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的恩师什么文凭也没有,却是司马光后的千年史家,三百年来仅此一人

2017-07-23 悠悠魂2 悠悠魂2

有关风月,有关经典,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添加绝音君个人号,与君共聆绝妙的音乐:


来源:公众号《史海钩沉》


国学大师季羡林多次以崇敬的心情提到恩师陈寅恪,先后写了《回忆陈寅恪先生》、《纪念陈寅恪先生》等文章,表示对陈寅恪的敬仰和怀念。然而,季羡林念念不忘的学界大师陈寅恪却什么文凭也没有。


 

陈寅恪1890年7月3日出生于长沙,江西义宁(今修水)人。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推行新政,支持变法。父亲陈三立为著名诗人,曾参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居。陈寅恪自幼在家塾学习,深受家学影响,兼受西方文化熏陶,对中国文化有很深的造诣,对中国文化研究有很高的成就,是学界公认的国学大师。



陈寅恪故里江西省修水县义宁镇桃里乡竹村“陈家大屋”。1989年,该屋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立石碑一方,上书“陈宝箴、陈三立故居”。


1896年,陈寅恪和兄弟姐妹们摄于长沙湖南巡抚衙门后花园“又一村”。左起:陈康晦(4岁)、陈隆恪(9岁)、陈新午(3岁)、陈方恪(6岁)、陈寅恪(7岁)。


1897年初春,陈寅恪和兄弟们合影。左起:陈隆恪、陈覃恪、陈衡恪、陈寅恪、陈方恪。



1899年,陈寅恪祖父陈宝箴在南昌。此时陈宝箴已从湖南巡抚卸任回江西。


1899年,陈寅恪祖父陈宝箴与孙辈们在南昌。中坐者为陈宝箴,前立者为陈封可,左起:陈方恪、陈寅恪、陈覃恪、陈衡恪、陈隆恪。


1916年农历九月二十一日,陈寅恪父亲陈三立(字伯严,号散原)64岁寿辰和家人们在南京俞宅竹园合影。前排左起:陈三立夫人俞明诗、陈三立;后排左起:陈方恪、陈新午、黄国巽(衡恪妻)、陈封怀、陈衡恪、陈封可、陈隆恪、陈登恪、陈寅恪、陈安醴、龙姑娘(方恪姨太)。


1922年11月9日,陈三立70大寿,当时陈寅恪正在欧洲留学。前排左起:陈封雄、陈封邦;二排左起:陈三立夫人、陈封举、陈封政(封举后立者)、陈三立;三排左起:喻徽(隆恪妻)、陈封可、陈康晦、陈隆恪、陈新午、黄夫人(覃恪妻)、陈封修、黄国巽(衡恪妻)、陈安醴、陈方恪、陈封怀、陈敬一(覃恪女)。



1932年秋,陈三立在庐山牯岭。


陈先生是个十分务实、不图虚名的人。他1902年留学日本,后又在欧美游学14年,先后求学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美国哈佛大学等著名大学,求教过许多世界一流的大学者。但他只求学问,不顾及学位,往往一年半载后就另辟新径,因此始终没有获得一张大学文凭,更没有拿到什么博士学位。这在学历崇拜之风盛行的当今社会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通过留学期间的学习,陈寅恪具备了阅读蒙、藏、满、日、梵、英、法、德和巴利、波斯、突厥、西夏、拉盯希腊等13种文字的能力,尤精梵文和巴利文。



1904年留学日本时合影。左起:陈隆恪、陈寅恪、陈衡恪。



1910年,留学期间的陈寅恪摄于德国柏林。



1921年,风华正茂的陈寅恪在德国留影。


1925年,陈先生回国。这时,清华学校改制为大学,设立国学研究院,其“基本观念,是想用现代的科学方法整理国故”。聘任当时最有名望的学者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等人为导师,人称清华四大国学大师。当时的研究院主任吴宓很器重他,认为他是“全中国最博学之人”。梁启超也很尊重他,谦虚地向人介绍:“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他们都曾极力向校方举荐他。1926年6月,他只有36岁,就与梁启超、王国维一同应聘为研究院的导师,并称“清华三巨头”。


上世纪20年代在清华国学院任教时的陈寅恪



1925年后国学院:国学院上课所在的清华学堂。



留学巴黎时的吴宓


陈先生的教学方法独特,注重自然启发,着重新的发现,与其秉持的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一脉相承。他对学生只指导研究,从不点名,从无小考。就是大考,也只是依照学校的规章举行,没有不及格的。他常说,问答式的笔试,不是观察学生学问的最好方法。因此,每次他都要求学生写短篇论文代替大考,而且强调,做论文要有新的资料或新的见解。季羡林先生在《回忆陈寅恪先生》一文中说:“寅恪师讲课,同他写文章一样,分析细若毫发,然而一本实事求是的精神,他仿佛引导我们走在山阴道上,盘旋曲折,柳暗花明,最终豁然开朗。读他的文章,听他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无法比拟的享受。”



1931年陈寅恪手稿:陈寅恪《借书附记》手迹中记载了赵元任等所借之书目。



1934年,季羡林先生在清华大学毕业时留影。


    陈寅恪是一位具有很强正义感的知识分子,一生关注民族盛衰,国家兴亡,文化存废,一生坚持独立人格。当年,袁世凯当总统,陈先生讥之为巴黎选美:“花王哪用家天下,占尽残春也自雄。”张勋组阁,也讥之为妓女作秀:“催妆青女羞还却,隔雨红楼冷不禁。”抗日战争时期,正处民族危亡之际,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却消极抗日,而一批御用文人竟发起向蒋介石献九鼎的闹剧,陈先生不仅拒绝参与,而且还在《癸未春日感赋》一诗中以“九鼎铭辞争讼德,百年粗粝总伤贫”的诗句予以讽刺。



抗战中流亡西南的陈寅恪(中)



1939年,陈寅恪与家人在香港。



1941年,陈寅恪与家人在香港九龙。



《陈寅恪诗集》


陈先生一生勤奋治学,锲而不舍。1948年,他已经双目失明,但他仍然在他人搀扶下回到清华大学给学生们讲课。据学生回忆,以前,陈先生上课讲到深处,会长时间紧闭双眼,但双目失明后,却永远睁大眼睛讲课,目光如炬,令人感动不已。尤为让人敬佩的是,陈先生靠口述的方式,穷十年岁月,完成了《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这样的巨著,其毅力与精神,真有惊天地、泣鬼神之气概。



上世纪40年代后期的陈寅恪


1940年3月23日,在重庆召开的“国立中央研究院第一届评议会第五次年会”上与会人员合影。陈寅恪(二排左二)赴会,最主要目的是选院长时投胡适一票。



1946年秋,陈寅恪英伦治眼疾无效回国,候船北上,与家人团聚合影。中坐者:曾广珊(俞明颐夫人,曾国藩女孙);前排左起:毛毛(方恪养女)、陈美延、俞方济、俞小济;后排左起:陈方恪、陈登恪、方恪妻、唐筼(寅恪妻)、陈寅恪、陈新午、陈康晦、陈隆恪、某女、俞扬和。



1947年陈寅恪与王力教授在岭南大学(后合并到中山大学)陈家门前合影。


解放后,陈先生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长,他在1953年12月1日的《对科学院的答复》里,提出了就任所长的两个条件:“第一条,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第二条,请毛公或刘公给一允许证明书,以作挡箭牌。”此要求没有结果,陈先生也最终未曾就任。



1951年夏,陈寅恪全家合影于广州。后排左起:次女陈小彭、长女陈流求、幼女陈美延。



1957年,陈寅恪与助手黄萱在工作。



1959年陈寅恪在中山大学东南区一号楼上寓所的北阳台。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切政治挂帅,一些学者纷纷“弃暗投明”“弃旧迎新”,生吞活剥地用马列主义炮制新八股,陈先生对此深感痛心,写诗予以嘲讽:“八股文章试帖诗,尊朱颂圣有成规。白头学究心私喜,眉样当年又入时。”



陈寅恪与夫人唐筼



1964年,竺可桢(左一)看望老友陈寅恪(左二)时合影。


1965年,垂垂老矣的陈寅恪于中山大学寓所,时骨折已三年。 


十年动乱期间,陈先生被打成了“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牛鬼蛇神”、“封建余孽”,受尽迫害与折磨。1969年10月7日,心力衰竭的陈寅恪眼角浸满泪水,溘然长逝,走完了他79岁的生命历程。    


家与国究竟存在什么样的联系?请关注“家与国”吧!长按下面二维码,识别后加关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