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推介)邵栋:纸上银幕——民初的影戏小说

邵栋 古代小说网 2020-11-15


内容简介:

“影戏”,是电影传入中国最早的译名,而“影戏小说”是民国初年在上海诞生的一种特殊小说文体,由著名的通俗作家周瘦鹃创造,之后在上海通俗文学圈蔚为潮流。

影戏小说的写作方式很奇特:通俗文人通过观看西洋电影,将大概的剧情记在脑中,事后转述改写成通俗的中文小说。那时对于西方、对于现代视觉艺术充满好奇心的普通民众,被高票价与语言障碍拦在电影院门外,而影戏小说的创作极大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该书以影戏小说的文本出发,研究影戏小说的创作者们,及其“翻译改写”背后的文化心理,并通过影戏小说与原电影的比较,探讨道德意识、女性形象等文化要素、跨媒介叙事的实验,并展现影戏小说复杂且具有独特价值的文化意蕴。

《纸上银幕:民初的影戏小说》,邵栋著,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8月版。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民国初年通俗小说与早期电影发展概况

      第二节 影戏小说简介

      第三节 影戏小说研究综述与相关研究概况

      第四节 研究之取向

第二章 影戏小说的创作者

      第一节 鸳鸯蝴蝶派·上海·电影

      第二节 影戏小说始创者周瘦鹃

      第三节 影戏小说家与电影人陆澹安

      第四节 影戏闻人包天笑

      第五节 其他作家

第三章 影戏小说中的新旧范式冲突

      第一节 本不存在的叙述停顿

      第二节 类型化的故事模式

      第三节 文白之辨

第四章 从电影到影戏小说的图文转换

      第一节 影戏小说中的道德伦理倾向

      第二节 影戏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影戏小说的特质

      第二节  影戏小说的价值与局限性

附录:

      亦中亦西的现代文学尝试——民国“影戏小说”简论

参考书目


后  记


我对影戏小说开始发生兴趣,还是2011年秋天。那时候我正准备申请往香港读研究生,日日在南大鼓楼校区文科楼的中文系资料室驻扎。

每天早上,我骑着自行车,从曾宪梓楼骑到青岛路口的金麦笼包子铺排队买两个包子,一杯豆浆。通常,我会买一个红油豆腐包和一个粉丝包,这两种包子都是我在故乡从未吃过,在异地也再未吃过的。之后我会骑去文科楼开始一天的自习。

说起来那段时间,实在是机械的可怕,每日这样周而复始,竟从炎炎夏日,到了银杏叶铺满道路的深秋,再到落雪,乃至冷到计算机都无法开机的时节。

转年就是春天,看文科楼前开满了各式花卉,灿烂非凡,然后它们翩翩落下,枝头又绿意浓浓了。大概这个时候,迟钝的我才明白了一点点古代诗人的伤春心情。

我接到港大的录取信大概已经是五月了,这半年间申请、考试、写毕业论文,大多时候在中文系资料室消磨。阅读民国期刊库的合订本,我需要每天在前台填写卡片登记才可以入库,那些发黄发脆的杂志,有时轻轻一翻,竟碎了。

大学最后的那段時日里,自己遇事颇不如意。于是某种程度上,我也就像民初的那些对现实失望的年轻人一样,通过阅读通俗杂志来寻找现实中没有的快慰与平静。

我几乎成为了一个一百年前的人,日日沉浸在这些一百年前的文献中,那些可爱的无奈,忧愤的幽默,常常让我会心。我也愈加明白如今也并不比一百年前高明多少,讨论的其实也都是差不多的问题,许多前现代问题到现在也都还未解决。

影戏小说研究其实想回答的是“What if”的问题,如果没有新文学,通俗文学中会催生怎样的现代文学?这个问题现在看来有些粗犷,不过那时的我确实有些为清末民初通俗文学打抱不平的意思,觉得1949年以后文学史都是新文学同人专断书写的,对所谓通俗文学太多刻板印象与扭曲了。那些被嗤之为落伍的文学,间杂了许多缠系过去的线索与探索未来的可能。

我本来是跟着苗怀明教授研究《红楼梦》的,因为对世情小说到张爱玲之间的演变发生好奇,从而“背叛”了苗老师,转向了通俗文学与近现代文学,现在想来还有些不好意思。

这本书,我最感谢的是我硕博期间的导师杨玉峰教授。杨老师不是那种保姆式的导师,对于我们学生的研究兴趣一贯支持鼓励,但具体到成文研究则格外严格。对于我专业上的问题,杨老师常常会有启发性的回答,继而讲出几本我从未听过的书提醒我留意,于是我愈加有些惭愧自己读书太少了。

在文献上,图书馆没有的书,杨老师多半有;民国那些只闻其名的小众文献,杨老师常有藏本,因了他的缘故,我看到了许多重要的影戏小说与相关文献。

本研究成文过程中,杨老师在上百页的文稿中,每页都有着非常精严的修改意见,从别字到措辞,再到逻辑推理论证过程,使我感动之余,为写论文的粗疏而非常汗颜。

其次要感谢的是我的家人,给予我自由快乐的家庭氛围与全面的支持,也正是他们的支持使我更加谨慎,不能辜负了他们的期望。如今我早已过了成人的年纪,是该我全面支持他们的时候了。

也要感谢我的女朋友芊芊三年以来的支持与照顾,使得当时的我即便肾结石也能及时写完这篇论文的初稿。希望我将来不要再得结石了,可以反过来照顾她。

也感谢论文答辩中吴存存教授、周建渝教授的指导与鼓励。以及诸多师友一直以来的帮助,感谢南京大学的潘志强、倪婷婷教授给我的诸多帮助与教导,以及一直以来多有关心的苗怀明教授。还有上海交通大学的陈建华教授给予的种种启发;如今已经在宾大的胡箫白同学,以及莫崇毅学长等友人的宝贵意见。

也感谢我的编辑辛秉学先生几月以来的辛劳与耐心。

2012年世界末日这一年,我离开了南京,南京大学中文系也彻底搬离了鼓楼,文科楼亦随之废弃。一不小心,自己成为了那个小世界的最后见证者。

而这本书,就也成了实在的纪念:过去的许多都已烟消云散,在此种烟消云散之中,我和这本书也成长为现在的样子。

倪萌南在毕业前曾前往梅花山游玩,写过一首七律,中有一联:“后来君子伤陈迹,前度游人为探花”,付佳奥近日重游故地,续成七绝:“辜负春风无限意,各垂双泪向繁华”。在这样的盛世之下,怀旧的哀音总能找上我,而这本写民国的书,多少也有些这样的意思。

余斌老师有本书叫《提前怀旧》,我年纪不及他的一半,应该算作是“超前”怀旧了。然而我研究了那么多“落伍”的作家,且也让我“超前”一回罢。是为后记。

二零一七年四月于薄扶林

作者简介:

邵栋,1989年生,江苏常州人。香港大学中文学院博士,香港大学中文学院硕士(2014),南京大学文学院学士(2012)。主要研究范围是现代小说与南社,华语系文学与电影。在《中外文学》、《香港文学》等两岸三地学术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本书为作者第一本学术专著。

业余从事小说创作,历获第九届华语原创文学奖首奖(2017),林语堂文学奖小说首奖(2016),香港青年文学奖(2015)等。


【相关阅读】

崔蕴华《说唱、唱本与票房:北京民间说唱研究》

宋常立:瓦舍文化与通俗叙事文体的生成

左鹏军:岭南文献与文学考论


本文经作者授权独家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苹果手机用户可长按

并“识别图中二维码”打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