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果巡礼】山东兰山法院:集约一体化创新破解“送达难”,为送达团队打call!

黄世栋 智慧法院进行时 2019-12-14


前言

科技助力 创新机制 破解送达难


长期以来,“送达难”是制约审判公正与效率的瓶颈之一,也是困扰基层办案法官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人民法院立足送达实践需求,紧扣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改革和信息化建设总体部署,创新送达机制,开发建设了以“全景互动+全程留痕+智能服务”为主要内容的“集约送达一体化平台”,为破解“送达难”提供了覆盖诉讼全流程的一体化集成解决方案。



2017年兰山法院送达团队接收送达案件4645件,送达当事人7162人次,送达成功率89.6%;截至2018年6月25日,接收直接送达任务数5468件,直接送达成功数4855件,直接送达成功率88.85%,为法院送达按下“快进键”。


一、“以法官为中心”,“全景互动”重塑送达机制。


(一)剥离集约送达事务

为保障法官专司审判,2016年兰山法院全面铺开团队建设,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了山东省首家送达工作室;2017年7月,改组成立送达团队;2018年3月,设立“送达指挥中心”。送达指挥中心由1名法官、1名法官助理和23名法警组成,下设9个送达小组,专门负责全院各类法律文书的集中送达工作,承担对邮寄送达、公告送达、公证送达的审查发布工作,并跟踪送达进程。


(二)突出法官中心地位

一方面,尊重法官司法判断权。简易送达案件由审执团队先行过滤送达,剩余案件由其根据案情判断指定具体送达方式后交送达团队,避免重复劳动,提高送达效率。另一方面,强调审执团队中心地位,由其向送达团队发起送达任务、跟踪送达过程、确认送达结果,对送达实行全程掌控和实时监督,做到辅助事务“剥离”不“脱离”。同时,强调团队法官的指挥管理权,由其统揽案件运行全程,通过系统向法官助理和书记员分配工作任务,并跟踪办理过程,接收反馈信息,对工作成果进行审核评价。




(三)强化协同,破解“各自为营”

团队改革的“去行政化”打破了传统的科层管理结构,扁平化的团队运作急需构建新的信息传递机制。兰山法院以送达机制建设为突破口,探索法院业务全程网上流转,各节点卷宗随案同步生成、信息全面共享,改变了以往案件的单一线性流转,实现了不同团队业务的交互传递,提高了运行效率;团队间和团队内部职责分工明确,互相监督制约,提高了案件办理的透明度,激发了内生动力,大大缓解了审判管理压力。该送达机制同时兼顾与邮政公司等单位的互动协作。


二、向科技要助力,“智能服务”破解送达难题。

兰山法院以团队工作模式为蓝本设计开发了“集约一体化送达平台”,该平台主要由智能语音送达、文书送达和送达指挥三大系统构成,针对不同用户需求提供功能支持。



(一)智能语音送达系统,破解送达存证难题

该系统目前主要适用于审执团队的初次筛选送达,其依托手机号码实名制,通过“语音盒子”将办公电话和案件管理系统进行对接,实现了法官与当事人通话的自动录音和诉讼文书内容的智能短信推送,解决了送达阶段的存证问题,有效制约了规避送达行为,变“法院追着当事人送达”为“通过信息系统向当事人精准投送”。


▲智能语音送达系统


通过系统,当事人立案并预留对方电话后,该电话号码直接在系统中与案件关联。承办法官拨打该号码,或该号码拨打承办法官办公电话时,系统对通话内容自动录音并保存到案件系统。同时,该系统通过OCR技术从电子卷宗中自动提取诉状信息、传票内容,通过12368平台向当事人发送通知短信及案件查询码,便于其在兰山法院公共服务网上进行查询验证。目前,该系统在全院已得到广泛应用,共保存录音35000余条,成功推送12368短信6000余次。随着手机号码实名制数据的开放共享及深度融合,其有望发挥更大作用。


▲电子送达存根



(二)文书送达系统,强化分工协作

审执团队无法简易送达的案件,可通过文书送达系统发起送达任务交由送达组完成送达。该系统由“任务发起、任务分配、掌上终端”三大部分组成,实现了送达任务全程网上流转、数据全程留痕。


▲文书送达系统首页


01

“任务发起”——审执团队主审法官在系统中发起送达任务,并指定送达方式,系统自动生成文书材料,发送到送达指挥中心。案件主审法官可根据送达人员实时上传的图片、录像、电话录音等,跟踪查看案件送达进度。

▲文书送达系统任务发起界面


02

“任务分配”——送达指挥中心接收到送达任务后,按照送达方式的不同,审核分配送达任务。对于直接送达的案件,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统筹规划路线,并根据各送达小组存案的情况,合理分配案件。


对于邮寄送达案件,送达系统实现了和邮政公司的数据对接,指挥中心在接受任务后,即时向邮政公司推送。邮政公司工作人员通过系统自动打印EMS邮寄单和邮寄材料进行投递,节约了纸质材料流转的时间。


▲文书送达系统任务分配界面

系统同时实现了快递信息的同步实时更新,主审法官、指挥中心等各方可即时跟踪进程,提升了邮寄送达的可视性和可控性,改变了以往交付投递后被动等待回执的局面。对于穷尽送达措施、需要公告送达的案件,经指挥中心审核确认后,可通过系统即时上传兰山法院公共服务网进行公开发布,法官在系统中可以查看、打印公告的发布信息。


03

“掌上终端”——根据送达实施小组工作特点和需要,研发手机送达APP,提供任务接收、自动导航、送达现场拍照、录像实时上传、送达任务反馈、当事人评价、地理位置标记等功能支持。通过APP,送达实施人员可随时记录送达过程,还可对当事人的情绪、反应进行评价反馈,为法官掌握当事人情况提供基础材料。送达完成后,送达实施人员拍照或扫描上传送达回证,相关纸质材料通过流转柜交接给案件主审法官,电子文档及图片、影音随案保存并生成电子卷宗。法官审核通过后,系统确认送达成功,送达任务结束。


文书送达APP



(三)送达指挥系统,提升监督调度

通过指挥平台,送达指挥工作人员可随时调度各送达小组的工作任务、进度,督促提升送达效率;可直接调取到送达人员在外办案的同步视频,保障送达干警人身安全、指挥处置突发状况、指导规范送达行为。


送达指挥平台


从周报、月报、年报的数据中可对比、分析各类送达案件的类型、态势以及成功经验与失败原因,及时调整工作安排,开展送达相关法律法规及经验技能培训。


三、一张蓝图绘到底,“全程留痕”催生连锁效应。

(一)倒逼案件“提质增效”

一方面,集约送达剥离了法官事务性工作,保证专司审判;方便了送达工作的统筹安排,避免了重复劳动;送达系统应用强化了智能支持和分工协作,送达效率大幅提高,人案矛盾得到缓解。另一方面,送达过程全程留痕,送达信息节点推送,送达程序纳入审判管理视野,倒逼干警规范司法活动、提高司法能力。



(二)推动司法责任制改革“落地”

兰山法院送达机制及平台建设突出围绕“以法官为中心”理念设计,在遵循司法活动规律的前提下,探索业务流程、案件质效及工作绩效管理新模式,实现对传统案件流程的突破和重塑,为司法责任制改革“落地”做出了积极探索,具有很强的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



(三)为智慧法院建设“探路”

兰山法院“集约一体化送达平台”系统开发严格遵循《兰山区人民法院2018-2020年信息化发展滚动规划》总体设计要求,强调与智慧法院建设总体布局的协同性和兼容性。送达系统建设与电子卷宗、材料流转柜、智能语音等技术同步规划建设、交互支撑运用,送达过程全程留痕,为电子卷宗随案生成、案件全程留痕及深度推进司法公开奠定了基础。


 结 语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法院通过新型送达机制和“集约一体化送达平台”破解“送达难”,是新形势下基层法院落实最高院“一体两翼”布局的具体实践,展示了人民法院提升司法管理、推进阳光执法的积极姿态。



往 期 回 顾


【成果巡礼】重磅!江苏法院推出“苏州模式-千灯方案”——昆山市千灯法庭真正实现无纸化办案

山西部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院长邱水平说了啥?

【成果巡礼】想要办案迅速,效率翻倍——河北高院执行终本智能巡查系统了解一下?

【6.26国际禁毒日】司法大数据专题分析报告之毒品犯罪

【成果巡礼】你们期待智能 我们努力更好——云南玉溪高能转化“智慧法院”应用成果




作者:黄世栋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人民法院


本期责编:文慎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