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简称“复旦泛海国金”)精英金融专业硕士(Elite Master of Finance,简称“EMF”)项目的首届毕业生即将完成学业,迈向激动人心的职业生涯,奔赴金融的方方面面,在各自的岗位上绽放光彩。在复旦泛海国金的日子里,他们直面迷茫,步履坚定,专注提升自身实力的同时包容并蓄,建立起温馨美好的同窗情谊,成为彼此成长路上的陪伴与支持。截至2021年5月6日,复旦泛海国金EMF2021届(首届)拟毕业生已全部收获心仪的offer,实现100%就业率*。
【逐梦·爱与未来】首届EMF学生“毕业闪光季”的成长故事(一)丨职场
本期,我们特邀EMF2021届的朱紫荆、袁博同学分别向大家讲述他们在复旦泛海国金充满温度的生活学习体验,以及对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与思考。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感受EMF项目如何追求卓越,帮助同学们蜕变成为具备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的精英青年领袖,细数他们在复旦泛海国金逐梦的点滴,感受复旦泛海国金人给他们带来的温暖。
朱紫荆
复旦泛海国金EMF2021届拟毕业生
本科学校:复旦大学
毕业去向:中金公司
每逢毕业季,脑海里的第一个念头总是难逃俗套的“时间过得真快”,在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的三年里,这种感觉尤甚。从大四的先修班开始,我们高强度地学习、实习,忙里偷闲、见缝插针地玩耍,回望过去紧锣密鼓的时间表,倒也生出一种不负时光的成就感来。
几天前在学院毕业MV的头脑风暴会上,导演问我们:“什么是你想起复旦泛海国金时第一个跳出来的、贯穿你整个研究生生涯的事物?”我心里的第一回答是“人”。始终很感谢学院,我有幸遇到了一群志趣相投的同学,他们让熬夜画PPT变得不那么枯燥,也能在平淡的事情里找到让空气快活起来的点。犹记在黄浦院区,和大家晚饭后赶着搭乘过江渡轮、饿着肚子一起去楼下罗森买的牛舌等等,都是很快乐很快乐的回忆。学院的老师中,对我影响最深远的是两位老师——范英老师和Betty老师。她们一位辅导我的职业生涯发展、一位向我展示生活除了工作以外许许多多的可能性。
范英老师是学院职业发展中心的主管,在上海高校的学生生涯辅导界德高望重,但丝毫没有一点架子,非常亲切,学生赠爱称“范妈”。“范妈”除了辅导我们就业,我觉得更重要的一个角色是担当我们求职焦虑季的心理咨询师。还记得我当时暑期实习申请不利时,我觉得未来一片灰暗,看着太阳一点点沉下去,心也一点点沉下去。然后我便打电话给“范妈”,“范妈”既担心又心疼,一边告诉我还能继续尝试的方向,一边也敦促我切实分析自身原因。“范妈”的微信7天24小时在线,有同学整夜睡不着,隔一段时间和范英老师发消息,她都在半小时内悉心回复。在求职焦虑的时候,大家多半是焦虑于如何去解决当下的灰暗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朋友、家人的安慰帮助有限,而职业发展中心能够切实给出解决方法,像一道光一样给到希望、让人有动力继续坚持下去。真心感谢职业发展中心的每一位老师默默承担每一位同学求职季节的压力,然后给出最优解决方案。
范英老师、零点有数董事长袁岳先生以及EMF2021届学生合照
Betty老师是复旦泛海国金CARE课的主要负责老师,CARE是Culture(文化)、Arts(艺术)、Responsibilities(责任)、Ethics(道德)的缩写,主要是通过邀请各种各样拥有丰富经历的专家们向我们展示不同的文化、艺术,以唤起我们对于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对我而言,CARE课程更是教会了我如何去热爱生活。CARE课上,我们除了举办小型摄影展、打室内高尔夫、品鉴咖啡、泡茶、学习西餐礼仪、尝试辨别不同红酒散发的香味,我们也听留守儿童老师的故事、跟着“垃圾女王”一起学习如何变废为宝、参与环境保护组织的不使用瓶装水倡议。我感触最深的是Betty老师邀请了意大利知名设计师大卫·康迪给我们讲解意大利的建筑风格,他说:“建筑是慷慨的,不管是富人还是流浪汉都能够品鉴、感受到建筑的美,所以在意大利这个有许多优秀建筑作品的地方,即使是我奶奶——一位普通的妇人——也能将她的房间设计得别有韵味。”关于解释为何意大利总是遍出优秀的设计(无论是雕塑、建筑、绘画还是服装),这是一个新奇又令人印象深刻的角度。就像中华儒雅的文化一样,这是一种长久积累的文化熏陶,是刻在DNA里面的浪漫。我所提及的上述内容,都是Betty老师带给我们的,她是所有丰富的载体,正是因为她经历过并热爱这许多精彩,才能够认识如此多神奇的人,带给我们如此神奇的体验。我在最后一堂CARE课上写给下一届的学弟学妹的信里说:“CARE是我每一周除了周末以外的期盼,是支撑一整年上课的一大动力来源。”感谢Betty老师向我们展示的五彩斑斓的生活,要毕业了,希望未来的学弟妹们接替我们继续爱Betty老师,爱CARE课程。
最后仍是想说,感谢复旦泛海国金。若不是加入复旦泛海国金,我的研究生阶段应该会失去很多精彩。就像学院学术副院长张纯信教授在最初的夏令营说的,“It’s all about fit”,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与复旦泛海国金大家庭的契合。毕业后我就将告别学生身份、真正踏入社会,我会带着在这里学到的继续成长下去,也感谢复旦泛海国金带给我的难忘的学生生涯!
袁 博
复旦泛海国金EMF2021届拟毕业生
本科学校:北京大学
毕业去向: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相异于其他很早确定方向的同学,我的学生时代里充满了许多看似迥异的转型。从外语类专业转入金融方向,又最终选择离开金融业界进入政府机构工作。惟一不变的,是在众多的选择和经历中不断重构着对自己、对行业的认知,思考着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未来。
本科时期,我曾参加过众多校内外的实践活动和外事交流,在向外国人介绍某一个话题时,既需要了解对应领域的知识,也要掌握相关行业名词的表达方式,才能精确地将对应的意思传达出去,这使我逐渐意识到,仅仅掌握一门外语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论语》有言:“君子不器”,未来的时代并不缺少熟练掌握某一门技能的人,只有充分掌握其他某一领域的知识,结合自身的语言特长,打造差异化的复合背景竞争优势,才能够实现“1+1>2”的效果。由此,我开始探索跨专业保研的可能性,并有幸参加了复旦泛海国金的首届招生宣讲会。会后,我询问学院学术副院长张纯信教授:“在录取一个学生时,您会最看重哪些方面呢?”,张纯信教授答道:“相比其他人,你的与众不同之处在哪里呢?我希望每个同学都是独一无二、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的。”这与我的思考不谋而合。
袁博同学(左六)参加活动
最终有幸获得录取进入学院学习,在学习金融不同领域知识的同时,我开始参与到不同的实践和实习中,接触金融领域的业界前沿。我曾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在投资银行中,先后在数家业内顶尖的券商实习,参与完成了众多IPO、再融资、跨境并购、重组上市的项目。在用自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确实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但又重新陷入新的迷茫:业内有众多优秀的投资银行与从业人员,但仍有众多企业面临着募资难,上市流程长的问题。怎样培育出更多优质的上市公司,如何让优质企业更好更快地利用金融市场赋能?从一个投资银行从业者的角度,似乎又很难给出解决的方法。
科创板设立、注册制改革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对半导体行业的领投,孵化了一大批集成电路产业独角兽。未来的中国,随着双循环格局的逐步确立,金融市场将与国际接轨、政策制度也将更加完善和成熟,我希望能参与到政策的制定和推动中,解决中国经济和金融领域所存在的难点,为经济发展和市场的繁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基于这些考虑,我最终选择离开金融行业,到政府机关任职。
结语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复旦泛海国金EMF首届学生积极探索未知,践行着“卓越、责任、创新”的精神一路勇往直前,成功地从学生转变为新一代职场力量,同时也交出了复旦泛海国金EMF项目的首份100%就业答卷。
2021毕业季,【逐梦·爱与未来】系列将持续每周为大家带来复旦泛海国金EMF项目的学生职业发展相关资讯,分享同学们独一无二的成长体验,以及EMF2021届(首届)拟毕业生就业数据彩蛋。欢迎大家关注,并与我们共同祝贺复旦泛海国金EMF首届学子乘风破浪,扬帆起航,开启职业生涯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