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
物流产业集群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城市异质性
作者简介
王磊(1977—),男,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思(1999—),男,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摘要
物流企业在一定空间集聚所形成的物流产业集群,能够通过促进地区要素流通、优化资源配置,以提升城市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2012—2019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物流产业集群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物流产业集群能够显著提升城市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和西部城市的物流产业集群显著提升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中部城市作用则相反;在特大城市和小城市这一作用显著为正;产业阶段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城市中物流产业集群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会通过提升物流业专业化水平和物流业制造业产业协同度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呈正向促进作用。
关键词
物流;物流产业集群;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空间溢出效应
❖ 自2022年5月18日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正式启用中国知网的“腾云”期刊协同采编系统,投稿请前往:
https://sdjm.cbpt.cnki.net
一、研究背景
2020年8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22年4月29日召开会议提出“坚持全国一盘棋,确保交通物流畅通”,以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物流业作为典型的生产性服务业,贯穿从生产制造到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对促进中国制造业提效升级具有重要作用。现有研究多强调土地、劳动力、知识创新等要素对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作用,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物流环境对于促进要素流通、优化资源配置,进而提升制造业企业效率的重要意义。实际上,伴随着社会分工的专业化,许多企业将物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完成。物流服务相关企业在一定区域内的集聚形成了物流产业集群。物流业与制造业的紧密关系以及两者深度融合发展的趋势,进一步提升了所在区域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研究中国物流产业集群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不仅能够为准确把握中国各地区物流业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提供参考,还能够促进对于物流产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融合发展等现象的深入理解,有助于各城市根据自身特点提出指导其物流产业集群发展与制造业升级的相关政策建议。基于此,本文拟采用2012—2019年全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通过空间计量模型探究物流产业集群对所在区域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效果与机制,并对城市因素进行异质性分析,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二、创新之处与现有研究相比,本文的边际贡献如下:一是研究视角上,从城市流通的角度探究物流业专业化聚集和物流业制造业协同推动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作用,而非从要素聚集、创新驱动的传统视角探究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二是研究数据上,基于全国城市层面面板数据展开研究,从更微观的尺度来研究这一实际问题,以更细致地刻画物流产业集群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三是研究内容上,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分析了不同城市中物流产业集群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各类城市的物流业制造业发展政策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以更好地促进产业升级、制造业提效。三、结论与政策建议本文以2012—2019年全国284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物流产业集群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通过异质性分析和机制检验丰富了研究的内容。研究结论如下:(1)物流产业集群能够显著促进所在城市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经稳健性检验,该结论符合预期。(2)对于东部和西部地区,物流产业集群能够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积极影响,而位于中部地区的城市则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主要是由中部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物流产业集群度较低等因素所造成的;在特大城市和小城市,物流产业集群会显著促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物流产业集群在其他规模城市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不够显著;随着城市所处产业阶段的演进,物流产业集群对制造业的影响由负转正,且作用效果愈发显著。(3)物流集群的发展壮大会通过提升物流业专业化水平和物流制造业产业协同度,进而提高城市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上述分析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性建议:第一,主动发展物流产业集群,因地制宜引导物流企业集聚。城市通过发展物流产业集群,引导物流企业的进驻,能够促进所在城市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各城市地理位置、规模以及发展阶段的不同,物流产业集群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因此需要因城施策。从区域分布来看,东部和西部城市物流产业集群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是有更强的促进作用,中部地区城市应侧重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引导城市物流业的聚集,更好地利用规模经济效应来服务实体经济。从城市规模来看,对于特大城市和小城市,发展自身物流集群的收益是巨大的,但对于其他规模的城市,物流产业集群提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并不显著;分产业阶段来看,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城市可以积极发展物流产业集群,以促进制造业的提质增效,对于工业化前期的城市,进一步增加二三产业比重,促进产业升级是首要任务,对于工业化中期的城市,需要提升城市活力,保证市场主体积极性,以更好促进货物流通效率。第二,提升物流业专业化水平,带动物流业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促进产业集群的专业化水平提升和制造业协同发展,进而提升城市的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各城市在推进物流业发展过程中不应局限于产业规模的扩大、企业数量的扩张,而应该充分引导专业人才、专业技术的聚集,形成物流业发展的高地,对所在城市产生积极的溢出效应。此外,物流业专业化的聚集能够倒逼制造业升级,并利用规模效应更好地为制造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要注重制造业和物流业的联动与配合,在城市内部产业布局上,应加强物流业和制造业的空间联系,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提供支撑,以充分利用物流产业集群的积极作用,促进制造企业的升级提效。第三,构建产业互补与协同发展格局,充分利用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各城市应充分利用周边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城市的空间溢出效应,以促进自身制造业效率的提升。为更好地利用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可从以下三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在产业布局上,大力发展与邻近城市相互促进或互补的产业,与邻近城市产业形成深度融合态势;二是出台与邻近城市产业协同的政策方案,从制度层面保障各城市在产业发展、城市规划上共商共议,在产业发展上形成合力,致力打造新兴产业集群;三是改善城际交通的基础设施,让城市间人员、车辆、物资的流通更加通畅,促进要素流动,从而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对于区域制造业中心城市周围的卫星城市应该主动采取行动,更好地利用核心城市在产业转移、人员流动过程中的溢出效应,形成自身独特的产业优势,进而抓住制造业重要发展机遇。(全文刊发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3年第1期第84—100页。) ※ 阅读提示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电子期刊已上线,敬请扫码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