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陈国强教授《人民日报》撰文:推动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
+
以下为《人民日报》原文
推动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论)
陈国强
作为全球生物资源最丰富、生命健康消费市场最广阔的国家之一,我国生物产业门类齐全、体系完整,具备加快发展生物经济的有利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物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门类齐全、功能完备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一批生物产业集群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新引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生物技术加速演进、生命健康需求快速增长、生物产业迅猛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加快解决制约生物经济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更好掌握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原创方法,才能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中国生物经济加快实现由大转强和高质量发展。
生物经济涉及面广,覆盖较多产业领域,要实现目标,需突出重点。《规划》明确提出,推动医疗健康、生物农业、生物能源与生物环保、生物信息产业发展。这些重点发展领域,体现了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变革趋势。推动重点领域优先发展,可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在医疗健康、食品消费、绿色低碳、生物安全等方面的更高层次需求。比如,生物制造作为利用生物体机能进行物质加工与合成的绿色生产方式,有望在能源、化工和医药等领域改变世界工业制造格局。当前亟须发展节能、节水、可连续生产的生物制造技术,实现化工原料和过程的生物技术替代,让高性能生物环保材料等更加绿色、低碳。坚持生态优先,推动化工、医药、材料、轻工等重要工业产品制造与生物技术深度融合,向绿色低碳、无毒低毒、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将有效助力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
在生物经济发展中,创新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快提升生物技术创新能力,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原创性、引领性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集中力量补齐底层技术、关键部件、共性基础技术和材料、基础软硬件等发展短板,促进研究机构和相关企业加强供需协同,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另一方面,须注重培育壮大竞争力强的创新主体,在高端科研仪器、医疗设备、新药创制、生物制造等领域,支持有影响力的用户单位牵头建立产用联合体,与生产企业合作开展生物产品技术创新和示范验证,构建“应用示范—反馈改进—水平提升—辐射推广”的良性循环发展机制。
生物安全关乎人民生命健康,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发展生物经济,“坚持风险可控”是重要原则之一。不断增强生物资源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能力,通过加大生物资源保护力度、健全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体系、规范生物资源安全共享等等,能够为医药、农业、能源、环保等领域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守好安全底线,做好生物资源保护利用,才能为推动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更良好的环境。
大力发展生物经济是顺应全球生物技术加速演进趋势、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大力夯实生物经济创新基础,培育壮大生物经济支柱产业,积极推进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加快建设生物安全保障体系,努力优化生物领域政策环境,我们一定能让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实现加快发展,让生物经济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转发文章,进生物基产业链交流群
上海、广东、海南、京津冀生物降解材料和制品群2. 产品群PLA、PHA生物降解塑料交流群淀粉基材料交流群、生物基产业交流群纳米纤维素交流群、生物基呋喃新材料、HMF产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