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校才是教育的主战场:以志愿服务小组代替班委会

2016-03-01 徐庆群 人民出版社读书会
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公   告

公众号所有文章在(www.dushuhui423.com)读书会社交平台同步更新, 请点击页面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注册有积分,精彩内容值得关注。

特   约——开学第一课


任何一个思想观念,要在全社会树立起来并长期发挥作用,就要从少年儿童抓起。
——习近平

引  子
建议取消班委会和班干部制度虽早已有论,但是直到一次偶然我与善达网马广志先生说明我的“以志愿服务小组代替班委会”观点的时候,我才知道的。
报道部分内容如下:
去年(2010年)6月,郑渊洁发表一则微博:“小学班干部制度是在培养汉奸。汉奸有三个特点:1.为强权效力;2.告密;3.奴役同胞……建议取消小学班干部制度,让所有孩子平等成长。”
去年(2010)10月,他再次发表微博:“小学班干部制度就是培养叛徒的体制。老师不在时,班干部要记下‘不守纪律’同学的名字,报告给老师……”随后,郑渊洁又在11月份时发起一则 “关于取消小学班干部制度的调查”,选项分为“赞成”和“反对”两项,在1588张投票当中,89%网友选择“赞成”,只有11%的网友选择“反对”。
从网友的留言评论中也可看出,大部分网友赞成“取消”,不少网友还以自己上学时受到的心灵创伤作为例证,认为“班干部”要么取消,要么改称“班仆”;也有网友认为,班级里学生数量众多,教师精力有限,不设班干部职位难以维持秩序,这样的建议缺乏可操作性。
如果说两三年前我看到这条微博,也会很赞同,但是我说不出为什么很赞同,以及赞同以后怎么办?
但是我现在是一名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家长。女儿已经经历了两年时间的小学教育,却唤起我的小学、中学甚至大学、研究生十几年求学生涯中一直作为班干部的个中滋味。
我感谢中国的教育,尤其在读了《我是马拉拉》这本书以后。我把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马拉拉的故事讲给女儿的时候,她问,马拉拉还活着呢?我说活着。她说,那已经很老了吧?我说,才16岁,只比你大9岁呀。她惊讶。因为她觉得女孩儿不能读书上学应该是很久远以前的事情,应该在文明出现之前。所以,我发自内心地对女儿说,生在中国,作为中国人,多么幸福。我们可以自由漫步徜徉在大自然中,我们可以快乐读书奔跑在校园中,我们可以大声表达畅游在梦想中。
我家姐妹六人,先后出生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东北的农村。2012年我出版了一本半自传体文学作品《当我从天安门前走过》,著名作家王宏甲先生为拙作的序言是《读书吧!读书吧!——写给乡村的父母和少年》。因为我们姐妹六人就是依靠读书、上学改变了命运,现在五个硕士、一个博士后,全部在北京工作。所以从中国乡村底层走出来的姐妹六人,发自内心地感谢党、感谢国家、感谢教育、感谢高考制度。
基于这样种种的经历和感受,写下这篇文章。借用艾青先生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诗形容我写下这篇文章的初衷最为妥帖了。

什么是班干部制度

我国的班干部制度师从苏联。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推崇的集体教育理念,在中国班干部制度的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马卡连柯说,“班集体并不是单单聚集起来的一群人”,而是“由于目标的一致、行动的一致而结合起来的有一定组织纪律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运转的主要核心就是班干部组成的班委。马卡连柯在捷尔任斯基公社的学校里设有班长制度。“这些班长受校长的指挥,是班主任的助手”,主要负责“照管上课和休息时班上的纪律,照管班上的公共秩序和清洁,保护班上的财物。每班的值日服从班长的领导,班长对他们的工作负责。”按照教师的要求,班长可以让破坏纪律的学生离开教室。
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对班委会的定位就是班主任的助手,目的是为了养成学生的领导和服从的能力。
我们国家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是班委会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受传统官本位文化、“教师中心观”和马卡连柯班集体建设思想的影响,“管理工具型”的班委会盛行,班干部多挑选听话成绩好的学生,一旦任免不再轮换。20世纪80年代后,班干部制度才开始提倡民主选举和自主管理,但传统的班干部制度仍是主流。一般来讲,我国的班干部选拔使用制度实行“双套班子制”,既有群团组织的干部,也有班委会等行政干部,管理模式较多地采用以班主任老师为中心的管理方式。以小学为例,有少先队、共青团,还有行政的。班内有支部,学校有委员会;还有班委会和学生会等。
由于现实原因,我国的学校基本采取大班制,单靠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无法实现班级管理。通过班干部,班主任实现了对班级的间接领导和管理。班干部的主要任务是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文娱活动以及生活等方面的工作,包括做好班主任布置的工作和管好同学,向班主任汇报情况,特别是当班主任不在场时班级中发生的情况。也就是说,班干部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手段,实行权力主义、行政命令的学生干部模式:听话、可控制、“易驯服”是其基本特征,而这些班干部常常因打小报告而遭到同学孤立,人缘也不好。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目前班干部在班级中充当着老师的助手和“打手”的角色。 从上小学我就是一名班干部,当过学习委员、班长、团支部书记、学生会主席。这些头衔带给我什么了呢?除了努力学习的动力、强烈的责任心、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当然还有无时无刻不被满足的虚荣心、由于充当老师的助手和“打手”而遭到同学的嫉妒和孤立。在小学和中学时,后者没有多么明显,因为那时候年龄小,同学们怕你是因为怕老师。到了大学以后,同学们便不会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他们会选择自己的立场。大学期间,由于当了班级的团支部书记和校学生会主席,生活完全变了,那一段日子是我人生中最泥泞的时候。一个宿舍八个同学,七个都不理我,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在被子里流泪。那时候,总是想,同学们这样对我是因为嫉妒我。现在回想,却不尽然,是因为有的时候你把干部的权力作为你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资本,成为你脱离同学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和借口。你把老师和同学赋予你的“权力”当成华丽的旗袍,实则是皇帝的新装。
后来,我步入社会,因为具有学生干部光鲜的履历,而成为单位的团支部书记、中层干部。那么,这时候,权力真的来了,虽然你的权力很有限。比如,作为单位团委书记,如何对待青年、如何使用手中的权力?这些认知却是来源于我多年来志愿服务的经历,也颠覆了我从小学到研究生近20年班干部生涯形成的思维。如何使用好权力呢?哪怕你只有一点。核心就是,不管当什么干部,就是两个字:服务。 实践发现,运行了三、四十年的班干部制度,越来越暴露出它的缺陷和问题,解决它,已经刻不容缓。
现实中,班干部制度让学生的权力意识第一次觉醒,相比普通学生而言,由于拥有一定的任务分配权、决策权、人员调动权、惩罚权、优先获得荣誉权等,班干部有时就是老师的代理人,在班级中的地位相对较高,自我权威意识也较强,能够在某些方面颐指气使,对学生很有诱惑力。虽然学生们都认可或者习惯了这种隐形权力的存在,但是调查显示,学生总体认为班干部最主要的工作是协助教师处理日常工作,管理班级纪律、卫生各种事务,帮助同学解决学习、生活的困难。
由于班干部的权力很大,大多数学生都趋之若骛。一项媒体调查显示,在180名接受调查的一年级小学生中,想要当班干部的学生占到89.5%。而其中明确表示自己不想当班干部的还不足1%。其中,想当班长的学生高达七成。即使当不上班干部,也不能忘了巴结之。一位河北石家庄的小学生在接受采访时说,送给班长和副班长的礼物是不一样的,而科代表收到的礼物和班长副班长又各不相同。班长的权力最大,得到的礼物数量和质量都是最好的。而其他班干部们得到的礼物就要看他是分管哪个方面的工作了,管纪律的班干部,一般都比较吃香,相比之下,管卫生的班干部就不及纪律干部收到的礼物多。由于缺乏足够的约束和监督机制,孩子们年纪小“自我权威”容易失控,酿成悲剧。因为“不听班长话”,遭班长惩戒,暴力“执法”产生;由于某某同学很淘气爱打人,班长受到其危胁,便不敢给他“记坏”,“渎职”由此产生。弊端就不一一列举。总之,目前班干部的“官味”越来越浓,全国各种学校各级班委会已经成为滋生、滋长权力的温床,堪称权力腐败的最初级形态。

为了女儿的赤子之心


我的女儿叫小小小,今年八岁,三年级。每天都那么晴朗明媚,大大的眼睛常弯成小小的月牙,一排洁白的大门牙像士兵岗哨一样挺拔。但是她也有不开心的时候,往住是没有能帮成老师干活儿。比如,“今天中午,老师没有让我给同学们发馒头,没有给同学们打汤。”连后来想做班干部的理由也是因为,“老师会找班干部干活儿,当了班干部就可以为同学们服务了”,“今天,我特别开心,老师让我收作业本了”。
每每听到这些,我就有一丝忧郁,我该如何呵护她这颗金子般的心呢?学校的事情自然有学校的实际,我做不了什么,我能做的就是为她那颗小小的心里所蕴藏的巨大的能量找到一个出口,去喷薄、去燃烧。
所以,从一年级开始,在老师的支持下,我开始组织她和她的同学们到中国盲文图书馆、北京红丹丹文化交流中心,体验黑暗、盲人听电影,了解视障人士生活的艰辛;到首都图书馆做小小图书管理员,参加图书交换、学习手语等,在书香中感受公益文化的力量。她还用压岁钱给北京市海淀区天云聋儿康复中心的孩子们购买六一儿童节演出服装。等等。
所有做的这些事情,我都是为了呵护她的“心”。
小小小有一个同学叫春天。一次学校开运动会,她很遗憾没有被选拔上当运动员,回家有点不高兴。春天妈妈说,当不了运动员,也可以以其他方式参与运动会啊。运动会有一个项目是投沙包,经过商量母女俩决定给同学们缝沙包,让同学们好好练习,取得好成绩,为班级争光。于是,心灵手巧的母女俩说干就干,一会儿就完成了几个漂亮的沙包,第二天,春天就带着沙包高高兴兴地上学了。小小小放学回来,举着漂亮的沙包,给我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她的眼睛里盛开着骄傲。春天是她的同学、她的好朋友啊。
她总骄傲着别人的骄傲。
朵也是她的一个同学,好朋友。“妈妈,我发现她优点挺多的,她特别大方。就是有点内向,我就鼓励她。”我问:你是怎么鼓励她的?“我说,你写的字真好看,比我的好看。”
她总是时时列出她的同学、好朋友的优点,越越、轩、宸、之画、昭羲、奇、鸿、芷含、牛牛、蕾,等等。还有老师如何如何累。她的心里,全是阳光。
我能做的就是呵护这份阳光。
有一个大姐姐叫袁日涉。我总给小小小讲她的故事:
日涉1993年出生,6岁开始回收废电池,7岁成立“一张纸小队”,传播节约用纸的理念,8岁在家开展节水活动,在学校创办红领巾环保网站,15岁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头顶上的光环数不胜数,实在是羡煞旁人。
2015年日涉大学毕业,她没有出国,没有读研,而是回到了自己的母校——北京市灯市口小学做了一名普通的教师,因为她的愿望就是带着孩子们从小做志愿服务。
我希望小小小也像日涉一样,成长为一个表面波澜不惊、内心却汹涌澎湃的人,看似平凡的却有着不平凡的品格的人,而支撑这些的是她内心满满的爱。
日涉内心的这份“爱”与生俱来,并且因为“习”而“远”。那是什么呵护了这份爱呢?是志愿服务。
为了号召更多人呵护这份“爱”,我做了一件挺大的事。

2014年下学期,我开始酝酿在北京市的一些小学做一次关于班干部和志愿服务小组的调研工作。调研主要针对三类人群:学生、家长和老师。在教育部、北京市教育局、西城区领导的支持下,调查问卷分别在北京海淀区、东城区、西城区、丰台区选择了六所小学做了调查。
在“以志愿服务小组代替班委会”的调查问卷中,在收回的1070份家长的有效问卷中,964名家长愿意让孩子当班干部,比例为90.09%;在是否因为孩子当班干部存在困扰这个问题上,30%以上的家长存在困扰,原因集中为影响学习、骄傲,影响和同学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影响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因为班干部制度本身的弊端造成的。
在“是否带孩子做过志愿服务”这个问题上,422名家长带孩子做过志愿服务,比例只有39.4%。带孩子做过志愿服务的家长们的体会是身心快乐,提高了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服务他人、提高自己等;在“用志愿服务小组代替班委会”这个问题上,661位家长认为可行,比例为61.78%。原因比如:志愿服务是社会的主流,让00后的孩子们体验为他人服务的快乐,对孩子们的人格品行教育有帮助;让每个孩子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在友爱、平等的环境下学习生活;志愿服务比班委会更公平,是一个大家都可以参与的平台,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可能,更体现公平的意义;班委会性质居高临下,容易产生对立,而志愿服务小组等同公仆,易于接受;培养孩子不为名利、友爱他人的品格,培养志愿服务意识,去除官位思想;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激发孩子的自觉性和能动性,让他们知道只要努力就有可能使看似遥不可及的一些事情变成现实;现在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比较自我,作为家长,希望孩子更有爱心,乐于助人;志愿服务小组更突出了孩子应该承担的服务意识,没有了班委会的管理思想,体现了公正平等的时代精神,学校教育需要不断创新,这将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可以给更多的孩子尝试的机会,降低班干部给孩子们带来的虚荣,让孩子踏实做事;等等。
学校一直无法成为一片净土,因为它植根于纷繁复杂的社会之中。而从中国历史和整个社会大背景来看,对权力的追逐一直都是常态。如果学生能在学校里就当上“官”,家长倍感欣慰,很多时候不是学生在追逐班干部职位,家长才是第一推动力。据《工人日报》报道,谈起自己孩子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担任班干部时,郑州市民何先生说,现在竞争太激烈了,平时不仅要经常给孩子零花钱用来请同学吃吃饭、送点小礼物什么的,必要时还要跟老师“走动”一下,请老师“照顾照顾”。
2011年5月的“五道杠”事件,让湖北省武汉市少先队总队长队标引发全国范围的大讨论。其实大家关心的、反思的是五道杠背后家长和社会对极端的官本位思想的推崇,而这种思想会使一个孩子获得健康成长吗?
ABCDEF为北京市六所小学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学生是怎么想的?在收回的1071份学生的有效问卷中,834名学生想当班干部,有904名学生想当志愿者;在“如果你现在是班长,愿意不当班长当志愿者吗?”这个问题上,727名学生愿意,比例为67.88%。
ABCDEF为北京市六所小学

我们再来看看老师。作为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老师,他们对班干部制度和志愿服务是怎么看的呢?在收回的380份教师的有效问卷中,263位老师认为可以用志愿服务小组代替班委,比例为69.21%。原因比如:培养孩子的集体观念,责任心、服务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在为别人服务的过程中找到快乐;可以让更多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人人平等,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去权威,提高学生的工作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力,利于班集体及个人的发展;能发现孩子的潜力,各尽所能;面向的学生人数更多,发展每个学生个性和特长;减少学生对权力的追求,使他们学会自我管理;消除优秀生的优越感;等等。
对于班干部制度的劣势,他们认为主要有:部分学生不能参与其中,好的越来越好,差的越来越差,不利于公平竞争;学生追求名利,班干部有优越感,认为自己有权力;容易造成等级观念,班干部成了特殊群体,好事都可着班干部,使一些学生甚至家长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当班干部;孩子小,能力有限,对一些问题处理不当不利于同学之间的团结,容易结成小帮派;容易被同学们孤立;容易把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带到班集体中,学生之间有攀比现象,造成班级官场化;助长学生或家长的虚荣心,个别班干部容易形成霸气的性格;班干部有滥用职权、不能以身作则的现象;个别同学权力欲望过大;由于班委评选的条件限定,限制了一些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的等级、职务有划分,易推卸责任;孩子之间不平等,部分学生会自卑,个别班干部权力过大,对同学不够尊重的情况;个别能力稍差的班干部无法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会使班干部“人浮于事”;班干部容易出现自满的心理,独断专行,滥用权力;现在孩子缺少自理能力,更不愿服务他人;个别干部会骄傲,学生间不平等;孩子之间的关系不和谐,班干部容易被孤立,产生对立情绪;班干部精力分散,对个人学习造成影响;等等。
看来,广大教师同样认识到了班干部制度的弊端和志愿服务对于学生成长的建设意义和价值。
ABCDEF为北京市六所小学

此次调查,时间较长、涉及面较大、数据较多,有两个特点值得关注,一是无论家长、学生还是教师,对“用志愿服务代替班委会”的观点认同比例均在60%以上;二是北京雷锋小学在相关数据上,比如想当志愿者,以及可以放弃当班长而当志愿者这个问题上,比例是最高的。 我们来看看,其他国家是怎么做的?据了解,大多数国家都没有学生管理学生的班干部制度,美国学校的“班代表”是班级利益代言人。学生管理学生的班干部制度,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等大多数国家都不存在。日本的班级里没有班长和其他班干部,任何孩子都无权要求别的孩子做什么。一些必要的协助班级运转的委员会是存在的,但也不是权力机构,而是以服务性为主。在美国,学校班级里有“班代表”,但与中国的“班干部”有本质区别。“班代表”是由全班同学民主选举出来的一个同学,要代表全班把同学们对学校、教师、教学、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意见反映给学校领导,类似于班级发言人的角色,而并无协助教师管理同学的行政权力,因而在地位上和其他同学是平等的。

培育一颗志愿之心

近年来,我一直把宣讲志愿精神作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业,可是我逐渐发现向大学生宣讲志愿精神已经晚了,给高中生讲也晚了。
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最初由团组织发起,目前团组织仍然是重要的推动力量。中国青年志愿者事业已经走过了22年,全国经过规范注册的青年志愿者人数超过4000万。从“学雷锋”活动到汶川抗震救灾,从北京奥运会到广州亚运,从广袤的西部到遥远的非洲,从社区到农村,志愿精神始终高高飘扬。特别是2008年以来,对于那些用稚嫩的肩膀和果敢的行动表达自己的青年志愿者来说,他们用平凡的奉献承载了80后、90后青年的光荣与梦想,正是他们,几乎改变了整个社会对青年一代的看法。“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已经成为当代青年喜爱和接受的精神时尚,青年志愿者行动已经成为动员青年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成为当代青年运动的一个光辉典范。青年一代通过志愿服务对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所引起的变革,已经扩展到社会多个领域和各个年龄的人群,青年一代开创的这一事业还将更加波澜壮阔。比如,通过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16万“西部计划”志愿者中有1.6万多人志愿留在西部。
这些数字让人激动和振奋,数字的确不是假的,激动也是真实的,特别于我。2005年我用了近一年的时候,走遍了大半个西部的山山水水采访“西部计划”志愿者,了解他们做志愿者的动因、内心的诉求和面临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大学生毕业后去西部做志愿者?因为理想、激情、责任和担当,也有的因为找不到工作、不想回到农村,可以保研、考公务员可以加分,等等;理想总是要根植于大地,激情也不能永远浮在空中,他们留在西部,因为责任或许还有无奈。所以,大学生或者中学生做志愿者不管是因为好玩、好奇、功利、激情还是责任,志愿精神要真正走进每一个志愿者的内心还有一段不近也不平的路。因为他们已经成人了,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他们的选择是由多方因素作用的。当然,什么原因不重要,重要的是去做了,做了以后找到乐趣和意义就坚持下去了,是好事。但是,我想说,做的出发点很重要,因为是不是由心而发,是不是从灵魂上认同,决定了志愿服务行为的性质和气象。 然而,怎样培育一颗志愿之心、一个志愿的灵魂呢?当然要从娃娃抓起,从基础教育阶段抓起。孩子就是一张白纸,可以画出各种美丽的图画;小学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教育最重要。那么,这个时期的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爱——爱的教育——爱人爱己。包括学习知识、学习文化,学习做人、学习沟通,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了解自己、认识世界,珍爱自己、热爱世界。
有一天,我看了王宏甲先生的《吴孟超传》。科学家吴孟超讲了一个少年时代的小故事,那时他是班长,一天有一位同学迟到了,他批评了同学,同学不服气,他就与同学发生了争执,并有了小小的肢体冲突,在这个过程中同学的砚台摔坏了,可是吴孟超依然理直气壮,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错。回到家,已经知道此事的父亲告诉他,同学迟到是因为他生病了,带病上学是应该得到表扬的。吴孟超十分后悔,他想,作为班长应该首先关心同学而不是先用班长的权力惩罚同学。这件事影响了他的一生,从那以后,他为人、为医、为官,都把关心患者、关心同事、关心下属放在第一位。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服务”两个字。班干部应该从管人到服务人转变,这样的班干部日后成长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以后,才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何转变?说一说、讲一讲,教育教育,很难改变,因为一提到干部,那就意味着权力,家长也这样认为。所以,应该取消这个提法和这个制度。但是取消以后,怎么办?按照马卡连柯说的“班集体并不是单单聚集起来的一群人”,而是“由于目标的一致、行动的一致而结合起来的有一定组织纪律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靠什么来凝聚?就是志愿服务。
小平同志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当前,全党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从娃娃抓起。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讲话中指出:“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核心价值观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而且中华文明从远古一直延续发展到今天。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习总书记说,任何一个思想观念,要在全社会树立起来并长期发挥作用,就要从少年儿童抓起。志愿精神的培育作为道德教育和教育中最核心的部分,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重要的抓手,自然应该从娃娃抓起。
在孩子们的城堡里,我们可以植入这样的精神价值:用志愿精神搭建他们的王国,为“心”,为“爱”的种子、小芽挡住风、遮住雨,待他们长成参天大树,自有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一派祥瑞,乃为真正的理想国。他们搭建的城堡的样子就是他们未来世界的样子。如何搭建?依靠实践,如何实践?除了和父母共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以外,就在他们点滴的学习和生活中,用志愿精神构建他们的交往模式和人际生态,通过志愿服务小组代替班委会,从源头上培育孩子们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因为,种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开出什么样的花朵,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
我们常说,孩子就是一张白纸,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我们还说,孩子都是天使,长着长着就变成人了。这个陪伴着孩子长着长着的东西就是教育。
北京四中刘长铭校长说,学校经常埋怨社会、埋怨环境。不要埋怨!制造这些奇葩现象的人,五年前、十年前或者更久前,都曾是我们的学生,我们要想想,学校教育给了他们什么?
学校教育应该给我们什么呢?或者说教育的使命是什么?我以为,教育是帮助人站立起来,找到人之为人的尊严。而在现有的教育体系——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基础教育,所以称它为基础,是因为这是打基础打地基的阶段。打多深的地基决定着盖多高的楼,打多好的地基决定着盖多好的楼。那么基础教育的使命是什么?就是让天使永远成为天使,让人与生俱来的爱和善一直驻在心间。天使充满爱、怀抱爱、播洒爱。爱包含很多内容,爱自己、爱同学、爱老师、爱家长、爱他人;爱生命、爱自然、爱家乡、爱祖国。如果让一个本来充满着这些爱的孩子去当了班长,管同学、记好记坏、打小报告,他身上的爱是不是随着“教育”的深入而越来越少呢?
以两所小学为例,就对“想班干部”“想当志愿者”“如果不当班干部只当志愿者”这三个问题的调查,从一年级到六年来看,基本存在一个一致的曲线变化。

学校才是教育的主战场


我一直觉得,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就是看他是否把孩子培养好了、教育好了,因为培养教育孩子不单是个人的事、家庭的事更是社会的事,培养教育孩子不仅是家长应该履行的家庭责任,更是一份社会责任;一个很有成就的人,如果没有培养好自己的孩子,那也是失败的。
我们都说家庭是教育的主战场,但是孩子接受教育的时间大部分是在学校,而且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和教育要远远超过家长。现实生活中,家长似乎很难听得进去父母的话了,谁的话最管用呢?当然是孩子。所以,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孩子反过来又会影响和教育家长。人是环境的也是圈子的,在已经固化的班干部制度中,孩子们离不开、走不掉、跑不了,因为班干部制度所形成的“官化”在班级中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无时不有。那么,随着年龄的长大,孩子必须去适应班干部制度文化,家长对她的影响就会越来越小,家庭教育起到的作用会越来越小,以至于当孩子发生了事情,逃学、厌学、打架、甚至自杀和极端犯罪事件的时候,家长还蒙在鼓里,因为家长真的不了解孩子被学校和班级文化裹挟中的处境。
一个出生在父母都是大学教授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一直处在厌学中,后来也上了大学,工作了,成家了,当爸爸了,敞开心扉对自己的爸爸说:你们知道小时候我为什么厌学吗?因为我好好学习却被有的同学嘲笑,我也想当班干部却当不上……当我不想上学时,你们就给我讲一堆大道理,“学生怎么能不学习呢?小孩子不上学就没有出息的”等等,你们什么时候问过我到底是什么原因?发生了什么?所以,那时候我多么无助,因为我发现连自己的父母都帮助不了我。所以,当孩子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家长不要很轻松地说一句“没事”。一个那么小的生命在已经成熟的固化的不健康的班级“官化”中,是没有任何话语权的,他们只能顺从着、模仿着,沿着既成的河道奔流。然而,任何一点我们以为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没有很好地引导和解决,都可能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羁绊,从而形成的伤害会伴随一生。因此,孩子们幼小的纯洁的心灵需要时时爱的给予、满满善的建设,我们给他们多少爱,他们才会有多少爱,他们也才有可能给别人多少爱。
本着对一位天才少年“基本的尊重”,本不愿拿来说事,但是当我从网上看到他的遗书,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未来对我太没有吸引力了。仅就世俗的生活而言,我能想象到我能努力到的一切,也早早认清了我永远不能超越的界限。太没意思了。更何况我精神上生活在别处,现实里就找不到能耐的下脚的地方。活着太苍白了,活着的言行让人感到厌烦,包括我自己的言行,我不屑活着。离世前唯一的担忧是我的遗体大概会很难看且任人摆布,周围的环境决定了人很难有个体面的活法,连小小的中学里也处处是浓厚的政治气息(举一小小例子,西中教学楼内教师办公室靠走廊的的门窗无不是人为地被用纸贴上或用柜子挡住,或者干脆办公室靠走廊一侧就没建窗户,而学生教室却可随时被人从窗户向里一览无余,这就是种显而易见的对等级氛围和身份权利差异的暗示,套用周振鹤先生的概念,可谓之校园政治地理学。可叹很多老师从没意识到过他们这种不自重,用寡鲜廉耻评价毫不过分,因为他们一面对自己享有的这种特权安之若素,另一方面却大量抱怨着中学老师社会地位、收入、学校里面领导的官僚化作风,却不反思自己),这样的社会风气里,容不下安乐死这样很个人主义的事的,因为总有人想榨取别人,自然不能放别人自由地生死。
读后,我震惊。
是的,孩子太小,他离不开学校——离不开学校每分每秒给予他的影响,而他无力改变,又无法理解,所以便无路可走。 因此,我以为取消班委会、取消班干部制度,建立志愿服务小组是建设我国教育的新常态。从小学开始改变孩子的学习环境,改变学校的人文环境,改变教育生态,树立新风尚。让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扎根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扎根在一片纯洁的土壤中,这样长出的花、结出的果才是馨香的、蓬勃的。同时,小孩子可以反过来教育家长,以学校教育促进家庭教育。我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就是,女儿是我的老师,在同她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我收获更多。而一个从小志愿为他人服务、具有奉献精神的孩子长大后,无论成为什么,都不会把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工具,都不会对他人的悲苦视而不见,都不会对工作粗制滥造玩忽职守。因为他具有的志愿精神——团结、友爱、互助、进步会指导他成为一个有爱的、有责任、有担当的人,那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自然是不在话下。
我想,那时候伴着女儿美妙童声流淌出来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真正在孩子们纯净、美好的心灵和灵魂深处生根发芽结果。

回归教育的本质


我想不仅牵着小小小的手,也希望牵起更多大人和孩子们的手,一起行动起来。2014年8月,在我的单位人民出版社的支持下,我和宋文广先生联合发起成立了公大读书会。读书会的宗旨是读好书、做好事,每期都推荐一个志愿服务组织或者公益机构。我还发起建立了“和孩子一起志愿服务对接微信群”,一个核心目标就是大人带着孩子一起做志愿服务。
什么是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就是爱。
什么是爱?
“爱”的繁体字里有一个“心”字。就是说所谓爱就是要用心去活着,对己、对人,对世间万物。
那么,这个“心”是从哪里来的?
与生俱来!
是的,是与生俱来的。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带着“心”的。所谓,性相近。那么,后来什么使“习相远”了呢?孔子说:“人(或生命)先天具有的纯真本性,互相之间是接近的,而后天习染积久养成的习性,却是互相之间差异甚大。”
导致这种差异的就是教育。
那么,怎样减少教育带来的负面作用呢?就是要回归教育的本质。
那么,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的本质就是用爱、用志愿服务呵护那颗与生俱来的、滚烫纯真的赤子之心。除了呵护,别的都是多余的。

鸣  谢
北京市西城区黄城根小学、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丰台第二实验小学、北京雷锋小学、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玉桃园分校、北京市海淀区二里沟中心小学、北京市东城区东总布胡同小学的领导、老师、家长和学生们的大力支持。感谢:教育部俞亚东同志,北京市教育局朱德福、徐志芳同志,中国青年网李延兵同志的支持;感谢:徐庆红、张皓俞、李灏、范若愚、邱司超在问卷整理过程中付出的辛勤劳动!

徐庆群作者简介

青年作家;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志愿服务联合会理事,人民出版社青年志愿者协会常务副会长。

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获得者,“劳动·创造·奋斗——我的青春故事”青春励志人物;出版《他们在行动——中国志愿者纪实》(中国作家协会重要扶持作品)、《以学资政》、《当我从天安门前走过》(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推荐阅读作品)、《他们在一线》等专著,近年来致力于志愿精神的宣讲,被誉为“志愿精神宣传家”。
微信公众号:小的爱



责任编辑 | 晶林

执行主编 | 张皓俞

值班总编 | 张一诺



转载请注明来自人民出版社读书会


投稿与合作事宜请与我们联系


dushuhuiclub@163.com


——  END  ——


读好书,做好事

为了遇见更大的世界


读书会社交平台


微信公众号


 戳原文,直达读书会社交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