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京剧“三大贤”(三)余叔岩

2017-08-17 刘新阳 京剧连载

◆ ◆ ◆ ◆

京剧“三大贤”(三)余叔岩

刘新阳

◆ ◆ ◆ ◆


     

        余叔岩(1890—1943),原名余第祺,书房名范秀轩,祖籍湖北罗田,生于北京。余三胜之孙,余紫云之子。余叔岩九岁时聘姚增禄先生授艺,学习了《探庄》、《蜈蚣岭》等武生戏。十一岁时又从吴连奎学戏。十四岁以“小小余三胜”的艺名在天津的下天仙茶园演出,红极一时。十八岁时,曾用“小小余三胜”的艺名,在老蓓克公司灌制了《空城计》和《打渔杀家》、《托兆碰碑》等唱片。十九岁后,余叔岩开始“倒仓”,在此期间他没有消沉意志,而是在岳父陈德霖的帮助下,向钱金福、王长林等名家学习“把子”等,开始潜心学习研究谭鑫培的演剧艺术。

        1915年,在多方的帮助下,余叔岩如愿以偿地拜谭鑫培为师,进一步深入学习“谭派”艺术。谭鑫培则以《太平桥》和《失空斩》的王平相授,除了观摩乃师的演出,余叔岩还向陈彦衡、溥侗(红豆馆主)、王君直等人学习音韵及谭派唱腔,并广泛地向为谭鑫培配戏、伴奏、检场、化装的前辈请教谭派艺术,对其在继承“谭派”艺术上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京剧小百科

检场:过去在戏曲演出中遇到换场需要更换道具时,由戏曲人物以外的舞台工作人员上台搬换道具,是介乎演员和道具之间一种独立存在的职业。后来在净化舞台中被取消,改由在“二道幕”后操作。

        1918年,嗓音恢复后的余叔岩重返舞台,搭喜群社,当年10月19日,余叔岩与梅兰芳合演的《游龙戏凤》在吉祥戏院上演,盛况空前。当时曾有人评论说余叔岩“青出于蓝”。此后梅、余又合作了《打渔杀家》、《三娘教子》、《三击掌》、《珠帘寨》等戏。1920年,余叔岩开始与杨小楼合组中兴社,杨、余合作演出了《八大锤》、《定军山·阳平关》、《连营寨》等,均为珠联璧合的佳作。此外,杨、余、梅“三大贤”通力合作的《摘缨会》也盛名一时,堪为绝唱。除了合作戏,他还充分发挥其学谭心得和本身特长,上演了《搜孤救孤》、《王佐断臂》、《战太平》、《问樵闹府·打棍出箱》、《盗宗卷》、《南阳关》、《宁武关》、《定军山》、《战宛城》、《战樊城》、《摘缨会》、《黄金台》、《上天台》、《捉放曹》、《击鼓骂曹》、《阳平关》、《武家坡》、《当锏卖马》、《珠帘寨》、《桑园寄子》、《托兆碰碑》、《洪羊洞》、《御碑亭》、《打侄上坟》、《二进宫》、《乌盆记》、《失空斩》等大量老生和文武昆乱不挡的剧目,并曾数次去汉口、上海、天津各地演出,誉满全国。

《翠屏山》余叔岩饰石秀

       余叔岩在全方位掌握了“谭派”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化谭鑫培之“浑厚古朴”为“清刚细腻”,向“雅”和“精”寻求发展,使其演出在儒雅和英武之中蕴含着深邃和浓郁的书卷气,达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境界。余叔岩的老生艺术被尊为“余派”,“余派”以字正腔圆、声情并茂、韵味清醇闻名,因而,他塑造的京剧人物形象均具有清健的风骨和儒雅的气质。也可以说,“余派”老生的艺术思想多方位地体现了中国戏曲传统的美学精神和审美理想,也使京剧的演唱和表演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朝着脱俗与典雅的方向发展,从而,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出现的各个老生流派有巨大影响。

京剧小百科

义务戏:京剧界为参加赈灾或帮助贫苦演员,联合各戏班的名角而举行的演出。多由梨园公会主办,属于社会公益性演出。参演义务戏的演员不收取报酬,义务戏的演出收入除交付戏院、宣传等必要开支外,余款均交付梨园公会或相关机构。义务戏和日常的商业演出有所不同,多演出难得一见的剧目或群戏,且由很多不常登台的著名演员参演,各班名角济济一堂,更为演出增色,因此,义务戏的演出剧目和阵容往往是在商业演出的营业戏中见不到的,故而备受观众青睐。此外还有一种与义务戏性质接近的演出,叫作搭桌戏,指多位京剧演员为救助某业而举行的演出,收入全部赠予救助对象。

      余叔岩1928年后,因为身体原因一般不再作营业演出,只少量地参加义务戏和堂会戏的演出,但他一直重视京剧的理论研究、社会活动和授徒工作。1931年余叔岩与梅兰芳等人发起,在北京成立国剧学会,他不仅与张伯驹合编《乱弹音韵辑要》作为学会附设传习所音韵学方面的教材,而且本人还于1932年在国剧学会作过京剧老生表演法则的讲演,从多个方面概括他所主张的京剧老生表演原则。

《洗浮山》余叔岩饰贺天保

       “余派”的主要传人有“三小四少”之说,“三小”指的是孟小冬、杨宝忠(小小朵)、谭富英(小小谭),“四少”指的是李少春、王少楼、吴彦衡(吴少霞)和陈少霖。此外,如伶、票两界追慕“余派”者甚多,如李适可、张伯驹、赵贯一等人均得其教益,其中受教最多者以伶界的孟小冬和票界的张伯驹为最。余叔岩成年后,曾先后在百代、高亭、长城、国乐等唱片公司灌过三十七面唱片(俗称“十八张半”),这些唱片除“反二簧”之外,囊括了京剧各种板式的唱腔,成为后世学习“余派”艺术的圭臬与法帖。




刘新阳 

     1976年生于沈阳,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艺术硕士,助理研究员。辽宁省艺术研究所研究一部主任、《艺品》编辑部主任。主要从事戏曲理论研究工作,参加“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规划项目的撰写,著有《梅花香自苦寒来——武旦状元李静文的艺术人生》《中国京剧》,编著《梨园沧桑六十年》(合作),编有《马明捷戏曲文集》,并在《中国戏剧》《中国京剧》等期刊上发表理论评论文章。论文及著作曾获辽宁文艺评论奖、东北三省戏剧理论研讨会一等奖、辽宁省艺术科研论文年会二等奖、辽宁省文化艺术科学很好成果三等奖等。


梨园汤武(一)概述

京剧锣鼓:撞金钟

梨园汤武(二)谭鑫培

京剧锣鼓:住头

梨园汤武(三)王瑶卿

京剧锣鼓:大锣帽子头

京剧“三大贤”(一)清末武生三大流派

京剧锣鼓:小锣帽子头

京剧“三大贤”(二)杨小楼

京剧锣鼓:圆场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