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研动态】我实验室创新团队在南极固定冰模拟中取得新进展

李新情 南方海洋实验室
2024-12-04


固定冰是南极近岸海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和变化会影响南极近岸海-气间能量和物质交换、冰间湖形成和发展、海洋生态以及南极科学考察活动等。目前,基于遥感观测的方法可以很好地获取固定冰空间分布特征,然而如何获取大范围的固定冰厚度数据仍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实验室极地海洋与气候变化创新团队以东南极Mawson沿岸固定冰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观测数据评估了高分辨率冰雪热力学模型(HIGHTSI)对于南极固定冰的模拟能力,并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优的海洋热通量数值。在此基础上,模拟了2006-2018年东南极Mawson沿岸固定冰变化,分析了研究区固定冰厚度时空及变化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1)当海洋热通量为时20 W m−2,模拟的固定冰厚度与现场观测数据最吻合,两者之间平均偏差为0.012 m。(2)模拟结果显示,固定冰表层温度低于底部温度,每年的第90-260天是固定冰生长较快的时期。底部生长是导致固定冰增厚的主要原因。(3)固定冰通常于9月底至11月初达到最大厚度,具有较大的年际间差异。研究区内固定冰最大厚度为1.2-2.4 m,通常离岸距离越近,固定冰厚度越大。62°E-65°E固定冰最大厚度值偏高,而在65°E以西区域固定冰最大厚度值偏低。上述工作可为南极近岸海-冰-气相互作用研究以及近岸科学考察活动开展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图1 研究区位置及固定冰遥感光学影像

  

图2 2006-2018年10月份研究区固定冰平均厚度

 

研究成果于2022年2月在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中科院SCI二区,影响因子4.130)上在线发表,题为“Thickness simulation of landfast ice along Mawson Coast, East Antarctica based on a snow/ice high-resolution thermodynamic model”,创新团队核心成员、中山大学惠凤鸣教授为文章的通讯作者,创新团队骨干成员、中山大学博士后李新情为文章的第一作者。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南方海洋实验室创新团队建设科研经费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authors.elsevier.com/sd/article/S1674-9278(22)00020-X(阅读论文请点击“阅读原文”)

nfhy

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案:南方海洋实验室

图片:南方海洋实验室

封面:南方海洋实验室

编辑:谢书谊

初审:程  晓

审核:漆姗姗

审定发布:杨清华

往期阅读

我实验室创新团队在北极海冰漂移高精度遥感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03-09 科研动态 

我实验室创新团队研究发现北极航道近40年通航能力提升速度快于预期

02-25 科研动态 

我实验室极地海洋与气候变化创新团队在南极冰山搁浅事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01-25 科研动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南方海洋实验室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