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抵制日货这么难?从刚下线F35战机的三菱重工看日本打造军民融合产业

2017-06-09 议城

美国国家档案馆里的国军前线抗战照片:从未见过,震撼人心

美国的“清明节”,令人潸然泪下

这个富得流油的小国家,600多年前竟然是一个中国人建立的

美国决定对中国全面妥协(深度好文)

美媒:在这个产业里,中国将成为全世界的老师

爸爸,我不想当中国人……


目前,三菱重工是日本最大的军工企业,承担着日本防卫省约25%的生产任务。其业务涉及核能设备、航空航天系统、防务系统、车辆、造船、动力系统、通用机械、机床、空调与制冷设备、钢结构、印刷机等众多领域。



三菱重工创建于1870年,1934年公司改名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三菱重工从1920年开始生产飞机,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共生产飞机1.8万架,发动机5.2万台。日本战败后,该公司解体,分解为西日本重工业株式会社、中日本重工业株式会社和东日本重工业株式会社三个公司。1964年上述三家公司合并,重新成立了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该公司目前国内有8个分公司,5个研究开发中心,14家工厂,海外的办事处13个,分公司8个,海外关连公司37家。

三菱重工是日本军用飞机和直升机、水面舰艇和潜艇、制导武器、空间系统、军用发动机等的重要主承包商,也是核电厂设备与工程及民用飞机部件的主承包商。三菱重工从事飞机和航空发动机制造的工厂有广岛制造厂、名古屋导航和推进系统制造厂及名古屋航空宇宙系统制造厂等三家,其中名古屋航空宇宙系统制造厂是三菱主要从事航空制造的工广。三菱重工生产的F-2和F-15J型战斗机,在航空自卫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菱重工、IHI、三菱电机合作生产的F-35战机


此外,三菱重工有上百年的军舰建造历史,不仅能生产护卫舰,也能建造其他水上舰艇及潜水艇。在海上自卫队中,三菱重工则承建了近一半的潜艇,以及近1/3的驱逐舰;另外在坦克制造方面,三菱重工也处于垄断地位。三菱从1929年开始开发坦克,在二战结束后中断了生产,开始转产建筑机械,成立了特种车事业本部。二战期间,为日本陆军生产坦克的企业为三菱和日立,但日本七成左右的坦克为三菱制造。战后,三菱重工在坦克生产方面有一段空白时期,但该公司很快就揽到了为美军修理坦克的机会,因此得以延续坦克生产技术。日本90式坦克、最新的“10式”坦克同样来自于三菱重工。


在液体火箭方面,三菱重工是H-IIA运载火箭的集成商和发射服务的主合同商;在航天器方面,其作为子承包商参与了国际空间站JEM日本试验舱和HTV转移飞行器的研制。此外,三菱重工还是日本运载火箭发射场设施和发射装置、火箭发动机地面热试车试验装置建设的主承包商。由此,其在日本军工行业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三菱重工一方面向军需产业投入力量,同时在民间设备投资及出口主导型路线上继续发展,防卫产业只是其副业。由此可见,三菱重工的特点是亦军亦民,可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产业方向:在战争期间,主要进行军品生产,进入军工领域,发展武器装备制造业,通过军备定货促进发展;在和平时期,发展耐用消费品、重大技术装备和武器装备(战机、舰艇、坦克)并举,同时,向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扩展,如核能、运载火箭、导弹等。如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之后,全球经济不景气,日本最早提出的应对措施就是强化防卫产业。三菱重工针对造船业萧条的状况,提出了全公司的应对方针,注重强调向防卫产业投入力量,甚至在劳动组合方面,也提出必须强化防卫产业。因此,三菱重工一直没有把耐用消费品和防卫产业路线分得清清楚楚。三菱重工就是在同一车间生产“钻石2000”民用飞机和F-15J型战斗机的。



作为一个二战的战败国家,日本实际上是不允许发展军事工业。因此从表面上看,日本没有类似于美国洛克希德马丁、雷西恩;法国达索、俄罗斯苏霍伊这样的世界级军工巨头。


但从三菱公司的发展就可以看出,日本的军工企业是隐藏在规模庞大的民用企业旗下的。可以这么说,二战前日本那些曾经在侵略战争中血债累累的军火企业,实际上现在已经借尸还魂了。


战后日本军工产业经历了从“被废止”到“复活”的波折经历,其关键原因是美国全球战略的转变。为了与苏联对抗,应对逐步形成的两极对峙的全球冷战体制,美国对日战略很快就彻底转型,把日本作为对抗“共产主义”的桥头堡,其战略转折点就是1947 年出炉的《凯南报告》。朝鲜战争的爆发,更加速了美国调整和改变既有的对日政策,它不仅要求日本为其提供军事支持,甚至支持日本重新武装。朝鲜战争不仅改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而且,其军工产业也因之而“复活”。更重要的是,伴随着日本对美军支持领域和范围的扩大,很多与军事相关联的产业也逐步得到了美国的认可。1952年3月,美国最终正式认可了日本可以制造军事武器。然而,真正令日本军工产业得以再生的却是1954年3月签署的《日美相互安全保障法协定》,该协定彻底打开了美国军工技术流向日本的大门。在引进美国技术的同时,日本确立了发展国防自主技术的目标。


今天,在日本企业注册表中,没有军工企业。但是,这不过是个假象。二战后,被禁止拥有军队的日本人,想出了瞒天过海的一招——把整个日本工业作为日本的军事工业。没想到这一点竟符合了军事工业发展的大趋势,使日本迅速成为全球军工进入后工业时代的领头羊。当今日本所有大型工业企业,无一例外都是军民复合体。如三菱重工、川崎重工、三菱电机、东芝、富士重工等。很多发达国家,拥有若干相互独立的军工集团,而日本则完全不同。日本每家大中型企业都设有军工部门,这些军工部门联合体就成了日本军工集团。现在全球化把每一个国家都紧密相连,包括工业部门。也许对于其他国家,你可以回避军工部门,但是对于日本,中国人几乎无法回避日本的军工企业,因为和中国有大量往来的日本大公司,都多多少少有军工部门。日本打造这种世界首屈一指的军民融合产业,等于吸附在全球自由化上一颗毒瘤。



例如2002年,造船工业重组为三菱重工、住友重工两大造船集团和万国造船公司、石川岛播磨联合造船公司、川崎造船公司、三井造船公司4家大企业。以这些集成企业为核心,2500多家军舰零部件制造商形成了水面舰艇制造的“星云”布局。陆上自卫队的主战武器,主要向三菱重工、日本制钢所、小松制造所集中,1300多家零部件提供商围绕集成企业形成“星云”布局。此外,战斗机、水陆两栖飞机制造围绕新明和工业、川崎重工展开,武器弹药围绕美弥齿轮、日本制钢所等大型集成商展开。


注重技术积累,保持技术的领先性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这在上世纪日本的家电业,尤其是索尼、松下等企业中表现的很明显。这个特点也同样在日本军工生产中得以体现。例如,2005年日本《防卫白皮书》提出“洋上阻止”概念,重在控制争议区,并获得远海优势此要求日本军工向大型化、远洋化和高技术化转型。事实上,日本军工早就走到了前头。自2004年起,在防卫指针酝酿转变的时候,石川岛播磨联合造船公司就启动建造2艘排水量1.35万吨的直升机航母“日向”“伊势”,到2009年全部下水交付部队使用;三菱重工和川崎重工也于此前开始建造苍龙级人AIP潜艇,目前已经下水3艘。也就是说,在防卫指针酝酿转变之前的十几年间,日本军本龙头企业就已经预测到世界军事发展的新趋势,展开技术储备和研发实验。如果没有充分的技术储备和虚拟实验,就不能在军事战略调整后,及时进行武器装备的转变。



毋庸置疑,战后以来日本政府所确立的国产化战略对其军工产业发展壮大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鉴于军工产业的特殊性,以及防卫省作为“唯一客户”所形成的垄断格局,也导致军工产业的运行机制逐步陷入僵化,进而束缚了产业的创新与发展。长期以来,防卫省技术研究本部垄断了全部的军事研发费用,其效率饱受日本各界批评。同时防卫省一直指定三菱重工业、川崎重工业和三菱电机等大企业为总包企业,这些大企业几乎垄断了军工产品订单,如日本军工品采购排名前十的企业,其采购额占比竟达到90% 以上。相对于西方竞争激烈的军工企业,封闭的日本军工企业却很少发生合并重组案例。垄断体制的僵化带来的是效率低下,例如自1996年开始研发、总共投入超过500 亿日元的无人侦察机UAV,在2011 年日本大地震的核事故中却几乎未能派上用场。二是成本高昂,相同的军工产品日本的价格要比国外高三倍左右。


客观来看,日本军工的优势很多,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制约,难以达到二战前的规模和破坏性。但是如果美国出于遏制中国的需要而给日本军工松绑,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也非常值得我们警惕。一个美国支持的日本军工,一旦在日本右翼的鼓噪下,势必要进行某种程度的军事冒险。对此,中国除了在军事技术上迎难而上之外别无他法,只有在军事技术上比肩或超越日本,日本才不会轻举妄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