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推介)梁晓萍:中国戏曲美学史

梁晓萍 古代小说网 2020-11-15


内容简介


 该书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门类美学史丛书”成果之一。

 中国戏曲美学史旨在研究中国戏曲审美活动的特点与规律,考察戏曲的构成与特质,研究其独特的孕育、发展及流变过程。本书主要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戏曲理论家的美学思想,以及一些重要的戏曲美学命题和范畴的研究,把握中国戏曲美学史的主要线索及其发展规律。

 中国戏曲美学史的分期应着眼于其自身的逻辑演变,以此为据,可以将其分为四个时期:

 一、中国戏曲美学的发端——先秦至隋唐

 这一时期,中国戏曲尚属萌芽期,戏曲形成的基本元素如歌、舞、故事等在慢慢累积,戏曲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巫傩活动、周秦乐舞、汉代百戏、唐代歌舞等活动中。这一时期有许多思想家、美学家,如老子、孔子、刘勰、钟嵘、司空图等,他们提出了不少美学范畴和命题,尤其先秦时期的美学思想,因其为哲学思想体系的一部分而显示出非同寻常的意义,它甚至几乎包蕴了后代美学家所讨论的所有命题与范畴,尽管他们并未直接谈论戏曲,但其影响毋庸置疑。总体而言,在这两千年中,因戏曲本身尚属小荷才露尖尖角,故戏曲美学思想也仅为发端期。

 二、中国戏曲美学的发展——宋元时期

 这一时期,戏曲大家群星璀璨,戏曲作品精彩纷呈;这一时期出现了少量的戏曲论著,以《录鬼簿》、《青楼集》为代表,说是论著,实多为记录,记载戏曲作者及演员的情况,但仅从其少量的评析中,依然可以看出当时的戏曲美学思想。

 三、中国戏曲美学的繁荣——明代

 明初,为了规训思想,统一意识,统治者一面利用武力镇压,一面又以“八股文”钳制文人们的自由思想,戏剧创作以劝惩为第一要义,板滞而无生气,戏曲美学一度遇挫。经过令戏曲窒锢的明初,明代中叶至明末,中国戏曲美学出现了它的黄金时代,涌现出众多的戏曲理论家和理论著作,李贽、汤显祖、沈璟、王骥德、吕天成等,都有重要的戏曲美学思想,理论思维异常活跃。

 四、中国戏曲美学的小结——清代

 清代是中国戏曲美学的总结期,清初的李渔是戏曲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戏曲结构理论、戏曲舞台意识等,直到今天,依然不失为一种很有价值的美学理论。评点《西厢记》的金圣叹也是这一时期非常重要的戏曲美学家,他以极富个性的才气为戏曲美学奉献了一些有意义的思想。王国维是清末重要的一位戏曲理论家,他以中西兼具的视野和思维研究戏曲,不仅有力地提升戏曲这一通俗文学的地位,而且直指戏曲自然与有意境之特点,并首次提出了戏曲悲剧观。

 该书着力论及元、明、清时期的戏曲美学。在兼顾历史真实情形的基础上,该书以元、明、清三代为基本时间结构,在每一个朝代拈出中国戏曲美学上一些有代表性的戏曲理论家,通过他们的戏曲理论文本,探讨他们的戏曲美学思想,研究与之相关的戏曲美学命题和范畴,从而尽可能把握中国古典戏曲美学史的主要线索及其发展规律。

梁晓萍《中国戏曲美学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16年4月版。


目  录


绪言

第一编 元代戏曲美学思想

第一章 胡祗遹“九美说”及《青楼集》的美学思想

    第一节 胡祗遹“九美说”

    第二节 夏庭芝《青楼集》的美学思想

第二章 钟嗣成《录鬼簿》的美学思想

    第一节 不拘于时的审美观

    第二节 戏曲创作与欣赏的美学思想

第三章 关汉卿戏剧的美学思想

    第一节 形式之思

    第二节 内容之思

第四章《琵琶记》的美学价值

    第一节 结构特点与启示

    第二节 曲律观与风化观


第二编 明代戏曲美学思想(上)

第一章 李贽戏曲美学想

    第一节 自然人性与童心说

    第二节 多元共生,以俗为美

    第三节 发愤而作,为情而文

    第四节 化工之美

第二章 汤显祖戏曲美学想

    第一节 尚情:世总为情,情生诗歌

    第二节 尚教:以人情之大窦,为名教之至乐

    第三节 尚奇:以奇为美,以梦入戏

    第四节 尚意:意趣神色与雪里芭蕉

第三章 沈璟戏曲美学思想

    第一节 合律依腔

    第二节 僻好本色


第三编 明代戏曲美学思想(下)

第一章 王骥德戏曲美学想

    第一节 本色:在浅深、浓淡、雅俗之间

    第二节 虚实相生

    第三节 法词两极

    第四节 美听动人

第二章 吕天成戏曲美学想

    第一节 事佳——奇与真

    第二节 结构——紧凑、起伏

    第三节 声律与文辞:合之双美


第四编 清代与近代戏曲美学思想

第一章 李渔戏曲美学想

    第一节 戏曲结构

    第二节 戏曲语言

    第三节 导演理论

第二章 金圣叹戏曲美学思想

    第一节 抒必至之情

    第二节 倡戏曲之法

    第三节 重读者接受

第三章 王国维戏曲美学想

    第一节 倡导戏曲独立之价值

    第二节 自然与有意境

    第三节 戏曲悲剧观


后  记


梁晓萍


在日日走过的山西师大校园的小路上,我加快着自己欣喜的步伐,因为这次高密度的航行终于可以靠岸了。

作者近照

 驻足回眸,出发前的景象仍在眼前。壬辰年六月,华东师范大学朱志荣老师联系山西师范大学张天曦老师,商谈中国门类美学史中有关戏曲美学史部分的撰写事宜,张老师鉴于我已获得这方面的博士学位,具有了比较扎实的戏曲理论功底,同时也鼓励我借此进一步开拓一下研究领域,于是委命我承担此任。

 我深感责任重大,于是迅速安排阅读和撰写事宜,接下来便是构思搭架,在兼顾历史真实情形的基础上,以元、明、清三代为基本时间结构,在每一个朝代拈出中国戏曲美学上一些有代表性的戏曲理论家,或者尽管其戏曲作家身份尤为重要,然其在戏曲理论的探索与实绩方面有着重要贡献的戏曲作家及其作品(如关汉卿、高明),探讨他们的戏曲美学思想,研究与之相关的戏曲美学命题和范畴,从而把握中国古典戏曲美学史的主要线索及其发展规律。

 张天曦老师充分肯定了我的基本构思,并鼓励我即日起便开始动工,我欣然颔首。然展纸舒墨中,思想倏作变相,手中之竹与胸中之竹不断打趣着,玩笑着,令我捉摸不定;搦翰敲字时,意翻空于无际,密疏之中,我饱尝了言难巧的苦楚,就在思想与语言的博弈中,在咫尺与千里的互换中,我时而迂回,时而腾跃,时而逶迤留连,时而依势前行。经过近一年多的埋头思索与精心撰写,一部二十余万字的书稿终于成形了。

作者所著《中国古典戏曲品评观念研究》。

 成稿之时,诸种情思归于一脉,感激之情跃于眼前:感谢朱志荣老师提供了这样一个参与优质团队的机会,更感谢其高屋建瓴的指导与提示。朱老师业务繁忙,然一有见面机会便询问书稿进展,并真诚地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感谢张天曦老师的充分信任和不断的询问;感谢家人的顶力支持和默默奉献!

期待方家指正。

个人简介:

 梁晓萍,文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一项,主持省软科学基金一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出版专著《中国古典戏曲品评观念研究》;在《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文艺争鸣》、《当代文坛》、《中华戏曲》、《戏曲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等国家级与省级核心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有四篇论文为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作者近照

 科研上获2016年山西省第九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获2016年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百部篇工程”一等奖一次,获2015年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百部篇工程”二等奖一项,获2012年山西省第七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优秀奖一项,获2012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二等奖一项,获2009年山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一项,获2008年山西省教科文卫体联合工会二等奖一项;教学上曾获山西省高校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记省级一等功一次。

【相关阅读】

车文明:《中国戏曲文物志》出版发行

王潞伟:《上党神庙剧场研究》

左鹏军:近代戏曲与文学论衡

宋子俊、包建强、莫超主编:《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类钞》

俞为民、孙蓉蓉:《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


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苹果手机用户可长按

并“识别图中二维码”打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