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燕 | 大学书院制改革的困境反思与路径优化——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框架的分析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设为星标更方便哦!
大学书院制改革的困境反思与路径优化
——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框架的分析
刘学燕
作者简介:刘学燕(1982-),女,山东济南人,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审计大学泽园书院讲师,主要从事治理理论、高校教育治理研究;南京,210017。
(原文载于《大学教育科学》2022年第4期 P119-127)
摘要: 书院是我国大学治理体系内部的一种组织设计,是涉及理念、权力、结构、文化等诸要素的复杂系统。大学通过书院制改革,不断完善内部组织之间的有效衔接和系统耦合,发挥着适应、达鹄、整合和潜在模式维护功能。近年来,国内大学书院制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在推进过程中仍面临着改革价值共识缺乏、书院学院协同关系失衡、制度设计不完善和文化内核积淀不足等现实困境。为促进现代大学书院的有序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发挥书院育人功能,需要从树立全人教育理念、强化双院协同育人、完善组织制度设计、构建书院独特文化等路径进行反思和探索。
关键词:结构功能主义;大学治理;书院制;改革困境;双院协同育人
国内高校书院制已推行十余年,在学生教育管理和育人方面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越来越多的高校选择书院制也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书院制作为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随着书院制改革的深入和全面推进,理论和实践层面的问题开始呈现,部分高校书院制运转陷入阻滞。这同时也表明,当今高校书院制改革并未形成一种较为成熟的推广性极强的模式,相反,关于书院制改革仍面临着诸多的质疑与担忧。书院制的价值定位如何?书院制的本质和功能是什么?如何协调书院和学院之间的相互关系?未来如何实现书院的本土化?书院作为高校复杂治理系统的子系统,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有待于我们深入到高校教育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上进行观测和探讨。基于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将书院置于高校治理体系中分析高校书院制改革的现状和问题,有助于探索如何通过教育理念的更新,设计更为科学化的制度和组织化的教育活动来实现书院的良性运转,以最大程度地挖掘书院制人才培养的功能,发挥书院制在促进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
一、书院制改革的结构功能主义分析
以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eFunctionalism)理论流派,从结构与功能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出发,深入分析和探讨了有关社会系统的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结构功能主义认为,任何一个社会都是由不同结构、不同功能的子系统组成的持久稳定的统一整体,社会系统为了保证自身的维持和存续,就必须处理好适应(Adaptation)、达鹄(Goal Attainment)、整合(Integration)和潜在模式维护(Latent Pattern Maintenance)四类关键性功能,由此形成了著名的“四功能模式”理论(又称“AGIL”理论)。与功能系统相对应,整个社会结构分化为四个不同的社会系统:“经济系统”执行适应功能,“政治系统”执行达鹄功能,“社会系统”执行整合功能,“文化系统”执行潜在模式维护功能。各子系统对社会总系统都发挥着作用,通过不断地分化与整合,维持整个社会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因此,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的核心在于寻求系统结构安排与功能需求之间的互动关系,特别强调共同价值、行动和秩序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
书院作为大学治理系统的内部结构,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管理层设计嵌入到原有组织实体的新系统,与学院、其他职能部门一样是相对独立的实体组织。作为学生教育管理的子系统,书院在运行过程中有相应的目标定位、组织规范和组织文化。书院制改革的实质是通过大学内部系统结构的调整、权力的重新分配和关系的协调整合,不断优化高校治理系统的功能,突破当前学院组织育人模式单一化和过度专业化的现状,依托书院社区的育人空间实现创新人才和宽口径人才培养的目标。书院要成功融入现代大学体制中,实现有序运行和良性运转,就必须与其它组织进行有效衔接和系统耦合,充分发挥其在全人教育培养方面的组织优势。基于此,本文借助帕森斯的“AGIL”理论分析框架,对大学书院制改革所完成的四个关键性功能作简要分析(见图1)。
(一)适应功能:内外环境变革的诉求
“组织是一个具有适应能力的社会系统”,“每个组织都存在于特定的物理、技术、文化和社会环境中,并要与之相适应”。如同其他组织系统一样,大学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必须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进行适应性变革,增强其保持大学传统和适应外部环境的张力平衡。传统大学的教育管理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构功能,是“校—院”两级管理的科层制模式和适应集权管理的条状大学组织结构,主要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来完成学生教育管理的目标和任务。传统高校治理模式下,学院既是专业人才培养机构,也承载着学生管理的相关职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契合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注重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和实用性。随着新时代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转型,社会对于人才需求趋于多元化和复杂化,对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目标提出了新要求,当前过度专业化和功利主义的教育已经无法适应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向。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在教学质量、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等方面改革探索多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无法扭转当前人才培养过度专业化和人才单一化的困境。相比较而言,在本科教育内容改革之外寻求相匹配的教育组织模式和推进管理架构改革更加值得期待。在此背景下,大学书院制作为一种全新的探索尝试应运而生。书院制改革通过对大学治理结构进行重新设计,架构与专业学院分工协调的新的组织形式,充分拓展二级学院之外的社区空间的育人功能,提供相匹配的制度依托使其有实实在在的阵地和抓手,并在此基础上广泛开展一般性的通识教育和个性化教育,有助于弥补现代大学以学科和专业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缺陷,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达鹄功能:全人教育目标的实现
近代以来,由于受实用主义和专业主义的价值引导,在大学治理过程中,大学及其学院重视知识传授和技能习得,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而发展到今天,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具备广博深厚的自然科技知识和人文素养的“全人”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青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强调,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此,教育的重心回归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上来,高等教育的目标设定不再局限于专业教育层面,如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情操、独立生活能力、社会融合能力成为新时代高校育人的重要内容。传统学院教育以“课程教学”为中心,育人过程注重普遍性和统一性,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无法兼顾,教育模式相对固化。书院制改革目标则致力于“以学生为中心”,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依托社区空间创设更多非专业学习机会,开展系统化的通识教育和养成教育,让学生在大学阶段获得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实现更全面的发展。在此过程中,书院不仅关注一般性教育和学生的共同成长,更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和自由发展,与传统学院模式相比更具开放性、多元性和包容性。根据帕森斯的理论,组织在适应过程中,需建立适合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将社会单位的活动组织成一个协调的努力,以使系统与其环境的关系达到一个期望改变的过程。书院制教育的目标定位在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建立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学生混住的生活社区,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培养体系,在高校教育系统内部建构教育共同体,从而承载起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使命。
(三)整合功能:多重教育功能的融合
大学书院制的建立,从本质上来说是通过调整和优化高校育人组织结构,重新配置资源,动员和整合集体的力量,完善行动系统来实现大学的育人目标。在我国现代大学的管理体制下,学院承担着课程教学和学生管理两大职能,这种以专业院系为组织框架和以班级管理为重心的模式,存在学生课堂学习与课堂外教育投入不均衡的问题,教学功能、管理功能、生活功能、文化功能是相互割裂的。也就是说,学院在涉及第一课堂外的生活教育、人文教育和自治教育等方面的活动设计是相对缺失的。书院制模式则打破第一课堂的思维,建立纵向学院和横向书院交错的矩阵式结构形态,通过在社区采取多个学院(专业)学生的混住模式,实现专业教育、生活教育和文化教育的互动融合。书院制教育模式意味着树立一种整合的教育理念,在开展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创建支持性环境,给予学生更多学习和生活的空间,为学生创设更为丰富多元的发展平台,让学生在书院的自主探索和共同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自我管理,实现全方位的发展。“书院教育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学生在大学书院不但学习某门学科知识,而且学习思想方法,甚至学习一种生活方式。”另外,书院制整合功能还体现在高校通过纵横交错的矩阵管理架构,动员系统内各个行动主体的力量,协调学院、书院、职能部门的关系,充分链接校内导师、校外导师资源,打造师生沟通交流平台,建构多元组织和主体间互动有序的良好关系,保证高校教育管理系统运转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促成大学教育管理系统的良性运转。
(四)潜在模式维护:书院独特文化的塑造
对于系统的结构功能分析,帕森斯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系统结构和运作机制等有形因素上,而是更强调理念、价值等无形因素对系统的实际影响。在《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一书中,他认为“价值是分析任何一个社会系统的主要基点”,“价值模式决定系统(组织)对其所在的情景采取的基本取向”。现代大学书院制的关键在于核心精神价值理念的构筑,它本质上是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展现。“书院制不仅是一种基于工具理性的管理模式和制度,还是一种基于价值理性的学生人才培养的教育转型。”书院作为高校教育管理的子系统,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组织或者制度体系,更是一个文化存在。书院在运作过程中所积淀的文化底蕴和所塑造的文化精神,也是区别于专业教育的独特性内在因素。书院制教育的功能,本质在于它不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第二课堂和自我教育管理的平台,也是实现文化育人的住宿园区,是师生共享的公共空间。书院文化是书院内部系统的灵魂所在,既代表了书院发展历史的积淀,也代表了书院存在的本质和意义。与学院制模式人才培养强调通过常规的课堂教育实现学生专业技能提升不同,书院制更注重通过第二课堂等非常规教育形式实现学生个人修养和精神层面的塑造,其最大亮点在于书院文化的影响,即鲜明的文化氛围和基于文化积淀所形成的师生共同的价值认同。因此,书院制要真正发挥其育人优势,增强育人能力和水平,必须更新价值理念,突出文化特色,打造独具特色的通识课程和通识教育品牌项目,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精品活动,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以提升影响力和吸引力。
二、大学书院制改革的困境反思
书院制改革在国内方兴未艾,很多高校建立了相对完整的书院组织架构,设立了相应的活动设施,并配备了一系列的制度规范,以推进书院组织系统的正常运作。然而,从传统学院制管理转向现代大学书院制管理不仅是制度模式和教育秩序的变化,还牵涉到教育价值理念和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是一项综合性改革。国内高校书院并非经原有组织内生而成,而是通过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嵌入到原有组织体系的结果。在这一改革过程中,由于缺乏自下而上的建构力量,导致书院制在价值理念、组织管理、制度运行、文化建构等方面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影响了自身功能的发挥。
(一)价值困境:教育理念的适应性阻滞
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是以学院为单位进行的,以院系和班级为单位开展教育活动。这种模式在我国已经形成根深蒂固的意识和相对成熟的运行体系。实施书院制改革,要求学校打破原有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理念镶嵌到相应的组织体系中去,从偏重学生的专业教育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成长。在当前市场经济和实用主义的大环境下,注重专业就业前景的价值理念并未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书院制“全人教育”理念共识相对缺乏,在此情况下试图借助书院制改革,转变传统学院组织运作惯性和发展方向,事实上面临着教育理念上的适应性阻滞。正如帕森斯所指出的,“所有社会系统都有整合问题,这些整合问题是价值制度化过程的焦点,而所有社会系统的分化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集体目标的追求”。
就目前书院制改革的具体实践来看,各高校关于书院制改革的理念、目标和合理性方面并未达成高度共识。很多高校的书院制在实施过程中因前期政策宣传动员不足,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定位不够准确,导致教师和学生对书院制教育理念不适应、对书院制的认可度不高、缺乏积极投入书院建设的自觉行动。“由于文化的差异,再加上环境和心理的依赖,尽管人们对旧的或现存的组织结构不满或内心渴望变革,当在不明确组织变革的目的、机制和可能带来的结果时,大多数人宁愿选择维持现状,对变革持中立或反对态度。”对书院制理念集体认同的缺乏难以凝聚成共同的价值目标和努力方向,不仅无法解决书院制的内在合理性问题,甚至成为既有改革模式的阻滞。正如有研究者认为,“书院制改革路径选择不仅仅是一种基于实践成本或难度的工具性考量,同时它更代表背后可能存在的改革理念分歧”。
(二)组织困境:双院协同育人的壁垒
书院作为大学新兴组织,其存在必然会与原有的以学科专业为中心的学院产生冲突和矛盾。帕森斯在结构功能系统理论中反复强调权力概念的中心地位,认为只有依靠实际的强力和各种制度化和层次化的权力结构的运作,才能保证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权力配置在组织系统的纵向上表现为权力分化,横向上表现为职能裂化。传统学院制模式下的人才教育管理,主要依托“校—院—系—班”管理模式来完成,学校赋予学院一定的权力和职责,学院作为单一的教学管理中心进行自我控制和独立活动,管理内容和职能边界相对清晰,其运行具有强大的组织基础。随着书院制改革,传统的管理层级从学院转向学院、书院两个端口,必然会导致书院与学院分工协作的问题。书院设立后需要从制度层面获得相应的行政权限和资源来维持组织的运作。“随着书院组织的设置、书院教育功能的增强和扩张,作为并行的组织,书院和学院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重叠和交叉”。目前很多高校的书院制改革并没有完全将学生教育管理的职能从学院剥离,学院和书院在权力和功能定位上未做出恰当的分割,导致二者在运作过程中存在职责定位冲突,“书院制模式下学生管理出现的二元困局,在一定程度上是专业学院集权管理惯性和大学书院权力资源不足之间博弈的一种体现”。另外,资源分配不均也是书院系统发展不畅的阻碍因素。与西方国家住宿学院相比,我国高校绝大多数书院是在现有学生社区宿舍基础上进行改造而成的,学校的资源投入不足,存在住宿条件不佳、功能性场所配套不足、通识教育开展缺乏相应的师资保障等困境,书院育人功能的发挥受到限制。
“当组织演变为一个成功的复杂组织时,其协调行动的能力因差异性的存在而弱化”。学院和书院尽管在形式上是独立的双轨并行的实体组织,但二者都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共同完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任务。除了权力和资源分配不均,在运作过程中,二者吸纳了不同的规范和价值因素,在育人目标和行动方面并不能完全保持一致,容易导致各自为政、低效重复的“分力”和“壁垒”困境,双院在协同方面的紧张关系导致了组织效能的损耗。此外,学院与书院作为学生教育管理系统中的子系统,二者还存在结构性冲突。目前,在实施书院制的高校中,书院除行政领导设置外,主要由常任导师(辅导员)来完成相应的教育管理工作。辅导员工作主要聚焦在思想政治教育、党建团建、日常管理等层面,而在通识教育、创新能力、文化指导等方面胜任力有限。学院专业导师工作则偏重科研和教学,因缺乏相应的考核激励措施,导师制落实效果不显著,学院导师进入书院参与学生分类指导投入不足,影响力有限。
(三)制度困境:制度设计运行不完善
“制度才是大学传统最直接的表现。”在现代大学治理系统中,组织运行机制的提升要通过制度来实现,制度为组织各种权力分配、运行和关系协调提供了一种强制性的组织规范。书院制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与现代大学运行模式的有机结合,既包括建立高效的书院内部运行机构、建构和谐的主体间关系,也包含多维多层的衔接性制度和多重教育功能的融合。因此,书院制度建设既需要自身制度设计合理,还要与学校教学管理的系列制度相互耦合,形成系统合力,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的预期成效。
当前部分高校书院制建立后的各个子系统在整合运行上并不理想,双院协同行动困难,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不足,书院办学活力不强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制度问题。当前的书院制改革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对原有制度的惯性依赖影响到改革的进程和步伐;同时,新的制度建设不完善,书院整体架构和运行规则尚不健全,缺少相应的机制设计和制度配套。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书院制改革缺乏学校整体性制度的宏观设计。从高校治理系统的整体视域出发,书院功能的发挥需要与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大类招生、通识教育等制度进行耦合,做出统筹谋划和体系化设计,通过制度要素的完善不断实现书院的理想功能。然而,当前书院模式、组织架构与各功能系统运转的程序性制度、协调性制度、评估性制度尚不完善,书院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仍只发挥着辅助和外围功能,限制了书院育人的影响力和有效性。二是书院运行缺乏相应的制度配套衔接。在涉及书院制推进的关键性层面,诸如双院联动落实、通识课程建设、通识教育开展、导师制实施、内部活动等制度安排层面,缺乏具体性和可操作性的设计,影响了书院制高效顺畅运转。三是书院内部运作缺乏支持性制度环境,主要表现为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缺乏,诸如辅导员配备不足,通识教育、导师工作的资金投入和保障不到位等,使得书院工作经常呈现“力不从心”状态。
(四)文化困境:内涵文化的积淀不足
作为稳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文化在书院系统运作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模式维护功能,也成为大学治理系统保持秩序均衡的内在机制。有学者认为,“现代大学之所以为现代,就在于其内在的文化精神、组织制度及其生活方式所具有的现代社会所认可的文化价值属性”。卡普兰也曾指出,“一个校园特别的文化状况可能胜过结构安排”。文化是现代大学系统得以保持传承性和持续性的内核,也是书院保持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关键所在。不管是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传承数百年的导师制、住宿制,还是德国现代大学所形成的通识教育、经典研读等文化传统,都因其特有的“文化”属性而长期被各个国家的大学所推崇。书院制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其设置和正常运作离不开正式权力的推动、组织架构和制度规范的支撑,然而其可持续发展和深层次功能的发挥则更多依赖于价值理念、精神文化积淀等隐性因素。
书院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既离不开书院整体空间的设计和外部环境的打造,更离不开书院价值理念和文化活动的积淀作用。书院环境包含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硬环境体现在书院的整体布局、建筑风格和活动设施等物化环境;软环境则体现在书院的教育理念、价值目标、院训、院徽、学风、文化建设等精神文化环境。目前我国高校书院借鉴西方住宿学院制的做法,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硬环境方面,通过设立活动室、阅览室、健身室等拓展学生的学习生活空间,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在软环境建设上主要体现在设计书院名称和标识、开展文化活动、打造优良学风等层面。当前国内高校所建立的大学书院,大部分命名和院训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体现了将传统文化融入书院教育理念的本土化理想,但在涉及书院文化底蕴、文化精神层面的实质性内涵较为缺乏,致使我国现代大学书院还缺乏一种独特的文化内核作为自身的价值支撑。一方面,书院各种文化活动的设计和开展虽然在形式上较为丰富、气氛热烈,但由于经验缺乏和自身文化特色不足,在内容上经常陷入“千篇一律”的同质化状态,活动趋同现象严重、区分度低,缺少具有标志性的精品活动。另一方面,探索通识教育对于书院文化教育的价值和意义重大,书院通识课程的开设也是区别于学院专业教育的一大特色,但是目前书院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构建与自身教育理念和文化特色相融合的系列品牌,存在师资投入不足、体系不完整、内容不明晰、质量不高等问题,书院文化个性并未得到很好呈现,文化积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三、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大学书院制改革的路径优化书院作为高校治理系统中一个复杂的功能体,它包含了组织运行的目标、方向、程序、模式和效能等功能要素。要突破当前书院制改革过程中面临的困境,需要从书院作为行动的组织来考察,将其纳入高校人才培养的体系设计中,不断凝聚价值共识、设计制度保障、促进集体行动和探索精神内核,增强书院在大学治理系统中的育人功能。
(一)凝聚价值共识,树立全人教育理念
关于“书院制是什么”的追问,关涉到大学的理念以及大学改革的目标、功能等价值问题。书院制的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制度本身的形式层面,而隐含在制度背后的价值导向和教育理念更是影响书院运行模式、管理规范、功能发挥乃至教职员工个体行为的主导因素。正如帕森斯所言,组织的价值系统决定组织的功能,它使得组织作为一个系统存在合法化,就系统的目标而言,价值使必须实施价值的主要功能运行模式合法化。当前部分高校对于书院制改革的价值和合理性存在诸多质疑,如何树立对书院的正确认知,汇聚改革共识,破解书院制改革进程中的认同难题,是进一步推进书院制改革取得更好成效的关键所在。
首先,凝练基本共识,将“全人教育”理念上升为书院制改革的集体追求和共同方向。探讨书院制需要回归书院制改革的原点,全面审视大学教育理念,从整体上把握变革教育模式的目的。书院制改革本质上是打破传统学院育人的单一途径,探索多元化育人模式,打造全员、全域育人环境,从而为人才培养服务。要明确书院与学院既不是对立关系,也不是替代关系,书院和学院作为人才培养的两个主体,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服务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核心目标。因此,在书院制改革进程中,学校要引导各学院、各书院、各职能部门以及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学生成长成才的育人实践。学校决策层在政策制定前要广泛开展调研,善于吸纳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让书院制政策实施能够充分反映全校师生的共同要求,尽量消除书院制改革过程中师生群体中可能存在的不理解声音,培植书院认同感和归属感。其次,书院制推进要致力于改革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真正发挥“让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目标的“指挥棒”作用。大学教育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传递知识和提升技能,还在于学生健全人格、人际关系、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摒弃传统教育中过分注重“实用主义、专业主义”的理念,就必须认真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通过发挥和拓展书院的教育功能、学习功能、生活功能、服务功能和文化功能,不断强化学生品性和道德的养成,实现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融合,促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落实到育人的本位。“书院制改革的最终目的在于提供一个支持性的社区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书院的各项活动中来。只有学生全面地参与书院的学习和生活,才有可能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书院才有存在的现实价值,学生的参与度、发展度和满意度是书院成效的最重要评量指标。”
(二)加强顶层设计,发挥双院协同合力
书院制是大学对于人才培养的内部体制性改革。学院和书院要围绕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职责分工定位,实现协同发展,必须打破双院之间的组织壁垒,建构共同行动基础,基于协商信任开展良好的合作,打造育人共同体,实现价值共创。
首先,大学要不断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搭建双院沟通顺畅的合作平台。学校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优势,加强资源和力量的整合,打破书院和学院“各行其是”的局面,构建书院制运行模式的保障机制。通过制定和完善双院联席会议制度、导师制等促进协同育人机制,建构书院和学院之间相互信任、相互依存和平等协商关系,确保学院与书院两套系统在学生教育管理各方面的有效对话、集体协商和共同行动能力。其次,理顺学院和书院的权力边界,明确分工定位。在培养学生上,书院和学院具有本质上的内在一致性。因此,书院和学院的分工与合作必须在学校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下进行,发挥各自优势力量实现功能互补和有机整合。学院集中力量做好学生教学、专业建设、创新创业、科研创新等工作,专注于学生的知识、专业和技能提升;书院负责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建设、通识教育、文化活动等工作,实现教学辅助、生活支持、自治管理、文化育人等多重功能的融合,服务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发展。再次,充分发挥学院专业导师和书院常任导师的桥梁连接作用。在各班级实行专业导师和常任导师共同负责制,建构双向互动关系,加强专业导师和书院导师之间的沟通协作,共同开展对学生的通识教育、科技创新、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和引领,发挥双院导师的合力育人优势。
(三)完善制度体系,构建多维多层运行机制
系统只有凭借制度化规范的力量,内部冲突才能被控制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社会结构的不同单位才能沟通彼此互相支持的关系。书院制改革目标的达成,不仅依赖于良好的内部治理理念,而且需要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制度体系,为大学的各种权力分配、资源配置和机制运行提供一种强制性的组织规范,以弥合冲突、形成合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应当关注大学制度的本质,将本质与形式结合起来”。因此,书院制改革应以学校的育人理念为切入点,对制度本质的价值理念进行反思,突出以质量为核心的制度设计,克服书院制改革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分散、零碎、补漏式的制度创新。
书院制良性运行离不开高校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系列制度保障。“通过营造优良的制度环境,不仅有利于打造优良的教学环境、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拓展学生的求学空间,而且促使学生潜心学习、舒心生活、顺利成长。”首先,学校决策层要通过系统谋划和整体设计给予书院制改革以政策支持保障,明晰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工作思路和实现路径,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完善的配套制度体系,对书院与学校系统各利益主体的权责关系、资源配置进行规范,保障书院制改革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其次,书院要不断优化制度供给和行动规范,提升内部治理水平。一是完善书院机构设置,构建书院与学院、各相关部门协同育人的常态化机制,提高运行效率,保障合作质量。二是明确书院的教育宗旨和运行方案。书院在运行过程中要制订详细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实施方案,推出一系列学生培养与管理的规章制度,完善学生日常行为准则,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书院活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和全面成长。同时,应关注制度、规范、方案内容和形式的适切性、针对性,细化设计,提高可操作性。再次,学院通过完善考核、评价、激励等相应的制度和举措落实导师制,激励学院导师参与书院学生指导工作。优化教师资源的组织和使用形态,明确教师工作职责和考核细则,改变以往“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的评价标准,把教师对指导学生的投入、育人工作的投入作为评价导向,提升学院教师参与书院育人的积极性。
(四)丰富内涵建设,注重传统文化的嵌入与创新
书院与宿舍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具有文化育人功能。“建立现代大学书院制的关键,在于如何在制度化的现代学校架构下使学生的生活空间同时具备文化功能。”因此,书院制建设需要立足传统文化和自身特色不断强化内涵建设,凝练书院文化精神,塑造书院文化形象,对学生的道德品行、学业、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
当前的大学书院制更多地是移植西方住宿学院制的做法,它在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凝聚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书院精神方面还需继续积淀。古代书院教育十分重视学生个人修养和精神层面的塑造,对现代大学书院建设有很多启发和借鉴意义。提升现代书院以文化人功能,需要借鉴古代书院重视品德修养、人格教育的优良传统,继承古代书院注重师生研学共进、辩疑解惑的教学特色,弘扬开放自由、怀疑批判的治学精神,在此过程中将传统文化精髓嵌入到现代书院制建设的价值理念、内部运作和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构建独特的书院环境和文化氛围。一是开设系列化、体系化、模块化的文化课程和通识教育讲座。要利用通识教育多元灵活的优势,精心安排设计各种沙龙、微课堂、讲座、报告、研讨会,邀请校内外导师、传统文化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进书院、进课堂,通过多种渠道将优秀传统文化呈现和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的真谛和魅力,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追求。二是优化书院布局和文化特色,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加大书院建设投入,着力打造书院整体布局,建造具有文化意义的景观与设施,营造书院式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接受书院文化的熏陶。三是鼓励和倡导师生参与书院活动,构建和谐活力文化社区。鼓励导师进入书院、社区开展研讨指导活动,举办多种多样的师生交往活动,实现课内外教育的多维融通。从学生的需求和意愿出发设计活动内容,依托书院制平台,通过植入传统文化要素,创新性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和实践活动,培育有自身特色的书院文化精品,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感受书院魅力,涵养文化自信,激活书院文化育人的生命力。
四、结语
与西方的住宿学院制不同,我国高校实施的书院制属“后发外生型”,从其生成伊始就对外部系统和制度有着强烈的依赖性,并深深地烙上了西方住宿学院制的印记,本土化过程缓慢。拉尔夫·斯泰西认为,“人类成功的组织结构不可能是在行动之前早就形成的某种共同的意图的实现。相反,成功只能是根据我们确定的不断变化的问题的程序,发现通过我们采取行动出现的模式”。我国的大学书院制如何立足本土,冲破旧有制度的藩篱,主动寻求变革的空间和路径,不断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治理改革的诉求,将自身打造成集生活、教育、管理、文化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复合模式,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思考的命题。在未来书院建设中,我们需要秉承一种全景式思维,从大学治理宏观维度进行透视和思考,不断明晰书院组织运作的特点,完善书院制组织架构和制度保障,探索出具有本土化特色的书院教育理念和文化体系,将书院打造成为富有时代精神与传统文化特质的综合体,以书院制建设推动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略)
大学教育科学
● 扫码关注我们
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
人大复印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点个在看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