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利民 蔡红红 王灿辉 | 人文社科本科生科研参与的调查与分析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设为星标更方便哦!
人文社科本科生科研参与的调查与分析
姚利民 蔡红红 王灿辉
作者简介:姚利民(1960-),男,湖南安乡人,教育学博士,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大学教学原理、大学心理学研究;长沙,410082。蔡红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上海,200024。王灿辉(通信作者),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管理人员;长沙,410083。
(原文载于《大学教育科学》2022年第5期 P56-64)
摘要:重视和加强人文社科本科生科研是提高人文社科本科教育质量的途径之一。通过对836位人文社科本科生的调查发现:本科生的科研参与意愿较强烈;科研参与率较高;参与率最高的科研类型是社会调研,最低的是教师的科研项目;多数本科生参与科研源于功利性追求而非出于对科研的兴趣与热爱;不同背景的本科生科研参与率存在显著差异。引导与促进人文社科本科生参与科研,应建立学术梯队,为本科生提供科学指导;加强本科生科研动机的引导,激发其科研兴趣;关注本科生科研参与的不平等,减少科研参与阻力。
关键词:本科生;科研参与;人文社科
一、引言
随着“双一流”高校建设战略的实施,一流本科教育备受关注,本科生科研对于建设一流本科、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研究所证实。
本科生科研的效能一直被研究者所关注。本科生科研能有效留住和吸引学生,并有利于改善其研究技能和各类能力。有研究表明,参与过科研的本科生,96%报告研究技能得到增长,57%报告独立研究能力增强,43%认识到团队合作的价值;创造力、好奇心、独立性、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人文社科本科生的科研经历增强了他们的批判性思考、独立学习和信息整合能力,使他们更可能单独完成大部分科研工作任务。本科生科研经历是其科研职业发展路径的潜在重要影响因素。还有研究指出,参与科研的本科生91%表示他们对研究生教育的兴趣保持不变或持续增加,3.5%表示尽管他们之前不打算在本学科领域继续深造,但现在改变了主意,只有极少数表示他们不再追求研究生教育。我们的研究也发现,人文社科本科生参与科研对研究技能与能力、批判性思维、人际交往能力、读研与从事科研的意愿等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参与(包括正在参与)科研的人文社科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感、对大学和本科教育的满意度均值均高于未参与科研的学生。
本科生科研参与状况,已有不少研究者关注,最直观的是调查本科生的科研参与率。例如,调查发现,上海四所高校的本科生科研参与率仅为26%,河北高校31.1%的本科生参与过科研,上海四所“985工程”高校这一比例是46%,一所“985工程”高校理工科的学生这一比例高达55.1%。
一些研究试图预测影响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因素,特别是学生的个人背景特征。2013年,韦伯等调查了全美450多所四年制大学,预测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可能性,结果显示:全日制、有色人种(尤其是非裔美国学生)、24岁以下的本科生更有可能参加科研;女性、国际学生、第一代大学生参与本科生科研的可能性更高;理工科、成绩较好、没有转专业、线下学习的本科生更可能参与科研;而兄弟会和姐妹会成员、住校学生参与科研可能性稍高。以上学生个人背景特征和科研参与率在统计学上显著相关,但组别的相关系数递减。李湘萍的研究表明,理科、男性、高年级、学业成绩排名靠前、学生干部、生源地为京籍、有读研计划的本科生,科研参与率更高。鄂建伟等人的调查显示,非师范本科生的科研兴趣高于师范本科生,文科生的科研参与率高于理科生,但参与质量不如理科生。此外,在我国,重点院校的本科生科研参与率更高,因为其所在重点院校本科生参与科研起步较早,相对开展得较好,而在一些非重点院校、职业技术学院,参与人数、科研成果质量、学校管理和经费投入与重点院校都相差甚远。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国外学者认为,是否第一代大学生显著影响本科生科研参与率。1986年,布尔迪厄提出文化资本的概念,它指能够使成员在社会中获得更高地位的知识、技能和教育。阿达穆特和安德烈斯提出,缺乏文化资本可能会阻碍本科生参与科研,因为第一代大学生或其家庭可能没认识到参与科研的好处,甚至认为这浪费时间,阻碍了专业学习。因此,与第一代大学生有关的背景不平等被转化为不同的学术成就。
本科生科研是“十大最具影响力的教育经历”之一。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它似乎成了“理工科本科生科研模式”。国内外有很多研究者专门调研与分析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STEM)专业本科生科研的状况,但对人文社科本科生科研的讨论却付之阙如。即使部分调研涉及人文社科类专业本科生,其样本量远少于STEM专业,提供的信息不足,无法在统计学上意义上对其进行计算或将其与其他学科作比较。早在2001年,《博耶报告三年回顾》就曾指出,美国研究型大学中,35.3%的学生属于人文社科和艺术专业,这些专业的本科生科研问题必须得到重视。而我国人文社科专业本科生科研是否受到了重视,开展情况怎样,受哪些因素影响?这是本研究想要回答和探究的问题。
二、调查方法
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调研目的,自编《人文社科本科生科研调查问卷》,经预调查、专家审阅并多次修改后,最终形成科学合理、信效度高的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人文社科专业本科生的个人背景、人文社科专业本科生科研参与意愿、是否参与、参与频率和持续时间、参与类型、参与动机等内容。
采用随机抽样,分别对四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四所普通本科高校的人文社科本科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02份,回收率90.2%,经筛选,有效问卷836份,有效问卷率92.7%。利用统计软件SPSS24.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样本情况如表1。
由于人文社科专业中女生比例远高于男生,所以样本中男生占24.3%,女生占75.7%是合理的。此外,因调查的部分高校中未设置哲学、历史学和艺术学等专业,故而人文学科的样本回收率较低。其他指标的样本分布较均匀,总体符合人文社科本科生的特征,满足本研究需要。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人文社科本科生科研参与的现状
1.科研参与意愿较强烈
本研究通过“如果有机会,我会(再次)积极参与本科生科研”和“即使遇到困难,我仍想参与本科生科研”两题测量学生的科研参与意愿,前者体现学生对科研的参与态度和意向,后者显示学生参与科研的信念和渴望。题项分值从1分(非常不同意)至6分(非常同意),越高表明学生越同意题项表述。结果显示,两个题项均值分别为4.65分和4.57分,均介于4分“有点同意”和5分“同意”之间,表明人文社科本科生科研参与意愿较强烈。
2.科研参与率较高
参与过(包括正在参与)科研活动的人文社科本科生526人,占总数的62.9%。与其他研究中本科生科研参与率或理工科本科生科研参与率的对比发现,人文社科本科生科研参与率处于较高水平。这可能是因为其他研究中“参与”的概念不包括“正在参与”,导致一批正在参加科研的学生被排除在参与率的测算之外;也可能是因为随着时间推进,本科生科研参与率普遍有所提升。然而,参与率高不代表参与质量和效果好,恰如一研究发现的那样,文科生科研参与率高于理科生,但科研项目完成质量低于理科生。
3.不同类型科研活动的参与频率和持续时间不同
表2显示,人文社科本科生参与率最高的科研类型是社会调研,其后是创新创业训练、学术竞赛、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参与率最低的是教师的科研,仅占7.1%。这与其他研究的结果有较大差异。
理工科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的概率远远大于人文社科学生。在人文社科领域,学者的能力取决于他/她自己进行研究的能力,这种自力更生的独立性和传统,为作为研究新手的本科生留下的空间很少。因此,不同于理工科本科生科研中的学徒模式,人文社科特别是人文学科的研究往往不是协作的,而是独立的。人文社科的这些特点可能会影响教师指导学生的意愿、积极性和质量,也影响指导教师和学生参与科研时的协作模式。
社会调研、创新创业训练和学术竞赛这三种科研类型,不论何种专业的本科生,其参与率排名都靠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国家积极倡导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为本科生科研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说明国家的政策性支持对于推动本科生科研卓有成效。另一方面可能与这些科研的自身特点有关,进一步观察各种科研类型和持续时间的关系,两者交叉情况见表3。
表3清楚地显示,将科研持续时间在一个月以内的科研类型的参与率从高到低排序,其顺序与科研类型的参与率高低排序完全一致(除了其他这一选项)。社会调研(如大学生“三下乡”)和创新创业训练除了具备受国家、学校和学院广泛倡导和支持、准入门槛较低等特点外,还因其持续时间较短而激发本科生广泛参与的热情。但是,创新创业训练一般规定的持续时间为一个学期左右,一个月以内应该是学生自我感知的集中参与时间。这也反映出,有些科研活动虽然开展时间很长,但是学生的实质参与时间和参与情况并不理想。而学术竞赛和学科竞赛因为具有筛选机制,比赛周期、持续时间较长,导致学生参与受到一定限制,参与率较低。
4.参与科研的主要动机是功利性追求
表4显示,学生最强烈的前四项科研参与动机分别是丰富个人简历、培养创新和科研能力、获得奖励(加分、奖金等)、为读研做准备等功利性追求。这显示出人文社科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强烈主观意愿和自我规划的特点,注重对自身经历、能力、荣誉的积累,为今后找工作或读研增加砝码。参与动机为“为读研做准备”的选择频数远远高于“探索对学科领域的兴趣”和“明确我是否想从事科研”,这与国外学生因热爱科学研究而参与科研、继而想读研的顺序相反。显然,如果学生对研究不感兴趣,只把科研当作任务,为了获得比赛或科研项目的荣誉和成果而持续进行长时间、较枯燥、难度较高的科研训练,那么,将不利于保持学生的好奇心、科研兴趣和在学科领域深造的意愿,从而阻碍本科生科研的发展深度。
(二)不同背景人文社科本科生科研参与率的差异
我们主要运用卡方
1.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本科生科研参与率无显著差异
表5表明,虽然社会学科本科生的科研参与率略高于人文学科,但不存在显著差异
2.不同学校类型本科生科研参与率有显著差异
“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生的科研参与率显著高于普通本科高校的本科生科研参与率
3.不同性别本科生科研参与率有显著差异
人文社科专业中,男生的科研参与率显著高于女生
4.不同年级本科生科研参与率有显著差异
不同年级的人文社科本科生科研参与率存在显著差异
表5表明,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显著影响本科生科研参与率
为深入探索学生干部级别对科研参与率的影响,设置“我能比较容易申请到参与本科生科研的机会”,让学生对参与科研的容易度感知进行评分,最低分为1,最高分为6,分数越高,表明学生认为自己越容易获得科研机会。结果见表7。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级别学生干部间参与科研的容易度感知综合均值存在显著差异(F=9.609,P<0.001)。学生干部级别和其参与科研的容易度感知综合均值成正比。事后分析表明,参与科研的容易度感知均值在担任副部及以下级别的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担任部长及以上级别的学生干部参与科研的容易度感知均值显著高于副部长及以下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
综上,参与科研的容易度感知和科研参与率在学生干部级别上的差异分析结果一致。究其原因,首先,大部分高校通过科技部、创新创业部等学生会组织发布科研信息,担任部长及以上级别的学生干部在这些组织中工作时间更长,更了解科研参与信息和参与渠道。其次,担任部长及以上级别的学生干部人脉较广,与老师的接触更多,更容易找到合适的队友与指导老师。由此,担任部长及以上级别的学生干部主观上也认为自己更容易获取科研机会,所以参与意愿更高,而行为意愿是触发行为的关键预测变量,导致客观上他们的参与率也更高。
5.不同成绩本科生科研参与率有显著差异
由于存在成绩高报现象,本研究将成绩排名51%~75%与后25%并组为后51%。表8显示,不同成绩排名学生间科研参与率存在显著差异
6.不同家庭文化资本的本科生科研参与率无显著差异
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被用以表征家庭文化资本。人文社科专业虽然非第一代大学生(父母中已有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的科研参与率略高于第一代大学生(父母均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但两者没有显著差异
7.不同毕业规划的本科生科研参与率有显著差异
表5表明,毕业后计划读研的学生,科研参与率显著高于毕业后计划就业或创业的学生
四、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的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人文社科的本科生科研参与意愿较强烈;参与率较高;参与率最高的科研类型是社会调研,最低的科研类型是教师的科研项目;多数本科生参与科研是为了追求功利性目标;不同背景本科生科研参与率存在显著差异。基于上述调查与分析结论,学校、院系和教师应从多方面引导与促进人文社科本科生科研。
首先,建立学术梯队,科学指导本科生科研。调查发现,尽管人文社科本科生科研参与意愿较强烈,科研参与率较高,但参与率最低的科研类型是教师的科研项目,这将影响教师指导学生的意愿、积极性和质量。因此,促进人文社科本科生科研必须鼓励人文社科教师将本科生纳入科研团队,科学指导本科生科研,丰富本科生科研的类型,改善本科生科研参与效果和参与体验。同时,为了减轻教师负担,改善指导效果,有必要建立“导师—研究生—本科生”的学术梯队,先由研究生负责指导,从阅读文献、收集和处理数据等基本研究技能开始,并定期与指导教师沟通,交流学习成果。待学生具备一定研究技能和能力后,正式参与团队研究,以此提高教师指导本科生科研的质量,并节省导师指导和管理本科生科研的时间。
其次,引导本科生科研动机,激发科研兴趣。调查发现,许多人文社科本科生参与科研不是源于对科学的热爱,而是受功利性动机支配。对学生的科研动机进行适当引导无疑是促进人文社科专业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有效途径。学校、学院应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通过实事求是的严谨学风、追求真理的不懈精神和百家争鸣的人文品格激发本科生的科研兴趣和研究欲望,营造良好的科研软环境。应激励教师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协调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使教学内容处于学科知识发展的前沿,让学生了解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与专业认同感,自然而然地将其引上科研之路。在科研参与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科研兴趣、探索精神和创造力,将学生视为处在特定成长阶段的人才,循循善诱,引导他们在探索过程中发现科研的乐趣,获得成就感,将最初的功利性动机转化成研究动机,直至转化为科研兴趣。
再次,关注本科生科研差异,有针对性地提升本科生参与率。调查发现,不同学校类型、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学生干部级别、不同成绩、不同毕业规划的本科生科研参与率存在差异,“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生、部长及以上级别的学生干部、成绩在前25%的本科生等这些“精英群体”的科研参与率更高,应关注本科生科研差异或不平等现象,有针对性地提升本科生科研参与率。学校应面向不同背景的学生群体设计相应的科研活动。可仿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做法,针对不同的学分要求、成果要求、参与方式和内容、参与时间和项目经费来源等,设置本科生科研学徒计划、哈斯学者计划、夏季本科生科研计划和校外奖学金计划等多种多样的本科生科研项目,最大程度满足不同年级、具备不同学习能力、对参与时间和形式具有不同喜好的学生的科研参与需求。此外,学校应为本科生提供基础的科研入门培训,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研究技能和能力,节省导师对本科生不必要的辅导时间,从而提高教师的指导意愿,减少本科生参与科研的阻力,促进参与机会公平。学校应鼓励和帮助学生消除对科学研究的刻板印象,使其认识到科研不只是科学家、教师和优秀学生的事,每个人都有望在科研过程中通过大胆探索、严谨求证、刻苦钻研,为发现和创新知识作出贡献,以此增强人文社科本科生科研参与的自信。
(参考文献略)
大学教育科学
● 扫码关注我们
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
人大复印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点个在看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