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覆盖11省市,GDP占全国40%的长江经济带,到底该如何发展?

长江作为中国的母亲河,不仅孕育了长江文明,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水道,形成以长江为纽带的长江经济带。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长江经济带已经出现了成熟的城市群和明确的分工体系。

长江经济带的三大城市群

一条长江犹如一串珍珠项链的线,串起了明珠的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城市群。上游地区形成了以成都、重庆为双核的成渝城市群,中游地区形成了以武汉为中心的武汉城市群、以长沙为中心的长株潭城市群、以南昌和九江为中心的昌九城市群、以合肥为中心的皖江城市群,下游地区以南京为中心的南京城市群、以苏州无锡常州为中心的苏锡常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

长江经济带:黄金水道串起“珍珠链”

这些城市群就像长江沿岸的经济发动机,成为区域的重要增长极,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并参与整个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分工协作和竞争。

城市群,就像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一样,会经历诞生、发展、成熟和衰亡这四个阶段。当城市群成长为成熟阶段时,各项功能完善、发展多样化,形成以为第三产业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核心大城市,及在周围形成以生产制造为主的专业化大中城市。

长江经济带的城市群

核心大城市和周围专业化大中城市之间,依靠区域产业分工来发生关系,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贯穿着区域内大中小各个城市。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上海作为一级核心城市,吸引着世界500强企业和江苏浙江两地的优秀企业将公司总部、区域总部或研发总部放在上海市中心。上海中心区承担着发展总部经济的等城市职能,设计、研发、营销、会展等是重点发展环节,另外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金融服务等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也是上海的主导产业,而上海的郊区和其他中小城市侧重发展生产制造业,为核心城市的产业发展做配套,由此形成一个完善的产业链分工格局。

上海浦东新区

从长三角内部看,首先要明确定位城市等级和城市功能,强化核心城市和周围地区的产业协作,进一步完善区域产业链的联动机制。以上海作为一级核心城市,以南京、杭州、合肥作为二级核心城市,以无锡、苏州、宁波作为区域核心城市,增强核心城市的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长三角城市群

在非核心区,要充分发挥当地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政策资源的优势,让这些要素在长三角城市群流动起来,充分参与长三角各个产业链的分工协作。例如在安徽省要充分挖掘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基地、生态旅游目的地等新兴业态发展,走绿色环保、科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安徽旅游长三角推介会

从长江经济带看,整合上中下游这么多的城市群协同发展是个庞杂的系统工程。各个城市群的规模等级不同,城市职能不同,自发地组织能力很弱,尤其是长江中上游的城市群。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分布

因此,发展较为先进的长三角城市群的整合发展经验和模式向中上游城市群复制变得十分必要,同时还充分发挥上海龙头城市的引领带动作用,既有利于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城市群发展区域经济,又可以让整个长江经济带的要素充分流通起来,推动长江经济带各个城市群的功能互补、错位发展。树立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的全局观念,培养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城市群的增长极,加速长江经济带一体化进程和经济协同可持续发展。

长江经济带的未来发展,你有何高见?欢迎留言讨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文为“大湾区高楼迷”公众号转载、编辑的文章,编辑后增加的插图均来自于互联网,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