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藏区并不神秘,为何你依然所知甚少?

2016-11-22 小央金 地球知识局

(⊙_⊙) 

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


我局驻扎在西藏昌都地区的小央金同学,今天要为大家讲述她所了解的西藏地域文化,为我们带来一场西藏文化之旅(⊙v⊙)


西藏与周边卫星图

夜间灯光中的西藏与周边


藏文史籍记载“上阿里三围,中卫藏四如,下朵康六岗”之“博曲卡松”,这是依据地理与自然条件对藏区的传统划分。依据方言不同则可以将大藏区划为“法域卫藏(Ü-Tsang)、马域安多(a-mdo)、人域康巴(khams)”。



上阿里三围

  “上阿里三围”古称为阿里古,为藏区早期“十三小邦”之一,汉史籍将之称为“羊同”,经过发展在公元4-5世纪时建立了象雄王国。松赞干布于公元644年吞并象雄,吐蕃全境统一。


上阿里三围,中卫藏四如,下朵康六岗


上阿里三围在清代归入西藏噶厦政府管理,现为我国西藏阿里地区。具体来说,曾经的上三围主要是指今西藏普兰、札达、日土这3个县,这三个县被称为雪围、林围、水围。即被雪山、林木、水域环绕之地。


上阿里三围

普兰——雪围

札达——林围

日土——水围


这三地位于国道G219即新藏线,起于新疆叶城、终点则是西藏日喀则。


新藏线


穿越举世闻名的昆仑山、喀喇 昆仑山、岗底斯山、喜马拉雅山脉,平均海拔4500多米。


219沿途海拔变化图


沿途翻越5000米以上的大山5座,冰山达坂16个,冰河44条。着实是一片接近天域的地方,因而在古藏典中被称为“上”。


每年有无数的游客慕名而来


中卫藏四如

 “中卫藏四如”,如是古代藏族的军事组织,亦基于这四个军事组织划分了地域。分别是:藏如(今日喀则地区江南地段)、卫如(拉萨市辖区)、约如(以山南群结的昌珠寺为中心的山南地区)、叶如(日喀则江北地段)。这些组织刚好遍布拉萨周围,紧紧的形成了保卫拉萨的群结,因此也成为了“卫藏”


地形图


下朵康六岗

 “下朵康六岗”,“朵康”是藏语中的“安多”(a-mdo)和“康”(khams)两个名词的组合。所谓的“六岗”也是藏族传统的地理概念,据《安多政教史》记载,六岗指的是:色莫岗、擦瓦岗、马康岗、绷波岗、玛扎岗和木雅热岗。又称“四水六岗”,四水指金沙江、雅砻江、怒江、澜沧江。


四水地图


六岗的具体方位是:

       1、色莫岗:在金沙江和雅砻江上游之中间地带,在现在甘孜州的白玉、邓柯、石渠境内;

       2、擦瓦岗:在怒江和澜沧江中间地带,在西藏自治区八宿、左贡县境内;

       3、马康岗:在澜沧江、金沙江两河上游中间,元朝置万户府,归宣政院管。今西藏自治区昌都、察雅、芒康等县境内。

       4、绷波岗:在金沙江和雅砻江中下部地带,元朝设置达鲁花赤2名,归宣政院管。在现在的甘孜南部和云南西部一带。

       5、麻扎岗:青海黄河以南至雅砻江上游东部地带,今四川甘孜州乾宁县以北至青海境内。

       6、木雅热岗:在雅砻江中游东部地带,今四川甘孜州乾宁以东康定等县境内。


法域卫藏

目前最为普遍使用的是划分方式“法域卫藏(Ü-Tsang)、马域安多(a-mdo)、人域康巴(khams)”。

       


卫藏“法域”地区包括前藏与后藏,前藏主要是拉萨、山南地区,后藏主要是日喀则地区。


卫藏法域核心区


卫藏是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亦是当年经济文化最为繁荣的地区,佛家三宝的兴盛(大昭寺、札什伦布寺、昌珠寺等),使得这一区域被称为法域。



图中是拉萨前藏地区的藏装风格:上图是拉萨市区外农牧民盛装,下图则是拉萨市区内富贵人家盛装。如下图贵族或富家,女子头顶所带的一整具头饰叫做“巴珠”。在拉萨如图一个形似“人”字的饰物,将分叉的一方朝前固定在头顶。“巴珠”上缀满了珊瑚和玛瑙、翡翠、珍珠等名贵的宝石。价格不菲,如果货真价实,头顶上最大的那块宝石少则十多万,多则上百万。农牧区人家头饰则以绿松石居多)



上两张图是后藏日喀则地区的典型藏族头饰,她们的“巴珠”就是弓形的。小央金目前没有找到特别好的资料来解释为什么日喀则地区头饰会是如此大的三角型“巴珠”,把各色珊瑚,绿松石串在头顶,也是一种美的展示吧。



这两张是解放前日喀则地区传统服饰,一眼很明显看出上图是官太太(右边男子是噶厦政府时期较为高阶官员的的打扮,红色流苏的大檐帽就是身份的象征),下图则是普通的农牧民,甚至更低,因为她的头饰上除去木框架,几乎看不到任何一颗宝石,在那时普通人家也会尽量保有一两颗绿松石的。


 马域“安多”

 马域“安多”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其地理范围包括青海省的果洛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省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地区。由于地域辽阔广大,安多马匹一直被认为在藏区最为优秀,所以称为马域。


马域安多


对于安多小央金了解的并不是很多,中间最为特色的发型是安多热贡地区的发型,极具特色。总的来说藏族头饰都是以辫子为基底,加以各珊瑚、玛瑙、猫眼石、蜜蜡的环绕,大同小异。但是各个地区还是具有地方的特色,整体颜色搭配也是充满了视觉的冲击,雍容华贵,还充满“撞色”的流行元素


人域“康巴”

人域“康巴”是整个藏区极具特色的地域,康巴藏区位于横断山区的大山大河夹峙之中,即四川的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部分)、木里藏族自治县,西藏的昌都市、云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青海的玉树藏族自治州等地区。


人域康巴


这里保留了更多的民族野性,素来有云“康巴的汉子,丹巴的女子”的说法,康巴的汉子五官立体,身材魁梧,丹巴的女子则是秀丽貌美甲藏区。


丹巴女子

康巴汉子


传说希特勒当年到康巴来寻找优秀基因培养最优秀的战士,而康巴藏区的丹巴加绒藏区则是当年西夏王族的后裔。这里具有性格最为豪爽开朗,外形民族特性十足的藏民,也因此被称为“人域”。


康巴男子五官硬朗,男人味十足,现在甘孜州雅江县还有一个康巴汉子村,里面的男子都高大硬朗,身高普遍在180以上,五官线条明显

丹巴美女(加绒藏族)的头饰,与其他藏族头饰区别较大,头顶为一张方手帕


小央金本人现在就位于康定,康定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亦是康巴地区的一部分,是当年茶马古道重要的交通驿站。


康定何所在

雪后康定


康定是以藏族为主,汉、回、彝、羌等多民族聚居的城市,从三国时期,康定就已经为官方收编(康定汉代属西南夷牦牛部落,汉初实行羇靡之制,为沈黎郡所管辖;唐宋之际或为蜀之黎雅州羇靡,或为吐蕃所领;元代,中央王朝在藏区推行土司制度,曾置碉门鱼通黎雅长河西宁远军民宣抚司、鱼通路万户府等土司隶属吐蕃等处宣尉司都元帅府所管辖。


至此,康定始有建置载于史籍。明初,长河西土官元右丞刺瓦蒙授长河西等处军民安抚司,“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领受长河西鱼通宁远军民宣慰史司(即明正土司)”。炉城成为明正土司驻牧之地,其时康定之名始称“打煎炉”(即打箭炉);一九五0年三月康定解放,为甘孜藏族自治州政府驻地于今)具体的变革可以参见下图。



藏区民俗文化

上述的正经的历史沿革讲完,下面开甩一些藏区民俗文化(以康定为点扩展):从寺庙宗教方面做一个掠影。


藏传佛教有五个流派:格鲁(黄教)、宁玛(红教)、噶举(白教)、萨迦派(花教)、雍仲本教(黑教)。前四个教派都属于佛教范畴,而苯教则由藏民族本民族原始宗教与佛教的交融而产生。如果是对佛教不是特别了解的人,很难分辨这些教派的差别,平日里僧侣们装束差别不大,只有寺庙大殿陈设与重大节日上才会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区分:


五大流派代表寺庙

最集中的地区


黄教格鲁派

  (1) 黄教格鲁派:黄色冠帽+严格的清规戒律(禁止婚配)+有佛学学位+班级制度


格鲁派僧人


代表寺庙:色拉寺、哲蚌寺、塔尔寺等。


色拉寺

哲蚌寺佛像


宗师:宗喀巴



雪顿节:又名晒佛节,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宴”、“吃”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说是吃酸奶子节日。每年藏历七月一日举行,为期四、五天。后来逐渐演变成以演藏戏为主,又称“藏戏节”。现在拉萨的“雪顿节”也可以称为当地最为盛大的活动,作为节日的序幕,哲蚌寺展佛是最令人瞩目的仪式。



早上8点钟,哲蚌寺背后的半山腰上,在第一缕曙光的辉映下,伴着凝重、庄严的法号声,一幅500平方米的、用五彩丝绸织就的巨大释迦牟尼像徐徐展露出祥和的容颜……数万名信徒和深受感染的游客无不双手合十,顶礼膜拜,天气不好时,这一晒佛的序幕可能会被取消,所以能看到偶尔还是需要一点运气


哲蚌寺晒佛


雪顿节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中叶,节日最早在哲蚌寺形成,那时雪顿节是一种纯宗教活动。黄派佛教忌讳杀生害命。由于夏季天气变暖,草木滋长,百虫惊蛰,万物复苏,其间僧人外出难免无意踩踏到生灵,因此格鲁派的戒律中规定藏历四月至六月期间,喇嘛们只能在寺院待着,关门静静地修炼,称为“雅勒”,意即“夏日安居”,直到六月底方可开禁。待到解制开禁之日,僧人纷纷出寺下山,世俗老百姓为了犒劳僧人,备酿酸奶,为他们举行郊游野宴,并在欢庆会上表演藏戏。


1993年雪顿节上跳舞的人们


红教宁玛派

(2)  红教宁玛派:红色冠帽+密宗修行


 

代表寺庙:桑耶寺等  



宗师:莲花生大师


有点面目狰狞啊。。


莲花生大师,印度佛教史上最伟大的大成就者之一。公元八世纪,应藏王赤松德赞迎请入藏弘法,成功创立了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三宝齐全的佛教寺院——桑耶寺,在宁玛藏语中意为“古、旧”,该派是藏传佛教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个教派,宁玛派对于密咒的钻研,也较为深刻。


上图为正在做法事的红帽僧人,我们可以看到与传统藏戏类似的法事表演,下图各色特别装束的人群,象征着鬼神。

僧侣所吹的法号上端似骨制品。藏传密宗有一系列法器称为:嘎巴拉碗、嘎巴拉佛珠、嘎巴拉法号。嘎巴拉实质是人骨制品,在解放前都是人骨制品法器都被认为是重要法器,藏传佛教人骨制法器被认为有无上法力


白教噶举派

(3) 白教噶举派:白色的僧裙(有白色条纹的袈裟)+严格的闭关+上师的直系传承


噶举派


代表寺庙:楚布寺



宗师:玛尔巴大师


长相憨厚可掬

噶举派僧侣头上的帽子简直艳冠全场

神秘的跳神仪式

一位噶举派僧人在秘法修行后出关,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其一身的白袍,这和平时看见的噶举派僧人还是区别明显的


噶举派下有很多派系:香巴噶举,特别是许多藏文史籍中记载,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及其大门徒即后来被认定为第一世班禅的克珠杰等著名高僧都曾向香巴噶举僧人求教一些杂密。由此可见,香巴噶举曾在藏传佛教史上掌握了很深入的杂密,并且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后来因为杂密符咒修法时必需的矿产和药材逐渐断绝,致使以杂密出名的香巴噶举约于15至16世纪左右在藏族地区逐渐销声匿迹,从而结束了这一支派的短暂历史。    


白玛哈嘎拉,六臂白玛哈嘎拉正名为白如意珍宝依怙主 。首宏於香巴噶举,後另传至萨迦派分支,为特别不共法门,是求财的智慧护法,相传此尊住於印度清凉尸陀林。


目前噶举有“黑帽”与“红帽”两个主要派系,“黑帽”派目前存在一个中国西藏的出生活佛,还有一个印度出生的活佛,双方信徒互相争议。有兴趣的看客可以http://club.news.sohu.com/wangzhai/thread/425kdl0ganl 传送门,两个派别帽子制式几乎一致,但是颜色不同,额中的法印也有区别,如图。小央金只找到了红帽的实物图,黑帽由于现在印度,翻墙什么应该可以看到实物图,国内没有找到实物图


花教

 (4)  花教:政教合一(历史上)+传统上蒙古帝王的帝师+寺庙外部装饰有“红、白、灰”色



代表寺庙:萨迦寺


萨迦北寺

萨迦南寺


宗师:昆·贡却杰布


他也是蒙古历史上的帝王师

萨迦派装饰“红、白、灰”色”,称为花教


本教最为大的特色就是萨迦派采用款氏家族世代相传的传承方法,萨迦派不禁娶妻,但规定生子后不再接近女人。萨迦派僧人戴红色、莲花状僧冠,穿着红色袈裟。



黑教

(5)黑教(雍仲本教):简称本教,西藏本土宗教与佛教的交融,也被称为古象雄佛法,  



寺庙:孜珠寺



“雍仲本教”在西藏传统文化中居于最至高无上的位置,是西藏本土最古老的佛法,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佛法与一切万法之源。 藏民的婚丧嫁娶、藏医,在某种程度上仍沿袭着本教的传统。藏民还有许多独特的祈福方式:比如转神山、拜神湖、插风马旗、插五彩经幡、刻石头经文、放置玛尼堆(本教传统是刻有光明八字真言:“嗡玛遮么耶萨雷德”的石堆)、打卦、供奉朵玛盘、酥油花甚至使用转经筒,都是本教的遗俗 。


转动转经筒的藏民

夕阳中飞扬的经幡


酥油花:幸饶弥沃如来佛祖创建了雍仲本教后改变了很多原始的信仰方式,包括改变了杀生祭神等等,而采用糌粑和酥油捏成各种彩线花盘的形式来代替原始本教中要杀生祭祀的动物,减少了杀戮,后来各个教派也有有了如此的习俗。它是用酥油作原料造出的各种佛像、人物、山水、亭台楼阁、飞禽走兽、花卉树木等艺术精品。


叹为观止


孜珠寺更加有名的是“孜珠神舞”,孜珠神舞是孜珠寺最为隆重的佛门盛事,在每逢鸡年举行法会之时,数以万计的朝圣者不辞跋涉之苦,华服盛装地聚集在这雪域圣寺,弘宣善法,祈福忏罪,殊情胜景,蔚为壮观。该舞每十二年才跳一次,每一次都加持所有的众生得到当世的觉醒和心灵的重生。



在最近一次即2005年7月举行的《极乐与地狱》法会上,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近二十万的信徒参加。几千顶白色的帐篷,从海拔4700米的公路一直泊到4800米的无数车辆让孜珠寺成为一个大城镇。舞蹈根据《桑阿林巴说阎罗十判善恶经》编排,讲述的是:,展示了善恶因果报应的规律。全剧共十幕,由修行深厚的僧侣们表演。



剧情表现了阎罗王对善恶上师、善恶僧人、善恶官员、善恶平民、善恶女性共十人的罪福审判,发人深省地揭示出“极乐与地狱”的选择取决与如何取舍善恶的道理,提示了人们通过所积累的业力,善入善道、恶入恶道。


各路鬼神,认真看我们还可以发现,由于雍仲本教与原始本地苯教结合较多,所以这些鬼神手中还有一些较为血腥的牺牲


根据小央金的询问,藏民族对宗教的信仰并非是一个家庭只信仰一个教派,而是认哪位活佛,就跟着活佛信仰同样的宗教,这也就可以能出现一个家4兄弟,因为认了四个不同教派的活佛,也就信仰四个不同的教派(真实情形,小央金的同事家里真事)。可以看出藏区各个教派之间是相对包容并蓄的,历史上各个流派相互交流与学习也是有迹可循的。诸如班禅与达赖互为导师,教派间对于藏传佛教中“密咒”的交流学习。


本文只是随笔的一瞥,略去了很多细节,有机会再和大家做更多报道呀。


END


下期预告


本文为地球知识局作者原创,转载需经作者同意,请勿私自转载,违者必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