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0年10月1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印度地缘格局 | 印度距离亚洲第二强国还有多远?

2016-12-19 孙绿 地球知识局

(⊙_⊙) 

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_⊙) 


本文编译自美国斯特拉福战略预测公司地缘政治系列印度篇,并在做图上予以增补


围绕着广阔且干旱的亚洲内陆,亚洲大陆的周边分布着几块富饶且相对独立的地理板块:伊朗高原、南亚次大陆、中南半岛、中国。每个版块也发展出了各自的文明体系。


亚洲沿海几大板块


正是我们四家(⊙v⊙):


南亚次大陆与印度

南亚次大陆主要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等国,其北侧为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西北为兴都库什山脉-伊朗高原,东面以山脉相隔于中南半岛,南面被海洋所包围。


南亚次大陆与周边


在喜马拉雅山与印度洋之间,水资源充沛,使得这块土地拥有印度河、恒河两大流域,并且养活了庞大的人口:印度12.67亿、巴基斯坦1.85亿、孟加拉国1.59亿(2014年)。


东亚、南亚、东南亚人口分布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人口

孟加拉国极高的人口的密度,人地矛盾紧张

人太多,以至于土地和火车都不够用....


印度内部分为四大区域:

一、北部山脉区,从阿拉伯海直到孟加拉湾,在北部包围着次大陆。

二、北印度平原,从德里东南部沿恒河流域向东直到缅甸边境。

三、半岛部分,以丘陵为主的德干高原为其主体,向南深入印度洋。

四、西部沙漠,位于北印度平原与巴基斯坦印度河流域之间。


印度四大地区


巴基斯坦位于印度河流域,沙漠与南部的沼泽将其与印度相分割,北部的旁遮普为巴基斯坦与印度之间的连接点(两国的政治中心也在这一区域两侧),这里也是从巴基斯坦入侵印度的通道(如历史上的中亚民族)。


印巴之间——灯光图

印巴之间——卫星图


孟加拉国是南亚次大陆的第三大国家,孟加拉国约等于恒河三角洲。只占据这样一条大河的三角洲部分,加上高强度的降雨,孟加拉国以相当密集的人口(1.59亿,2014年)承受着频繁的水患,且基础设施落后。


孟加拉简直全是水啊!

全是水!

全是水!

生活在水中


尼泊尔和不丹王国背靠喜马拉雅山脉,是南亚次大陆与中国西藏的缓冲区,印度在尼泊尔和孟加拉国之间以狭窄的通道伸向他不安定的东北各邦。


印度东北部狭窄的连接部


中、印、欧之间

虽然南亚次大陆与欧洲、中国同样属于欧亚大陆边缘的重要板块,但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发展模式。


欧洲有着高度分化的人群并形成不同的民族国家,而印度则长期高度碎片化且不断变动,南亚次大陆内部的政治疆界似乎总在不断变化,而不像欧洲那样稳定的分裂与中国那样稳定的统一


其主要的历史原因在于欧洲大陆有大量的地理障碍,导致各版块可以独立发展,而中国主要经济区相距较近,对外又有大漠高山作为保护,内部易于形成长期统一


欧洲格局

中国格局


南亚次大陆内部虽然没有阻碍统一的明显障碍,但是恒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德干高原之间又相对独立,两大流域之间有沙漠阻隔,可以长期对峙,而恒河流域并没有很好的办法向的高原渗透,德干高原内的大量次级板块难以被北印度强权所同化。


印度格局


印度的主要城市都分布在河流周围,由于其河流体系的分散(德干高原的存在大大加剧了半岛周围各区域与北印度之间的分散),这有利于印度多元文化的兴起,如旁遮普、古吉拉特等,这些文化也成为如今印度各邦的由来。


印度主要城市分布


这些相对独立的区域更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印度中央政府来平衡之,而英国殖民者带来的文官体系、统治技术以及激发起来的印度民族主义,才使得现代印度得以实现。



南亚次大陆人口密集,其周围区域则资源匮乏,人烟稀少。因此印度也很少去开拓周边山区,只要能解决与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关系,印度就不存在什么挑战了


闪亮富饶的南亚次大陆


印度的地缘目标

一、掌控恒河流域,宽阔的恒河平原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区之一,印度必须掌控恒河流域腹地,由于来自支流和下游的挑战者众多,多股势力联合是可行的办法。


二、从恒河核心区向周边的自然边界扩张,向东至缅甸边界,向北至喜马拉雅山脚下,向南控制德干高原,向西直到印巴之间的沙漠地带,由于这包含了大量不同民族,需要以宽松的方式加以控制。


三、越过沙漠地带和旁遮普地区,控制印度河流域,并控制通向兴都库什山脉的交通要道(白沙瓦、奎达),防止来自中亚的入侵。


四、当控制整个南亚次大陆之后,印度可以放开手扩张海军,参与印度洋的霸权角逐,由于印度的经济与人口体量远超印度洋周边对手,将具有巨大优势,但鉴于其地域的封闭性,对印度洋的控制必须依靠大量周边盟友以及大量分散的军事存在来保障。


印度地缘目标


印度面临的困境

印度地缘政治的特点是:与外部相对隔绝、边界有争议、人口庞大、中央政府的统治。这些都导致了印度不稳定的政治状况:对中央集权的反对。在历史上,印度的政治体之间分分合合,且这种破碎很容易被外部势力所利用,比如英国对印度的殖民。虽然英国帮助印度建立了较为现代的中央政府和国家机器,但统一地区差异的难度(比如语言和宗教)远大于建立税收体系和官方语言这种表面上的统一。


英国殖民印度


印度的外部威胁主要来自两个方向:一是阿富汗-巴基斯坦,二是海洋。印度历史上的应对方式是融化入侵者,通过印度社会的复杂性淹没征服者或使其难以真正控制,印度文化由此得以保存。


但现代印度在成功实现了对内控制之后,确实可以以其巨大的规模对外自主,斡旋于强国之间,甚至跻身强国之列。

印度总理莫迪与习大大


11至18世纪之间,穆斯林进入印度。穆斯林曾经入侵并占领巴基斯坦,其后继者则在几个世纪内建立强大的莫卧儿帝国。


统治北印度的莫卧儿帝国


但穆斯林并不能真正征服印度教徒,只能利用印度内部的不团结来维持合作与统治。此外,掠夺印度的财富是最重要的(英国简直就是海上来的莫卧儿),让印度教徒皈依伊斯兰教则退居其次。


伊斯兰教的灭佛行动


类似的做法,欧洲势力也进入印度,其主要目的也是经济利益,英国对印度的统治确实是相当成功的。


大英帝国与其印度殖民地


现代印度源于大英帝国的崩塌。英国放弃印度的原因中,最重要的是商业原因:控制印度的代价已经超过所获的利益,英国丧失制海权以及印度内部的抗议与不合作,使得英国得不偿失。伴随着英国的退出,南亚的地缘格局也发生变动。


我滴偶像来了

甘地如是说

甘地又如是说


印度的独立一方面使其统一于单一政府之下,一方面导致了印巴分治。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印度河流域以及恒河下游,从印度分离出来,组成另一个国家,后又分裂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当今南亚次大陆的格局由此奠定。


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印度一度认为巴基斯坦应当回归,加上巴基斯坦在地理、人口、经济上的劣势,双方已经进行了四次战争,多是因为克什米尔。两国在这种紧张态势下都将自己发展为有核国家。


印度-巴基斯坦-克什米尔


印度的腹地是恒和平原,巴基斯坦的腹地是印度河山谷,两者之间的土地并不难以穿越,两条河之间的距离也不到200英里。相距如此之近,加上印度的广阔国土,巴基斯坦自然始终处于紧张状态。


真是太近了(⊙v⊙)!


喜马拉雅山一侧的尼泊尔、不丹都无法对印度构成威胁,但是中国就不同了。


印度一直视中国为威胁,两国也是潜在的竞争对手。但中印边境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最高海拔的山地之间,长期在这里驻扎军队是很困难的,因此两国一直被这道高墙所阻隔。

在乃堆拉山口印度和中国的官员。乃堆拉山口重新开放后,2006年许多双边贸易协定。该山口开放预计,以增强该地区的经济在不断发展,发挥中印贸易中发挥关键作用。


但是,如果西藏地区成为中印之间的缓冲地带,印度可能会借助西藏地区对中国构成威胁,这也是为什么印度会对X独运动有兴趣,这当然是中国政府所无法接受的。


中印之间


反之,中国也可以借助印度内部的分离势力来削弱印度的势力,比如两国对尼泊尔的争夺。


我很想知道他俩在聊啥


但对中印双方来说,这都只是一种防御手段,并不会真的发动军事行动。西藏地区乃中国固有领土,对这一事实的怀疑是毫无意义的。虽然印度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但由于巨大的地理障碍,双方的地缘格局不会发生变动。


印度媒体对于中国的报道主要分成两个阵营 - 唱衰中国的和支持中国的。


印度自1974年独立后,其国家战略在冷战中逐步成形。对印度来说,与苏联的关系似乎颇为重要,两者并无意识形态上的共识,印度只想在美苏争霸的环境下获取最大的利益,苏联无法入侵印度,这很安全。


1988年印度从前苏联租借670型核潜艇


而美国海军独步全球,印度人有理由相信美国是继英国之后的全球殖民者。印度为了维持自身的独立,除了加强内部联合之外,与苏联结盟并以此要求美国的让步,在美苏之间获取最大利益,是个不错的选择。



美国的应对策略则是与巴基斯坦联合。这可以起到两个作用:平衡纳赛尔领导的左翼阿拉伯国家主义对穆斯林世界的影响、在陆地上牵制印度。巴基斯坦位置孤立,且面临苏联和印度的威胁,自然不会拒绝美国的帮助。


美国向巴基斯坦出售导弹与攻击直升机


这就造成了复杂的地缘形势:由于苏联不直接与巴基斯坦接壤,所以无法直接威胁之,而美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就使得阿富汗变得非常重要。苏联很早就试图影响阿富汗,并最终发动入侵阿富汗的战争。。走进了这一帝国终结者。


这是怎样一种关系?


另一方面,从中国的角度,当时中苏关系已经秘密恶化,相比于美国,苏联与印度的亲密关系令中国感到更加不安。因此,中国也转而支持巴基斯坦。这就导致:共产主义的中国与资本主义的美国共同支持巴基斯坦的军事独裁政权,而苏联则支持民主政权(哪怕是表面上)的印度。


从印度的角度看,中、巴、印之间的结合部——克什米尔地区,就变得非常重要,如果能夺取全部克什米尔,则可以大大阻断中巴之间的交通。


克什米尔地区地形图

克什米尔地区卫星图


当1992年苏联崩溃时,印度失去了平衡美国的筹码,并且发现亲巴基斯坦的塔利班政权在阿富汗崛起(之前则是亲印度的苏联威胁着巴基斯坦),巴基斯坦的地缘形势改善,不再被印度及其伙伴两面夹击。


而在2001年,基地组织对美国的袭击使得美巴关系跌至冰点,美国与印度达成利益一致,他们都要求巴基斯坦加大力度打击极端伊斯兰组织。


奥巴马和印度总理莫迪(左三)周一在新德里共同出席共和国日阅兵式。


虽然在打击基地组织以及制衡中国方面,印度都与美国达成共识,但印度的基本地缘环境仍然没有改善,他并没有真正统一南亚次大陆,孟加拉国的存在迟滞了印度东北部的稳定与发展,而拥有印度河流域的巴基斯坦也会获得其他国家的支持以制约印度的崛起,这使得印度在陆地上无法统一南亚次大陆,并制约其进一步向印度洋的扩张。


虽然印度已经在增强海军力量,但其基本利益和重大任务仍在于国内的民族、文化、国家认同方面的整合,毕竟印度作为一个统一民族形成的时间还不够久。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