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建证 开拓者】​全国工程勘察行业专家刘学军获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届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









他一直秉持“岩土是建筑的承载体

岩土人更需要脚踏实地”的座右铭

致力于岩土工程领域的科研创新

并将科研创新与自治区和

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相结合

他,就是中国建筑工匠

新疆建筑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

新疆工程勘察及岩土专家

全国工程勘察行业专家刘学军

获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首届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



竭尽全力开拓创新



上世纪九十年代,刘学军从素有“塞外江南”美誉之称的伊犁走出来。1993年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毕业分配到新疆建筑科学研究院。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岩土新兵,有幸在老一辈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参加了“乌奎高速公路四道岔路段及西山立交桥区煤层采空区勘察治理”项目,在没有任何工程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工作,难度非常大。但是,刘学军以无畏的勇气,不忘初心,从未停止奋斗的脚步,在一撇一捺、一点一滴的坚持中,在日复一日的磨练坚守中,凭借超人的毅力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最终圆满完成项目勘察治理工作。这也是国内首个急倾斜煤层采空区勘察治理成功的项目,获得了一系列荣誉,也建立了一支在该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技术队伍。



2005年后,刘学军依托新疆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对急倾斜煤层采空区特点、岩土工程综合勘察方法、稳定性评价模式、治理方案和治理技术等方面有重大创新,在国内外率先提出“路基抗变形”理论并主持应用试验研究,取得圆满成功,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成果应用于疆内外公路、铁路、市政等多个领域,节约工程造价近8亿元。由他牵头完成的《急倾斜煤层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标准》,系统总结新疆建科院及疆内相关单位在该领域的技术成果,成为国内第一部急倾斜煤层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标准,填补了勘察技术发展空白。


2008年以来,依托新疆建筑科学研究院创新平台,与疆内外产、学、研等单位合作,完成了“复杂条件下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结构成套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科研成果及应用,项目以高烈度地震区、复杂填料、寒区等复杂条件下加筋土柔性结构体系理论和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重大技术难题,形成了集理论、实践于一体的建设成套技术,攻克了复杂条件下加筋土柔性结构建设重大科学技术难题。研究成果已写入相关规范,有力推动了学科进步和技术标准体系的丰富与完善,并在国内多个领域20余个项目中得到了推广应用,取得了经济效益12.9亿元,社会、环境、生态效益突出,推广应用前景广阔。以邓铭江、郑颖人、杨春和、赖远明、崔鹏五位院士组成的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获202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善打硬仗精益求精



刘学军是一名老党员,孜孜以求、热爱本职工作是他取得成功的关键。他突出特点是勤于学习,善打硬仗。2003年,乌鲁木齐市政府确定在西大桥北面大约200米实施河滩路排水工程非开挖顶管地基加固工程。该工程是乌鲁木齐市主排水管线的一部分,需从路面下穿越河滩路80米,必须确保交通不中断。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刘学军与项目组人员从夏天一直干到冬天,冒着酷暑和严寒,吃住在项目组,没有休假,最终用了137天的时间,在不中断通车的情况下,大直径排水管顺利穿越了河滩路。



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谈起每个工程建设项目时,刘学军面带笑意。2014年7月,刘学军率技术人员赶赴位于巴音布鲁克核心区的选矿厂。这里海拔3000米,人迹罕至、气候寒冷、生活条件艰苦,后勤保障距离120公里。进入现场后,首先面临的是生活问题,他半开玩笑地对大家说:“本次研究的第一个课题是如何把面条和饺子煮熟!”大家都笑了。课题组在大山深处一待就是7个月,吃着无法煮熟的面条,通过大量试验研究工作,终于查明了地基沉降的复杂原因,在国内首创“单液硅化法与充填固结法相结合”的方法,圆满解决了地基沉降问题,创造经济效益6.07亿元。


关注民生勇于担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效益无疑是企业的重要指标,与那些动辄亿元的大工程相比,一些普通民房因地基带来的问题就显得很小,但刘学军不这样看,他认为,企业不光要经济效益,更要有社会责任,后者甚至更为重要。2009年3月,某房产公司打来求救电话,讲述有三栋商住楼墙体开裂。接到这一任务后,刘学军带着几名技术人员及时赶到现场。通过现场地基调查,最终确定了楼房开裂原因为地基不均匀沉降。科学确定技术处理方案后,他们迅速组织技术力量对三栋商住房进行治理,成功处理了楼房开裂问题。一位劳务人员形象地说,这个项目他们从穿短袖一直干到穿棉衣,历时近5个月,为该房地产公司减少经济损失近3000万元,受到了当地政府和业主的高度赞誉。



近些年,他依托“刘学军专家工作室”与疆内岩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生产单位密切合作,组建了一支以6位博士、6位硕士、4名正高级职称人员为核心的岩土工程科研创新团队,取得了一批岩土工程科研成果,在国内具有有一定影响力。


2021年以来,刘学军与东南大学刘松玉教授团队合作,将气动-振杆密实法地基处理技术引入新疆,通过持续创新,将其应用范围从地震液化地基处理扩展至杂填土、粗粒混合土、湿陷性土等领域,取得圆满成功。该技术在新疆等地区的成功应用,即可低成本增加建设用地500万平方米以上。通过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为新疆建筑科学研究院新增营业收入,为新疆绿色低碳岩土工程技术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刘学军带领团队人员,坚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参与和负责大中型岩土工程300余项,涉及工业与民用建筑、交通、市政、民航、铁路等建设工程领域。参与和主持了多项岩土工程领域的科研项目,取得的技术成果应用节省工程造价35亿元以上,取得了突出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先后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四等奖1项,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1项,中建集团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乌鲁木齐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国工程勘察银奖1项,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行业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自治区优秀工程勘察一等奖7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中建集团优秀勘察二等奖1项。2021年,刘学军荣获自治区国资委优秀共产党员、中建新疆建工“功勋党员”称号,荣获“中国建筑工匠”称号;2022年,荣获开发建设新疆奖章、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杰出工程师(建筑师),2023年,刘学军获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届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
刘学军说,“匠心”就是不断追求的执着心。不管有多难,不管有多苦,自始至终都不能停下自己学习的脚步,把最完美的成果交给祖国和人民。



END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擘画新蓝图、开启新征程!




素材来源:新疆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建新疆建工召开2023年年中工作会暨运营分析会


全国建设工程安全质量标准化暨新疆建筑业装配式、数字化、智能化应用观摩交流会在中建新疆建工举办


【学习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中建新疆建工6月劳动竞赛“龙虎榜”揭晓

【学习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中建新疆建工6月项目产值10强揭晓!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