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出有说服力,能产生共鸣的好文章?|共鸣写作
本文字数4117,预计阅读时间13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点击【阅读原文】获取高清思维导图。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共鸣写作》
作者崔西·霍尔 | 曾在美联社、《华尔街日报》工作,并在《纽约时报》任职二十余年,负责监管《纽约时报》六大版块的内容,并担任评论版块负责人。目前住在纽约市。
本书以霍尔在《纽约时报》的工作经历为背景,阐述了与读者建立联系和影响、说服读者的核心原则,并详细介绍了说服性文章的写作技巧和注意要点。无论你要写社会评论类文章,还是写大学论文、求职邮件、演讲、提案,甚至只是给友人写一张便条这本书的方法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到说服他人。
01说服的原则沟通是两人或多人之间语言和非语言信息的传递和接收。因此,沟通是互动的,会表达,但不一定会沟通。想要与人合作,说服他人,就需要我们掌握最基本的说话原则。书中介绍4个基本原则,分别是,倾听和建立共性、唤醒情感和展示同理心。
1、倾听
作者说,如果你想让别人听你的,那你首先要做的是听他们说了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会在别人还没说完的时候就打断别人,因为我们自以为知道对方接下来要说什么。
作者在书中列出了在倾听这件事上的注意事项,比如不要在一句话中间打断对方,不要突然改变话题,也不要着急提建议,当别人说话或者表达负面信息的时候,不要急着摇头。另外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不要看手机,不要胡思乱想,而是要仔细思考对方的话,并且用适宜的评论和回应表示自己在听,鼓励对方继续说下去。此外,作者特别提到,在倾听这件事上,重要的不仅是听,还有问。你要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对方感受到自己被倾听。
2017年,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过一项研究,证实“提问能力”和“受欢迎”之间是有紧密联系的,在谈话中能提出更多的问题的人,更容易被对方喜爱,尤其那些你能够表明自己在认真聆听的提问者。那要怎么提问呢?
第一,开始的时候要有寒暄性质的、比较简单的问题。比如像“最近生活怎么样呢”“为什么搬来这里呢”。
第二,稍微刺激的问题。比如像是“这栋房子有什么让你觉得特别好的地方吗?为什么呢”;第三,最为私密和最具威胁性的问题,这些问题要留到谈话的最后,比如像是“买这个房子的过程中,什么是让你最为后悔的呢?”通过这样的问题设置,我们逐步了解对方,了解得越多越准确,我们就越有机会知道怎么和对方建立共性。当我们想要说服别人的时候,建立共性是不可或缺的。
比如,回看林肯的辩论材料,你会发现他经常会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上向对手做出让步,诱使对方产生一种错误的自满情绪,有时甚至他讲出的前六个观点都有利于对方,直到第七个观点才真正开始说服。这就是因为建立的共性越多,说服便越有效。
我们可以尝试把“提问”和“共性”结合起来,这会让你的写作更有机会触达读者。
2、唤醒情感
我们都知道“晓之以情”的重要性,人在信念选择这件事上是非常情绪化的,我们不是经过论证后选择我们要相信什么,恰恰相反,我们是因为一时的情绪决定了相信,这之后才开始寻找论据来论证我们已经相信的事物。从这点上看,说服的重点可能不在逻辑,而在你是否成功唤起了对方的情绪。
但人的情绪千变万化,我们要从哪里入手呢?作者在书中强调了人天性上更倾向于积极正面的情绪。
比如,强调幸福快乐结局的慈善机构会比强调危机程度的慈善机构,更容易筹集到资金,还有那些强调运动紧迫性的广告,效果要远不如那些讲述运动改变人生的故事的广告。
在大部分时候,当你想要达到劝说的目的,你必须试着抛开那些沮丧、悲伤的人物形象,说更多正面而非负面的话,这样才会让对方更容易接受你的信息。
3、展示同理心
“同理心”能够越过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情绪,最终在人与人之间建立沟通与联结。我们不仅天生具有同理心,能够感知到他人的情感,还特别容易受影响。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影响,这种社交情绪的传染性都很强。
什么是同理心?俗话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自己不愿意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我们需要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同时,同理心还能让我们在欣赏他人成就的过程中找到让自己开心,让我们产生愉悦、快乐、积极的感受。那怎么让自己更有同理心呢?
第一,减少和避免评断,要少说是什么,多问为什么。作者在书中提到一个叫作“争议”的游戏,这个游戏的规则很简单,那就是在交谈中不能争论,只能询问为什么,哪怕对方说出和做出了你再不认同的事,你也不能反驳,而必须追问为什么。通过连续的为什么,来理解对方为什么会这么想和这么做。将同理心纳入说服的过程中,说服的目的就不再只是让对方说“我错了”,而是和对方一起探讨原来我们是这么想的,以及原来我们还可以这么想。
此外,正是在同理心的基础上,作者特别强调任何的说服都要避免争论,这包括避免那些过激的情绪反应,也要避免因太过自信而流露的傲慢,因为这种傲慢实际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战斗和侵略。
02写作技巧所有人都喜欢故事,都会被故事人物吸引。与读起来很乏味的事实不同,故事充满情感。那么如何进行写作呢?
1、收集写作材料
写作的第一步往往是收集写作所需的材料,而一篇目的在于说服的议论性质的文章,最主要的材料毫无疑问是事实。正如我们经常能听到的一句话:用事实说话。我们要选择怎样的事实材料呢?
作者崔西·霍尔在书中回顾了她的职业生涯,其中便涉及媒体行业对于事实的看法的变化。崔西·霍尔是上世纪70年代成长起来的一名记者,那时候新闻业极为强调事实的重要性,记者和编辑要是在工作中犯太多事实性错误,便有可能被解雇。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记者对事实特别敏感和谨慎,在2008年的时候,霍尔经手的书稿被指认说捏造信息,霍尔内疚地立马向上司提了辞职。
但随着数字媒体的兴起,媒体机构必须持续、快速地发布信息,由此事实性的错误便不可避免变得越来越多起来。对于那些严肃认真的新闻工作者来说,事实的准确性依然重要,但他们也逐渐接受了任何一家媒体的任何一位编辑,都无法同时兼顾速度和完美的准确性,因此错误在所难免。
与此同时,每个人都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信息,每个人都号称自己拥有事实。在这种形势下,像崔西·霍尔这样的新闻从业人员也逐渐认识到,哪怕是媒体,它所呈现的事实也是有限的,基于这些事实的真相只是局部的真相。在到处都是所谓事实的情况之下,事实与事实之间也就有了竞争,只有那些具备竞争力的事实才能赋予一个人或一个机构权威性。
那什么才是有竞争力的事实呢?作者在书中说,在今天这样一个传播环境里,我们必须学会挖掘能令人感到新奇和震撼的事实,用这些事实去撬动你的读者。崔西·霍尔提到在她工作的地方,每天会开很多会讨论各式新闻,这些会一般开得很快,但他们每周会有一个长达一小时的会,专门来讨论如何有创意地运用事实。
比如,要写一篇讨论垃圾回收的文章,按照往常的操作的话,搜集一些现实生活中关于垃圾回收的案例和数据,然后全方位论证出垃圾回收的利弊之处就足够了,但放至今天显然是不行的,这样的内容很容易在不断刷新的信息流中被忽视,我们必须找出其中更有趣、更能吸引人,同时又能很好地传达观点的事实。崔西·霍尔和她的同事就会在会上仔细讨论这件事,有同事提到自己生活中的一件事,他清洗了一个塑料瓶里的花生酱,好让瓶子可以回收,但花生酱并不好洗,洗了足足五分钟,用掉了所有的热水,那这样做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后来霍尔就让作者以此为切入口写了一篇关于垃圾回收的文章,后来这篇文章大受欢迎,成为他们做过的最重要的报道之一。
有竞争力的事实不一定就是那些很耸动的事实,相反它可能是你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因为你的亲身经历和独特观察,它具备了吸引人的力量。
2、安排文章结构
当我们搜集到足够多新奇并真实的事实材料后,我们就要来考虑结构了,也就是考虑用何种方式将这些材料编织到一起。在书中,作者说我们要学会讲故事,用故事来串联材料,并传达观点。
故事是对发生在某人身上的事件的叙述,这句话提示了故事的两个要素,一个是主人公,一个是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事,只有包含这两点,才能称之为一个故事。而一个好的故事,在于它做到了让我们不断期待主人公会遇到什么事、他会如何解决这些事,以及在解决这些事后,主人公会有怎样的变化。
要想讲一个好故事,关键在三点,一是找到一个人物,二是为这个人物设置一系列困难的事情,三是讲述人物如何解决这些事情。这三点可以说是讲故事的根本原则,从古至今一直如此。
3、选用合适语句
一篇有说服力的文章应该如何来遣词造句呢?首要原则是避免长句,多用短句。眼下读者的注意力越来越分散,长句很难让人读下去,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把句子写短。这件事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只有通过大量的写才能做到,每写出一段话,我们就要想,这句话能不能写得更短更利落一点。再有,我们也要学会写得具体,而具体的关键是细节,有时候一个对的细节能让你的读者迅速体验到你写的东西。
比如,把一间办公室说成一间豆绿色的办公室,这就是“色彩”,实际就是细节,包括颜色的细节,也包括声音、气味、动作、语言等所有能让文字更形象、更加有画面感的细节。
有时候你还得采用一些比喻联想,比如有文章讲述年轻人宅在家中的生活状态,形容他们就像被养在家中的电子宠物,这一个比喻显然要好过一板一眼地描摹他们的生活。
此外,作者还特别强调了要“消灭术语”。作者不乏尖锐地说,术语在自身领域内部是有用的,但在更广泛的世界,它让人困惑不解,“没有什么比术语更能妨碍我们‘像人一样说话’了”。但要写一篇说明议论性质的文章,我们不可避免会涉及大量专业领域的术语,那要怎么处理这些术语呢?
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不要把“术语”当成是理所当然的,当文中涉及一个术语的时候,我们要问自己我真的懂这个术语吗,我的理解是怎样,其他人的理解又是怎样,我为什么要在这个地方使用这个术语,以及读者会知道这个术语吗,他们需要理解到什么程度呢。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用同义词替换术语,比如将电脑的CPU说成是电脑的大脑。当然,作者也提到,我们最好能不用“术语”就不用“术语”,这其实考验的是我们的理解力,当我们对一件事物理解得越透彻,我们就会发现围绕这一事物的很多术语其实压根就没必要。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高清思维导图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