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华同学 | 吴非:遇见清华

2017-09-29 吴非 清华SCE高管教育



作者 | 吴非

班级 | 清华大学中国餐饮产业高研班第十五期

学习时间 | 2011年~2012年



许多念念不忘,只是一瞬;许多一瞬,却是念念不忘。


我是吴非,我曾就读于清华大学餐饮产业高级研修班第15期。我们的企业叫“北京祖母的厨房”,至今已在北京经营美式西餐14年。对在清华大学餐饮产业高研班学习的那些时光,我总是念念不忘。


梁启超先生当年在清华大学做《君子论》的演讲时提到的“厚德载物”已成为清华大学的校训,这四字箴言对于做学问、办企业、安身立命都是一盏明灯,当年我就是为自己和为企业寻光明而来到清华求学的。


在清华的学习中,我有幸接触到了诸多良师益友,和全中国的餐饮同学们积极讨论、深入交流,对于餐饮这个文明悠久的行业有了新的认识和领悟,受益匪浅。如何做好餐饮产品,如何做好企业,如何为家为国办实业做实事,在清华的学习都给我指明了方向。


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治大国如烹小鲜”。餐饮企业每天都在为那道道小鲜勤勉工作着。在清华学习过程中,我接触到的餐饮企业家,虽然地域文化各有不同,但感受到他们每个人都具有中华文明千年传承着的工匠精神。其实清华的课程,也给来学习的企业家们一个机会——展示各自的行业工匠精神。生而为人,当有精神的光,照耀彼此。


一个行业的提升,只提管理是不够的,还应有对从业者道德和学习精神的培养。清华大学餐饮产业高研班的课程,加入了国学、心理学、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指导,我和同学们都有所感悟和提升。记得在课上,一位老师曾告诉我们,什么是能力?能力就是习惯。你想拥有学习的能力,你就要养成学习的习惯。台上光辉的一分钟精神,是台下十年功的习惯养成。


清华大学前辈老师有一句名言:“如果发现一个人、一个地方、一件事、一本书可以改变你的命运,一定要想办法跟他发生关系,否则他就跟你没关系。”清华大学餐饮产业高研班对于每一个有志于从事餐饮行业的中华同胞来讲,都是值得发生关系的。那个同道好友、那方笔墨桌台、那份故事和那本好书,都在清华让我遇到。


感谢清华,让我遇到大家。


吴非

北京祖母的厨房餐饮有限公司 总经理


想了解“清华餐饮产业班”更多信息······

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 推荐阅读 】

点击文字即刻阅读

年度论坛 | 杨斌:洞察范式转移,把握组织创新

年度论坛 | 陈劲: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与路径(上)

年度论坛 | 陈劲: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与路径(下)

年度论坛 | 谈婧:共享、平台与未来(上)

年度论坛 | 谈婧:共享、平台与未来(中)

年度论坛 | 谈婧:共享、平台与未来(下)

年度论坛 | 我们在清华大礼堂

清华国际课堂 | GIX美国西雅图校区第一课开讲啦!

清华国际课堂 | 我们在美国西雅图

清华国际课堂 | 郎晓红:沿“一带一路”走进以色列


更多内容,请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愿你喜欢请你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