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年建城史、450年建都史,丰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人文景观,让这里成为中华文明坐标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
△南京阅江楼
秦淮河畔的烟雨中,有才子佳人深情缱绻;溯江放眼的慷慨里,是风云变幻虎踞龙盘;始建于明代的“天下文枢”牌匾,是这座城市人文底蕴的生动注释。
△南京秦淮河
这里是东部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长三角特大城市、“苏大强”的省会。这里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与产业有机融合,持续释放不可估量的创新价值。
△南京鼓楼
(南京话,意为“真厉害”)
△南京石头城遗址公园
△南京玄武门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是四大古都之一,金陵王气曾在历史上几度闪耀。“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今天的古都气象化作了文化“厚度”,在时空交错、层叠呈现中可感可知。
登上台城,西南方向是鸡鸣寺的黄墙佛塔,那之后是新街口的高楼丛林;碧瓦朱楹、檐牙摩空的阅江楼背后,南京长江大桥闯入视野,古风建筑与现代工业相映成趣;
△南京明城墙台城
△南京阅江楼
600岁的明城墙,如同古都南京的框架和骨骼,最繁华的长江路地下还“藏”了一段1700年前六朝建康宫城……
△观众在南京六朝博物馆参观建康城大型排水设施遗迹
长江万里,支流数百,仅110公里长的秦淮河却被称作“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天下文枢,江南贡院,多少才子佳人、文人墨客流连忘返。
△江南贡院明远楼
诞生了中国第一所文学馆的鸡笼山下,1500年后的孩子们乐享“鸡笼山下文学课”,利用元宇宙平台重温李白笔下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鸡笼山
世界面积最大的手工丝毯画,30多个巧匠历时近2年用2400万个丝结,展现“南朝四百八十寺”的恢弘景象,国家级非遗“南京金箔锻制技艺”代代相传,其核心技术在国防、航天等领域一展风采。金陵刻经,于方寸之间刻印千年。
△牛首山佛顶宫丝毯画
△南京金箔
△金陵刻经
△南京大学鼓楼校区
南京有50多所高校,包括13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宁两院院士90多人,每10万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3.52万人,均位居全国前列。
△东南大学校园
聚天下英才,科技自立自强攀高峰。紫金山是这座城市的“最高海拔”。
△南京紫金山
“紫金山”更是对创新、对雄心至高的褒扬:城市最高的摩天大楼叫“紫峰大厦”, 紫金山实验室、紫金科技城、紫金科创带……
△紫峰大厦
“原始创新、顶天立地、世界一流、不可替代”,中国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主任刘韵洁把这16个大字挂在实验室的显眼处。
位于江北新区的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已建有专业研究所等各类研发载体72家,转化成果7000多项。
位于江宁区的南瑞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能源电力及工业控制领域领军企业,累计获国家级科技奖励86项,产品和服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自动化设备电磁兼容实验室
古老而深厚的人文气质,与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之间发生着“化学反应”,构筑起南京独特的创新气场。
90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2万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软件和信息服务、新型电力(智能电网)装备已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南京秦淮硅巷
2021年,获批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2022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水平,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50.4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2022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榜单,南京名列第二。
△南京幕府山滨江风光带
“地势东回万里江”,绝佳的山河格局,赋予南京“江南第一州”美誉。
△南京江心洲
既是海港又是江港,既要承担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的江海中转,还要兼顾中西部内陆地区的铁水联运。今年上半年,南京港龙潭集装箱有限公司集装箱量完成157.3万标箱,同比增长8.05%。
△南京港龙潭集装箱有限公司港口
承东启西,连通南北,海陆畅达的区位优势,赋予南京“一带一路”节点、长江经济带关键节点、长三角地理中心的开放优势。
△南京大胜关大桥
自然广度,得之于江。
在离城市中心新街口不到10公里的中山码头,摄影爱好者们常常三五成群,扛着“长枪短炮”,捕捉江豚跃出水面的身姿。
△南京中山码头
生产“锈带”退、生态“绣带”进,落后产能退、绿色动能进,“一味向环境索取”退、“持续推动生态涵养”进。
距长江南岸10余公里,园博园承载着人们对“天人合一”的美好憧憬。百年前中国水泥厂留下“城市伤疤”,如今“长出”森林。
△位于南京江宁的江苏园博园
巨大的矿坑化身崖壁剧院、植物花园;装水泥的筒仓变身先锋书店装满新书;火车车厢拉的不再是矿石,而是天南海北的游客……
△江苏园博园内的小火车
从生态建设到生态修复,再到生态产能,南京正探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现代化新路径。
△南京江宁金陵小城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
“你们从人间路过,才让这世界繁花似锦。” 在雨花台留下姓名的1519名烈士中,大部分受过高等教育,牺牲时平均年龄不到30岁。
“12·13”,可谓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最沉重的一页,留下血与火的记忆。
不只有屈辱的眼泪,南京简称“宁”,也有着对“宁”的追求。2017年8月,南京成为全球第169个国际和平城市。古城南京用自身的实际行动,不断向世界传递着和平的理念。
△社会各界代表撞响和平大钟
1800多年前,东吴使者从南京出发,开启主动向外和平交流合作的探索之路;600多年前,南京作为郑和“七下西洋”的始发地,见证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波澜壮阔的历史。
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将“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美好未来”的民族意志与国家使命,深深融入了城市的发展理念。
△南京中山陵音乐台
△南京夫子庙夜市
《红楼梦》里,曹雪芹写下金陵美食的热爱。《儒林外史》中的故事有许多发生在南京,吴敬梓在书中念叨最多的南京菜肴就是鸭子。《随园食单》,清代江南才子袁枚干脆写了一本烹饪名著。
△《随园食单》书影
朱自清先生曾用“贩夫走卒,皆有六朝烟水气”来点评南京。这“烟水气”传承的是六朝魏晋遗风,但从古至今,南京人的“烟水气”跟“烟火气”十分融洽。
△柴火馄饨
王府大街芳婆的早餐生活秀从清晨5点开始上演;中午的三条巷,皮肚面在烈火灶头激情交融;等到深夜,小龙虾、烧烤的宵夜摊不散;烤鸭、盐水鸭、鸭血粉丝汤、梅花糕的美味,小西湖、老门东、熙南里,老街巷里藏着闪光的日常。
人们日常习惯了“穿越”,开车穿过城墙洞,民国公馆里喝咖啡,千年古刹打卡网红奶茶。
△南京中山门
△南京老城南
爱把“多大事啊”挂在嘴边,“南京是我见过的最‘不排外’的城市。”
以下信息值得关注
来源:新华社供稿:郭晓树审核:马业发布:梁化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