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午诵】中国最后一个穿裙子的先生

往期精选

征集令:“文轩教育杯”晨读晚诵

“文轩教育杯”颁奖典礼

经典诵读录制、投稿教程

经典诵读年度最佳作品!

钢铁初中诵读专场



学校专场第10期


东坡区大北街小学




文:网络

主播:窦红霞(大北街小学校长




有人说,人活着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活着,解决生存和温饱,让家人幸福;第二个层次:体面地活着,追求一定的“名利权”,让人生体面;第三个层次:诗意地活着,一生都在做有价值的事。诚然,叶嘉莹先生活到了第三个层次。在《朗读者》上,董卿这样介绍过她:她是白发的先生,她是诗词的女儿,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也是很多人通往诗词国度的路标和灯塔。她便是叶嘉莹先生。



很多人尊称叶嘉莹先生是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事实上,叶先生是当之无愧,也名副其实。据南开大学校友会消息,就在昨天,今年95岁的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叶嘉莹先生再次向南开大学捐赠1711万元。去年6月,94岁的她就将北京及天津的两处房产出售所得的1857万元全部捐赠给了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同时还把版税、稿酬也捐赠给了南开,用于设立“迦陵基金”,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研究。加上此次捐款,目前她已累计捐赠3568万元!




她的捐赠源于她对诗词的热爱:“我太喜欢中国的诗了,我讲中国的诗,我真是把我的感情都投进去了”


也就是这位老人,用尽了自己一生的时间,只做了一件事——将中国古诗词的美带给世人。


叶嘉莹先生从教70余年,作为在海外传授中国古典文学时间最长、弟子最多、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华裔女学者,早在2016年就被授予了“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在很多人眼中,她是优雅美丽的“叶先生”,不少听过她的课的学生也表示:“听她讲古典诗词的时候,你会完全被她震惊,她像是一个海洋一样,你觉得在她面前自己就是一滴水。”



她的学生之一席慕容这样说过:“叶先生讲课的时候,那个感发的力量,当她介绍李白的时候,李白就很骄傲地出来了;当她介绍杜甫老年的诗歌的时候,杜甫就真的老了。”2016年“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颁奖词这样写道:

 

从漂泊到归来

从传承到播种

有人说她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穿裙子的‘士’

她替未来传承古典诗词命脉

她为世界养护中华文明根系

千年传灯,日月成诗

先生之风,犹如古诗词中自然而然生发出来,令人见而忘俗。



诗歌对于叶先生来说,是生活记录。叶先生说:“我年龄大了,我很多事情已经记不清了,不过很多事情我都用诗记下来了”。但是“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用诗词记录生平的叶嘉莹先生一生坎坷。她说:我的人生不幸,一生命运多舛,但从诗词里,我能得到慰藉和力量。


对她来说,有了诗词,便有了一切。诗词成了她的所有,也幸有诗词,可以陪伴人生度过忧患,获得疗愈。


人活到极致内心便有了理想与坚守。“我现在活了快一个世纪了,我这一辈子要做的就是把中国的吟诵传下去。”叶嘉莹一生坎坷,很多经历都不是她自己的选择,唯独诗词是她心之所向,是她从始至终都坚守的“道”。


“我已经90多岁了,我在我离开世界以前,要把中国传统上,最宝贵的一部分留下来。”即使95岁高龄,叶先生一直把传播中国文化为己任,叶先生表示,自己一辈子其实只干了一件事,就是教书。“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希望我倒在讲台上,如果有来生,还教古典诗词。”正如她诗词中所说:柔茧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我平生的离乱都微不足道,只要年轻人能把我吐出的丝,织成一片云锦,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能够留下来,就足够了。



捐出一切,只为中国诗心生生不息。每当有人询问叶嘉莹,中国的诗心是否消失,诗词是否灭亡,她便会用这首词去回复。


《浣溪沙·为南开马蹄湖荷花作》

文/叶嘉莹

又到长空过雁时,云天字字写相思。

荷花凋尽我来迟,莲实有心应不死。

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

  

两次捐赠三千余万,生活极度节俭,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有不少人认为叶先生晚年孤苦。但也有人反驳:腹有诗书,精神充足,她永远不会孤独。而她也表示,自己有诗词为伴,并不需要人陪。她捐出了尘世中的一切,却留下了诗词的莲子,她想做诗歌的摆渡者传灯人,她特别怕年轻人入宝山空手而归。


诗人垂垂老矣,而诗歌永远年轻。


席慕蓉说:“我无法不爱她。”


我想你我,也无法不爱她。


图片来源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