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关于罐头的苏联笑话

顾安娜 地球知识局 2020-09-05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1188-苏联罐头往事


作者:顾安娜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棉花



即使在食品供应最困难、商店货架最空虚的日子里,苏联家庭的冰箱里都至少还有两样让人安心的食物:面包和罐头。在特殊的消费环境下,苏联主妇已经没法准确知道什么时候能买到食物、买到的又是什么食物。但家里人总不能挨饿,保质期够长的面包和罐体就成为了最佳选择。


没有比一车面包更令人踏实的了


每一个聪明苏联妈妈都会告诉你,只要在商店里看到这两样东西,就最好先买点囤起来。因为下一次再看到又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有罐头吃,真的很难得。



 


厉害了罐头


可不要小看罐头食品,小小的罐头其实有巨大的科技含量:如何冶炼食品级的金属铁皮、如何解决罐头密封问题、如何在实现高温杀菌过程、如何完成仓储物流,都是罐头企业必须面对的难题。在20世纪初,让人民普遍吃上罐头食品,是很考验一个国家的综合科技水平的。


看上去是再普通不过的东西

但也不是想造就能造出来的


而在国家层面来说,即使做不到让人民都吃上罐头,也要保证罐头工业的存在,至少用其保障军队的食品供给。


罐头诞生之初就是一种军需发明

现代战争的野外单兵配给同样少不了罐头

(图片来自wikipedia@Bestalex)


沙俄时代的俄国正是这么考虑的。在十月革命前,沙俄一共有约100家罐头工厂,其中只有10~15家是面向社会开放的,其余全都是军粮供应商。而且沙俄的罐头工业设备水平不高,制出的罐头经常漏气,行业腐败也很常见,倒是浪费了不少食物。


俄国士兵是很英勇的,但装备上实在差太多

不光人吃不上很好的罐头,大炮也未必有很好的炮弹

但前提是有大炮

(图片来自wikipedia@George H. Mewes)


革命后的早期苏俄也并没有完全解决罐头供应不足的问题,而且由于食品原料匮乏,罐头产量还下降了。但由于全国范围的内战仍在进行,罐头作为军粮食品的重要性比以往更加凸显,几乎所有新出产的罐头,都变成了军粮


俄国爆发革命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粮食短缺(不止粮食)

城市的粮食供应已非常不稳定,逃兵发现后方也无粮

所以首先是工人和士兵成为城市革命的主力

(图片来自wikipedia)


所以平定局势后的1928年,也是苏联一五计划的开场年,苏联就制定了一系列针对罐头食品的计划,希望在五年内引进美国技术,新建30座罐头工厂。这些工厂主要分布在首都莫斯科周边,用于收集和处理全国汇聚而来的食品,再发往外埠。


当然,相比罐头,更重要的还是面包及其原料的供应

工业建设方面,美国资本家确实帮了不少忙

(旧时的苏联面粉厂和小麦加工设备)


这样的做法,虽然有首都成熟的工业体系做背书,却也有自己的问题。苏联的食品产区很多在外围区域:南方边疆乌克兰的粮食蔬菜、远东港口的渔获、中亚的畜牧业产品,通过车皮运到莫斯科周转时间过长,并且和矿产等其他东方资源抢占珍贵的运能,并没有能体现计划经济的优越性


全国原材料都运到首都来扎堆加工,还有比这更糟的?


所以当计划顺利完成,到了二五计划期间,苏联又追加了35座罐头厂,其中大量都在收成较好的边疆区。比如在离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不远的纳霍德卡(漤沟崴),就新造了海产品罐头厂。而在植物食品主产区乌克兰南部的赫尔松,则有蔬菜罐头厂。


苏联在远东非常重视海产品罐头生产

基本都是鱼蟹厂 

(图片来源:CIA解密档案)


苏联之后的食品工业布局也遵循了这一原则,主要在食品的一手产区规划罐头食品厂,在第一时间完成可长时间储存的食品加工,降低食品运输空隙率以提高运输效率,以及向人口稀疏货物调度不灵的地区运送多样化的食品。


总有一款能满足你

(克里米亚的苏联50-60年代老罐头)


这是苏联保证全民吃饱饭、吃好饭的手段,在一开始也确实完成了商业干预无法完成的边远地区食品多样性难题,让中亚牧民见到了鱼罐头,让远东的亚洲劳工见到了炖牛肉罐头。计划经济的优越性展露无遗。


当然,事情并非全都那么美好

中亚牧民有的能见到鱼罐头,有的则被饿死

(图片来自wikipedia@Дмитрий Филюшин)


但苏联罐头的历史进程并非一帆风顺。在此后的年代里,它和所有的消费品一样,都经历了一波三折的坎坷。


 

战争时期困难的罐头


前文提到,罐头在苏联能受到决策层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大片区分工背景下,食品集中在一些特定地区生产。比如蔬菜水果的主产区就是在乌克兰,它们含水量高,又经不起冷冻,采摘后必须快速上市或制成食品罐头。为了不抢占物流运力,就在产地将其制成罐头。


乌克兰现在仍然是欧洲的农产品出口大户

是名副其实的欧洲菜篮子

(图为乌克兰出口类别的一部分,百分比为比例,2017年)

(图片来自OEC)


但大片区分工生产,就等于把鸡蛋都放到了一个篮子里,遇到动荡的战争时期,往往要付出代价。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纳粹德国很快攻破了苏联的西部防线,在其欧洲部分长驱直入。这里不仅是德国感兴趣的能源产区,同样也是苏联重要的食品产区。苏联在建国前期好不容易设置在摩尔多瓦、乌克兰主体、克里米亚半岛和下顿河地区的农田和食品厂尽数被占领。


苏联在乌克兰的失败是极其惨烈的

几乎整个西南方面军被包围,65万人被俘

(基辅的德国哨兵)

(图片来自wikipedia@German Federal Archives )▼


这对苏联的果蔬供应造成了致命打击。莫斯科市民找不到蔬菜吃,罐头厂的原料供应也断了。但是生产指标没有下降,甚至还上升了。他们必须为即将走上卫国战场的红军士兵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绝望的车间主任和经理们面对巨大的上峰压力,只能想了一些歪招。


在当年的苏联罐头厂,经常出现工人们不在生产线上班,转而去野外摘野果的奇怪景象。摘来的野果,就成为了果酱罐头的原料。


怀念货真价实的乌克兰果酱


西部罐头厂被德国占领还打击了苏联脆弱的外汇收入


战前,苏联和西北欧国家进行了以质换量的交易。他们把紧邻波罗的海的列宁格勒(圣彼得堡)出产的螃蟹肉罐头和乌克兰生产的黑海鱼子酱,当做出口品,向挪威、英国交换廉价而充足的腌鲱鱼罐头,即能满足更广大人民的海鲜需求,还能在外汇上有所节余,一箭双雕。


所以腌鲱鱼和大螃蟹哪个更好?当然是大螃蟹了


但随着两地相继陷入战火,这份外快也没有了。这可能也是为什么二战结束时,苏联报复性地将德国东部的食品设备全部拉回了国,重建罐头食品体系。


而在欧亚大陆的另一端,苏联人还接收了日本在远东留下的一些遗产。


日本在二战之前就控制了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在苏联重点参与欧洲战争无暇东顾的情况下,几乎将日本海视作了自己的内海。在这期间,重视渔业的日本在东北和朝鲜大力发展海产品罐头工业,设计制造了专门的海上罐头厂,一边捕捞一边制作成品。


日本在侵占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后

不断加强环日本海之间的连接(包括殖民团等方式)

日本海作为重要的鱼获产地当然也要牢牢住在手里


等到日本战败后,这些新式设备就被近水楼台的苏联获得了,大大强化了苏联在远东获取海产品的能力。由于西北太平洋的水温低,鱼虾蟹的生长周期长,口感口味上佳,这里出产的罐头比列宁格勒的罐头更受欢迎,能够继续做出口换更多鱼,还能有外汇收入的生意。


有了日本的基础积累 罐头产量回暖很快

(图片来源:CIA解密档案)


远东鱼罐头的另一项重要意义则在于,到了70年代随着苏联对咸海等水域的过度开发,内陆水体的水域减小、含盐量上升,渔获水平越来越低。远东的鱼罐头就成为了淡水鱼类的替代品,只要拌上足够的洋葱和酱汁,谁也吃不出来区别。


咸海的水源都用来种棉花了,当然没得养鱼了

 


你是什么垃圾


缴获了德国和日本设备的苏联,很快进入了战后恢复期,在四五计划期间共有24座基本被摧毁的罐头厂重建,7座新厂落成。负责建造的,有不少都是德国和日本的战俘,在苏联人看来,这也是他们在为自己的罪孽赎罪。


1945年的罐头厂景象

(图片来源:ok.ru@Обратно в молодость. СССР)▼


连续建成的工厂让罐头产量也与日俱增。1945年,全苏各类罐头产量不过37亿罐,其中还有70%是植物罐头;到了1949年,全苏罐头产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07亿罐,植物罐头的比例也降到了50%以下,肉罐头、海鲜罐头比例明显提高。1952年,罐头产量到达了历史性高点:218亿罐。


应有尽有的社会主义杂货店


平摊到2亿苏联人头上,就是每个人每年能得到100个罐头,不吃也得吃。


这就成问题了。


苏联罐头里最受欢迎的是一种名为图申卡(Tushonka)的炖猪牛肉罐头,最早是作为部队营养食品,一直到苏联解体也仍然是独联体军队标配,味道还算不错。但图申卡一年也就生产6亿罐左右,优先配给军队,民间很难搞到。


军民用的图申卡品质也不一样 军用的脂肪含量更高

(图片来源:CIA解密档案)▼


接着是味道比较重、原料好坏吃不出来的番茄和炼乳罐头。再往下,玉米和豌豆罐头的口感如同嚼蜡,海鲜罐头也总是有些怪怪的味道,只能用来炖汤。但谁都知道,经过罐头加工和高温长时间烹煮,食物营养已经破坏殆尽了。


但是玉米还是很有必要的

没有玉米,哪来那么多鸡鸭牛羊?


只要还有更好的选择,谁会主动吃罐头呢?商店货架上堆满了过期几个月的罐头食品,完全没有人要,造成了巨大浪费。这才有了这样一个苏联笑话:


苏联高级领导人莫洛托夫一度承担起了呼吁人们消费罐头食品的责任。身为外交部长的他在电视上宣布,一群走私犯在鱼罐头里隐藏着珠宝,并打算将其运到国外。作为证明,他打开了一个鱼罐头,里面果真藏着珍珠项链。


几天后,苏联各地的过期罐头就被抢购一空了。


还好他们不用垃圾分类,不然在失望地打开一罐又一罐鱼罐头之后,苏联人还要把鱼放进一个袋子,罐头放进另一个袋子,想死的心都有了。


伏尔加格勒,被废弃的苏联老罐头厂




不论如何,年纪大一点的苏联人到了80年代一定会怀念当年肆无忌惮地开罐头找项链的日子。因为到了80年代中后期,苏联的食品供应系统已经几乎停转,街面上的商店都是空的,人们必须到黑市里才能找到能吃的食物,包括遭人嫌弃的蔬菜罐头。


只是这种食物获得方法已经近乎狩猎,和苏联导师们想要通过罐头达到的食品工业化、全民化、安全化的高科技目标全不相干了。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今日福利】

众所周知,战斗民族的商品都是那么的货真价实。9012年了,俄罗斯的罐头自然也是旧貌换新颜,越做越好吃。虽然已经没有了珍珠项链,但俄式罐头还是值得一尝~地球种草处今天要送出的礼物就是其中的扛把子:俄式牛肉罐头+俄式三文鱼罐头套组!9月28日中午12点,挑出留言点赞1,3,5,7,9楼送出~


END



扩展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