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角度,揭密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在远远的背后带领
本文字数6501,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点击【阅读原文】获取高清思维导图。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在远远的背后带领》
本书的作者是安心,P.E.T.父母效能训练课程资深督导,T.E.T.教师效能训练课程中国督导,Y.E.T青少年效能训练课程中国督导。她深耕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十余年,作为国内家庭教育的标杆性人物之一,培训了近千名E.T.(效能沟通)讲师。
本书从不越界、不评判、负责任、无伤害、一致性、自我调整六个角度,道出了P.E.T.父母效能训练的精髓。因为不越界,所以他人能够感受到尊重;因为不评判,所以他人愿意敞开;因为负责任,所以我们会拥有更完整的内在、更自由的自我;因为无伤害,我们会带着爱来与他人、与世界相处;因为内外一致,所以我们感受得到彼此纯粹的初心……
如何与孩子一致性沟通?如何做到关怀而不干涉,分享而不教导?我们赶快来了解一下这本书吧!
什么是P.E.T呢?叫父母效能训练。
1、起源
这个课程起源于1962年,作者将之称为,全球第一父母课程。“第一”这个概念并不是想标榜它是全球最好的亲子教育。而它要表达的是一种时间性。
课程的创建者叫托马斯·戈登,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个心理学家。1962年的时候,托马斯·戈登的工作能够接触大量的父母和孩子,于是他就想,全球所有的行业在上岗之前都必须接受一些培训,但是对于父母教育孩子这一方面并没有什么好的课程可以学习,于是他说:“我要把心理学上的这些东西变得很简单,让父母们可以跟孩子有一个很好的沟通。”
所以在1962年的时候,就有这样的一门课程,P.E.T.父母效能训练。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父母们都会备受责备,说“你没有把孩子养好”等等。托马斯·戈登的初心就是父母不应该被责备,而是应该被培训,所以就有了这门课程。
也就是说,P.E.T.主要讲的是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这套课程所运用的理论皆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可以说集人本主义的精髓,融会贯通于沟通中,使高深的心理学知识得以被父母运用。虽然P.E.T.以亲子关系为着眼点,实际上适用于所有人际沟通。
2、P.E.T 的四个部分
P.E.T.主要包含四部分内容:倾听、表达、应对冲突和关系建设。
首先,倾听。当孩子遇到挫折或者有高涨的情绪的时候,父母要做的就是倾听。并且要伴随着同理心、接纳和真诚的态度,来帮助孩子梳理情绪或感受,协助孩子重新回到情绪与思考的平衡状态。
其次,表达。我们遇到冲突或想要表达不好的感受时,为了避免伤害彼此,我们要做的是表达“我信息”,也就是自己遇到的问题,而不是去指责他人的“你信息”。通过“我信息”的表达,不但不会伤害对方,反而让对方有机会学会了解和感知他人的情感世界,使彼此的关系更深入,甚至有可能帮助对方成长。
然后,应对冲突。生活中冲突无法避免,我们可能会遇到需求冲突或者是价值观冲突。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很多人往往会认为冲突是有破坏性的,但是作者认为,冲突也有建设性的一面,如果不深入冲突的话,很多时候关系是停留在表面的。所以,作者建议我们,首先要看到彼此的需求是什么。承认孩子的需求非常重要,父母的需求也同样重要。P.E.T.用尊重孩子和父母需求的方式来解决冲突,而不只是让父母牺牲自己的需求。P.E.T.不提倡家庭里任何一方有所牺牲。
最后,关系建设。生活中,如何在大家相安无事或无人遭受情绪困扰时,通过关系技巧的使用、时间管理以及环境调整,来促进彼此的关系,也是P.E.T.里非常重要的部分。
而这四个部分,可以用“行为窗口”这个概念来概括。“行为窗口”是整个P.E.T.的精髓,看似简单,实际上蕴含着很大的智慧。它不以好坏、对错为标准来进行问题归属。简单来说,问题归属就是当时谁有情绪、谁被困扰,谁就处于问题区。
比如说,父母想要休息,孩子却把音乐的声音开得很大。通常我们会认为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但回到场景中,孩子把音乐声开得那么大,在那个片刻谁受到了干扰?谁对这个声音有情绪呢?
孩子可能很享受音乐,并没有情绪上的问题,而在这个问题上有情绪的是父母。也就是说,父母是被困扰的一方,是遇到问题的一方。所以,P.E.T.不是以对错来区分问题,而是从当下的真相出发,谁被困扰、谁有情绪,谁就有问题,即处于问题区。
P.E.T.父母效能训练包括6个部分,不越界、不评判、负责任、无伤害、一致性、自我调整。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这6个部分。
1、不越界
什么是界限,我们日常跟孩子,或者是跟他人接触,都有一种感受。如果你觉得跟对方相处,很温暖,很开心,那么对方的行为就会让我们感觉到舒服,但是如果对方的行为让我们不舒服了,那么我们身体就会紧缩、退缩的。
也就是说,我们有意无意的在捍卫自己的界限,但大多数人的越界还在无意识中进行,这些行为往往被冠以正义或“为你好”的帽子。
比如,孩子在家里练琴或者玩游戏,大吵大闹。但是你很累想要休息,这个时候你就会觉得孩子很不乖,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但其实这真是孩子的错吗?孩子在开心地玩耍,这是孩子的权利。但是如果说,你因为孩子正常的玩乐感觉到不舒服,感觉到被干扰了,那么这是你自己的问题,也就是作者说的父母处在了问题区里。
这个时候,父母不需要去指责孩子说,你不应该这样,这就叫越界了。所以,我们说的界限就是,如果这个行为是我能够接纳的,那我要最大限度地给到你自由,那如果孩子确实已经干扰到父母了,那父母要负责任地告诉孩子,但不是以一种评价,或者评判的方式。
通常父母们可能会说,你不应该这么做,或者这么做是对的,或是错的。但是P.E.T.(父母效能训练)说的是,它其实没有对和错。关键在于在这个情况下,谁受困扰了。
那么我怎么样不越界呢?我们要告诉孩子,我想有一个安静的休息,但声音这么大,我没法休息。通过这种非评判的,这种如实地去坦诚自己的方式。孩子就有机会去了解到,当我这么做的时候,别人会有这样的感觉。所以他也会去调整他的行为。
这也正是书中,作者所说的不去侵犯,然后也不被侵犯。那从父母的角度来看,什么是被侵犯的状态呢?作者认为,有些时候父母们说:“我的孩子就是会来打一下我。很多父母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作为父母就是应该去疼爱孩子,应该无私一些,但是这么做,孩子并不知道对错,他会一再地去试探,因为他找不到界限。而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孩子的价值观、责任心等都会受到影响。所以,作为父母千万不要去溺爱孩子。
前面我们说了,P.E.T.有一个概念叫行为窗口。这个行为窗口得先区分,现在这个事情发生了,那么受困扰的是谁?
比如,孩子在学校里受到挫折,回到家里,他会不开心发脾气。如果这个时候,父母不知道孩子需要一些协助,父母就会说:“你怎么回来就这样,为什么乱发脾气等等。”孩子也会进入这种状态。
但如果父母很清晰地知道,有时候他人有一些情绪,其实是对方自身遭到了挫折,那么我们就会想办法去协助对方,帮助对方,那么这种冲突也就不会出现了。
也就是说,对方有情绪可能是因为自身遇到问题了,并不是针对我,当我们把这个界限整理清楚了,那么“都是因为我”的魔咒也就不存在了。
我们不要越界,不要因为自己过度的担心,或者是这种投射的情绪,牵扯到对方的麻烦当中去。而应该知道谁的麻烦归谁来解决。我们要帮助孩子理清这件事,认清他的情绪。
2、不评判
托马斯·戈登认为,所有父母认为的孩子不乖,其实背后都是因为孩子有一些未被满足的需求。孩子不乖,其实是一种标签,是对孩子的不尊重。而作为父母我们需要用平等的语言去和孩子沟通。当孩子有一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孩子可能就会通过行为来表达。
所以,在作者看来,孩子没有不乖这回事,也没有所谓的行为偏差,有的只是我们还未了解的真相。而当我们说孩子不乖时,其实是带着权威和不尊重的。我们的孩子不会说父母不乖,我们也很少说某个大人不乖,却把这样的字眼用在孩子身上。
托马斯·戈登博士说,“不乖”是父母的语言,与父母看待子女的传统方式密切相关。当孩子的行为和父母的期待相违背时,父母就会说孩子“不乖”。
比如,书中提到,有位成都的妈妈发现,在奶奶把孩子的玩具强行送给其他小朋友后,孩子就变得不愿意分享玩具了。很多家长会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乖。
但是作者认为,我不应该着急地下判断。而是要去看在这个过程当中,作为父母,我给到孩子的关注是多少。P.E.T.里有强调一点,就是如果孩子出现一些我不能接纳的行为,我是要及时表达的,那这种行为就不会累积。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双方都有一些未尽的责任。
就像这位奶奶一样,没有经过孩子的同意,擅自把玩具送给其他小朋友,这就是没有尽到责任,这是不尊重孩子。那你可能会问,那孩子有时候就是真的犯错了,那么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办呢?我们要做的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不评判。不要去说,““你不乖,你不听话”等等,这些标签性的语言,而是要描述发生了什么。
比如,孩子忘记拿作业去上学,不要说“你怎么总是丢三落四的,而是应该说:“宝贝,妈妈留意到你今天去上学的时候,你忘了带数学本,昨天你忘了带那个铅笔盒了。”
这么说,不会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而是让孩子认识到真正的问题,哦,原来我都忘记两次了,这就叫不评判。
3、负责任
有些情况下,孩子干扰到了父母,侵犯到了父母,那这个时候,父母要有一种成人的姿态,要负起责任来,去告诉孩子,这件事情发生后,此时此刻自己的感受是什么?学会自我负责。
那如果我变成一种指责,“你这样子不对,你这样子不乖”,那其实我没有站在一个自我负责的角度上。当我的孩子干扰我的时候,我可以怎么样去表达。
所以其实父母有这样的一种自我负责的状态。
比如:
儿子(四岁半):妈妈,我最喜欢超车了。
妈妈:超车?超车是很危险的,我们不能随便超车。
儿子:不嘛,我就是喜欢超车!
然后孩子开始发脾气。妈妈觉得无法理解孩子。然后开始指责孩子。
这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很多父母其实意识不到为什么自己的很多情绪,发泄在了孩子身上。因为孩子没有反击能力,所以很安全。父母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这是很重要的。那怎么才能自我负责呢?要意识到首先,我之所以有这样的情绪,是因为什么。首先要有觉知的过程。
父母首先能够觉知自己是在发泄情绪。你能够知道,我这是没有负责任,我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当然,很多父母会说,不让我发泄情绪是不现实的,但是作者就说了,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去看,我们可以发泄的过程改为表达的过程,就是说,发泄情绪指的是语言上的骂,或者行为上打孩子,这属于一种发泄。
而表达是说出自己的感受。就像前面说的,孩子吵闹影响休息,你可以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告诉孩子你需要休息,那么孩子就会做出改变。如果你选择用消极的方式,比如骂孩子,那么孩子就会跟你对着干,破罐破摔,陷入恶性循环。所以其实人生永远都处在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之间,就看你的选择。
作者说,最好的教育是信任和理解,当一个孩子被理解、被信任时,他就会知道怎样为自己负责任,产生自律行为。自律的产生,来自孩子的内在动力。
4、无伤害
第一,就是要收回这种标签性的、攻击性的语言。第二,其实就是语言、行为上,我怎么去做到无伤害。比如我不去给他贴很多的标签。贴标签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情,孩子会朝着你这个标签的方向去发展,有一种心理上的暗示,自我应验。
而无伤害的核心就是,我们用尊重来替代伤害,在尊重的氛围之下,孩子一样可以按照你引领的方向去走。因为他会知道自己真正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在与孩子相处互动的过程中,父母如果能做到及时回应孩子,不带攻击性地跟孩子表达,尊重孩子的需求,那么孩子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将会以爱为基础,孩子也会带着爱回应这个世界。
当孩子的一些行为我们不能接纳时,我们需要向孩子发送实质性信息。随着我们无伤害地表达,孩子愿意调整自己的行为,我们与孩子的关系不会遭到破坏,孩子也会有所成长,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E.T.提倡零惩罚、零奖赏的养育观,一切从彼此的需求和感受出发,给予双方同样的尊重,不会因为你是孩子就随意对待,使用暴力或权威。被暴力或权威对待的孩子,自我价值感很低,而大部分精神类疾病就源于低价值感。
5、一致性
作者认为,一致性就是做真实的父母。真实的父母意味着打破父母无所不能的神话,承认身为父母的我不是完美的,我是有限的,有些行为我能接纳,但也有些行为是我不能接纳的。有些事,我也有做不到或做错的时候。
当孩子的行为,是我能够接纳的,那我也不用去假装我不接纳。有些父母觉得,“我夸他两句,或者我肯定了他,他是不是就骄傲了”,不,当孩子有些行为是你真心喜悦的,你一定要及时地去表达你的这种感受。因为他其实也是一种爱的传递。
那当孩子有些行为,你不接纳的时候,你也要一致地去表达:“这是我不能接受的。”这样,孩子就有一个机会去学习。因为我不单单有自我,我还要跟他人相处,跟整个环境去相处。所以孩子其实是需要去学习“我怎样才能不伤害环境,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父母其实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父母能够很真实地做自己,那这个孩子就能够学到怎么样去跟人相处。
那为什么很多父母不愿意真实地做自己,表达自己?有些时候,真实地表达自己,是会触碰到自己的一些脆弱面的。我们被灌输的是人要刚强、坚强。很多时候就是坚强的外壳底下,其实是有一个脆弱的自我,这个部分我们就不敢去展现。因为我们觉得展现这个部分是不好的。
也就是说,一致性的表达就是你要说就说出来,爱也要说出来,你不高兴你要说出来。但不是贴标签的方式。
6、自我调整
自我调整其实就是面对自己压抑或逃避的情绪,审视自己持有的信念,走出各种戏码,活在当下。自我调整,意味着真正的成长,成长意味着不再逃避痛苦,而是纵身一跃面对那些不愿面对的愤怒、悲伤、恐惧、焦虑、挫败等。
我们往往会被愤怒、情绪引导,其实我们要去看到整个发生的过程是一个行为发生。然后根据这个行为进行自己的解读,而这些解读跟我们自己的信念有关。如果你觉得这个行为是对我好,那么这个行为就是好的。相反,如果这个行为给我的感觉不好,那么这个行为就是不好的。
那我们怎么样从根源去解决呢?就是脱离自己感受,去觉知自己的整个认知系统,我的信念体系是什么,然后去认识信念体系,它其实就是在做一个自我调整。
那怎么才能够把这个核心的信念给改掉呢?作者说,改掉很不容易,所以我们需要跟随身心成长,不断地在自己的习性进行改变。有一个工具叫转念。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比如,我觉得我的孩子应该去上这个补习班,我就开始对自己的信念下功夫。“这是真的吗?”当你这么问的时候,那个空间就开始出来了。“我能百分之百确定,这对我的孩子是最好的吗?”
通常一个人足够坦诚的话,那个答案一定是“其实我不知道”。我硬要我的孩子去吹长笛,那可能我的孩子喜欢的就是其它的乐器。我要是执着于我的孩子必须得这样。我们自己就非常紧张。
当我们运用了这个工具后,思维就会进行转变,把自己解放出来。那有什么方法来训练这种转念的力量吗?作者的建议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让自己知道目前的情绪是怎么产生的,长时间的练习就会变得很放松。
同样,家长也可以帮助孩子一起进行转念。需要强调的是,跟孩子进行转念作业,不是要让孩子放下他的念头,而是跟他一起去探索,带着好奇和尊重去进行。孩子的某些念头如同困扰他的情绪一样,只有被同理、被了解、被看见,才有转化的可能。
比如,作者的一个读书会成员瑜恒跟孩子进行转念。他是这么说的:“前天晚上,六岁的孩子睡前说害怕做噩梦,我跟书上学的,问他是不是真的,他说是。我说,你非常确定吗?他说,非常肯定。
我问,那你知道那个噩梦是什么样子吗?他说知道。然后,我让他讲讲梦。
他开始描述:有个恐龙。
我:多大?
孩子:一条巷子那么大!
我做惊讶状:哇!(这时孩子忍不住笑起来)
接着孩子描述了很多细节,什么老鼠那么小的尾巴、粉红色的皮肤……每一个描述说完,孩子自己先笑个不停,最后很开心地睡着了。
过了一天,孩子睡前,提出要跟渝恒讲他将要做的梦,把讲梦当成了游戏。你看,这就是帮助孩子进行转念,把噩梦变成了有趣的游戏。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高清思维导图
往期推荐
如何进行高质量的沟通?你需要从第一分钟开始|开启高质量沟通的第一分钟
解密赌博游戏机让人欲罢不能的真相,帮你认清无处不在的陷阱|运气的诱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