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地球系统模式创新团队利用气候网络方法对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冷暖位相转折进行预测
随着“复杂系统与网络”科学的迅速发展,气候网络方法近年来已在大气科学领域展现出了突出的应用价值,并成功应用于厄尔尼诺预测、极端事件预警等多个方面。该方法将气候系统中的观测站点或格点当成节点(Node),不同节点上气候变量(如气温、降水等)间的相似性(如相关系数等)定义为节点间的连接(Link),以网络科学的分析手段研究气候要素场内部的拓扑性质和动力学特征,通过最大限度地保留、并有效利用气候系统的高维复杂信息,为应对气候系统中的复杂性和非线性效应提供新的可能途径。近年来,气候网络方法已成为气候研究领域的新兴分析手段。
近日,我实验室地球系统模式创新团队利用气候网络方法建立了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冷暖位相转折的预测方法。PDO是重要的年代际尺度海温变率,对全球气候和环境有持久而深远的影响。目前,PDO的成因机制尚不明确,其形成可能受到多个物理过程共同影响,如大气的随机强迫、中低纬度海气相互作用、海洋涡旋输送等,这大大增加了系统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导致PDO的预测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由于PDO的冷暖位相对应着截然不同的气候影响,对于PDO相位转折的预测,是当前年代际气候预测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我实验室联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德国洪堡大学等单位,利用气候网络方法成功提取了PDO位相转折的早期前兆信号。如图1所示,对于近百年的6次PDO冷暖位相转折,基于气候网络的预测指标全都有效监测到其早期前兆信号的出现,该信号可以提前6.5年左右预测PDO的位相转折,并且只在50年代出现了一次误报。这一结果不仅提高了PDO位相转折的预测技巧,更大幅提升了预测的时长,其预测时长接近当前已知的PDO可预报性上限(8-9年)。
图1 (a)PDO冷位相海温场空间分布;(b)PDO年代际振荡冷暖位相转折点;(c)气候网络示意图;(d)基于气候网络分析得到的前兆信号
研究进一步指出,气候网络分析可以克服环境噪声的影响,通过网络的“协同效应”(cooperative behavior)从海温中提取到信噪比很小的早期前兆信号。所谓“协同效应”,它反映了该动力系统内部越来越多的空间点出现时间上的一致性变化,体现为点与点之间的关联强度(相关系数)向同一个方向变化(同增或同减)。尽管这种点与点之间关联强度的变化在幅度上非常小,难以从个体上被察觉,但当考虑气候中大量点之间的群体行为时,宏观上这种差异就可以被检测到(图2)。这是PDO冷暖位相转折前兆信号可以被气候网络方法捕获的原因。
图2 气候网络的测度。从左至右依次表征空间中每个点与其他点的关联强度之和、关联数目之和以及平均关联强度。从上至下依次表征前兆信号出现时刻,前兆信号未出现时刻,以及两者之差。
该研究为重大气候事件的转折性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为多尺度气候预测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研究成果于2021年2月在地学权威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发表,题目为“Early warning of the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phase transition using complex network analysis”。创新团队骨干成员袁乃明副教授为文章的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后陆征辉为文章的第一作者。
该研究得到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A06004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5065和41675088)南方海洋实验室创新团队建设科研经费等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9/2020GL091674
(阅读论文请点击底部“阅读原文”)
nfhy
原创文章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案:南方海洋实验室
图片:南方海洋实验室
封面:南方海洋实验室
编辑:胡悦、谢书谊
初审:董文杰、徐丹亚、周珂
审核:漆姗姗、孙雯
审定发布:杨清华
往期推荐
依托自然资源部南海局所属南海环境监测中心、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建设南沙野外站:科学守护珊瑚礁
2-28 共建单位资讯
海洋-陆地-大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效应创新团队揭示南亚急流波列的季节内活动特征和触发机制
2-28 科研动态
澳门大学:从澳门大学说起港珠澳大桥的维修保养故事……
2-26 共建单位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