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175亿!全球生物质化工龙头企业:深耕秸秆产业40年
02
布局生物质全产业链
在专注合成树脂业务的同时,圣泉集团依靠科研创新,将农作物废弃物玉米芯、麦秸、稻草等植物秸秆中的半纤维素、木质素、纤维素三大成分提纯并高效利用,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质精炼技术。
我国是农业大国,植物秸秆年产量约9亿吨,得不到有效利用的秸秆将成为农业固废物, “圣泉法”生物质精炼一体化新技术,能真正实现将植物秸秆“吃干榨净”。
“植物秸秆又被称为长在地里的石油,目前石油和煤炭能做出来的大部分产品,我们都可以用生物质做出来,生物质产业的发展,有望实现对化石能源的替代,而且产品工艺更加绿色环保,契合国家双碳战略。”实现秸秆高值化利用,是圣泉集团多年来一直不变的产业梦想。
圣泉集团是目前全球唯一掌握该技术的企业,该公司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投资的百万吨秸秆一体化项目一期已建成试产,该项目将有效解决农村植物秸秆焚烧或随意堆放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生物质”活水。与此同时,也将形成生物质化工产业与合成树脂产业一体化产业链,实现对植物秸秆的循环利用。下一步公司将着力开展项目全国布局。
03
冲进生物基硬碳新赛道
钠离子电池一向被认为是可以替代部分锂离子电池产业空间的可产业化产品,2022年,国内大批机构纷纷投资进军钠离子电池领域,这一年被普遍认为是国内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元年。但受制于前驱体来源不稳定和压实密度较低等因素,导致迟迟未能真正打开产业化空间。
圣泉集团制备的第一代硬碳负极材料的综合指标不仅远远领先同业产品,而且直接提升了钠离子电池的市场竞争力。下游测评机构经过送样测评后对圣泉产品一一表示认可,纷纷表达了携手合作的愿望。也正是基于这一前提,圣泉集团决定投资24.8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生物基硬碳负极材料项目。
尤为值得期待的是,圣泉第二代硬碳负极材料目前已经经过实验室测评,产品容量超过330mAh/ g、首效超过90%,压实密度得到进一步提升,更具优势。目前圣泉集团已与武汉大学达成技术合作协议,与山东大学成立“新材料与碳中和产业技术研究院”,通过校企联合会有更多创新,利好接踵而至。
圣泉生物基硬碳负极材料不仅在产品特性上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而且具有突出的生产工艺优势。硬碳的关键技术在于生物炭的选择和制备工艺,圣泉硬碳前驱体生物炭生产技术完全不同于常规的植物果壳、秸秆、木材、淀粉、蔗糖等的固体干馏碳化,而是采用自主研发的“圣泉生物溶剂法”生物质精炼技术生产,将秸秆中碳含量高且易于成炭的木质素、部分半纤维素和纤维素所形成的多糠类组分有选择性地溶解到生物溶剂中,在生物溶剂中发生分子间重排以及分子内重排。
圣泉生物基硬碳负极材料的基础原材料为秸秆,产量规模大、成本低、可再生,更重要的是在制备过程中实现对秸秆的“吃干榨净”,可以副产纤维素及纤维素制品、纳米纤维素、糠醛、乙酸、钾盐等产品。此前在大庆投资建设的“100万吨/年生物质精炼一体化(一期工程)项目”,已完成单机试车、联动试车,试生产过程已打通工艺流程,生产出符合指标要求的生物炭、纸浆、纸制品、糠醛等系列产品。
1. 重磅!惠通科技上会在即
转发文章,进生物基产业链交流群
上海、广东、海南、京津冀生物降解材料和制品群2. 产品群PLA、PHA生物降解塑料交流群淀粉基材料交流群、生物基产业交流群纳米纤维素交流群、生物基呋喃新材料、HMF产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