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体验?
这几天看朋友圈,惊讶地发现我武125周年校庆了…天哪噜,120周年校庆领餐券的场景仿佛还在昨天啊!
当时还给本科毕业的同学们寄了120周年纪念明信片。
一,转,眼,5,年,了!
2年前在知乎随手回答了这个问题[1]:
在武汉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体验?
当时收获了许多校友的共鸣,也授权给武汉大学春英诗社的公众号转载了。最近又翻出了这个回答,觉得在自己的公众号发一下也挺好。趁着今晚的情绪,略加删改之后就发过来了~
以下是2016年的回答。
或许是最近荷尔蒙分泌紊乱,突然变得特别多愁善感起来,特别想念我武,找个树洞排遣一下~
离开我武两年多了。
作为一个江苏考生,就事论事,高考考得好肯定是清北浙大复旦上交同济然后就是南大东南,都去不了的才会来武大华科这批次学校,我从来不曾体会过身边湖北考生对考上武大华科的那种喜悦感,无非是用个差不多的分数,去个差不多的学校而已。
生命不可回溯,也没有对比实验,如果当年考的更好,或者去了跟武大分数差不多的其他学校,人生会有什么不同?我不知道。唯一能确定的是,我从不后悔来到这里,我对自己的家乡没有什么很深的感情,但始终把武汉当做我真正的家乡。我从不认为武大算是国内多么好的大学(不过按照top2两所, top5十所,top10二十所的ranking来看我武还是能进top10的吧2333),但我永远以有这样的母校为我人生之幸。
武大给了我太多。
在这里,自卑癌获得了学业上的认可,本科三年都拿到了国家奖学金(因为只评三年,没有大五可以去评大四嘛),优秀毕业生,梅操毕业典礼上校长颁的学位证(一个院两个人貌似?),无论此后的岁月里我有多么怀疑自己,但总还能保留那么一点点底气:自己最起码还是能算个学霸。
在这里,我享受了武汉七校联合办学的便利,在华科修了日语双学位,考了N1,语言给我打开了一扇门,让我认识了新的世界,虽然当时只是玩玩,谁曾想现在就在日本留学了呢(关于学日语的事儿,我也在知乎回答过[2])。
在这里,我修了n多选修课(貌似是200个学分毕业?我加双学位修了将近四百个学分,最后去开成绩单人家A3一页我两页orz…),文理工医艺术基本啥选修课我都修过,李工真老师的《大学现代化》,吴骁老师的《武大校史》,易栋老师的《戏曲鉴赏》…当然绝大多数我都完全忘记了,毕竟最重要的是——这些选修课填补了我所有的空闲时光,给了空虚寂寞冷的我极大的安慰。据说后来多修的学分要收费了?天哪噜,幸好我毕业的早…
在这里,我有幸加入了全世界最棒的社团——春英诗社,虽然直到最终都既没学会写诗也没涨什么古典文学素养,但我认识了太多肝胆相照的好朋友,也能和大家一起共同守护过我们的梦。(春二代已经能凑三桌麻将了好嘛!)
灯下论词赋,霜中就菊花。异乡不寂寞,诗社可为家。
在这里,我有幸能够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到我国的南极科考,虽然由于是女生没能去南极越冬,但一年一年看着身边几乎所有的老师和男同学都乘过雪龙号走,又乘过雪龙号回来,心里的羡慕不是外人可以理解的。觉得南极可能会成为我此生的执念之一吧(还有一个是去火星哈哈哈哈我会乱说?)~
更不要说这东湖之滨珞珈山上美丽的校园,和就我所知可能是985高校里最自由的转专业制度(虽然我没用上过)…
当然我也和所有我武的学生一样,愤恨过樱花节时海量的游客对我们学习生活的全方位打扰,吐槽过我武是“珞珈山职业技术学院”,恐惧过樱花大道和保研路的种种传说,更一直遗憾自己没能在这里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而现在异国他乡,却常常会想起樱顶的老图,梅操的电影,奥场的笛萧,工学部菜场的烤鸭,梅园的神秘小馄饨,校车旁边挑担子的小贩,也会想起我们诗社每年的灯谜会和江城五月。荷尔蒙不稳定的时候,想想就想哭…
对了,武大出过很多明信片,但我最喜欢的始终是这套(挑了几张我喜欢的),有种点点滴滴都是生活的感觉。
2003年,武大的学生们曾经出过一张原创音乐专辑《珞樱》,不知道现在的校友们还记不记得。
在武大时,觉得心里的校歌并不是那首“东湖之滨,珞珈山上,那是我们亲爱的学堂。百年沧桑,弘毅自强,根深叶茂育桃李,满园芬芳”,而永远会是《珞樱》里那首雅致里带着点矫情,温柔里带着点硬气的《樱园梦》:
“笑谈世俗 年少不知愁滋味啊,天高任我飞 痛也敢追 也不悔”
“光阴虽无刃 抽走留伤痕,风拂城脚无声 夜深催人冷”
“还曾记否 黑白相片 那日楼头,一颗心如何不向磨难低头”
感受一下那时候MV炸裂的画质…来源:油管[3]
可是现在想起武大,心头回荡的却总是那首平淡如话,明快又带点忧伤的《樱花树下的家》。每次听都有想哭的感觉,也不知道有生之年还能再回去几次…
“半个月亮珞珈那面爬上来 又是一年三月樱花开, 这一别将是三年还五载 明年花开你还来不来”
“风中的樱花伴着珞珈的晚霞 你我曾在樱花树下渐渐长大, 明天你将起航去向海角天涯 别忘了咱们 咱们樱花树下的家”
《樱花树下的家》。来源[4]
我常常想,是武大的几年重塑了我现在的性格。大武汉的率真和直爽,武大人的自由和丰富,造就了今天的我,让我对人生有了一种难以名状的勇气和闯劲,敢于尝试,敢于挑战,也敢于失败。天高任我飞,痛也敢追,也不悔。
最后,送上2014年毕业典礼期间飘扬于梅操上方的这幅对联,那时候在校的朋友们或许还有印象。作者是诗社的盆友番薯童鞋。
此日骕骦揽轡,别珞珈渐远,有碧霄翥凤,看椽笔斯文运磅礴;
他年江海迎潮,把世界放宽,更黄鹄摩云,与弦歌厥德共昂扬。
世间无论人事物,终有一别,
或许不舍,不必执着。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与诸君共勉。
关于作者
灰原哀博士(haibaraemily),从事行星科学研究,本公众号主页君。更多精彩,欢迎关注公众号~
知乎、微博、果壳:@haibaraemily
参考
[1]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59566/answer/132190029
[2]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859213/answer/249076510
[3] 樱园梦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TA5MzkwODg=.html?spm=a2h1n.8251843.playList.5!2~5~A&f=5329510&o=0(优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PsdaVxOwVA(油管)
[4] 樱花树下的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cbDLDQfxLE(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