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聚焦”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洪雅实践”
往期精选
5月26日,新华社以《眉山洪雅探索“学区制”改革 破解乡村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难题》为题聚焦了洪雅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5月14日,刚上完早自习,赵河小学六年级学生李瑞琪,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拿出书包里的画笔数了又数,盼望着第三节美术课快些到来。
瓦屋山学校美术教师周玉冰在赵河小学走教
上午10点40,教室里欢呼雀跃,孩子们簇拥着从瓦屋山学校前来“走教”的周玉冰老师来到讲台,看着周老师寥寥几笔,一幅惟妙惟肖的卡通画就在黑板上呈现出来,孩子们的眼神里透露出无限的崇拜。在周老师的示范和讲解下,大家很快掌握了要领,下课时,孩子们都围在周老师身旁,拿着手中的作品,请周老师帮拍照,发给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
而在此时,另一个教室里,前来“走教”的音乐老师伍姝正带领孩子们编排“六一”儿童节的节目,孩子们在伍老师的指导下,欢快的唱着歌,跳着舞,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
赵河小学,地处眉山市洪雅县南部山区,距离县城40余公里,学校6个年级,10名教师,没有一个专职的音乐和美术老师。而就在一年前,能给孩子们上一堂这样的艺术教育课,学校老师想都不敢想。而发生这样的变化,得力于洪雅县正在探索实施的“学区制”改革。
谈到全县乡村教育,县教育和体育局局长冯学东深有感触,这些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乡村“空心化”加剧,“城挤乡弱村空”的教育现状,在洪雅县表现得尤其明显。如果将全县的版图进行对折,柳江镇刚好处于版图中心,柳江镇往南,900多平方公里,目前只有2所初中,7所小学,学生4035人,其中赵河学校由过去800多人,锐减到现在仅有的73人。
学校过于分散,师资不平稳,质量不均衡,加剧了优秀教师和生源的不断流失。“校长不容易、教师不愿意、学生不乐意、家长不满意”,赵河小学校长陈勇对当前的乡村教育现状进行了精辟的总结。改革当前的教育,成为社会各界的强烈愿望。
如何破解乡村教育的难题,让老百姓共享改革的红利?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精神,洪雅县按照“做强两个中心,以强提质;做优三个学区,以城带乡”的思路,率先在柳江片区先行试点“学区制”改革。将地域相邻的相关学校集中组建成一个学区,通过改革现有模式推动片区教育发展。
在找准乡村教育薄弱的主要症结后,洪雅县提出了“统筹资源、组团发展”的办学思路,探索推进“1351”模式,破解发展难题,即:组建一个学区,办好三类学校,实行五个统一,达到一个目标。
花溪中学体育教师张健在桃源小学走教
组建柳江学区管委会,让分散的学校迅速团聚了起来。县教育和体育局任命一名副局长担任柳江学区管委会学区长,由学区内的优质名校花溪中学担任领办学校,同时,领办学校的校长担任常务副学区长,其余学校的校长担任副学区长。县教体局印发文件,明确将部分人事权和财务权下放给学区管委会,保障工作推进。花溪中学是眉山市优质教育集团成员之一,有了名校领办,让全县“学区制”改革的底气更加足。
坚持服务群众,科学布局调整,办好三类学校。为满足广大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同时又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洪雅县按照由易到难、分类实施的原则,对学校布局调整进行大胆的规划。首先,坚持就近就便的原则,在原来的每个乡镇都至少办好一所幼儿园,同时作为城区优质公办幼儿园的结对园,在城区公办幼儿园的带动下,办园质量迅速得到提升。其次,坚持相对集中的原则,规划将8所小学撤并为3所小学,对于100人以下的学校,先作为中心校的分校保留,然后再逐步将学生集中到中心校。通过层层召开动员会,让学生到条件好的地方接受更优质的教育,得到绝大多数家长的支持和赞同。再次,坚持全部集中的原则,整个学区办好1所初中(花溪中学),实施全寄宿管理,为家长减轻教育管理的负担,同时加强寄宿学校建设,有力地打消了学生家长的顾虑。
统一教师调配。如何解决长期存在的山区教师不稳定问题,洪雅县首先是强力推进教师有序流动。县教育行政部门专门制定了《洪雅县学区教师流动管理办法》,明确学区内所有教师都要从“学校人”转变为“学区人”,学区管理委员会有权对学区内所有教师进行调动,教师原则上在学区内流动,凡是调出学区,必须经过学区管委会审批同意,既防止教师随意流失,又避免了教师因长期不能流动,造成的职业倦怠感。为解决整个学区个别学科教师紧缺的问题,洪雅县在柳江学区创新开展教师“走教”模式,集中统一调配8名音体美教师开展“走教”,有效解决部分学校师资不足的问题。
学校布局调整撤并后,对于富余出来的教师,如何处理?县教育部门又大胆开展统筹转岗任职。按照人岗相适的原则,实行竞聘上岗,让适合教书的留在一线,让不能胜任教学的教师转岗从事工勤工作。对于工勤工作仍然不能胜任的,作为待岗处理,待岗期间,安排进行专门培训学习提升,只保留基本工资,待培训合格后,再恢复相关待遇,对于仍然不合格的,作解聘处理。
瓦屋山学校音乐教师伍姝在赵河小学走教
统一职称评聘。职称问题,是广大教师最关心,也是最揪心的问题,受结构比例的限制,有些学校部分优秀教师工作快二十年,连评中级职称都没有机会,这种现状,严重挫伤了部分教师的积极性。在学区内首先统一设置岗位,按学区内中小学学生数、班级数、寄宿生数统一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按中小学岗位类别和教职工编制数统一学区内岗位设置,进行统一竞聘上岗。我县大胆打破只能在本单位竞聘中高级职称的限制,将整个学区富余的中高级指标,集中统一放在学区的“盘子”里,让每位教师都可以跨校到有空余指标的学校去竞聘,仅2021年,就盘活了17个中高级职称的指标,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统一教育管理。如何让整个学区的教育质量都得到整体提升,洪雅县充分发挥领办学校的“头雁”效应,推行统一的标准化管理。一是统一管理制度,统一建立学区内学校和教师考核评价、学生评价、教学管理、教育质量监测、教师培养、教育科研、招生等管理制度。二是统一教学活动,探索“校联体”建设,通过共同备课、共享优质课程资源等,实现“一校拥有、众校受益”,推动集团成员学校由“封闭办学”转向“开放办学”。三是统一安全管理。加强“平安回家”工程建设,采取财政补贴的形式,由专业运输公司负责,开通学生乘车上(放)学专线,确保学生按时上学,平安回家。同时,在场镇到具备通车条件的建制村,大力推行“金通工程”学生接送专线,让学生上学路更加暖心。目前,仅花溪中学,县教育行政部门每年补贴运输公司2万余元,每次放归宿假时,由公司集中安排17辆专车接送学生平安返家。
统一经费调配。一是学区统一预算,内部统筹使用。财务年初预算由学区统一编制,学区按照轻重缓急、统筹兼顾的原则安排编制预算,优先落实学校基本运转经费。学区内学校经费使用要先向学区提出需求计划,再报教育行政部门审批。仅2021年,整个学区可以统筹的公共运行经费和维修改造资金达到400余万元,将过去“撒胡椒面”式资金使用,转变为每年集中财力办好一两件大事。二是统筹绩效考核,实现劳有所得。这是洪雅县本次“学区制”改革最强有力的动作,统筹使用整个学区的绩效考核资金,按照课时量、常规工作、教学业绩三大板块进行考核,坚决打破过去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顽疾,鼓励老师多劳多得,优劳多得,苦劳多得,让绩效考核真正发挥杠杆作用。
统一资产使用。一是统筹设备设施,学区统一造册管理学区资产,建立学区资产台账,建立健全资产保管、使用制度。学区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均衡配置,调节使用。二是统筹功能教室,统一建设禁毒体验室、特殊资源教室、心理辅导室、重点学科实验室等,由学区内学校共享共用。三是统筹闲置校舍,将撤并后的学校统一规划建设为幼儿园、教育实践基地、劳动教育基地等,优先教育使用,提高资产使用率。地处柳江古镇的原柳江中学,占地63亩,正在规划设计为柳江学区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预计每年可以接待县内和县外约2万名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将发挥良好的社会效益。
赵河小学学生送别走教老师
随着“学区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在领办学校的带动下,柳江学区内校际间教学活动的交流日益频繁,一场以实现教育优质均衡的改革正在全面推进。“合作搞教育,抱团促发展,我对‘学区制’改革充满信心!”瓦屋山学校副校长余成华激动地说到。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洪雅县探索“学区制”改革近半年来,在学区管理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做好“加法”,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通过做好“减法”,有序撤并空心学校,实现了学校的科学布局,有效节约教育资源;通过做好“乘法”,名校领办弱校,催生化学反应,激发乘数效应,办学质量普遍提升;通过做好“除法”,革除陈规陋习,倒逼教师转变教育理念,轻装上阵,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白贵洪)
转自:新华社;图文来源:洪雅融媒
关注眉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官微,第一时间知晓教育体育权威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