者认为,英语专业只有与其他专业复合,才能显示出价值,否则没有出路。其隐含的意思很明白,英语专业就是工具性专业。有学者认为,英语专业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专业。这种观点照顾到现在人们对英语专业的普遍认识,同时也意识到,如果忽视英语专业的人文性,显然有悖学科常识,因此提出了这样折中的观点。英语专业的学科性质、内涵,原本是显而易见,不用讨论的问题,但现在却引起了业界的热议和争论。之所以如此,还是因为受到了英语专业现实状况的影响,反映了学科理念与现实问题之间的矛盾。

本文认为,英语专业不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专业,更不是所谓的工具性专业,而是严格意义上的人文学科专业。其所谓的工具性,只不过是专业学习者在接受专业教育过程中,自然而然所习得和拥有的实践能力,是一种基本功,如同画家擅长写生、画素描,播音员的语音比别人纯正,作家的语言表达比较丰富,历史学家谙熟历史事件和年代。但是,会画素描的不一定就是画家,语音纯正的不一定就能做播音员,谙熟历史事件和年代的,更不一定就是历史学家。英语专业工具论者,把专业基本功当成了专业能力,把实用技能看成了专业素质,把技能习得视为专业培养。


功利主义的英语专业观,一味强调实用,这在人才培养上实际上是极端的短视行为,也是对潜在人才资源的浪费。虞建华(2004)就明确地指出:“强调‘用’而偏废‘知’”,是高等教育的悲哀,其后果不是马上可以感知的,但一定是负面的,因为人才构成的主要方面——那些看似‘无用’的人文因素,是优秀人才的必备核心素质。如果我们的毕业生只能当单一的外语工作者,那是外语教育的失败。”这种实用性、功利性的教育理念所造成的后果,现在不仅是可感可知,而且已经让英语专业体验到了切肤之痛!英语专业毕业生“小才拥挤”,不仅耽误了那么多青年学子的青春年华,也是对国家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如果说90年代前,由于英语专业学生入学英语水平很低,只能加强语言技能训练,是“知其可为而不能”。那么到了90年代,大部分学生从小学开始学英语,再加上英语学习条件的改善,学生的入学英语水平实际上比50~80年代高出很多。相较于小语种,大多数学生都是零起点,就学生语言基础来说,英语专业是最有可能走专业化发展道路的,但英语专业却“知其可为而不为”,还是因袭50年代开始的以英语语言技能训练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提出“英语+实用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致使英语专业发展方向进一步迷失,导致人们对英语专业的误解日益加深。

正是误以为英语专业只是学英语的专业,把英语专业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内涵、师资条件和教学要求混为一谈,对办学的专业品质和师资要求认知不足,将开办英语专业的门槛和条件设置得很低,因此,众多大学都办起了英语专业。其后开始的扩大招生,英语专业的规模急剧膨胀,很多缺乏开办英语专业资质的院校也开设了英语专业,师资质量参差不齐,专业资质不足,专业课程开设严重不全,更谈不上课程体系。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只好一降再降,致使英语专业的“小才”越来越拥挤,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就业率下降,不仅严重败坏了英语专业的专业声誉,更加重了人们对英语专业“不是专业,而是技能”的误解和偏见。
 
3. 英语专业不只是学英语的专业

要走出当下英语专业的困境,就应正本清源,好好理清英语专业的学科性质、专业内涵和人才培养目标,给予英语专业以准确的学科定位和明确的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方向。

英语专业属于人文学科。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以人内在的精神世界及其所创造的文化世界为研究对象,其核心是人文主义与人文精神。就人的培养来说,人文学科专业致力于理想人格的塑造,培养他们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文情怀,具有批判思维能力,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和维护。从社会、国家、民族层面来说,“人文学科关系到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导向,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形象和精神的塑造”(张中载 2003)。


英语专业与中文专业一样,都属于人文学科。既然中文专业不是狭义的学中文的专业,英语专业也不是仅仅学英语的专业。甚至,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英语专业不是学英语的专业,而是通过英语来学习人文学科领域知识,培养人文学科领域人才的专业。英语专业与中文专业不同的是,中文是我们的母语,中文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学习,无须再学中文,而是直接进入专业课程学习,诸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等等。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英语专业学生只有掌握了英语,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才能进入专业学习。也就是说,掌握英语语言技能,只是这个专业的最低要求,是进入专业学习的基本途径和语言能力准备,而不是专业学习的核心任务,更不是专业学习的全部。

既然英语专业属于人文学科,在专业内涵上,就应体现人文学科的基本特质。学生除学习英语国家文学、社会、历史和文化课程外,还应具有基本的人文学科知识结构。英语专业学生在大学四年,暂且不说中外文史哲课程,如果连英美文学、语言学概论、英美社会与文化等最基本的专业课程都没学过,那就算不上是英语专业毕业生,更谈不上是英语专业人才。正如何兆熊(2004)所说:“英语专业的学生应具备一般的英语学习者所不要求具备的英语语言、文学、社会文化知识和修养,应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修养。这是专业和非专业的一个根本区别。即使是Chomsky其人,如果没有读过一点Shakespeare,我认为也不能算是合格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同样,一个有较强英语能力,能通过专业八级,但什么语言文学课都没有上过的人也绝对称不上是个英语专业毕业生。”

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理念,以及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的外语专业课程体系,至今对我们仍有深刻的启示意义,是我们反思英语专业困境及其根源,坚守英语专业人文学科定位、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增强专业竞争力的重要借鉴。
 
4. 英语专业的专业性与人文性

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个专业,英语专业有两个基本的学科属性,那就是人文性和专业性。所谓人文性,就是以人的培养和人文教育为核心;所谓专业性,就是要有特定的专业课程学习,即以语言、文学、文化为核心的人文课程体系。

强调英语专业的人文性和专业性,对提升英语专业的专业品质,尤为重要。针对过去以语言技能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来说,英语专业的人文性,就是要挖掘和拓展语言基础课程教学的人文内涵,注重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思想的关系,做到“分析课文时,必须同时分析语言现象和思想内容”。“通过对语言现象的精确分析来深刻、透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态度和感情”(李赋宁 1993:49)。还可反过来,再来看思想和情感又是如何通过恰当的语言形式来表达的。针对英语专业“工具论”来说,英语专业的专业性,首先,体现在专业理念上,在人文学科的体系内,根据专业性质设计专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其次,体现在专业课程体系上,需要体现人文学科的知识内涵要求,建立专业知识体系。要培养英语专业人才,就应该按专业的知识体系要求来开设课程。

专业课程,是专业的标志,也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作为人文学科的英语专业,除开设专业所要求的文学理论、英美文学、英美文化、英美历史、语言学、翻译学、比较文学等课程外,还应开设西方文化史、西方文明史、西方哲学、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哲学、中国文学、中西文化比较、中西经典导读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选修课或系列讲座。钱锺书先生(1994:133)指出:“人文科学的各个对象彼此系连,交互渗透,不但跨越国界,衔接时代,而且贯串着不同的学科”。这是人文学科专业的基本特点。脱离人文学科知识体系,缺乏人文学科视野、基本的知识背景和知识结构,而孤立地学习专业知识,专业学习就很难学得好,人文学科知识不健全,今后就难以有发展后劲。

钱钟书


专业课程,比如英美文学课,看起来似乎很无用,实则有大用。其用,不在当下,而是在长远和未来,因为“文学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殷企平 2002)。此外, “学生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创造过程,逐步养成敏锐的感受能力,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这种把丰富的感性经验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的感受、分析、表达能力,将使学生受益无穷”(王守仁 2002)。

过去,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是按语言类别来设置二级学科,如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等,各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一般比较集中在文学、语言学和翻译三个领域。2017年国务院学位办公布了《学位授权审核申请基本条件(试行)》,将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十三个二级学科调整为外国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五大学科方向。新确立的五大学科方向,扩大了外语学科原来的知识体系和学术研究领域的内涵,凸显了外语学科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同时,也对外语学科人才培养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

也许有人会质疑:英语专业难道就是要培养英语专业的专家、学者吗?当然不是。英语专业属于人文学科,其人才培养的方向,并不狭隘地限定在英语语言学、文学、翻译学等学术领域,而是遍及整个人文社科领域。英语专业也不都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英语专家,既不可能,也无必要。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完全可以去非英语专业领域工作,甚至在非人文社科领域工作。但是,作为专业培养,就应按照专业的要求来。如果中文专业不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现代文学,而是学习如何做广告策划、如何撰写文案,那还是中文专业吗?但是,经过了严格的专业教育,有较广的人文知识面,即使进入其他领域,经过一定的训练和自学,也可以胜任相关领域的工作。大学人文学科的各个专业,都不以职业为人才培养导向,而是注重对学生人文社科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学生拥有了这些专业素质和能力,心智世界就得以开阔,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创造性得以激发,发展后劲得以存储,即使毕业后不在本领域工作,也能较快适应其他领域,尤其是人文社科领域的工作要求。持续努力,就可成就一番事业。
 
5. 结语

全国任何一个专业,即使是最热门的实用性专业,如果达到了现在英语专业的超大规模,也都会不可避免地面临今天英语专业的困境。面对全国超大规模的英语专业和每年几十万的毕业生,英语专业本身无法解决此难题。可喜的是,有的院校,自知英语专业的办学能力不足,自行对英语专业关停并转,将英语师资用于加强大学英语教学,这是实事求是的做法,对英语专业来说也是个好现象。近几年,学界同仁提出分类发展、分层卓越的观点。各大学的英语专业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发掘资源,走特色型、多元化的发展道路。虽然这是囿于专业现状而提出的权宜之策,不完全符合严格意义上的英语专业办学理念,但就英语专业目前现实处境来说,也不失为解决目前英语专业规模过大而又同质化的办法。

虽然现在英语专业不能完全走上专业化的道路,按人文学科的理念来建设和发展,但英语专业不能忘了专业的初心,忘了当年清华和西南联大高层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英语专业如果没有明确的学科理念、坚定的专业信念、清醒的专业意识、执着的专业发展目标,就会在功利化、实用化、复合化的喧哗与鼓噪中,自乱阵脚,进退失据,成为东倒西歪的墙头草和随波逐流的浮萍。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英语专业要想走出困境,区别于大学英语教学,唯一的出路,就是要正本清源,回归英语专业本位,坚守学科性质和专业本位,坚定专业价值信念,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按专业所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来设置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式,提升教学的专业化、人文化品质,培养出高质量的专业人才,满足国家对高层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要,充分彰显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意义和专业学术价值。

可以料想,随着高科技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英语学习会越来越便捷,再加上大学英语教学越来越加强,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也都将拥有较高的听说读写译技能,所谓的复合型、特色型的优势,也就越来越小。那时候,现实处境也会迫使英语专业回到人文学科轨道上来,而走向专业化、精英化的发展道路。

来源:本文原文节选自《当代外语研究》2018年第6期;转自:当代外语研究;本文转自:英语世界

作者:查明建,博士、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一级学术骨干”,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带头人,美国哈佛大学“富布赖特”高级研究学者,上海市优秀留学人员“浦江人才计划”学者,《中国比较文学》副主编、《外国文艺》编委,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会员。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