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富金壁:關於《王力古代漢語注釋匯訂》2021年1月重印增補修改的說明

古代小说网 古代小说网 2021-06-29



鄙著《王力古代漢語注釋匯訂》2020年6月在揚州廣陵書社出版,首印300冊。銷售告罄之後,廣陵書社於2021年1月重印。

借此機會,增補修改了一些條目,茲布列如下,以供初版購買者觀覽采擇焉:

《王力〈古代汉语〉注释汇订》


第一單元  左傳

《晉靈公不君》二條

1.“盛服將朝。”注:“盛服,正其衣冠,也就是“穿戴整齊”的意思。”

劉洪濤謂盛服有二義,一是華麗的服飾,一是服飾整齊(以表嚴肅端莊),後義是前義的引申,二義中的“盛”都是形容詞,義爲華麗、隆盛。

 古代不同级别的官員有相應的服飾,盛服就是說他把所任官職應穿戴的服飾都已穿戴完好。鉏麑看到趙盾起得早,又“盛服”,爲怕弄亂禮服“坐而假寐”,由此知道他“不忘恭敬”,是“民之主”。

王力《古代汉语》此条注缺點有二:一是把“盛”當作動詞,二是未點明趙盾的嚴肅端莊。

2.“舍于翳桑。”注:“翳桑,地名(依王引之說,見《經義述聞》)。”

劉洪濤謂以“翳桑”爲地名並無切實根據。《呂氏春秋·報更》、北大漢簡《周訓》作“委(骫)桑下之餓人”,《說苑·復恩》作“翳桑下之餓人”,可見“桑”指桑樹。趙盾率軍在首陽山田獵,休息之處應該有很多桑樹,藉以庇涼。靈輒也是在大桑樹下休息。

按,《呂氏春秋·報更》文爲“趙宣孟將上之絳,見骫桑之下有餓人卧不能起。”骫(wěi),樹木彎曲貌,後亦寫作“委”。《淮南子·人間》作“趙宣孟活飢人于委桑之下”。則“翳桑”似以杜預注“桑之多蔭翳者”爲好。

《春秋左传注》

《齊晉鞌之戰》一條:

3.“‘赦之,以勸事君者。’乃免之。”注:“免,釋放。”

黑龍江大學古漢語副教授崔世勳告余,此“免”非釋放,而是赦免、免死。

《史記·齊太公世家》記作“克舍之,丑父因得亡歸齊。”可見不是與“楚歸晉知罃”事相同的“釋放”。按,崔說是。“免”有“釋放”義。

《春秋·僖公三十一年》:“夏四月,四卜郊不從,乃免牲。”杜預注:“免,猶縱也。”亦有“赦免、免死”義。

《周禮·秋官·鄉士》:“若欲免之,則王會其期。”鄭玄注:“免,猶赦也。”《左傳·成公十七年》:“君討有罪,而免臣於死,君之惠也。”

本課文此句之“免”爲“赦免”。故前説“赦之”,後説“免之”;與《楚歸晉知罃》“以君之靈,纍臣得歸骨於晉,寡君之以爲戮,死且不朽;若從君之惠而免之”之“免之”及《史記·齊太公世家》“克舍之,丑父因得亡歸齊”之“舍之”同。

附带説之,“舍”亦有“饒恕,赦免”義。《周禮·秋官·司圜》:“能改者,上罪三年而舍,中罪二年而舍。”鄭玄注:“舍,釋之也。”孫詒讓正義:“釋之謂免其罪。”《後漢書·陳忠傳》:“是以高祖舍周昌桀紂之譬,孝文嘉爰盎人豕之譏。”

清永怀堂刻本《春秋左传》

第二單元  《戰國策》


《馮諼客孟嘗君》四條

4..“食以草具。”注:“草具,粗惡的飲食。具,饌具,飲食的東西。”

劉洪濤謂草,粗糙。古漢語“草野”“草鄙”“草莽”多連言,“草”有粗野、粗糙等義。

《國語·吳語》:“草鄙之人,不敢忘天下之大德。”《論語·憲問》:“爲命,裨諶草創之,世叔討論之,行人子羽修飾之,東里子產潤色之。”王力《古代汉语》注:“草創,指起草。”不準確,應爲粗創。

又,釋“具”爲“饌具,飲食的東西”,與“草具,粗惡的飲食”,對“具”的前後釋義不一致。“

饌具”是鮑彪注原文,“饌”“具”同義。《禮記·內則》“則佐長者視具”,鄭玄注:“具,饌也。”又《墨子·號令》“上數選具之”孫詒讓閒詁:“具,謂供具。”

劉洪濤又謂“教材屢犯直接搬用古注注古書的錯誤”。

按,洪濤説是。“饌具”,初學者不明其意,而“飲食的東西”又有歧義:既可理解爲“食物”,又可理解爲“飲食用的器具”——餐具。故洪濤謂“對‘具’的前後釋義不一致”。

且古語詞“饌具”既可指肴膳,如《太平廣記》卷三三九引唐谷神子《博異志·閻敬立》:“令覘廚中,有三數婢,供饌具甚忙。”

又可指餐具,如《孔子家語·致思》:“吾非以饌具之爲厚,以其食厚而我思焉。”《後漢書·百官志二》:“﹝太宰令﹞掌宰工鼎俎饌具之物。”

而《戰國策》鮑彪注“具”爲“饌具”,却是指肴膳。

《战国策笺证》

5.“載券契而行。”注:“券(quàn)契,大致和後世的契據合同相當。借貸雙方各持一份書牘(竹木做成的),刻齒其旁,以便合齒驗證。所以下文說‘合券’。”

劉洪濤謂又当说明:券契常分爲兩半,分別稱爲左券(左契)、右券(右契)。債權方執右券,借債人執左券。契券之齒數,表示債務的數量。

《戰國策·韓策》:“操右契而爲公責德於秦、魏之主。”右券爲尊,有出土的秦虎符可证:秦新郪虎符铭文爲“甲兵之符,右在王,左在新郪”,秦陽陵虎符铭文爲“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陽陵”。

《管子·輕重甲》:“與之定其券契之齒,釜區之數。”

《列子·說符》:“宋人有遊於道得人遺契者,歸而藏之,密數其齒。告鄰人曰:‘吾富可待矣。’”

《战国策集注》

6.“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注:“高枕而卧,把枕頭墊得高高的躺着,比喻沒有憂慮。高,用如動詞。”

劉洪濤以爲,也有可能“高”就是形容詞,因爲古代的枕頭都是很高的。“高枕”爲名詞作狀語。他提供古代“高枕”照片二張。

按,洪濤推測有理,古代枕分高低,非如今之一律爲低,须叠而高也。

白居易《晏起》:“厚薄被適性,高低枕得宜。神安體穩暖,此味何人知!”

宋陳岩《煉丹井》:“閒中惟有高低枕,老去寧無內外丹?”

低枕,如歐陽修《夜行船》:“輕捧香腮低枕。眼波媚、向人相浸。”陸遊《曉坐》:“低枕孤衾夜氣存,披衣起坐默忘言。”

亦有高枕,如明朱橚《普濟方》卷二百九十三:“病在上側,轉卧在下,高枕卧,使藥下流。”清蔣坦《秋燈瑣憶》:“秋芙病肺十年,深秋咳嗽,必高枕始得熟睡。”清程鵬程《急救廣生集·急症·自刎救法》:“令刎者仰卧、以高枕枕腦後,使頭鬱而不直,刀口不開。”

1999年5月版删去原注。

《战国策注释》

7.“寡人不足爲也。”注:“我是不值得您帮助的。爲,指帮助。”

     劉洪濤举《战国策·东周策》“公若欲爲太子”例,謂此即《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篾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之“事”,“事奉”之意。

     然明爲大夫,他認爲子產是可以事奉之主。古人這種語境下都是說一個人的品行值不值得爲之做事。良鳥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

     按,洪濤説是。《戰國策·東周策》該句下文“王類欲令若爲之”“相國令之爲太子”,“爲”皆“事奉”之意。

《战国策》

《庄辛説楚襄王》一條

8.“方將脩其碆盧。”注:“盧,黑弓。”

劉洪濤説,古文獻中“盧”只表示黑,無表示黑弓的用例。

《書·文侯之命》:“彤弓一,彤矢百;盧弓一,盧矢百。”僞孔傳:“盧,黑也。”本字作“黸”。《說文·黑部》:“齊謂黑爲黸。”字又作“玈”。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玈弓矢千。”杜注:“黑弓也。”錢繹《方言箋疏》:“目童子謂之‘黸’,猶黑犬謂獹,墨土謂之壚,黑水謂之瀘也。

盧、玈古同字,弓矢之黑者謂之玈弓玈矢,義亦同也。”則“盧”釋“黑弓”,此可疑,應另尋它解。

按,洪濤説極具啓發性,非其説則不易發現問題、解決疑難。

余以爲“盧”似爲器物。《説文·皿部》:“盧,飯器也。”《急就篇》卷三:“甑瓽甂甌瓨甖盧。”顏師古注:“盧,小甕也。今之作‘盧酒’者,取名於此。”

則“盧”爲缶形器皿,明周祈《名義考·物部·蒲盧》:“盧猶壺盧,今人以盛藥物者是。”

盧既可盛飯食藥物,當亦可盛箭。《玉篇·竹部》:“簶,胡簶,箭室。”即宋辛棄疾《鷓鴣天》“燕兵夜娖銀胡䩮,漢箭朝飛金僕姑”之“銀胡䩮”,亦稱“箙”,盛箭之器。

《詩·小雅·采薇》:“四牡翼翼,象弭魚服。”鄭玄箋:“服,矢服也。”《晉書·載記》:“雙帶鞬服。”亦稱櫜。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其左執鞭弭,右屬櫜鞬,以與君周旋。”杜預注:“櫜以受箭,鞬以受弓。”“碆盧”當即“蒲盧”,爲箭與箭壺。

《宋本战国策》

9.“威王勃然怒曰。”注:“勃然,生氣時變了色的樣子。”

劉洪濤引《廣雅·釋詁二》:“浡,盛也。”

王念孫《廣雅疏證》:“《爾雅》:‘浡,作也。’郭璞注曰:‘浡然興作貌。’莊公十一年《左傳》‘其興也浡焉’,杜預注:‘浡,盛貌。’《論語·鄉黨》篇‘勃如戰色’,亦爲盛氣貌也。《釋訓》篇云:‘勃勃,盛也。’勃與浡通。”

《韓詩外傳》卷八:“喻德教,舉遺士,海內翕然向風,故百姓勃然歌文王之德。”謂“勃然”,盛貌。形容怒,指盛怒;形容詠,指盛頌。

按,王念孫謂“勃與浡通”,蓋謂兩字音義皆通:水盛興爲浡,力盛發爲勃,怒盛發爲怫,爲艴。後凡形容物盛起、情緒盛作皆曰勃。至於“變了色”,是盛怒的表現或結果,不是“勃然”本身具有的意義。

《漢語大詞典》釋“勃然”爲“因憤怒或心情緊張而變色之貌”,蓋受王力此注影響。觀其例:《莊子·天地》:“謂己道(諂媚)人,則勃然作色;謂己諛人,則怫然作色。”《老殘遊記》第九回:“想起方才路上光景,不覺毛骨森竦,勃然色變。”“作色”“色變”皆是盛怒的表現或結果。

《战国策新校注》


第三單元  論語·禮記


10.“人不知而不慍。”注:“慍,恼怒。”

     劉洪濤謂“慍”有三解:惱怒,怨恨,憂悶。     宋朱熹《論語集注》引程子曰:“雖樂於及人,不見是而無悶,所謂君子。”宋許謙《讀論語叢說·論語上》:“慍只是悶,猶言不樂。”     今人王浩然、曾光平《〈論語譯注〉詞語訓釋札記》(《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87年第3期):“慍與鬱是陰入對轉的同源詞,人不知而不慍,是說,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憂鬱。”      劉洪濤又舉意思类似的句子:《論語·學而》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劉寶楠《正義》引《說文》:“憂也。”     《里仁》子曰:“不患莫己知,求爲可知也。”邢昺疏:“言不憂無人見知於己也。”    《衛靈公》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憲問》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皇侃義疏:“病,猶患也。”    郭店楚墓竹簡《窮達以時》:“故莫之知而不閔。” 閔,或讀爲“慍”。    《廣雅·釋詁二》:“慍,愁也。”但王念孫認爲下奪“恚”字,當作“慍、愁,恚也。”    劉洪濤謂根據下揭《爾雅》,疑當標點作“慍,愁恚也。”    《禮記·檀弓下》“慍,哀之變也”,《爾雅·釋訓》“悄悄、慘慘,慍也”,郭璞注:“皆賢人愁恨。”郝懿行義疏:“悄者,《說文》云‘憂也’。《詩·柏舟》傳亦曰‘悄悄,憂貌’。‘悄’‘慍’義相成。‘悄’‘慘’聲相轉也。悄者,《釋詁》云‘憂也’。《詩·抑》正義引李巡曰:‘慘慘,憂怒之慍。’兼詁訓爲說也。戴氏震云‘《詩》中“慘慘’皆‘懆懆’。按《說文》:‘懆,愁不安也。’從‘喿’聲。”    則“人不知而不慍”,即“人不知而不憂”也。

《论语新编译注》

11.“夫子喟然嘆曰。”注:“喟然,長嘆的樣子。”

劉洪濤引《詩·小雅·召旻》“草不潰茂”,鄭玄箋:“潰茂之潰當作彙,彙,茂貌。”(彙,古“蝟”字)《説文》:“䬑,大風也。從風,胃聲。”《文選》卷九揚雄《長楊賦》“汾沄沸渭,雲合電發”,李善注:“汾沄沸渭,衆盛貌也。”謂从“胃”聲之字多有“盛”義,則“喟然”也是“盛”貌。用以形容“嘆”,指盛嘆,即大嘆。

按,洪濤此説,運用王氏父子因聲求義的觀點,極富啓發性,亦切合“喟”之本義。

《説文·口部》:“喟,大息也。从口,胃聲。嘳,喟或從貴。”且此“大”不主于嘆氣之長度,而主於其強度,即聲音。故段玉裁注曰:“喟,謂大息而吟嘆也。”

玄應《一切經音義》卷十五:“喟,大息也。謂嘆聲也。”皆是灼見。

朱熹集注《论语》

第五單元  先秦諸子


12.“白沙在涅,與之俱黑。”注:“涅,黑泥。”

哈爾濱師範大學研究生耿森告余,曲阜師大研究生姜蕾文《“白沙”釋義辨析》(《語文學刊》2009第24期)謂王引之《經義述聞·大戴禮記上·白沙》已言此“沙”當是“紗”,“涅”爲黑色,亦非泥沙之泥也。

《論衡·率性》:“白紗入緇,不練自黑。”《程材》此句“練”作“染”。古無“紗”字,借“沙”爲之。《周禮·內司服》鄭玄注:“素沙者,今之白縳也。”今世有沙縠者,名出於此。

 素沙,即白沙。《説苑·説叢》作“白沙入泥”,《論語·陽貨》“涅而不緇”孔注:“涅可以染皂。”《淮南·俶真》:“以涅染緇,則黑於涅。”

“白沙在涅”如《論衡》之言“白紗入緇”也。《史記·屈原傳》“泥而不滓”即《論語》之“涅而不緇”。故知“泥”爲“涅”之借字。

按,王念孫說“沙、涅”極精闢。《禮記·雜記上》“素沙”鄭玄注:“素沙,若今紗縠之帛也。”後作“素紗”。知所謂“浣溪沙”者,乃“浣溪紗”也。

然“涅”作爲黑色染料,確切地說,是黑礬石,又名黑石脂、石墨。《山海經·西山經》:“西南二百里,曰女牀之山,其陽多赤銅,其陰多石涅。”《淮南子·俶真》“今以涅染緇,則黑於涅”高誘注:“涅,礬石也。”

《荀子集解》

第十三單元  詩


《唐宋五言古体詩》一條

13.“多士盈朝廷。”

此爲用典。《晉書·樂志上》載成公綏《四廂樂歌·正旦大會行禮歌》:“穆穆天子,光臨萬國。多士盈朝,莫匪俊德。” 南朝梁范缜《以國子博士让裴子野表》:“伏惟皇家淳耀,多士盈庭。”

《全唐五代诗》

以下爲随文增添或修改者

1. P065 在2.“余姑翦滅此而朝食!”條,釋文第一段,加幾個例句。略添爲:

劉洪濤謂“翦滅”爲同義複詞,二者並訓爲滅。字又作“戩、剗、踐、殘、淺”等,詳陳劍《甲骨金文“ ”字補釋》(《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

《書序》“遂踐奄”,孔穎達疏:“鄭玄讀踐爲‘剪’。剪,滅也。”《說文》戈部:“戩,滅也。《詩》曰:‘實始戩商。’” 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詞(三)》“翦”把此句放在“又用於比喻,表示削弱或消滅”義項下。

此段之下再添加一段:

按,洪濤説是。《周禮·秋官·敘官》“翦氏”鄭玄注:“翦,斷滅之言也。”

2. P117  于9.“仰啮蓤衡”條释文末,加數句:

《說文·艸部》:“莕,菨餘也。荇,莕或從行。”又作“苀”。安大簡《詩·周南·關雎》:“ 晶(參)(差)苀(荇)菜。”

3. P146  17.“奉厚而無勞。”條,釋文末增幾句:

對與“功”相對的“劳”,劉洪濤有很好的解釋及例證:《大戴禮記·盛德》“功勞失賞祿”,王聘珍解詁引《司勳職》曰:“國功曰功,事功曰勞。”《管子·八觀》:“功多爲上,祿賞爲下,則積勞之臣,不務盡力。”《史記·酷吏列傳》:“今上時,禹以刀筆吏積勞,稍遷爲御史。”

《古代汉语》典藏本

4. P157  于14.條释文末加:

然劉洪濤告余:上博簡《曹沫之陳》云:“魯莊公將爲大鐘,型既成矣。曹沫乃入見曰……乃命毀鐘型而聽邦政,不晝寢,不飲酒,不聽樂,居不設文,食不貳羹,兼愛萬民而亡有私也”,則是視“晝寢”爲荒廢光陰之事。如此,則“晝寢”之説又未可輕非也。

5. P180  46. “冠者五六人”條,释文第一段改写如下:

劉洪濤告余,海昏侯墓《論語》作:“童子六七人,容(頌)乎近(沂),風(諷)乎巫(舞)雩,咏而歸。”不但“風”應讀爲“諷”,而且“浴”原作“容”,讀作“頌”。“頌”“諷”“歌”俱是歌詠。

今按,頌,“容”的古字,儀容。《說文·頁部》:“頌,皃也。”段玉裁注:“古作頌皃,今作容皃,古今字之異也。”《漢書·儒林傳·毛公》:“漢興,魯高堂生傳《士禮》十七篇,而魯徐生善爲頌。”顏師古注:“蘇林曰:‘《漢舊儀》有二郎爲此頌貌威儀事。有徐氏,徐氏後有張氏,不知經,但能盤辟爲禮容。天下郡國有容史,皆詣魯學之。’頌讀與容同。”

宋王觀國 《學林·容頌》:“字書頌字亦音容,而頌亦作𩔜,有形容之義。故《詩序》曰:‘頌者,美盛德之形容。’《史記》用容字,《漢書》用頌字,其義一也。”

王力《古代汉语》手稿

由此觀之,《詩》“風雅頌”之“頌”,本讀爲“容”;因“美盛德之形容”,故滋生新音(sònɡ)新義(歌頌),rónɡ與sònɡ,本一聲之轉,後來,“頌”的本義“容貌”(古作“頌貌”)便借同音字“容受”的“容”表示,引申義“歌頌美好容貌”用“頌”表示,而讀爲sònɡ。

故海昏侯墓《論語》“容乎近”,實乃“頌乎沂”也。那麽,爲何“容乎沂”今本變成“浴乎沂”了呢?蓋因後人不知“容”的古字是“頌”,以爲“容乎沂”講不通,便改成了“浴乎沂”,表面上是講通了;而不知“容(頌)乎沂”正與“風(諷)乎巫(舞)雩,詠而歸”爲一類事,讀爲“浴乎沂”,反而與後兩句不相類了。賴有出土文獻海昏侯墓《論語》保留了兩千年前文句真貌,真乃振聾發聵也!

至於“風”讀爲“諷”,多有學者以傳世文獻證明:劉寶楠《論語》正義……宋王楙《野客叢書》卷二十三亦主此説。宋王應麟……

曾晳語意,他要做一名教師。……“容(頌)乎沂,風(諷)乎舞雩,詠而歸”,是説春天民衆去水邊遊春,以祓除不祥,他也率學生參加此類活動,然而自始至終,吟詠諷誦不絶,把教學與民俗活動美妙地結合起來了。《周禮·春官宗伯·女巫》……

6.P195  72.“遇諸塗。”注:“塗,通‘途’。”

《古代汉语》修订本

此條释文修改如下(删去头一段,不改的字句用……表示):

塗、塗、途三字之關係,似當作如下之表述:涂,本河水名(今牛欄江),《説文·水部》:“涂,水,出益州牧靡山南,西北入澠。从水,余聲。”假借爲道路之途……(此義後來寫作‘塗’或‘途’”一句去掉),如《周禮·地官·遂人》:“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又假借爲泥塗字,……後又爲此假借義造“途”字。《爾雅·釋宫》:“路、旅,途也。”

古今字之產生有二途:由字音的假借,由字義的引申。在“道路”意義上,涂途、塗途都是古今字,都是由於假借而產生的;在“泥”“塗抹”的意義上,涂塗是古今字,也是由於假借而產生的(塗,今簡化爲涂)。

所以王力教材《通論》講古今字,舉“涂塗”,是從關係上說,是正確的;本課注“塗,通‘途’”,是從古今字來源上說,也是可以的——但當加以説明,否則易致誤會。而文選《魯仲連義不帝秦》注“假涂,借道。涂,通塗,途”,説“涂,通‘途’”可以,説“涂,通‘塗’”這裏就不當了(此條參劉洪濤説修改)。

《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

計增補條目13,隨文訂補6,共19條。


【相关阅读】

新书推介|富金壁:《王力〈古代汉语〉注释汇订》
富金壁:《诗经新释》自序
新书推介|富金壁:《诗经新释》
富金壁:再说“吾谁与归”——评郑珮聪《“吾谁与归”新解》

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