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英里》—读书笔记导图分享
本文字数3386,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后台回复【最后一英里】获取高清思维导图。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最后一英里》。
作者,迪利普·索曼,多伦多大学罗特曼管理学院沟通策略教授兼康力斯沟通策略学会主席。他拥有芝加哥大学商学院博士学位,是一位行为科学家,目前担任多伦多大学印度创新研究所主任和行为经济学应用研究中心协调专员。
行为洞察力的提出者、世界知名行为科学家的经典力作。用行为科学思维解决决定成败的最后一英里问题。本书就如何将行为科学应用于实际工作给出了具体、可靠的建议,帮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出更好的决策,从而填平横亘在意愿与行动之间的壕沟。
要想提升决策的正确率,我们得先知道,现代人的思维习惯里,有哪些漏洞。传统的经济学有个基本假设,认为人是绝对理性,不会感情用事,人总会冷静思考,做出利益最大化的决策。但作者认为,这个假设舍弃了人类的情感维度,即便是再理智的人,在思维的角落里,也总会存在非理性的漏洞。作者认为,这些思维缺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目标感知偏差、成本感知偏差和群体感知偏差。
1、目标感知偏差
这是对决策影响最大的思维漏洞。因为引导决策的核心因素,就是目标。求职时选择加入哪个公司,要看它能不能实现就业者追求财富和社会价值的目标关乎每一步决策,都在为最终的大目标服务。很多情况下,目标无法一步实现,我们经常要用到一个方法,目标分解。把一个复杂的大目标,拆分成若干个容易达成的小目标。但是,这个看起来自然而然的方法,有时候也不可靠。
比如,有这么一个调查,一群出租车司机,公司给他们规定的任务是,每个月必须赚够6000块。于是,司机们把这个任务平摊到一个月的30天,每天挣够200块。但是,在这一个月里,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每逢下雨天,司机收工都比平常早。因为下雨时,乘客比平时多,司机很快就挣够了200块,他们认为,自己当天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显然,这个决策是违背总目标的。司机完全可以趁下雨天拉更多的乘客,提前甚至超额完成每月6000块的任务。
这种思维被子目标锁定,并作出违背总目标决策的情况,就叫目标感知偏差。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犯类似的错误。
比如,买飞机票,假设一个人要从天津飞到台北,直飞的机票已经卖完了,只能中转。这时,最经济快捷的方式,显然是先到北京中转。但是,在很多人看来,北上是绕路,台北在南边,第一步当然要南下,到香港或者厦门转机。结果选择了价格更贵,耗时更长的中转方案。
所以,人在做决策时,思维难免被眼前的小目标锁死,结果错过了更好的解决方案。这种目标感知偏差,就是在告诉我们,很多人可能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有远见。
2、成本感知偏差
假设你打算今晚去看电影,票已经提前买好了。走到电影院门口,你突然发现,票丢了。假设这张票值50块,那么你是否愿意再花50块,重新买一张票呢?大概率上,你是不愿意的。但是,换个情景,假设你没有提前买票,而是到电影院现场买票,在买票时,你发现钱包里丢了50块钱,那么你还愿意花另外的50块去买票吗?至少跟上一种情况比起来,你买票的几率会提高很多。
同样是在损失50块钱的情况下。人们做出的决策可能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在我们的内心,都存在一个心理账户,也就是给每一笔钱打上标签,标明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比如,每个月的收入里,有多少钱用来买衣服,多少钱用来参加饭局,都有一个大概的规划。这本来是件好事,但是,假如这些用途被固化在心理账户,就有可能干扰决策。比如你直接弄丢电影票的时候,之所以不甘心再买一张,就是因为它对应的心理账户,已经被支取过了。
3、群体感知偏差
正因为每个人的思维都有局限,所以在做决策时,我们经常会向他人寻求帮助。正所谓集体力量大,但是,科学实验却告诉我们,群体的智慧不一定更高。
有一项实验,一个大学教授,拿了一个瓶子,瓶子里装着850颗豆子。他同时找了两个班的学生来猜豆子数量。对第一个班的要求是,互相之间不许商量,每个人猜一个数字,然后把这些数字统计上来,算平均值。结果,这个班算出来的平均数是871,和正确答案850相比,只差21。而在第二个班里,教授要求,学生必须经过商量之后,得出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数字。结果,这个班算出来的数字和正确答案相差很多。
这个实验说明一件事,群体智慧是有条件的,必须得每个人都独立思考。相反,假如大家都放弃独立思考,互相干扰,就难免有个别人的判断影响他人,反而会降低集体决策的准确率。
作者认为,我们可以建立一套思维工具,来提高决策的正确率。作者介绍了两种思维方法,分别是助推和困境想象。
1、困境想象
我们在决策时,第一步就是确定目标,然后不断在心理强化这个目标。也就是,目标从确立的那一刻起,你总要时不时地想起它。这听起来好像很平常,但是,大多数人可能未必知道,想象目标的方式,会直接影响目标的达成率。你越是想象自己完成目标之后的积极状态,目标的达成率,就有可能越低。
比如,面对一个想健身的人,教练会鼓励他,想象一下自己健身成功之后的样子吧,浑身肌肉,充满美感。再比如,很多销售人员,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喊口号,想象自己已经成为年度销售冠军,获得大笔奖金的样子。
但是,这些想象真的对实现目标有帮助吗?作者观察了身边的三个朋友,有学界的精英,有企业高管,还有商界的成功人士,这三个人常年坚持健身。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坚持下来的方法,就是困境想象。这三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从来不去想象自己健身成功之后的样子,而是每天不停想象健身中的困境。有人是想象自己在健身中受伤的样子,然后和受伤的可能性作斗争,这么一来,目标就变得很具体了。它变成了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也就是怎么科学健身,避免受伤。还有人想象自己曾经身材臃肿的样子,并且不断告诫自己,千万不能回到从前。
其实,作者是在告诉我们一种对待目标的心态。我们都知道,过度悲观会对信心产生打击,很多人都习惯性地保持乐观。但其实,乐观也同样有副作用,它会麻痹目标意识。作者推荐的做法应该是,始终把目标放在心里,但是不加入任何情感,既不过分乐观,也不盲目悲观,而是经常想象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具体困境。
2、助推
助推就是,在不强迫你的前提下,通过一些外部环境的设计,来引导你做出特定决策。
假设有一家超市,店长发现顾客总喜欢买垃圾食品,而健康的绿色蔬菜却很少有人光顾。怎么办呢?他请来了三个人出主意,分别是法律学家、经济学家、行为设计学家。
法律学家的建议是,直接向政府建议,出台规定,所有的垃圾食品都必须下架,哪个超市再卖垃圾食品就是犯法。显然,这个方法无视了顾客的自由选择权,还会砸了一些食品商的饭碗。
经济学家的建议是,向有关部门提议,设立一种税收,叫垃圾食品税,但凡买垃圾食品,就必须额外交税。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赤裸裸的歧视。
而行为设计学家的建议是,适当调整货架,把健康的绿色蔬菜放在顾客容易拿到的位置,把垃圾食品放在货架顶层,让顾客不方便拿。这么一来,买垃圾食品的人自然而然地就少了。
这个行为设计学家用的方法,就是助推。在选择关头,通过一些外部设计,推当事人一把,让他们做出你想要的决策。它未必百分之百奏效,但至少可以提高当事人作出特定决策的概率。更重要的是,它没有采取任何强迫措施,被推了一把的人,很可能自己都没意识到。那么,应该怎么给自己设计助推呢?
首先,充分排查环境因素,看看环境里有哪些干扰项。比如你要戒烟,最大的干扰项,就是香烟和打火机。第二步,是找到助推杠杆。也就设计具体的助推方法,在戒烟这个任务里,你可以故意把香烟和打火机放在两个地方,每当你想吸烟时,都要分别去找这两样东西,总有几次你会觉得麻烦而放弃吸烟。第三步,是修正助推方法。在执行一段时间后,假如你发现了更新的干扰项,就应该把它们加进来。比如在戒烟时,你发现周围吸烟的朋友也是一个干扰项,那么你就要增加一个助推设计,你可以提前告诉他们,你现在正在戒烟,抽烟时尽量少找你。
后台回复【最后一英里】获取高清思维导图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