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成长经历曝光: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其实需要三代人的努力
往期精选
《少年说》节目中,一个叫邓婧雅的小女孩,站在台上介绍:
“我的奶奶很奇特,都快80岁了却还一直在学习,尤其喜欢做奥数题。”
台下的奶奶听完,满脸笑意。
婧雅的奶奶是一个非常爱学习的人。
从小学到初中,她的数学题都是由奶奶辅导的,还经常陪着她一起去辅导班学习,有时候还会和老师讨论题目。
用小婧雅的话说“奶奶就是老年界的一朵奇葩”。
可是奶奶却有自己的见解:
“我们只是普普通通的技术人才,这个时代发展得太快,只有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每个人都应该活到老学到老。”
一句话,既抬高了自己,又激励了孙女。
优秀的家庭,福泽三代,这句话用在他们身上一点也没错。
奶奶是家庭教育的起点,她的格局很可能影响小女孩的未来结局。
教育不仅拼的是父母,更拼的是一个家庭的格局。
一个家庭,他能站得高,看得远,那他的孩子便能在宽阔的视野中,拥有更多的人生选项。
因为家庭是由父母、我们和孩子组成。
父母是过去,是我们成就的奠基者;
我们是现在,是给孩子言行的传承者;
孩子是未来,是家庭教育最后的受益者。
要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其实需要三代人的努力。
1
家庭的格局,奠定了教育的基础
继中国专家赴意大利抗疫后,钟南山院士再上热搜!
这场疫情,让84岁的钟南山院士,再次成为全中国人的偶像。
人民日报评价他:“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
还记得当年非典肆虐的时候,是他冲锋在前,主动要求“把重病患者都送我这里来”。
优秀的人从来没有偶然,所谓医者仁心,从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三代人,刻在骨子里的坚定。
真正影响他一生的人是他的父母。
钟南山出生于一个医学世家,他的父亲名叫钟世藩,是中国著名儿科医学专家。
钟世藩身为一个儿科医生,对待病人,尽心尽责。
下了班,他也给孩子看病,有时孩子太小,还会上门出诊。
坚持大查房。认认真真书写每一份病例,即使非医学专业都能“看得懂”。
能少用药就少用药,能用便宜药就不用贵的药。
这给他的儿子钟南山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原来当医生,既能救死扶伤,还能受人尊敬!”
钟世藩对医学的热爱,是认真一辈子的。
70多岁的钟世藩,为了把自己几十年来宝贵的临床经验分享给后人,他每天去图书馆,查资料写文字。
因为眼睛出问题视力减退,他就用放大镜看文献,再后来没办法就请人帮助认字。
但即使这样,他还是花了4年时间,捂住一只眼,一点一点艰难地写下了40万字的《儿科疾病鉴别诊断》。这本书后来因畅销,被出版了6次。
而他拿到了1500元稿费,700元他给了帮他抄书的温医生,自己又出钱买了40多本,送给亲戚朋友。
钟南山说:“父亲就是这样,他对事业有着执著的追求,总是希望别人过得更好。”
钟南山还有一位优秀的母亲。母亲廖月琴曾担任现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是广东省肿瘤医院的创始人。
回忆起母亲,钟南山提到过几件小事。
其实钟南山在读小学的时候成绩不好,经常逃学,还留过两次级。
“五年级时有一次考试我偶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妈妈知道了很高兴,她对我说:南山,你还是行的啊!”
“那时我觉得妈妈一下子把我的一个亮点找了出来,我有了自尊心,觉得有人赞美我,从那时起我就开始认真读书了。”
有的时候父母的鼓励和认证,会给孩子带来莫大的鼓励。
而除了鼓励之外,廖月琴还是一个信守承诺的人。
小的时候,他看到别的孩子有自行车,非常羡慕。小学六年级时,妈妈对他说:"你要是小学毕业能考到前5名,我就奖你一辆自行车!"
1949年,他在岭南大学附小读书,因故不举行毕业考试。后来,学校根据平时的成绩发了一份成绩单,他排在第二名。
但他当时不敢说,因为妈妈说的是考试,这次严格算起来不算是考试。而且,那一年因为通货膨胀,家里生活得很困难。
可他没想到,自己没提起,妈妈依旧给他买了辆自行车。
后来钟南山说:“从那时起,我就记住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只要你答应的事,就一定要做到,这就是妈妈教给我的。我现在对我的孩子、对我的研究生也是这样,要么不答应,答应了我就一定要做到。”
父母身上的品质就这样深深地刻入钟南山的骨子里,让他懂得为人处世的品格,和职业使命的严谨。
做了父亲以后,钟南山便将这些教育精髓都传承给了子孙。
在教育上,他秉承父母的教育方式,用智慧对待孩子犯错,总是以鼓励的方式激励孩子。
儿子钟惟德小时候特别调皮,经常逃课和打架,常常被老师投诉。
于是钟南山就从这一点入手,不断放大孩子的优点,鼓励他多帮助别人。
他说:“通过发挥和发扬孩子的长处,帮助他们建立荣誉感和自尊心就足够了。”
在父亲的鼓励下,钟惟德没有辜负期望,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有一段时间,女儿在美国南加州读大学时,一边训练,一边学习,非常辛苦。
他忍着心疼,鼓励女儿:
“如果你能度过这样的日子,将来遇到什么困难你都能挺过。”
钟南山从父母那里学到的品格,精神和格局,无疑是孩子漫长岁月里一份最宝贵的财富,深深地影响着孩子。
都说孩子其实生下来是一张白纸,未来就是一个家庭合作推出的作品。
有的时候父母真的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无论好坏,到最后,我们的性格、三观、习惯中总会多少长成了和父母相似的模样。
而这或许告诉了所有家长:不要自己碌碌无为荒唐度日,还绑架着孩子必须功成名就。
想要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自己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2
父母的努力,才能真正影响孩子
为什么许多孩子在父母眼中显得“平庸”?
是因为家庭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父母往往都对孩子报以厚望,早早放弃自己的人生目标,给孩子最好的资源和希望。
但是,这样换来的只是孩子的慵懒甚至是抵触:
“我已经这把年纪了,没什么奋斗价值了,但你要好好学习才能有出息啊!”
“你总要求我考第一名,我看你在工作中也一点都不进取,想考第一自己考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是父母的老师,他来到这个世界上,是督促父母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图。
只有和孩子一起成长,才能让孩子明白努力的意义。
父母的行动远比预言更有说服力,我们的言行是孩子终生学习的模样,我们的角色奠定了孩子的未来。
董卿曾谈起初为人母那段时间,说自己非常迷茫。
生活完全被孩子占据,人变得慵懒和平庸。
后来,朋友的一句话,彻底点醒了她:
“你希望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很简单,你自己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是啊,她不希望孩子长大之后看见的是一个没有作为的母亲,她希望孩子世界里的自己,是优秀的。
她说:“我应该努力把自己变得更好,让他真正在未来懂事的时候,对你敬爱有加,从而学到你身上的品质。所以我不会放弃自我成长,要让自己变得更好。”
于是她开始重踏上了职场,成为了《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的主持人兼制片人,再一次证明自己的实力,惊艳了无数人。
这样的过程不仅让她自己受益,也让孩子从她的言行中看到了学习的力量。
最优秀的家长,永远都是在做孩子的榜样。
想教会孩子什么,首先自己就做到什么。
最优秀的家长,也永远都将双方放在平等的位置。
不是独裁、控制,而是尊重、陪伴和引领。
3
孩子努力的程度,决定未来的出路
如果说,起跑线是父母为孩子创造的,那么剩下的终点却是需要自己努力的目标。
有些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却凭着自己的努力,赢在了终点。
毕竟人生总有一段路程,需要自己走。
在教育这条路上,最该努力的人是孩子。
去年,清华大学的毕业典礼上,一个叫张薇的女孩感动了很多人。
出身贫寒的她,大学以前,没有出过县城。
考上清华大学以后,她借着村里人的集资走进大学。
大学四年,她省吃俭用、勤工俭学。
她凌晨五点起床,背单词,晚上六点去餐厅打工。
这一坚持,就是四年。
上了大学以后,她去学辩论,去支教。
用了比别人多三四倍的努力,获得了优秀奖学金,亲手改写了自己的命运,更赢得了所有人的敬佩与尊重。
孩子是教育的主体,是自己学业的主人。
家庭只是影响孩子成长的一部分,但最终孩子会走什么样的路,还是取决于自己。
孩子越努力,未来越有出路。
有人说:“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寻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一个家庭的格局,就是教育的根;父母就是叶,用自我成长,来影响孩子;最后孩子努力生长,才能开出最美丽的花朵。
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家庭中每一个成员都需要努力。
来源:微信公众号“小十点”“成长树”等
转自:首都教育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眉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将第一时间知晓教育体育权威消息
在看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