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表面光鲜的背后:银行成危机的总导火索--中央已悄然着手救助

2017-09-16 议城

刚刚,农行放大招!取款方式巨变!



银行有多光鲜!


1 在最新出炉的2015世界500强中,中国入围企业110家,其中银行10家。在利润排行榜中,除苹果第一外,二到五全部被四大银行(工中农建)揽入怀中。10家银行的利润(1800亿美元)占入围的大陆103家企业全部利润的55%。


2 2800多家上市公司,总共利润也不到2.5万亿,十几家银行就拿到了全部利润的60%。


在经济持续下行,实体利润不断走低的情况下,这是多么亮丽的一道风景!我们不妨举个例子来看看我们的实体企业:中国260家最大的制造企业2014年利润总和只有4623亿元。美国苹果公司2014年最后一个季度的利润超过200亿美元,一年合计约800亿美元(5300亿人民币),意味着我国最大的260家制造企业的利润总和实际上还比不上一个苹果公司。


实体与金融冰火两重天,银行是要光鲜有多光鲜!


光鲜哪里来?


1 40%的新增信贷被完全用于偿还利息。自2013年以来,差不多40%的新增信贷被完全用于偿还利息,这个利息收入吓人!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计算一下,这块蛋糕到底有多大?当然这些利息收入不是全部被银行占有,还有非银金融机构和国企掮客!但银行占绝大部分!


2 接近150万亿的M2100万亿的贷款规模。盘子大了,虽然利差小了,但总的利息收入还是大得惊人!


3 游离于表外的影子银行(含理财产品)的暴利。一些中小银行几乎大部分利润均来源于表外影子银行。


为什么说银行是危机的总导火索?


1 隐性不良贷款高得惊人。在社会融资总额中,银行贷款占比70%以上。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达2.08%,多家外媒机构的统计甚至十倍于这个数字,几乎达到GDP的30%以上。而且这只是在表内显示的数据,不包括关注类贷款及天量隐性不良贷款!隐性不良贷款到底有多少,谁都不知道,大家都在捂!


信贷资金才是投资的主要推手。在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中,国家预算内资金仅占10%,只发挥了引导和撬动作用,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恰是加杠杆的两大载体。


3 影子银行、理财产品泛滥。影子银行贷款规模达48万亿(其中理财产品就达23万亿元,约占GDP35%)。2004、05年开始,中国逐步在银行体系表外,开始发展成一个影子银行。银行用理财的资金去购买企业债、政府债、其他的一些标准化债券,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一个资产管理业务。理财产品通过:1⃣️错配期限,特别是短期配长期2⃣️通过大量的加杠杆来提高收益3⃣️提高自己的风险级别来保证投资者高收益!影子银行的这些扩张活动进一步加剧了金融风险!


4 银行所谓脱实入虚,2012年之后就没有再“实”过。金融开始空转,金融开始独自繁荣,开始时是影子银行和银行的影子,到今天是琳琅满目的披着互联网+金融马甲的财富管理平台和错综复杂的资产交易结构和金融乱象


5 三驾马车(房地产、僵尸企业、过剩产能)绑架银行,银行动弹不得!


1⃣️房地产社会融资总额的大约41%进入了房地产行业。平安银行发布《中国消费者借贷观念及借贷行为白皮书》,显示近三年87%置业者用贷款买房。中国1-6月新增房贷/同期房地产销售额几达40%,数字惊人,房贷收入比达0.46,国人被房地产深度绑架,而且直接绑架了银行!一旦收入下降(或物价上涨),还不起贷款,银行将大面积资不抵债!中国的房贷/GDP,12年以前尚不到15%,15年底达到20.7%,16年底将超过25%,达到日本地产泡沫顶峰时的水平。


2016年上半年这轮房价上涨与过去的一个显著区别,就是房贷规模增长惊人。这说明目前投资、投机性购房比重下降,自住和改善型购房比重增加,也就是中产购房比重大幅上升,因为购房资金不足,只能借助于银行或其他途径融资。而过去高收入群体的投资性购房比重较高,无须借助银行融资。根据央行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住户的中长期贷款新增2.62万亿,超过新增贷款总额的三分之一。住户的中长期贷款构成中,绝大部分是居民住房贷款。相对来说:贷款给这部分中低收入群体的风险是非常大的。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给中低收入群体买房提供贷款,最终导致次贷危机!


居民按揭贷款加上开发商开发贷款和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向银行的贷款,政府几乎把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领土当成印发货币的抵押物,甚至可以70年轮回一次。


2⃣️僵尸企业中国僵尸企业比例约为7.5%,分行业来看,僵尸企业比例最高的五个行业分别是钢铁、房地产、建筑装饰、商业贸易和综合类,其税前利润最多只能支付贷款利息!银行持续不断地给僵尸企业”“输血,早晚有一天会变成僵尸银行


3⃣️过剩产能中国过剰产能知多少?这些行业占整个经济的体量大数来讲占15%。产能过剩相对来讲集中在中国的中部、华北以及一定程度上的东北,特别重要的是集中在北京的周边,所以中央领导感受到的压力很大。目前,四大产能过剩行业(煤炭、钢铁、有色和水泥)的存量有息负债达5.4万亿,其中银行贷款2.8万亿,债券1.6万亿,信托等非标约1万亿,这些债务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运营环境恶化。


6 2013年以来,差不多40%的新增信贷被完全用于偿还利息。因为这些新增信贷的40%没有流入到真实投资,而是拿去还本付息。银行利润是保证了,但这是以增加天量贷款为基础的,一旦银行不能追加贷款,则意味着前面所有的贷款都将成为坏账!


中央已悄然着手救助银行--降低杠杆


据《巴伦周刊》:瑞士银行公布了一份报告,称中国政府已从去年开始救助中资银行--这意味着政府确实认识到不良债务激增的问题,并试图解决。


新华社率先发难:"一旦发现过度杠杆化的苗头,就必须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721日指出:必须关注的是,在当前相对宽松政策下,部分开发商通过融资举债、加杠杆等方式造地王,企图以房价上涨自我解套;在积极扩张战略下,部分企业上半年债务融资规模较大,后续偿债压力如何舒解?击鼓传花的风险如何防范?此时狂欢,能够狂欢几时?


1 不良资产证券化:组织或扩容ABS(不良资产管理公司),这是"朱镕基新政"的老办法。农行首单不良ABS已于7月29日在银行间市场发行,规模为30.64亿元。


2 银行不良资产出表渠道将从不良资产证券化扩大至"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8月2日发布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的两项细则。目前第一批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试点机构名单已定,包括银行和信托公司;首单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信托计划将于近期落地发行。


3 再资本化(IPO上市)瑞银表示,2013-2015年间中国银行业减值贷款规模降低了1.8万亿人民币,同期资金募集规模则达到6200亿人民币。不过瑞银认为,中国银行业如果想保持更为健康的债务率,至多还需要募集2万亿人民币并处理掉4.5万亿元规模的坏账。


证监会8月5日核发13家IPO批文,银行板块极速扩容,江苏银行、无锡农商、江阴农商,三家银行连续上市,杭州银行、上海银行等8家银行已从证监会获得上市批复。


4 央行副行长张涛表示:对于经营出现风险、经营出现失败的金融机构,要建立有序的处置和退出框架,允许金融机构有序破产。该重组的重组,该倒闭的倒闭,增强市场的纪律约束。必须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征信体系建设、金融机构市场处置与退出机制等等。


5 除了新增借款外,一大部分是借新还旧,进入庞氏泡沫的债务循环!这直接造成了"流动性陷阱",放再多的水只是躺在活期帐上而已,没有派生放大产生乘数效应,贷币政策似乎已到尽头!放水不能再猛了,该是把主角让给财政政策的时候了!


最后我想说,要救助银行业,治标的同时更要治本:弱化投资、减少负债、适度放水,才是王道!


(原创作者:韦永才新浪微博昵称"经济哲学韦永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