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起,四川疫情防控应急响应下调为三级!

往期精选

致全市师生及家长的倡议书

新型冠状病毒防护指南请查收

2019年眉山教育体育亮点工作

2019年运动眉山“成绩单”请查收

眉山教育体育这些人,温暖了2019年




3月24日,四川省应急委员会发布消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当前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报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决定自2020年3月25日0时起,将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级响应调整为三级响应。


从二级到三级,四川调整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背后


在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调整为省级二级应急响应29天后,3月24日,四川发布消息:自3月25日零时起,再次将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调整为省级三级。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此次调级的背景是什么?


二级响应以来,防控措施有哪些变化?


为分区分类做好精准防控、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2月26日0时起,四川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调整为二级。


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家组组长、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祝小平介绍,一级响应主要是统一部署、全民动员,动用一切资源,全面进入应急状态;二级响应主要是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调配全省资源,解决重点地区疫情问题。调整为二级响应后,各市(州)按照国家指导意见要求,以县(市、区)为单元划分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三类地区,分区分类施策。


级别调整之下,分区分类防控工作更加精准。


2月28日,四川首次对高、中、低风险地区作了划分。其中低风险区116个,中风险区66个,高风险地区1个。此后,区域划分随实际情况动态调整。


不同的地区防控措施各有不同。3月2日,四川出台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工作指南(第二版),紧紧围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条主线进行分类细化。高中低三类风险区域,均分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部分,坚决落实“两手抓”,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防控工作,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同时,四川制定了“商场超市”“餐饮业”“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等22个分区分级防控技术方案。其中,《四川省餐饮业新冠肺炎分区分级防控技术方案》指出——


低风险地区:全面恢复餐饮服务经营单位正常营业,但限制集体性聚餐、承办宴席(含农村自办群体性宴席)。严格落实通风、清洁消毒、人员体温检测等防控措施。


中风险地区:有序开放餐饮服务经营单位堂食服务,禁止集体性聚餐、承办宴席(含农村自办群体性宴席),适当降低同时段内餐位密度,提倡电话订餐、网络订餐,鼓励提供线上供餐和无接触配送等服务。


高风险地区:暂停餐饮服务经营单位营业。


分区分类精准防控之下,四川复工复产工作有序提速。市民最直观的感受是通勤“早晚高峰”回归,早餐店、火锅店等纷纷开门,城市又有了“烟火气”。


四川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如何?


二级响应之下,防控更精准,但力度没有放松。专家仍建议减少出行和聚会;必须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时,要全程佩戴口罩,尽量缩短逗留时间等等。


特别是针对境外输入性风险的增加,四川制定了严格的防控措施。比如3月17日起,成都要求所有经成都口岸直接入境、或从其他口岸入境后转乘国内交通工具来(返)蓉的人员,一律实施全流程健康监测和防控管理,集中到指定酒店,实施流行病学调查和核酸检测。


防控不松劲,四川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


截至3月25日0时,四川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47例,正在医院隔离治疗的8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死亡3例。


值得一提的是,省内已连续20天无本地新增病例,其中,部分市州已连续近50天新增病例为0。在治疗方面,3月19日,全省实现本土病例全部“清零”。从风险等级来看,全省183个县(市、区)均为低风险区。


调整为三级响应是否意味放开管控?


据悉,全国范围内,浙江、安徽、江西、云南、福建、贵州、广西、海南、甘肃、辽宁、山西、陕西、吉林、内蒙古等14个省份已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调整为了三级。


调整之后,防控措施有怎样的变化?是否意味着可以放松防控工作?


记者注意到,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三级仍属于较大突出公共卫生事件响应级别。而上述已调整省份也强调,防控工作不可放松。


甘肃省将应急响应调整为三级之后,该省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作出这样的调整,并不意味着疫情防控工作就要松口气、歇歇脚,而是在更加科学规范、细致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为复工复产创造良好环境。


3月10日零时起,山西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二级调整为三级。《山西日报》报道:再次降低应急响应级别不是疫情解除、放松防控,而是面上放开、点上精准的积极信号。


在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时,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授、省卫生健康委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领导小组疫情防控组副组长栾荣生也曾表示:不同级别的应急响应,区别主要体现在不同层级政府的职责定位,而不是防控意识和措施的放松。


他认为,对市民而言,不管实行哪一级应急响应,都应谨记自我防护是预防新冠肺炎和其他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当然,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向好,疫情给市民生活造成的影响也在降低。


3月17日,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五场新闻发布会发布消息:低风险区内可以全面恢复酒店、购物中心、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理发店等经营场所正常营业。全面恢复餐饮服务经营单位正常营业,但是要限制大规模集体性聚餐、承办大规模宴席。同时,可以在具有一定防控措施下开放影院、网吧、歌舞厅、KTV、酒吧、茶楼、棋牌室、农家乐、游泳馆、健身房、各类室内运动场等休闲娱乐场所,但专家建议,需要在较长时间坚持“限流量、全检测、留实名”为主的防控措施。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四川省健康管理师协会副会长张建新建议,以下12种情况可以不戴口罩:

1、田间地头、森林滩涂、牧场草原等农林牧副渔户外劳动时;

        

2、建筑工地、野外勘探、高空作业等户外人员不密集的地方劳动时,但是要求必须佩戴口罩的特殊行业、岗位除外;

       

3、本单位(公司)日常工作时,如果员工均无发热、干咳等异常症状;

       

4、人员固定且参会人员均无发热、干咳等异常症状的会议;

      

5、在户外空旷的地方,比如公园、景区、绿道、大街等;

       

6、在人员稀少的地方活动,比如走路、散步、骑车、购物等;

       

7、居家且家庭成员中均无发热、干咳等异常症状时;

       

8、室内、外运动时;

       

9、在个人独处,比如一个人在办公室、实验室、库房;

      

10、独自开车时;

      

11、健康的家人、朋友一同乘坐私家车时;

      

12、一岁以内的婴幼儿一般不能戴口罩,易引起窒息。


与此同时,张建新也特别提醒以下9种情况要佩戴口罩:

         

1、出现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

         

2、与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病人接触的时候;

         

3、在医疗机构就诊或医院探望病人时;

         

4、在机场、火车站、高铁站等人口密集场所;

         

5、乘坐出租车、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

         

6、在密闭和人员密集的商场、超市、银行、理发店、美容院等公共场所;

         

7、医疗机构、餐馆、酒店、机场、火车站等公共场所工作人员;

        

8、从事疫情相关的疾控、警察、保安等人员;

        

9、出租车、公交车司机、空乘人员等工作人员。


来源 | 川报观察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眉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将第一时间知晓教育体育权威消息

在看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