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8年12月7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100年3场大战,该国如何依靠美国欺软怕硬?地球知识局

2017-07-26 大熊君 地球知识局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你身边的人都在悄悄关注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本文为我局的第237观察文章,今天我们讲讲秘鲁的故事

文字:大熊君 |  制图:孙绿  |  编辑:大绿


 

秘鲁是南美洲一个富有侵略性的国家。自从建国以来,就没有停止过追逐更大领土的脚步。无论是向南攻打智利还是向北讨伐厄瓜多尔,凶猛的秘鲁人似乎总是在找事情。



但既然是找事情,就不可能天天赢。有输有赢之间,秘鲁用两场战争奠定了自己在现代南美版图中的位置。今天文章就带你看看秘鲁的战争史。




从印加到秘鲁


今天我们所说的秘鲁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000年。在公元前11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先后出现了查文文明、帕拉卡斯文明等众多古文明,随后,又出现了绵延数十个世纪的印加文明。


还有多少古文明尚未被发现?


印加文明可说是南美古代文明的巅峰,然而在公元16世纪,西班牙人弗朗西斯科·皮萨罗率领装备火器的征服军团从秘鲁沿岸登录,这才让欧洲人看到的印加文明的真面貌。


盛极一时的山地王国印加


遭到了来自另一个半球的突然袭击


 

这个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大字不识一个,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文盲。当然了,他的另一个标签是流氓。关于皮萨罗征服印加文明的历史,各个国家各个时代褒贬不一。


弗朗西斯科·皮萨罗



据说,皮萨罗先是凭借着强大的火器,挫败了印加的了冷武器杂兵。随后则谎称要和谈,趁机拘禁了当时的印加王阿塔瓦尔帕。印加王在自己的帝国里是太阳一般的存在,在殖民者手里则是无法反抗的小猫咪。很快,此人就杀害了印加王并且扶持了一个傀儡。


印加王阿塔瓦尔帕



西班牙人擒获阿塔瓦尔帕



其后的数百年,西班牙人把天主教引入南美大陆,打着信仰自由的旗号让天主教很快就融入了南美大陆。当一片土地的居民,从信仰上都被同化,也就意味着原有文明的落败。至此,无论从武力上还是信仰上,印加文明彻底沦陷。


墨西哥和秘鲁是西班牙

在南美最重要的两大殖民地

更多西班牙的南美殖民地故事

点击下图即可打开


随着殖民政权的几经更迭,整个南美大陆民不聊生,正可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经历了百年的风雨,世界上终于出现了南美洲各国都认可的伟大人物圣马丁。这位南美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后来成为了数代南美领导人所侍奉的精神领袖。他领导了南美解放运动,让秘鲁共和国在19世纪20年代于利马宣布独立。


圣马丁



1821年,圣马丁宣布秘鲁独立



当然,同期独立的周边国家还有智利,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秘鲁和这些国家接壤的地区,有不少地区都存在这双边关于领土的争议,这算是圣马丁给后人留下的历史遗留难题。

 

既然是难题,那总要有个说法,桌子上谈不拢的,就靠拳头呗。


秘鲁与周边诸国

 

 

“太平洋战争”


秘鲁近代战争史上第一次著名的战争史称“南美太平洋战争”。当事人有三个,智利,玻利维亚和秘鲁。



战争本质上就是争夺资源的一种手段。农耕时代为了抢耕地和纳税人口,工业化时代为了抢石油煤炭,那殖民时代能抢什么呢?


说起来这场战争争夺的资源对现代人来说未免有些诡异:硝石和鸟粪。


在那个时代,硝石是欧美兵工厂用来制作火药的重要原料,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这三个国家交界处的阿塔卡马沙漠就正好是全球为数不多也是规模最大的硝石产地。


阿塔卡马沙漠遍布矿场

(现为智利领土)



后者鸟粪呢,在化学工业还不发达的年代是一种很有用的化工原料。鸟粪可以提炼各种成分,是那个时代化妆品、医药和肥料的原材料。鸟粪被当地人称之为“带着臭味的黄金”,其价值可想而知。


“带着臭味的黄金”的生产过程



收集黄金的秘鲁人民



如此资源丰富的地方自然是兵家必争之地。更何况,在南美太平洋战争之前,这三个国家就已经宣布了对这片沙漠的主权,把自己全都停在了杠头上。


看来战争无可避免,只有一方把另一方打趴下了,才能坐在桌子上谈谈到底这块物产丰富的沙漠怎么分割。

 

事情的起因是玻利维亚先跟智利挑事,要求更多领地。玻利维亚还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打不过得到西方海军支持的智利,就邀请秘鲁一起打智利。颇具贼心的秘鲁马上附和,两国一拍即合,联军南下挑战智利。


二打一,不一定就能赢


可惜这种玻利维亚式的自知之明没有什么卵用,即使意识到了差距也还是无法弥补战备上的不足。


玻利维亚的居民以印加后裔为主,使用弓箭长矛,连像样的军装也没有。面对着全部火器武装的智利军队,这群从印加帝国穿越回来的武士只能说,弱爆了。


右边这两位秘鲁兵哥哥

你们确定自己走对片场了吗?


即使算上少量装备先进火器的秘鲁人,联军和智利的战斗力差距还是有云泥之别。


接下来的战斗推演其实很简单。受到挑衅的智利人开着6艘军舰,载着7000名职业军人伊基克地区登陆。不出一个月就把玻利维亚和秘鲁联军击溃。




一年以后,原本处于守势的智利就打到了秘鲁首都利马跟前。


兵临利马城下,秘鲁人怕了,宣布投降。玻利维亚一掂量自己的能耐,也只能投降。


在随后两年的谈判里,秘鲁同意将塔拉帕卡省割让给智利,并将塔克纳和阿里卡两地区交给智利管辖10年


智利因此向北大大扩张了一把



更可怜的玻利维亚自作孽不可活,先后于1884年和1904年与智利签订了《瓦尔帕莱索协定》和“和平友好条约”,丧失了安第斯山脉与太平洋沿岸之间的全部领土变成了一个没有出海口的内陆国。失去与大洋的联系,严重地影响了其之后几个世纪的经济发展。


失去了出海口的玻利维亚

即使成为内陆国家

玻利维亚仍顽强保留了海军

点击下图即可打开


 

被打得鼻青脸肿的秘鲁从此和智利的关系再也没好过。读者体会一下中日关系,就知道这种水火不相容是什么体验了。


当然,除了先前三个国家都宣布主权的伊基克地区,秘鲁和智利国家还有好多其他的矛盾。他们的争议领土还包括La Yarada-Los Palos和接壤的部分海域。


可以说自从这两个国家独立以来,小打小闹就没停过,一直绵延到了20世纪初。

 


北伐成功


好不容易忍下了智利方向的闷气,30多年后,秘鲁又给自己找了一个新对手


事情的起因是在二战前,秘鲁和厄瓜多尔亚马逊上游发现了石油,这里是两个国家都宣称主权的地区。资源的事情不好办,解决方法基本只有靠打。


两国有争议的地区



这次秘鲁人学精了,一定要找靠谱的后台。而且他们找的后台真的很强硬,是精明的美国人。



在美国的帮助下,秘鲁军队不再是远古武士,堪称近代正规军。而厄瓜多尔军队就好像农民起义一样,没有像样的枪炮更没有知名的将领指挥。


仅仅用了不到20天的功夫,秘鲁就占领了所有争议领土,还打到了厄瓜多尔的境内。


停泊在厄瓜多尔的秘鲁军舰



这时候,幕后黑手美国大哥出来调解了。在第二年,秘鲁和厄瓜多尔在巴西里约签订了所谓的“和平友好双边协定书”,厄瓜多尔丧失了西部埃尔奥罗省的一部分和东部亚马孙河流域大部分领土。这片领土共计174565平方公里,且厄瓜多尔被剥夺了共管亚马孙河的权利。


厄瓜多尔感觉自己被踢出了

亚马逊流域朋友圈



美国收取的调解费也很高昂:厄瓜多尔割让给秘鲁的这些土地,虽然领土是秘鲁的,但是油田的开采权都给了美国石油垄断组织OXY。


另外还有阿根廷、巴西、智利三国负责用军事观察的方式确保条约得到执行。换言之,这四家调解人参与了秘鲁对厄瓜多尔的利益瓜分。


虽然被秘鲁狠狠教育了一番,这背后还有美国大佬和南美ABC的影子,不服气的厄瓜多尔仍然没有放弃抵抗,积极寻求国际社会的关注。


厄瓜多尔寡不敌众


一直到了1960年,国际局势重归稳定,厄瓜多尔总统终于宣布和秘鲁的领土协议是在军事胁迫下签订的,属于城下之盟,应当视为作废。


可无论是得了便宜的秘鲁,还是剩下四个观察国,都仍然承认条约的合法性。至于远在天边忙于冷战的英法苏等国,就更加没有立场来插手这个边缘事务了。厄瓜多尔只能自认倒霉。


秘鲁人认为或许厄瓜多尔自己也没有真的把这个抗议当成一回事,只是作为团结民族主义、寻找对外减压窗口的一种手段。反正南美国家一旦进入军政府-民粹的循环轨道,这种策略就变会变成常态。


没想到蚍蜉真有一颗撼树的大心脏。1981年,厄瓜多尔军方对已经在1941年的里约条约中划归秘鲁的帕基沙(Paquisha)县发动突袭,并武装占领了这一地区。


其实也就是丛林中一块草莽之地



甚至有报道称,厄瓜多尔总统阿吉莱拉本人也到达了现场视察。由于厄军准备充分,猝不及防的秘鲁还真的就丢掉了对原有区域的控制权。


然而战争终究是国家实力的延续。1998年,秘鲁悄悄陈兵同样属于争议地带的赛内帕河谷(Cenepa Vally),试图一战夺回法定属于自己的领土。尽管被厄瓜多尔人发现,可战争的总体态势仍然是不可逆的。


塞内帕河谷争议区



塞内帕战争期间的厄瓜多尔部队



最终在美国和南美ABC的干预下,双方又一次回到了谈判桌前,重新确认了早在1941年就已经确定的国家。厄瓜多尔这一次终于无力折腾了。这一场纠缠半个世纪,被认为是西半球最长时间的领土争端,终于落下了帷幕。



从幼稚到成熟


从印加时代的灰暗军事史,到惨败于更强悍的智利,直到取得欺负厄瓜多尔的完胜,秘鲁的国家战略思维从简单粗暴的硬碰硬,越来越向着成熟细致的方向发展。


纵观秘鲁的南征北战史,实际上就是一个后现代国家的思维进步史。从凭借血气之勇以卵击石,到学会寻找自己的定位裹挟国际力量,秘鲁人用了一百年的时光。最终造就了它在南美洲西北部的超然地位。


尝到甜头的秘鲁后来一直保持着跟美国的“深度”外交,用资源换取美国的注意力,走上了智利早年间的道路。显然,想维持一个地区性大国的地位,这样拉拢国际大国的战略是最见效的。


时至今日,美秘关系仍然密切。来秘鲁旅游的主要群体依旧是美国人,美国人在秘鲁投资、工作,也是享尽了超国民待遇。


到后来,在国际社会明里暗里的支持下,秘鲁甚至拿下了和智利争夺世界文化遗产Pisco酒原产地的文化之战。


只是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在智利和秘鲁为了这杯美酒厮杀之前,我愿世界和平。



END


扩展阅读


我局更多观察文章,戳下面

国家:美国  |  日本  |  英国  |  法国  |  俄国

省区:河南  |  山西  |  甘肃  |  西藏  |  东北

城市:南京  |  徐州  |  长春  |  大连  |  楼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