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取消自主招生!这36所高校将试点“强基计划”



往期精选

今年高职单招3月5日开始报名

2019年与你我息息相关的教育体育政策

十二部门齐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来了

非寄宿制中小学原则上不得设食品小卖部、超市




1月15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也称强基计划。

意见提出,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2020年起,原有高校自主招生方式不再使用。

为何要开展实施强基计划?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03年教育部开展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以来,在探索综合评价学生、破解招生“唯分数论”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近年来,自主招生也面临着招生学科过于宽泛、重点不集中、招生与培养衔接不够等新挑战和新问题,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着力加以解决。

强基计划和原自主招生的区别

  • 选拔定位不同。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而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 招生专业不同。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招生专业范围;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安排招生。

  • 入围校考的依据不同。自主招生的入围依据主要是考生的申请材料;强基计划的入围依据是考生高考成绩,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 录取方式不同。自主招生采取降分录取的方式,最低可降至一本线;强基计划将考生高考成绩(不低于85%)、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折算成综合成绩,从高到低顺序录取,体现对学生更加全面的考查。

  • 培养模式不同。相关高校对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在培养方式上未作特殊安排;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将实行小班化、导师制,并探索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畅通学生成长发展通道,实现招生培养良性互动。

强基计划招生程序:

试点高校将于7月4日前组织考核
  • 按计划,3月底前,36所试点高校要发布年度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 4月,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可在网上报名参加强基计划招生;

  • 6月,所有考生参加统一高考;

  • 6月25日前,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向有关高校提供报名考生高考成绩(不含高考加分);

  • 6月26日前,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学校考核的考生名单并公示入围标准;

  • 7月4日前,高校组织考核;

  • 7月5日前,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考生综合成绩由高到低进行录取并公示录取标准。

高考成绩占比不得低于85%

高考成绩在强基计划录取中将起到两方面重要作用:

一是作为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强基计划取消了竞赛证书、论文、专利等作为入围高校考核条件的做法,以学生高考成绩作为依据。

二是作为录取的重要依据。强基计划改变原自主招生“降分录取”的做法,高校将考生的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折合成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体现对学生更加全面综合地评价。其中,高考成绩的占比不得低于85%。

面试将全程录音录像

强基计划将进一步严格规范招生程序:

  • 笔试、面试安排在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进行。面试采取专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式,全程录音录像。

  • 完善信息公开公示,规范公开内容,主动接受监督。

  • 将强基计划纳入巡视和督导工作范围,建立动态准入退出机制。对于违规违纪行为,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中国教育报:强基计划,变了什么?改了什么?在试什么?


“强基计划”:变·改·试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  

特别是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作为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的教育,能否跟上时代的脚步,能否踏上历史的巨浪滚滚向前? 

在深入总结高校自主招生16年试点经验,充分借鉴上海等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成果的基础上,近日,教育部出台《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也称“强基计划”),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从2020年起实施“强基计划”。

这是继《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布以来,高校人才选拔培养迎来的又一重大变革。作为新高考在新时代的新突破,集中体现了新高考的改革方向。

变,直面现实问题

  

“强基计划”开宗明义: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学生的评价模式,逐步形成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有效机制,重点破解基础学科领军人才短缺和长远发展的瓶颈问题。

  

与之前试点的自主招生不同,“强基计划”从选拔定位、试点学校范围、招生专业、报考条件到入围高校考核方式、录取方式及培养模式等,进行了系统性重塑。

  

“强基计划”明确,起步阶段,遴选一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开展试点,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结合高校办学特色,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基础学科专业安排招生。

  

在制度设计上,“强基计划”将选拔两类群体,主体是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和少数在某个领域具有突出才能的“偏才怪才”。

  


就考核而言,取消论文、专利等作为入围高校考核条件的做法,将以往自主招生的“降分录取”改为“基于统一高考的多维度考核评价”,按综合成绩重新排序、择优录取,高校考核安排在高考成绩发布后,同时,教育部指导高校积极探索建立基于能力考查的笔试、面试,增强选才的科学性。

  

具体来说,针对第一类考生,高校根据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原则上不得低于85%,并按考生综合成绩由高到低进行录取;针对第二类考生,由高校提前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向社会公布,组织专家对相关考生进行严格考核,达到录取标准的,经高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报经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核准后予以录取。

  

“科学性与公平性是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也是一对难以平衡的矛盾。自主招生政策实施16年来,也一直在探索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钟秉林表示,此次改革面对现实问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着力解决自主招生中申请材料造假、高校提前“掐尖”等问题,进一步严格规范招生程序,明确高校考核要安排在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进行等举措,建立更高水平的公平保障机制,体现了促进人才选拔的公平性、实现社会正义的政策导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院士认为,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的改革非常必要也非常及时。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有了更高目标,“强基计划”的实施,一方面更好地保证了人才选拔的公平正义,有助于高校个性化选拔优秀人才,同时又能针对性地确保国家战略领域的后备人才储备。

改,瞄准四个维度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新时代教育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初心所在。

  

“强基计划”奔着问题去,立足国情和教育发展现状,将评价选拔体系系统性重塑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破除“五唯”评价机制改革、推进高等教育相关改革、促进教育公平紧密结合,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提出了全新的方向和目标。


“此次改革最大的亮点在于,明确了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改革方向。”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瞿振元认为,在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多、科技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强基计划”着眼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时代要求,充分发挥高考这个指挥棒的正向作用,把高校招生与人才培养、“双一流”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等全面贯通衔接起来,形成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合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数学学院教授李大潜认为,随着高考改革、“双一流”建设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深入开展,高校已切身感受到改革的“红利”,也有进一步推动改革的动力。在这一大环境下,为进一步优化人才选拔方式,助力国家的长足发展,“强基计划”立足国家战略,重点支持基础学科、核心技术领域相关学科,同时又加强招生与培养的衔接。相信通过该计划的实施,能够为国家基础学科的长期发展、关键研究领域的重点突破提供坚实的人才梯队。

  

教育部考试中心常务副书记于涵看来,“强基计划”充分考虑了我国高考制度的特色和当前高考改革的实际,同时借鉴了世界一流大学在人才选拔、录取以及培养上的基本经验,遵循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和发展的普遍规律。

  

“它打通了拔尖创新人才的评—选—育—用等多个关键环节,确保各环节无缝衔接又形成合力,真正做到了应需选才、因材施考、因材施招、因材施教及才尽其用。”于涵表示,这一举措,将逐步形成教育领域基础学科高水平人才成长和发展的新格局。

  

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量子通信,都需要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做有力支撑,基础学科对于原始创新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之所以缺乏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呈现“卡脖子”局面,与基础学科发展较慢、顶尖基础学科人才缺乏密切相关。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当前,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在面临专业选择时,受社会舆论、收入排行等影响,盲目追求一些看上去前景好、收效快的热门专业。

  

清华大学招办主任余潇潇认为,如果希望在日益激烈的科技竞争中领先一步,对优秀学生的学术志趣引导、科学素养提升、数理基础强化的提前布局就刻不容缓。高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将自身兴趣与能力相结合,与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相结合,对拔尖创新人才进行贯通培养、系统培养,勇于担当,为国家破解“卡脖子”难题打好人才基础。

  

“‘强基计划’首次在人才选拔的政策设计中明确提出重点在基础学科安排招生专业,真正选拔出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领域人才需求。”在余潇潇看来,这体现了教育评价改革的大逻辑,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才培养,为国家培养出更多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的领军人才,这也必将对未来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结构调整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叶企孙物理班首席教授朱邦芬结合近10年来“学堂计划”的教育改革实践深深体会到,关键在于营造一个优良“环境”,使得有潜质的杰出人才比较容易“冒”出来,而优秀学生荟萃是优良“环境”的一个基本要素。因而,识别和选拔具有突出创造性的学生十分重要。

  

朱邦芬认为,鉴于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内高考仍然是促进我国社会阶层流动、维持社会公平、选拔人才的主渠道,在高考主渠道的基础上,对于少数痴迷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并有特殊才能的中学生,一流高校的招生中提供一条促使他们能脱颖而出的渠道,这于国于民功德无量!

  

在选拔方式上,“强基计划”拓宽了人才选拔的视野,拓展了考生评价的维度,依据考试成绩但不“唯分数”,面向考生的长远发展而不局限于现有水平,立足于对考生的内在特质进行全面、综合、深入的考查而不再倚重一些外显的指标。

  

试,带来深远“杠杆效应”



综合整理来源央视新闻、微言教育、中国教育报等

在看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