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家知名创新公司的破产自救计划

范凌 范凌的泛谈
2024-09-08

2004年,一家现在被公认为全世界最有创意的公司正在破产前夕,这家公司选择提拔了一位30多岁的年轻人做CEO,他做了如下事情:

1. 带来危机感:公司里的员工自我感觉良好,太过乐观,没有算账和危机意识。现在人们要对自己的结果和公司的绩效负责,每个团队之间还要竞争。

2. 关注行动:CEO放弃了制定一个转型战略,而是制定了一个简单、明确的行动计划,关注最基本和最眼前的问题。

3. 简化精益:精细化管理研发流程,产品配件种类减少1/3,把研发流程加快一倍,把研发Pipeline里的项目最终投产率从20%提升到80%。

4. 重新定义创新:不是天马行空和潮流才是创新,而是关注成本和盈利能力(一定要达到13.5%的净利润)。并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卓越的创新,否则只是泛泛的创新。

5. 客户为中心:创意也要倾听客户的声音,关注那些最核心的用户,而不是那些规模庞大的、在蓝海里的非核心客户。

大家可以猜一下这家公司是哪一家?

.

.

.

.

.

.

.

.

.

.

.

.

这家公司是大名鼎鼎的乐高。


我陪女儿看乐高的视频,里面有个系列叫Jack Stone(如图)。这款积木和我心目中的乐高实在无法比较,不论在审美还是产品的趣味性上。于是在网上搜了一下信息,得知这是一款2004年后再也不生产的款式,已经下架。而当时的乐高,经历了业务的最低谷,甚至要破产。


破产的原因是1998-2004年的一系列错误决策,可以被总结为以下三类:

​1. 盲目追求趋势:因为担心孩子会更喜欢电子游戏而不再玩积木,所以进行了多元化经营(包括:乐园、电子游戏、服装等),而在自己核心的产品上没有聚焦和深入。

​2. 盲目颠覆创新:提倡创新,却不计成本,不关心市场和客户需求,盲目扩充sku、开发定制化组件,用3年开发周期的创新项目有80%都没有投产;

3. 盲目投资蓝海:希望赢得各种新用户的好感,而忽略了那些热爱乐高的核心老用户(孩子和发烧友)和经销商(玩具反斗城等)。


上述的原因可能都是另一个公司成功的理由(追逐风口、颠覆创新、蓝海战略……),但却是乐高在1998-2004年面对挑战的原因。

让我们再回顾一下新上任的CEO做的改革:

1. 带来危机感

2. 关注行动

3. 简化精益

4. 重新定义创新

5. 客户为中心

这个故事对我有启发,特赞肯定是对蓝海、趋势、创新有执念。但是时刻谨慎的心态、敏捷的行动、精益的管理、有目标的创新、聚焦核心客户价值却是一家创意公司也必须的生存基础。


2022.12.19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范凌的泛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