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转转 App UI自动化进化史

张志阳 转转QA 2022-11-09

一、 概述

背景

  • 每个版本都需要执行大量的老功能回归Case,重复工作量较大

  • 随着App功能的逐渐增加、回归测试点逐渐增多,在保证测试覆盖度的前提下,整体的回归测试时长在增长,增加了测试压力

  • 在针对老功能回归测试的过程中,因回归测试点比较多,可能存在测试点漏测的情况

目标

  • 覆盖大部分的回归测试Case,帮助大家执行部分功能的回归测试,减少回归测试的人工成本

  • 利用UI自动化测试 自由分配、随时可执行的优势,增加已有功能的测试频率,在版本开发工程中,尽早发现因新更改影响已有功能的情况

  • 不局限于已有功能的验证,利用UI Case的操作场景,在执行过程中进行其他数据的收集,供其他测试类型使用

  • 对线上已发布的版本,进行主流程功能监控

二、 框架介绍

1、UI自动化框架

UI自动化测试框架有很多,基于以下几点考虑,选择使用Appium框架

  • 转转Android & iOS 的App功能交互&设计始终保持一致,使用Appium可以保证一套操作逻辑,两端都可以使用,减少Case创建&维护成本

  • Appium支持 Native 、Webview 、混合页面的测试

  • 属于外部测试框架、结合支持多种语言的优点,更方便扩展使用

2、UITest框架结构

框架是UI的基础,框架的稳定及易用,决定了UI自动化的整体流程的效率及稳定

3、业务Case

结构

参考PageObject设计模式,将Case的结构进行拆分管理,解耦的同时,更便于维护

case存放位置

  • app业务

属于基础业务,存放在UITest框架内部,可供其他业务使用部分已封装好的操作场景

  • 其他业务

为了支持多业务使用框架,避免共同在单一工程中维护代码时互相影响,对框架进行了扩展支持

每个业务可以单独新建独立的工程进行Case的编写及维护。只需将UITest框架放置在工程内,将保存测试集的suite文件通过传参 或 在suite文件中调用UITest执行接口,就可以触发执行

4、测试结果

本地存储

  • 存储位置:每次执行都会在工程-report目录中创建独立的文件夹存储测试结果

  • 存储内容:设备执行Log(框架执行过程中的log,非设备本身的log)、失败Case截图、便于汇总查看的报告文件(html)

线上存储

每次的执行结果都会上报结果平台,存到数据库中,便于查看历史记录及详细的执行数据

三、 UI自动化进化过程

1、控件定位方式

iOS Native控件定位方式

  • 初期:主要以XPATH为主 + Text 的方式定位控件,XPATH 定位较慢,App布局改变后需要重新维护

  • RD帮助补充 控件 NAME属性后:将主要使用XPATH的方式定位,更改为主要使用NAME & Text的方式,降低了控件定位耗时,降低了Case执行耗时

图像识别 方式扩展

  • 初期:iOS和Android存在大量的共用图片、每个控件基本只有一张图片,在不同分辨率的设备上得到的相似度不同,会影响匹配结果判断

  • 为每个平台创建单独目录保存图片:避免相同控件在不同平台上,图像略有不同,不能使用同一张图片识别

  • 同控件根据不同分辨率,分别截图取样:定位控件时,先计算设备分辨率,优先查找同分辨率的图片样本进行识别

  • 通过图片名称查找图片样本:没有通过分辨率查找到对应图片样本后,根据图片名称查找通用图片

支持Webview 控件

  • 初期:只执行了Native 控件的识别及操

  • 现在:增加多种Webview定位方式的支持,从而增加了对M页功能的较好支持

2、控件操作方法

验证控件是否存在

图像识别

  • 初期:只根据Element中存储的完整图片名称,查找图片

  • 现在:Element中存储的为图片名称关键字,根据平台查找平台目录,优先根据分辨率+名称查找图片样本,未找到再根据图片名称查找

iOS控件增加实际显示位置判断

  • 初期:通过Text/Name 定位的控件,与page_source对比,根据enable & visible的值,判断是否可用,其他定位方式通过Driver.find,查找到就认为可用。实际上Appium 执行时获取iOS的page_source并不稳定,发现同一页面,有时可以获取到iOS 中 当前页面已加载出的所有控件(包含为显示在屏幕区域内的),并不能进行有效操作,并且有些被Tab Bar由于被遮挡而不能正常操作到

  • 现在:增加控件位置的计算、判断是否在屏幕可操作的区域内,若不在有效区域内,虽然可定位到,但因不可操作,也认为其不存在,配合滑动操作,将控件滑动到有效区域再操作

点击方法扩展

  • 初期:只支持Native控件的点击操作

  • 扩展支持WebElement类型

  • 添加专项数据收集支持

滑动方法优化

  • 根据设备屏幕分辨率,计算准确的坐标值,进行滑动

  • 解决iOS滑动不好控制的问题,较好的控制滑动幅度

3、执行策略

触发方式扩展

  • 初期:执行参数较少,基本只在配合CI时使用,本地多数还是直接运行UiTest.py触发执行的方式

  • 扩展更多的执行参数,更自由、方便的控制执行配置,也可以较好的为外部的其他脚本/平台提供支持

  • 封装执行接口函数,供外部工程调用框架执行时使用,参数与命令行参数一致,

多平台同时执行

解决多平台依次执行,整体时间过长,效率比较低的问题

  • Android / IOS 使用不同的预设起始端口启动Appium,互相不冲突

  • 使用多进程的方式,每个平台启动一个单独的进程用来启动Case执行

  • 利用执行参数 –o 或者 修改config中的optionsystem,控制当次执行时使用的平台

多平台多设备同时执行相同Case

在进行功能测试的同时进行兼容性测试

  • 在每个平台进程内,根据设备列表,为每个设备分配Appium端口,互不冲突

  • 为每个设备再启动一个进程,独立执行Case

  • 每个设备单独统计测试结果、保存、发送报告

  • 利用 –d 参数可以控制使用的设备

多平台多设备分配Case执行

Case 量越来越多,单设备全量Case的执行时长越来越长,多设备分配Case执行,可以提高执行效率、缩短整体耗时

  • 根据Case列表筛选出每台设备都需要执行的初始化Case及 需要分配的Case集,结合设备列表,分配Case集,为每一个设备创建独立的testsuite文件

  • 为每个设备分配一个进程,执行对应的testsuite

  • 当同平台的所有设备都执行完后,以平台为维度,进行结果汇总,保存结果、发送报告

  • 利用 –g 参数可以控制是否分配Case执行

4、整个框架执行逻辑对比

初期:

现在:

5、UICase筛选依据

UI自动化 Case 并不能保证100%的覆盖所有的功能Case,在不同的阶段的Case筛选依据会有所不同

  • 建设初期(欠债)阶段:以回归测试的CheckList为依据,根据功能模块的重要性,设定优先级,逐步添加Case

  • 参与版本周期(进度持平)阶段:新功能Case的添加,优先以冒烟测试用例为依据,筛选出UI Case 覆盖范围,再添加额外的Case

四、未来

在Case可覆盖功能 、执行策略等方面,现有的UITest框架均已满足了基本需求,可稳定使用,后续的工作都为扩展,目的是增强UI 自动化的作用,利用UI自动化做更多的事情

  • 利用UI Case ,获取更多的数据,驱动更多种类型的测试

  • 可视化查看、操作、控制UI 自动化 及相关测试的进行

  • 持续集成、与CI结合、更自由、敏捷的执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